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河永固绘丹心
——论紫砂壶“万里河山图”的陶刻装饰和艺术魅力

2021-11-15杨礼达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9期
关键词:紫砂陶陶刻河山

杨礼达

在中国陶艺园林之中,紫砂是一种比较独特的存在,尽管它的历史比较的短暂,却迎合茶文化的发展,直到今日依然方兴未艾。传说明代仕人吴颐山还没有做官的时候,在宜兴金沙寺内看书学习,他的小书童龚春闲来无事,在寺内僧人的指点之下,根据千年银杏树的树瘿形态,利用宜兴紫砂泥料,捏塑而成“树瘿壶”,用来喝茶别有一番风味,正是在吴颐山等文人雅士的推波助澜和宣传记载之下,龚春名声大噪,其作品也被命名为“供春壶”,直到今天依然被奉为紫砂鼻祖。紫砂艺术经过千百年的发展之后,除了造型的发展之外,还融合了许多的表现形式,紫砂陶刻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这种以刀代笔、以坯为纸的创作方式,让紫砂艺术得到了升华,让紫砂文化以更加丰富的内容和形式影响着越来越多的朋友们。

这件紫砂艺术作品《万里河山图》主要描绘的是我们国家的大好河山,在一件方器提梁作品上面呈现出来,非常的大气磅礴,给人一种民族的自豪感。此壶壶身四面方正,中间束带,层次感突出,壶底部置足,端庄稳重,壶嘴微微向上,出水非常的爽利,壶盖压合壶口,严丝合缝,气密性良好,上面的壶钮也是方形的设计,和壶身遥相呼应,提梁飞架两端,粗犷有力,和壶身形成虚实结合的空间形态,在拔高了整体的空间之后,依然让我们的视觉中心非常舒服。此壶的关键还在于环绕壶身的陶刻装饰“万里河山图”,层层叠叠的山岚,疏密有间的草木,中间一条大河穿越而过,最后用绿色描线,把中国传统的青绿山水绘画的感觉立体地呈现出来。从整体上来看这件艺术作品《万里河山图》更多的是一种陶刻艺术的展示,让我们通过紫砂方器的艺术形态,能够感受到其中的浓郁的艺术氛围,而且这样的紫砂陶刻装饰在经过茶水的浇淋以后,能够更好地呈现出立体感,把玩摩挲也非常称手,带给我们更好的视觉享受,也能够欣赏到山河万里的豪迈气势和蕴含其中的思想情感。

紫砂这种神奇的材质,具有独特的透气孔结构,在高温的烧制之下,又形成了一道气孔,就是我们俗称的“双透气孔结构”,用来冲泡茶叶最为合适不过。在爱屋及乌思想的影响之下,紫砂材质的许多雅器也被广大的壶友和文人雅士所喜欢,于是在上面进行一些装饰,就成为了一种顺其自然的选择,更加难能可贵的是,紫砂质朴的色泽和粗犷的质感,用来陶刻非常的合适,这样就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艺术家来到陶都宜兴,在紫砂上面进行装饰创作,于是进一步促进了紫砂艺术的繁荣与发展。正是在包罗万象的紫砂陶刻内容之中,我们才能够真正地感受到紫砂陶刻的艺术魅力,从一幅幅山水长卷之中领会到从绘画到陶刻、从笔尖到刻刀的转换,除了依然流淌的人文气息、书卷气息之外,还有浓郁的金石味道,增加了一些古朴之韵味。这件紫砂艺术作品《万里河山图》正是充分利用了紫砂方器的造型特点,在其完整的、比较平整的面块上面,进行陶刻装饰,深浅不一、疏密有间、布局合理的陶刻,再加上绿色的描线,把我们古人蔚为大观的青绿山水活灵活现地展示出来,这样的一件艺术作品,除了具有实用的功能之外,更重要的是其艺术欣赏价值和其中油然而生的民族自豪感,让我们在喝茶之余,由衷地感叹紫砂艺术的魅力无穷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结语:紫砂的故里宜兴自古以来就是人文荟萃、尊师重教之地,有着“书画之乡”“教授之乡”的美称,这里浓郁的人文和艺术气息,也极大地促进了紫砂陶刻装饰的发展,正是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之下,这里的紫砂艺人们不断地汲取传统的知识文化,同时又吸收了大量的先进艺术理念,二者的结合让紫砂艺术历久弥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猜你喜欢

紫砂陶陶刻河山
紫砂陶刻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结合
从《陶刻人物对瓶》看紫砂陶刻的工艺特征与人文精神
论陶刻作品“逍遥游”的艺术审美以及人文内涵
浅析国画与陶刻之间的关系
——以“梅兰竹菊四君子陶板”为例
盘山行旅,山店风簾
——浅谈陶刻作品“山店风簾图”的陶刻艺术以及寓意内涵
河山
当代紫砂陶刻大环境下的个人艺术道路分析
论紫砂陶刻的连续性
情系河山
情系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