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干部队伍锻造成乡村振兴的“硬核力量”

2021-11-15中共壶关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翟睿

支部建设 2021年31期
关键词:年轻干部乡镇岗位

□ 中共壶关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翟睿

近年来,在干部队伍建设上,中共壶关县委瞄准“高素质、专业化”目标,坚持“超前一步想、结合实际建”,为乡村振兴、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硬核力量”。

(一)严把政治标准。把对党忠诚作为选拔干部的“标配”,把担当作为作为使用干部的“高配”,把干净干事作为考核干部的“底线标准”。对政治表现不突出的,取消年度评先评优、转任其他岗位;对表现“较差”的,采取交流、改任非领导职务、降职、免职等措施予以调整;对拟提拔人选,一旦认定政治表现不合格,一律按下“暂停键”,中止程序。

一是“跟踪”政治表现。不但在提任干部时,进行政治正向、反向民主测评,而且跟踪考察干部平时的政治表现。看贯彻执行上级决策部署有没有打折扣搞变通、选择性贯彻,完成脱贫攻坚和急难险重任务时有没有讲条件、往后退,意识形态表现有没有说一套、做一套,不讲政治规矩、参与封建迷信。通过跟踪了解,看干部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坚决甄别“两面人”,识别干部的“真实面目”。

二是“考证”一贯表现。推行提任干部考察预告进单位、进社区、进居住区,采取邻里谈话、家属见面、征求社区意见、征询知情人的看法,开通举报电话、公布网络反映渠道等,了解拟提拔对象“八小时外”的情况,了解群众最真实的看法,单位领导、同事的认可度。对任现职不满2 年的干部,坚持延伸考察,到上一个工作单位考察,与服务对象见面,深入了解拟提拔对象的一贯表现。有举报的,开展专项调查,不查清不上会。

三是“听取”群众口碑。把考察干部的功夫下在平时,深入群众、一线考察干部,多听群众的口碑。一听干部在重大事项上的反映。对干部参与脱贫攻坚、驻村帮扶、森林防火、疫情防控、产业发展、改造征迁、重点项目推进的担当作为情况,看是冲在一线还是躲在“安全地带”。二听日常行为。通过与领导座谈、个别谈话、列席会议、调阅会议记录、查阅签到记录、实地走访、与本人见面等,掌握干部工作、生活和思想动态。三听“六部门”联审意见。对拟提任对象,以书面形式征求纪检、政法、公安、检察、法院、信访等单位的意见,看他们有无违法违纪行为、有无酒驾行为、有无参与操纵上访案例行为,从干部的一贯表现,研判干部的真实思想、履职能力、工作魄力和群众的支持度,从而决定是否选用。

四是“考核”学习成效。一看组织调训。几乎所有的干部都要参加组织调训。通过查看签到考核、听课记录、讨论发言、结业考试成绩、请假缺课情况,看调训干部的学习态度、做事认真程度。通过考核学习成效,看干部提升能力快慢、本领高低。二看个人自学。爱学习的人,手不离书;爱娱乐的人,曲不离口;爱麻将的人,“麻”不离手。通过查看学习笔记、网学积分、学习强国积分,看干部的学习态度、思考深度、知识面广度,分析干部善学程度。

(二)坚持系统思维。总结今年以来乡镇党政换届的做法与经验,县委坚持用系统思维,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在“吃劲岗位”上“磨炼”有潜力的干部。县委认真遵循年轻干部成长规律,让有潜力的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墩苗”,把59 名看得准、过得硬、有潜力、有前途的年轻干部,安排到任务重、矛盾多、情况复杂的岗位上,放到事业中心、权力中心、矛盾中心,促使年轻干部把更多精力放到工作一线,积极投身乡镇改革发展主战场、攻坚克难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赵淑珍是市发改委的一名优秀年轻干部,她“墩苗”来到店上镇任镇长,是加强磨炼的鲜活例子。

