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理念的路径探索

2021-11-15马琼谢长贵

魅力中国 2021年44期
关键词:代代辅导员老师

马琼 谢长贵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重庆 402260)

一、目前现状

(一)全面发展的低效性

目前部分高校存在较多学生不踊跃参加各类活动的消极现象。具体表现为:体育方面,不积极参加各类体育活动与校运会赛事,提高身体素质;在知识文化方面,不积极参加各类美育教育课程,开展经典阅读,提升审美素养;志愿者活动方面,不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文艺方面,不积极参加各类文艺活动和比赛,提升综合素养;技能竞赛方面,不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学生技能竞赛,提升职业技能素养;社会实践方面,不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走出校门、深入基层做好准备等。

(二)全面发展意识不到位

众多学生进入高校后,未能结合自身条件与兴趣爱好以早日制定个人全面发展规划,从而不能激发自身内动力。

(三)缺乏良好的氛围

目前许多高校仍未能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形成你追我赶,互相激励,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相差较远。

针对上述现状,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改进措施,以探索出一条适合大多数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的新途径。

二、引导学生合理制定全面发展规划

进入高校后,学校要更加注重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提倡“素养为本”、正确的价值观、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我们要将育人的内涵与外育与社会进步、科技创新、环境变化等相关联[1]。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发展规划,就容易形成惰性心理,对学习缺乏热情,行为懒散,放松自己,针对此种现象,辅导员老师应帮助学生明确全面发展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思想政治上提升觉悟,弘扬时代精神,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时代先锋,主动追求和欣赏高雅文化,培养高尚趣味和美好情怀;学生在知识文化上要充实自己,认真完成各门课程学习,力争取得优异成绩;在身心上要怀有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各班级要定期查找在全面发展中的问题,及时解决,并提出改进计划和措施,老师应提出相应的指导意见,创建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学校可以在学生公寓里面设置小型阅览室,在体育场设置广告标语激励同学们乐于运动,增强体魄,购买相关软件鼓励学生积极运动并可以获得学分。每学期开展以全面发展的主题班会,让学生有主动追求进步,积极行动起来的意识感。

(一)合理制定全面发展计划

学生进入高校后,辅导员应认真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基础情况和实际情况制定在校期间的发展规划表和第一学年的全面发展计划表。辅导员老师定期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监督、鼓励并对不合理的计划进行适当调整。

(二)督促学生认真落实全面发展计划

学生在制定个人全面发展计划后,辅导员应督促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制定的计划开展学习,积极参加相关活动,使学生在德育方面能遵纪守法,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诚实守信,思想乐观,拥有高尚趣味和美好情怀。在文化知识方面,积极进取,努力学习,开拓知识面。保持自己身心健康,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遇到挫折,不要自暴自弃,努力调整心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争取获得最大的进步。加强自身发展,参加校内外的各种培训学习,积极参加学生会、社团、专题讲座、培训等。

(三)定期开展成绩认定

班级可以以辅导员老师为组长设置认定小组,每学期进行成绩认定,通过班级的日常管理记录,个人证明材料予以评定。班级应找出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

(四)针对不当规划,及时调整

对于发现有问题的,成绩认定特别低的规划,找出原因,及时调整,对于执行得特别好的规划,也要对学生的上升空间做出合适的估判。

三、指导学生进行自诊自查

为了让学生养成全面发展的好习惯,辅导员老师应指导班级学生进行自诊自查,找出学生内动力不足的原因[2]。一是学生在学习中只是被动学习知识点,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其次,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人在心不在。再者,对于学习缺乏热情,觉得学习枯燥无用出现抵触感。最后,思想比较懒散与懈怠。辅导员老师应对班上学生内动力不足的原因进行分析,利用教学方式、班级氛围、向优秀学生学习、职业发展规划等多方面进行引导。各班级每月和每学期都应组织开展自诊自查,对本月本学期全面发展的梳理,查找个人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对遇到的问题和即将遇到的问题进行警示。辅导员老师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完成情况进行分析,针对已完成的学生要总结经验,针对未完成的学生要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四、辅导员督促、指导学生全面发展

想要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辅导员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每个学生的发展规划,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深层次的剖析,解决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转变传统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服务思想,丰富学生的大学生活,让学生在高校里学有所获,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是以学生的个体发展为本,按照学生的需求培养学生,从而达到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实现让学生自然成长的效果[3]。辅导员老师可以建议学生积极参加学生社团活动、党校、团校学习,积极参加各类专题讲座、报告等;学生进校后要有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在校期间应获得的各类通用等级证书、专业技能以及积极提升学历水平;利用社会实践,深入实际,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发挥个人特长,积极参加各类文艺活动和比赛,学生参加演讲赛、辩论赛、书画大赛、主持人大赛等提升综合素养;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活动。在辅导员老师的督促、指导下全面健康的发展。

五、家校合力,实现全面发展育人目标

互联网的普及,使“互联网+教育”的优势得到很好的检验,基于互联网,利用网络优势,使老师可以与学生家长聚焦到学生具体问题,切实解决学生学习、心理等问题,有效形成家校合力的良好教育局面。

案例:大三学生代代情况陈述

1.学生情况

大二学生代代,在校期间努力学习,学习优异,思维活跃,深的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现学校开设劳动教育课程,代代觉得无法接受,每次劳动课,情绪都非常不好,抵触强烈,并有请人代为劳动的想法。辅导员老师知道后,对代代进行了谈话,但代代觉得还是不能接受并认为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排挤,心理压力很大,在班级活动中也不在自信,陷入一种恶性循环状态。

2.辅导员与家长联系情况

辅导员老师通过与代代父母QQ、微信的方式了解到,代代为独生子女,在家受到长辈们的宠溺,很少干活,由于从小受到大家的宠爱,自尊心极强,现因劳动教育课自己与班上其他同学的不同认为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歧视,致使注意力集中在这件事情上,自信心不足,注意力严重分散。

3.谈心谈话

辅导员老师得知情况后对代代同学进行了深入的谈话,首先,要保持自信,明确自己的优点以及可以提升的学习空间。其次,心理开导劳动教育的好处,明确学校开设这门课的目的。最后,让代代同学放松心情,不要有心理压力,老师和同学们都会帮助她克服这个心理障碍。

辅导员老师与家长沟通,根据代代的情况给出建议,在假期,代代作为家里的一份子,应参与家里的部分劳动,代代妈妈觉得很赞同,老师与家长达成共识。

4.后续跟踪反馈

家校合力是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期望一次就能解决问题,经过老师和家长的多次帮助,代代同学静下心来,意识到了自身问题,接受了劳动教育课程。

5.图表展示

六、探索实效

只有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才算得上真正的教育。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学生的好习惯、工作的好方法,并加以推广,“把温暖、负责任、舒展生命的幸福教育春风送到每个家庭”[4]。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正确面对孩子的优缺点,尽力帮助孩子充分发挥长处,克服缺点。我们要在实践中,转变供给侧方式和质量,主动作为,用积极的价值观取向影响更多的人、给更多的学生提供帮助,探索更多行之有效的育人方式,培养更多全方面发展的人才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猜你喜欢

代代辅导员老师
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和辅导员谈谈节日活动的策划与组织
代代 奇妙的“返老还童”果
竞选作文辅导员发言稿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老师,节日快乐!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