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情境教学法应用研究
2021-11-15杨素欣
杨素欣
摘要:在初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下,初中美术受到了更高的重视,美术课程教学中美术欣赏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初中美术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学生美术核心素养发展也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为提高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质量,相关的美术教师也在不断地进行着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和优化。情景教学法作为现阶段各个教育阶段普遍应用的新型教学方法,在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的应用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文章分析了其应用的原则和意义,并探究了教学现状和改进措施。
关键词:初中;美术欣赏;课程教学;情境教学法;问题情境;多媒体
所依托情境教学法构建的教学模式,即创设一种沉浸式环境,引导学生在此情境中获取知识,内化知识,最终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高效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类型有多重,可以围绕美术问题,借助多媒体,立足实际生活以及组织课程游戏来构建情境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教学大纲、课程内容以及学生的需求来筛选和选择相应的情境教学法类型,若选择有误,则很难取得预期的教学成效,甚至还会阻碍教学任务的开展。作为初中美术教师,要不断研究情景教学的应用策略。
一、情景教学法应用在美术欣赏课中的育人价值及基本原则
(一)情景教学法应用的育人价值
初中美术在学生全面发展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加强对美术欣赏课程的革新也是逐渐成为初中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情景教学法的应用能够切实提升美术鉴赏教学质量与效率,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则,美术鉴赏环节中引进情境教学法,能够拓展教学渠道,丰富教学思路,营造相对浓厚且活跃的课堂氛围。现阶段,美术欣赏课程教学中创设的课堂教学氛围较为烦闷和枯燥,学生在课堂中常常会出现犯困、溜号等问题。通过有效的运用情景教学法,使初中美术欣赏课能够在各种教学情境的带动下教学氛围更加的活跃,因为教学情境的创建多数都是依据学生兴趣所在、认知层次开展的,能够凸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鉴于此,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满足,可以切实提升他们欣赏课的参与度和活跃度,课堂教学中的互动增加了,这样,学生打盹或是走思的现象也能有所减少或得到解决。与此同时,情景教学法的种类繁多,结合不同教学内容以及学生不同的兴趣需求可以选择多样化的情境教学方法,使教学方法不断丰富。二则,在活跃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智力方面有着凸出的育人价值。教师需观摩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兴趣爱好,依据以上因素来构建切实可行的情境模式,旨在引导学生沉浸其中,进入学习状态。且不同情境对于学生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引导与启发,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都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二)情景教学法应用的基本原则
欣赏课教学中引进情境教学法,能够辅助教师提升教学质量,且深受广大师生的认可与青睐,在情境教学法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更高,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也更深。可见,课堂中实践应用情境教学法是必然趋势。虽然情景教学法的应用是美术欣赏课改革的必然趋势,但在课堂教学中引进此种教学法时需严格遵循基本的教学原则。一方面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应用应该满足贴近生活的原则,初中生的艺术审美能力以及创造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激发和锻炼。基于此,教师在鉴赏教学环节中创建教学情境时需要尽量将内容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因为初中生的阅历毕竟有限,贴近他们生活的能容更容易他们立即,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与动力。若教师所创设的美术教学情境严重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过于形式化和假大空,则很难让学生有效内化和理解所学知识,不仅无法达到情境教学法应起到的作用,而且还会使得其反,使学生不能在学习中充分地理解所学内容。另一方面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应用应该满足合理化原则。所谓合理化原则主要就是指对于情境化教学的设置要详略得当、难易适中,避免过于简单或复杂。这方面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学情有充分的掌握,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合理的设置教学情境的难易程度。
二、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现状分析
(一)对欣赏课教学的重视度不足
在教学改革的发展下初中教育理念中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因此在初中教育阶段美术教学也越来越被重视,即便美术课程相较以往获得了更多关注和更高重视,但普遍反映美术课程中美术老师给予美术欣赏教育的重视度却严重不足。因为在很多美术教师的教学理念中,都比较偏向于绘画技术方面的教学,而对于这种美术欣赏类型的教学则给予的重视度不够。这就导致学生对于美术欣赏相关内容也不用心,从而使美术欣赏课程形同虚设,达不到课程开展的效果。除此之外,有些教师也针对鉴赏部门展开了实践教学活动,但是却并没有深入了解美术欣赏课教学的意义和目的,使得培育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无法实现和完成,更别说借助欣赏课堂培育学生的鉴赏技巧与审美追求。另外在现阶段的初中教学中,还存在部分专业课程教师会占用美术欣赏课程时间来讲解其他科目的知识,这也是因为学校、教师以至于学生的家长对于美术欣赏课程的不够重视所导致,且存有认知偏见和思想偏颇,自认为学生的学习最终目的在于获取较高成绩,跨过高考门槛,因此认为这种美术欣赏类的课程可学可不学。院校、家长以及教师三方对于欣赏课的重视度不够,也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心态与思维,忽视本门课程,从而没有将其纳入重要学习任务当中。
