APP下载

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监测情况及护理效果 ①

2021-11-16刘利花张白玉晋秀明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心电图检出率动态

刘利花,张白玉,晋秀明

(1.焦作市中医院心血管科,河南 焦作 454000;2.焦作市中医院妇产科,河南 焦作 454000)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疾病,且是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高危因素[1]。有报道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可能是急性心肌梗塞或猝死的征兆[2]。其临床表现:发病时间有节律性(一般上午多发,晚上少发)、ST段压低程度相同而持续时间长、多发严重的心律失常及血清CPK—MB和CPK—MB/CPK值升高[3]。一般采取控制病发因素、抗心肌缺血药物以及手术治疗等治疗方式。当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病发,由于没有明显的的临床症状,常常会被医生忽视,这时候处理不当就可能导致心肌梗死、猝死等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临床上对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采用心电图方法诊断,进一步研究发现,常规心电图存在漏诊情况,且特异性、敏感性与动态心电图相比,更低,故此临床上更建议采用动态心电图,有助于高效地诊断该病。常规的护理措施无法做到及时的监视其动态,而综合护理可以获得更好动态心电图检测的结果。基于此,本次选取160例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进行研究,旨在分析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监测情况及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8-03~2020-05我院收治的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患者男122例,女38例。

纳入标准:①患者经过医生确诊为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且患者及其患者家属同意接受医生的治疗。②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③认知功能正常;④临床资料齐全。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恶性肿瘤疾病;②伴有严重认知障碍;③伴有严重肺部感染等疾病;④存在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80例。观察组实施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和综合护理,对照组给予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和一般护理。观察组男60例,女20例,年龄55~75岁,平均(65.36±3.51)岁;对照组男62例,女18例,年龄56~72岁,平均(65.88±3.89)岁。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使用BI9800动态心电图仪(深圳市博英医疗仪器科技有限公司)对两组患者进行24h监测。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具体操作如下:(1)对于心电图监测护理,在监测仪工作后,需要把数据清晰地记录,并且嘱咐患者尽量避开电磁场的作业场所,同时与这些电磁干扰物品保持一定的距离,减少测量的误差。尽量控制上臂的活动,确保每一个电极片没有掉落现象。准备记录患者的药物治疗情况以及临床症状变化及活动情况。(2)护士通过与患者沟通,了解他们的情况,并且向患者讲述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治疗知识和平常在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并且采用鼓励性语言和肢体语言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积极治疗。(3)帮助患者制定合理的科学饮食方案,多进食蔬菜水果,合理搭配荤素,并进行合理的有氧锻炼,嘱咐患者不要熬夜,按时服药,合理作息。(4)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学习心肌缺血急救,避免意外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次数以及临床并发症(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急性心力衰竭);采用SF-36评估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用十分满意、基本满意及不满意表示满意程度。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160例患者心肌缺血发病时间与检出率的情况

通过动态心电图24h的监测,显示患者在24h发生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为3~12次,平均(8.21±1.32)次;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为10~20min,平均每次发作时间为(13.56±2.13)min。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病情况方面,其中有112例患者发生此病,检出率为70%,总计发生无症状性心肌缺血403例,并且在06:00~12:00期间,检出率较高。见表1。

表1 160例患者心肌缺血发病时间与检出率的情况

2.2 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并发症(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急性心力衰竭)发病情况对比

在SF-36评分指标上,干预前两组无统计学差异,干预后显著升高,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发生心肌梗死和心源性休克发病率指标上,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然而观察组在急性心力衰竭发病率的指标上与对照组差异对比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的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并发症发病情况比较(n=80)

2.3 两组患者对护理方式的满意度情况对比

在十分满意和不满意指标上,观察十分满意高于对照组,而不满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基本满意指标与对照组齐同(P>0.05);在总体满意度层面上,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对护理方式的满意度情况比较[n(%)]

3 讨论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又名隐匿性冠心病或无痛性心肌缺血,是一种中老年人疾病[4]。由于患者年龄较大,而且并发疾病较多,一般发病时没有明显的临床的表现,作用时间较短,因此常常被人们忽视。近几年,许多医学工作者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病机制[5]、预防措施[6]、诊断技术[7]、治疗措施[8]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目前,临床上采用心电图技术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包括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两种类型[9]。其中,常规心电图存在漏检的可能性,并且准确率相对较低,然而动态心电图与其不同,能够在24h内对患者进行不间断的监测,充分避免了漏检的可能,故此能够准确无误地检测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疾病,同时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能够检测出常规心电图难以发现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10]。因此,在临床上动态心电图得到广泛应用及推广,并且正在逐步取代常规心电图,将其作为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主要检测方式。陈郧[11]认为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相比,动态心电图对于诊断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和及时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有学者[12]指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病原因可能与以下几个因素具有一定关联性:(1)缺血发生时没有达到痛觉阈值;(2)缺血的程度较轻或者是持续时间较短;(3)疼痛阈值比较高,疼痛感觉功能出现异常,心绞痛预警系统出现缺陷;(4)体内内源镇痛物质分泌增加;(5)疼痛传导的通路出现异常,可能被阻断;(6)与心肌顿抑或者冬眠心肌有关。

有学者[13]研究认为动态心电图检测可以显著地提高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早期的诊断,并且良好的护理措施可以更好保证心电图检测的结果。也有相关研究[14]认为对老年无症状性心肌贫血患者而言,相比实施常规的护理方法,综合护理方法的优势更加明显,譬如适当的心理干预,能够显著地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譬如焦虑、紧张、不安等情绪。另外,健康指导,即在规律的生活作息和科学健康的饮食方案下指导下,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升,并且还能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更加有利于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动态心电图24h的监测,显示患者在24h发生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共3~12次,平均值为(8.21±1.32)次;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共10~20min,平均每次发作时间值为(13.56±2.13)min。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病情况方面,其中有112例患者发生此病,检出率为70%,总计发生无症状性心肌缺血403例,并且在06∶00~12∶00期间,检出率较高;在SF-36评分指标上,干预后显著升高,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发生心肌梗死和心源性休克发病率指标上,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然而观察组在急性心力衰竭发病率的指标上与对照组差异对比不显著;观察组的并发症的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在十分满意和不满意指标上,两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在观察组患者在基本满意指标上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在总体满意度层面上,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

动态心电图对于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诊断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并且在良好护理下,有利于动态心电图监测的准确性,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诊出率、并发症发病率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心电图检出率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国内动态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思考心电图之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