二是在“关键岗位”上“锻炼”有能力的干部。为建设高效能乡镇领导班子,坚持延用“70 后”、重用“80 后”、选用“90 后”、点用“墩苗者”、启用“高学历”,坚持大小搭配、男女搭配、上下搭配、高低搭配、强柔搭配,注重优势互补,综合考虑年龄、性别、经历、专长等方面因素,形成经验丰富、承前启后、敢闯敢干的“老中青相结合”崭新局面:乡镇党政正职平均年龄40 岁,比换届前下降2 岁;其他班子成员平均年龄38 岁,比换届前下降4 岁;提拔的“80 后”“90 后”干部都是全日制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三是在“困难环境”中“历练”有魄力的干部。对县直单位的一些有魄力但经历单一、有前途但缺少历练的干部,县委让他们到乡镇担任党政“主官”,以一线为阵地,以现场为考场,凭发展论英雄、以项目比能力、从担当看品格,鼓励他们接“烫手的山芋”、当“热锅上的蚂蚁”。1 名年轻纪检干部到偏远乡镇树掌镇任镇长;1 名来自北京大学的研究生被安排到“西红柿小镇”店上镇任镇长;还有4 名优秀年轻干部被安排到4 个山区乡镇任乡镇党委委员。

四是在“管理岗位”上“淬炼”有实力的干部。程玉珍原本是龙泉镇刘寨村的支部书记,曾获“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发展实力强、带富实力有、群众声誉高。在今年的乡镇换届中,她全票当选龙泉镇人民政府副镇长。像她这样有实力的干部,县委按照“好干部标准”,紧盯“政治上忠诚、工作上担当、干事上干净、学习上经常”的选用标准,推荐、考察、选用了一批“站得稳政治立场、顶得住发展压力、扛得起工作重任、打得了攻坚硬仗、经得住千百磨难”的干部,为换届确立了明确的用人导向。

(三)注重实践锻炼。实践证明,干部不到一线经历大事、难事、复杂事,不和群众一起摸爬滚打并肩奋斗,不经过困难风险和挑战,缺乏艰苦工作磨炼,能力也难以得到迅速提高。

近年来,壶关县委让更多的干部到基层一线、艰苦地方、关键岗位历练,有针对性地建立干部“一线档案”,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对干部的成长历程跟踪记录、全程留痕,确保其经得起检验。绝不搞“镀金”式培养、“呵护”式培养,努力通过实践锻炼,建设“当下有活力、发展有潜力、未来有竞争力”的干部队伍。

一是双向选择。实施“墩苗”行动,从机关事业单位选派51 名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村任职,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参与基层组织建设、党建示范基地建设和乡村振兴工作,丰富选派干部的农村工作经验,增强调查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持把“选种育苗”和“田间管理”结合起来,针对不同类型的干部,采取“差异化”管理办法,坚持“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调动每一名选派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二是定期轮岗。结合政法系统干部任职满一定年限,必须调整工作岗位的要求,实行党群、经济、政法部门之间干部的轮岗锻炼,丰富干部的工作阅历,提高应对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和驾驭各项工作的能力。在一些单位内部也进行轮岗锻炼,激发干部队伍活力。

三是外派学习。按时参加省、市委组织的专题培训,同时组织各乡镇、各单位党政正职和工作骨干,每年进行至少一次外出培训,努力提升“关键少数”政治站位,保持眼界开阔。根据工作需要,由县委书记或者县长带队,结合产业发展,定向到经济发达地区考察学习,掌握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经验,培养干部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能力。

四是定岗培养。选派政治坚定、敢于担当、潜力突出的选调生、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担任“见习领导”、“领导助理”、重要岗位副职,进行压担子锻炼,增强年轻干部领导意识、创新意识和统揽全局的能力。近年来,省委组织部选派的29 名选调生,省、市、县选派的214 支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215 人,全部被安排到乡镇、村进行定岗锻炼。2018 年引进的38 名高素质专业化人才和33 名专职教师、医疗专业技术人才,2019 年引进的50 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全部被安排到基层一线锻炼,提高了他们的快速成长能力。