(二)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法相对单一
在美术欣赏课程教学中,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基于传统滞后且单一的教学方式已经很难适应现代化教育教学发展趋势,很难完成激趣教学,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知和理解。鉴于此,欣赏课开展过程中,教师需依据学生实际需求和认知层次采取合理的创新教学方法,能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来合理设计教学方案与环节。结合笔者实践调研结果可知,如今多数欣赏课程仍存有问题,面临困境,多数教师在欣赏课程中采用教学手段单一且陈旧,通常情况下都是美术教师给学生呈现相关的鉴赏作品,进而详细阐述和说明作品的创作环境、时代背景、艺术发展过程以及作者的生平简介和其他艺术成就,然后结合美术专业方面的知识对作品进行专业赏析和解说。结合以上常用的教学方式而言,教师在课堂中仍占有主导位置。相反,学生的主动参与性相对较低。这个过程中学生常常会出现犯困的问题,美术教师的讲解成为学生进入梦乡的良好催化剂。而此时,教师的内心也变得更为无奈,极大降低了他们的教学热情,但是很多教师为了能够在规定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只能忽视掉学生的消极反应,自顾自继续讲解和说明。最终导致初中美术欣赏课程教学效果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因此,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兴趣需求,需接纳先进教学思维,对教学手段进行深入革新与全面优化,可以借助师生认可与青睐的情境教学法,并探寻引进欣赏课堂的合适契机与有效途径,最终切实提升教学质量。
三、情景教学法应用在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实施路径
(一)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开展美术欣赏情景教学
通过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可以有效地解决目前欣赏教学环节仍存有诸多问题,改善当前欣赏课教学环境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笔者实践调研可知,主要是因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是教师,而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也只是被动进行,因此初中美术教师可以采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来看展初中美术欣赏课程情境教学,通过问题的创设来增加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以及生生互动。如果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能够有一个好的问题作为引导,将学生有效的引进美术情境中,并沉浸其中获取美术知识。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参与课堂的自主性和活跃度,还对鉴赏能力、人文素养品质培养效果有很大的裨益。另外,对于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等都需要教师进行循循善诱的启发和引导。若教师能够结合课程大纲、教材内容以及教学特色来设置高质量、高层次的问题情境,则能够有效推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与活力,进而启发他们创新力和探究力。在欣赏课程实践教学中,教师讲解作品中色彩搭配相关知识时,需摒弃改变传统直接灌输相关的专业知识的方式,而是采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给学生设置相应的思考问题,比如结合美术欣赏作品的内容提炼出颜色,引导学生自由选择颜色并进行自主搭配,并描述搭配后给自己带来的视觉感受是什么样的。通过让学生在问题引导下进行自主的思考和探究,学生对美术色彩搭配能够有一个认真的思考,并对自身搭配的色彩进行一个用心的观察和分析。这样在接下来的美术欣赏作品的分析和鉴赏中学生也能够更加集中注意力,同时也能够更深入的理解相关的内容,对作品有一个更准确地解读,另外在色彩搭配方面的技巧也有了更深入的掌握。
(二)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感受
大多数的美术作品的创作灵感都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事物,通过艺术的手段加以处理从而形成一幅幅内涵丰富、结构万丈的经典美术作品。在欣赏课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引进情境教学法的同时,还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技术与设备的先进性,以此来不断地丰富教学内容、扩展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优质且丰富的教学素材。基于此,通过构建情境教学模式来落实欣赏课教学,比如教师可以在组织学生鉴赏中国山水画时,依托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播放与之对应的山水风景的纪录片,让学生先感受真实存在的景物,然后再让学生结合刚刚观看纪录片的感受来欣赏对应的山水画,并通过对绘画技巧的解析来感受这幅美术作品的艺术价值。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开展的美术教学对于培育学生人文素养、鉴赏技巧以及审美水平有着关键性作用,为此要不断地优化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法,依托情境教学法来开展实施欣赏课程有着重要的育人功能,既可以拓展教学途径,丰富教授手段,活跃课堂氛围,还能够顺利完成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豆孟姣.基于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文渊(高中版),2019(5):455.
[2]赵伟州.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的应用[J].文渊(高中版),2019(5):58.
[3]张宗璇.浅谈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文渊(小学版),2020(6):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