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紫砂“双线玉竹壶”的造型与内涵

2021-11-15郑丽丽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9期
关键词:玉竹花器双线

郑丽丽

紫砂壶由于其本身泥料具有极强的可塑性,紫砂壶的造型千姿百态,风格迥异。按照紫砂壶的外观造型大致可以分成三大类:光器、花器和筋纹器。光器主要是以传统紫砂造型为主,大多都是几何造型,主要是用线条和块面来诠释壶型的美;花器是以自然界中的各种动植物为创作原型,甚至是有关于思想哲学、人类美好想象的精神需求都可以用抽象写意的艺术形式用紫砂传达出来。其中紫砂花器是最考验紫砂技艺功底的。

这件紫砂“双线玉竹壶”就是一件非常典型的花器。这件作品中融入了竹文化,在花器的题材中松、竹、梅、桃非常具有象征意义,非常有艺术和精神追求,所以也经常被紫砂艺人们刻画到紫砂壶之中。宜兴是紫砂的故都,地理位置优越,风景宜人,又是竹的海洋,自然而然关于竹的紫砂壶造型就非常丰富了,对于竹文化题材的紫砂壶创作从古至今的紫砂艺人们一直都未停止过,希望从紫砂壶中能够让人们感受到竹子高洁的品质。

宜兴也被称之为“竹的海洋”,在宜兴的山上生长的几乎都是高耸挺拔的竹子,竹子一般都生长在海拔六百米左右的山上,宜兴就拥有苏南第一峰,整片山头一年四季都是郁郁葱葱的翠竹。竹子的繁殖能力极强,只要有竹子生长的地方,第二年准能遍布一整片山头,可见竹子顽强的生命力。竹子也不畏严寒,大雪压枝头也宁屈不折,饱经风霜也不改青色。从古至今许多文人雅士都喜欢将梅、兰、竹、菊并称为“四君子”,也有将松、竹、梅称之为“岁寒三友”,可见竹在其中有着怎样的美誉。竹子自身的姿态就是中空外直,节节高,足以见得它正直有节,高风亮节;竹子不将就生存环境,甚至可以与坚硬无比的石头做抗争,破石而出,足以见得竹子顽强坚硬,风骨凛然的品质。竹子这一自然界常见的植物却有着让人无比敬重、为之歌颂的美好品质,难怪自古文人都愿意将自己比作“竹”,就像苏轼苏东坡大文豪在失意之时来到宜兴,对于竹的喜爱可以说是达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他曾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宁可没有肉吃,也不能生活在没有竹子的地方,由此可见竹子的魅力。

竹文化的熏陶在这中华文化几千年间潜移默化地深入到了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里,尤其是在竹海的宜兴,紫砂艺人每每置身于竹的海洋,充满了对紫砂艺术的热爱,很难不将这两者结合,结合自身的所听、所想、所悟通过紫砂技艺诠释出来。这件紫砂“双线玉竹壶”就是由此创作而来,是紫砂艺人结合了内心的想象和现实生活中竹子的形象,加入自身对竹文化的崇拜,从而诞生了这样一件奇思妙想和巧夺天工的优秀作品。这件紫砂“双线玉竹壶”是在传统基础的竹壶之上加入了艺人自身的理解和情感再次创作的一件作品。紫砂作品中关于竹的壶型数不胜数,想要让作品让人眼前一亮,那就要让作品有吸睛之处。这件紫砂“双线玉竹壶”从亮眼的泥色就可以牢牢抓住人们的眼球,整件作品像黄金一般的泥色,让人联想到了一颗硕大的春笋,给人一种雨后春笋般的清新。从上往下看,可以看到艺人在装饰这件作品时将竹笋底部的节点也装饰在整把壶的下半部分接近壶底的部位,这也与第一眼竹笋的形象有所呼应。再欣赏壶身、壶嘴、壶把和壶钮,都是竹节的造型,壶嘴有一根竹枝蔓延到壶身,用贴塑的竹叶连接这两个部分,可以看出作者对作品的诠释非常讲究节奏感和空间感,让竹节与竹叶动静结合,互相连接,增添了整件作品的生命力,让整件作品生动有力,仿佛是重获了新生一般。壶钮蜿蜒,遒劲的竹节也用竹叶贴塑延伸到壶盖上,壶盖与壶身两两呼应,过渡自然,衔接紧密,可见紫砂艺人技艺的精湛与严谨。

整件紫砂“双线玉竹壶”给人一种传统端庄、古典雅致的感受,非常具有历史文化性,艺术风格独树一帜,可以说是仿生花器中不可多得的作品,让人爱不释手的同时又能感悟到其中更多的传统文化内涵。

猜你喜欢

玉竹花器双线
穿花系列竹编花器
中老铁路双线区段送电成功
双线并行,交相辉映——2021年遵义市中考作文《灯火背后》升格举隅
置胆插花馨 尊觚花器与簪花内胆
蘅皋掇菁藻 毡室伴清嘉 宋代占景盘与管瓶花器再议
瓶花佳趣 古代花器与花事
滋补佳品说玉竹
双线铁路轨道工程提速扩能改造施工技术研究
编竹篓
一种双线半自动闭塞信号过渡设计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