(四)坚持严管厚爱。县委引导干部把心思集中到抓落实上,把本领体现在善落实上,保证干部队伍建设不跑偏、不落空,与乡村振兴、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互为促进。

一是突出能力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那些能力突出、业绩突出,有专业能力、专业素养、专业精神的优秀干部及时用起来。突出“事业需要”“实践实绩”和“扩大视野”来选用干部,根据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发展定位、职能特点、基础条件等因素,紧扣“懂不懂、专不专、行不行、可不可以”的问题,开展干部专业能力、专业素养和专业追求培训。利用县委党校(行政学院),进行组织调训,开展务实管用的专题培训,提高干部适应新时代、实现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的能力。组织党员干部到一些先进地区进行有针对性的考察学习,开阔眼界、提高专业化水平。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做好领导工作、履行岗位职责、推动乡村振兴、做好产业发展所必备的各种知识,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解决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提高及时发现问题、透彻分析问题和科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突出多岗锻炼。注重对干部进行多岗位锻炼,定期推行轮岗交流,做到“适才适岗、人事两宜”。变“一岗终身制”为“多岗锻炼制”,注重发挥干部能力专长、注重优化岗位力量搭配,把一些政治过硬、能力过硬、有发展潜力但长期在一个乡镇、一个科室、一个岗位工作的年轻干部,交流到工作任务重、难度大、要求高的乡镇、单位任职,解决其能力结构相对单一、视野范围相对狭窄的问题,有效提升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大力培养复合型人才,不断丰富工作阅历、提高工作经验。

三是突出选拔使用。坚持“为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配干部”的鲜明导向,越是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干部,越要放到艰苦环境中去,越要派到改革和发展的第一线去。我们每年都选拔一批有专业背景,特别是熟悉招商引资、财税金融、规划建设的优秀年轻科级干部和科级后备干部充实经济园区干部队伍,配强发展一线工作推进力量,实现工作推进和年轻干部培养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我们有针对性地选派一批新提拔干部到信访维稳一线接受磨练,全程参与信访接待、问题化解和矛盾调处工作,让他们深入了解全县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和困难,切实增强维护社会稳定、联系群众、服务基层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我们关心关爱乡镇干部,加强“五小”建设,改善办公、生活环境,提供必要的工作生活保障设施,落实定期体检、休假制度等,加强心理关怀,注重在“思想作风上引导、实践锻炼上辅导、业务技能上训导”,让乡镇干部获取“活知识”,学到“真功夫”,掌握“硬本领”。建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干部信息库”,分类“筛选”优秀干部。对工作有激情、做事有见解、关键时期敢担当的优秀年轻干部,予以重点关注、跟踪管理。每有机会,就给他们搭建展示才华的平台。如今,到一线去发展,发展为一线的理念,已成为壶关干部的新选择。

四是突出正向激励。全面落实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落实带薪休假、健康体检制度。对乡镇干部实行“两个20%”的倾斜政策,即:乡镇干部经济待遇高于县直机关同职级干部20%以上,乡镇公务员年度考核优秀等次比例比其他岗位高20%。坚持把评先树优、职务提拔、职级晋升向表现优秀、实绩突出的一线干部倾斜,注重为急难险重、一线岗位的干部提供政治引领、事业支持、生活保障、心理关怀等,形成关心关爱干部的浓厚氛围。

猜你喜欢

年轻干部乡镇岗位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我国乡镇污水处理模式的探讨
年轻干部扣好“第一粒扣子”有多重要?
换届后,乡镇班子干事状态观察——以延安市96个乡镇班子为例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乡镇权力能否跳出“虚化陷阱”?
郧西 结对帮扶倒逼年轻干部成长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年轻干部“墩苗”当勤做“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