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新课标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对策的思考

2021-11-15刘雪梅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14期
关键词:新课改

刘雪梅

摘要:很多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大都存在重理论、輕实验的情况,使得学生对于物理实验内容缺乏深度理解,实践动手能力也难以得到锻炼。所以需要教师积极转变,深入分析物理实验教学内涵与属性,然后结合实际合理组织开展实验教学,以便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与理解物理知识,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基于实验教学视角下的高中物理课程教学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实验教学视角下;高中物理课程教学;新课改

引言:随着新课改不断推进,对于教育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物理学科也不例外。不过就具体情况来看,因为教学进度、教学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使得高中物理教师在面对实验教学的时候基本都是以理论讲述来代替,然后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吸收,这样不仅影响到物理学科魅力的发挥,而且对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也有着很大的不利,阻碍到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形成。就这一方面来说,加强基于实验教学视角下的高中物理课程教学探究意义重大,具体分析如下。

一、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问题

学生被动,难以实现自主。与课堂教学不同,实验教学更多的给予了学生空间性、时间性、自主性和互动性,是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课本内容的关键平台,但从现阶段来看,学生在参与实验中相对被动,难以实现自主,主要原因可以从两点出发。第一,教师原因。许多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存在示范过多、指导过多、干涉过多和讲解过多的情况,导致实验的未知度不够、探究度不够、自由度不够和时间不够,从而使学生处于“听实验”、“看实验”的被动地位。第二,学生原因。对于部分学生而言,可能不具备进行实验的能力和知识储备,导致在面对难度较大的实验时会形成恐惧害怕的心理,形成抄袭他人实验数据的行为。

实验呆板,难以实现新颖。高中阶段所开展的物理实验较多,每个实验都有着独立的内容、环节、核心、知识和材料工具,因此,为了凸显各个实验的独特性,教师必须加入不同的要素,以此保障实验的新颖和创新。但从现阶段来看,不少教师所具备开展实验的综合能力较弱,往往采取了一个流程体系套用所有实验的做法,导致实验难以做到变通,学生逐步失去实验的参与兴趣和好奇心。

认知错误,难以实现重视。部分教师和学生难以认识到实验的重要性,思想仍然停留在关注课本理论知识层面上,导致实验一直处于“被忽略”、“被轻视”的局面中,难以得到该有的重视和关注。

二、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创新的开展策略

(一)借助信息技术,完善自主实验探究

高中阶段物理课程极具实验性,物理实验活动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过程,结合物理学科实验课程特点来看,物理实验具有这一定的规律性,它通常是需要在不同时间、地点以及不同条件下进行重复几次的验证。而以往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实践中,由于实验内容的特殊性,很多物理实验都受到了实验环境的限制,不能很好地让学生观察到物理实验过程,导致很多学生对于物理实验原理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久而久之就造成很多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兴趣不高,对物理实验积极性也明显降低。随着新时代教育的不断发展,物理教师在开展实验探究教学活动时,可以根据实际实验内容,科学合理地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有效突破传统教学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引导学生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自主物理实验探究活动,有效完善物理实验教学机制,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以高中物理教材中电源和电流一课的教学为例,以往的实验教学中物理教师通常会告诉学生如何操作和使用电流表,这一点会直接限制学生的实验操作性,导致很多学生过于小心,担心会因为自己的失误把仪器损坏,这无形之中就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散,非常不利于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那么在本节课程实验教学实践中,物理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借助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实验探究学习活动,让学生可以在一个轻松的氛围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有效激活学生的物理思维,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精神的发展和进步。

(二)注重实践操作,发挥主观能动性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行下,要求各学科教学实践中充分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积极转变以往传统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充分发挥自身引导、组织作用,改善传统单一性的教学过程,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动力,促使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能力,有目的的提升自身的学科素养。高中物理学科实验教学中,很多物理教师过于注重理论性教学,导致很多学生不能很好地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有效练习,造成学生物理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得不到提高。所以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物理教师需要充分注重学生的物理实验实践操作锻炼和培养,促使学生可以在实践性实验探究活动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物理实践能力。以高中物理教材中电磁感应现象相关知识点的教学为例,本节课程中物理教师结合教材内的实验原理和相关要求来对法拉第磁生电现象进行讲解,然后带领学生一起进行验证性的实验探究活动。在此实验探究过程中,物理教师需要给予适时的指导和引导,让学生可以自主地参与到实践探究过程中,通过仔细观察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来有效总结物理结论。物理教师通过实践性实验探究活动,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探索能力,加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现了学生物理学科素养水平的显著提高。

(三)生活化探究,促进学生创新能力

高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实践中,物理教师需要具备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引入一些生活中的有关事务,有效拉近学生与物理实验的举例,活跃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比如在物理实验探究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实际生活中的可一些可以利用的废旧器材进行物理实验活动,在实现废物利用的同时,还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有效促进学生综合品质的形成和提升。以高中物理教材中静电相关知识点的实验教学活动为例,物理教师可以提前组织学生搜集一些废旧泡沫,然后带到课堂上。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用废旧泡沫做成小球,然后用一个带电体接近小球,以此来让学生明白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有效激发学生的实验探究兴趣,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自主探究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在实验教学视角下,高中物理教师应该积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深入分析新课改要求,然后基于教学实际组织开展实验教学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思考和探究的机会,并且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便有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学生课堂主体性,促进教学目标更加高效的达成

参考文献:

[1]梁旭,彭前程.高中物理新教材实验编写的原则与方法[J].物理实验,2020,40(10):51-58.

[2]周志澎.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实验课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03):258-259.

[3]胡思凡,刘竹琴.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研究[J].科技风,2020(01):45.

[4]陈建华.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9):167.

[5]雍志元.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8):173.

猜你喜欢

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初探
高中生地理新课改适应性调查与分析
行走在新课改路上
教师应坚守课改不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