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现代化学校督导评估的实践与反思

2021-11-14朱建平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

朱建平

摘    要:现代化学校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落脚点,是实施教育现代化战略和实现“两个率先”的重要基础。自2020年开始,浙江省启动了现代化学校评估工作。实施一年来,督导评估推动了学校创建工作的规范化,促进了学校的自主内涵发展,提升了督导评估管理水平。与此同时,督导评估也存在诸如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学校发展依然不够均衡、学校增值性发展不大、督导评估指标体系不够科学等困难和问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加大现代化学校创建力度,优化督导评估指标体系,改进督导评估方式,还要建立现代化学校动态管理机制,强化督导评估结果的运用。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现代化学校;督导评估

2020年,为了更好地推动教育现代化,浙江省启动了现代化学校(含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普通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和社区学校等 )的创建与督导评估工作。作为地方教育督导部门的负责人,笔者曾参加了评估标准的起草和修订工作,并以评估者的身份参加了幼儿园、小学、普通高中的网评或实地评估。通过深度参与此项评估工作,笔者充分感受到了现代化学校督导评估的重要意义,以及其对一线学校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发现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和认真思考。

一、现代化学校督导评估的背景和意义

现代化学校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落脚点,是实施教育现代化战略和实现“两个率先”的重要基础。没有学校的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的现代化。

(一)是实现教育强国战略目标的基础工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各级各类教育取得重大进展,教育改革全面推进,一些领域取得重点突破,保障水平明显提升,我国的教育事业迈上新的台阶,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1]。然而,作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之国,我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差距依然严重存在,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高质量教育需要与供给不足的矛盾不断凸显,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推进教育的现代化成为必然选择。党的十九大做出了关于“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标定了教育工作新的历史方位,赋予了教育工作新的历史使命,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2018年9月10日,党中央召开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向全党全国全社会发出了加快教育现代化的动员令,为新时代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我国今后一个时期做强教育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引领教育从“大起来”走向“强起来”。要实现教育的强起来,关键在于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基础在于学校现代化。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教育的现代化必须从基础教育做起,办好每一所学校。《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不仅从基本理念、战略目标和范畴定位上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现代化指明了大方向,而且包含了具體而有明确指向的目标以实现对接。开展现代化学校督导评估,就是要沿着2035年教育现代化总体目标的方向,呼应建设教育强国的长远需求,引领用新时代教育思想办好现代化学校,进一步开展基于国情的理论和实践探索,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现代化路子。

(二)是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抓手

教育现代化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的动态过程。浙江省基于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政策主线与实践路径,在不同历史时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和工作举措,有力推动了教育的改革发展。1997年,浙江省通过国家“两基”验收,从根本上解决了适龄儿童“有学上”的问题。1998年10月,浙江省开展了全省范围内的教育强县建设,主要是破解教育资源不足、办学条件差、教育质量不高的难题。2000年,《浙江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2000—2020年)》颁布,在国内首先提出“到 2020年,提前3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实现教育强省目标,省委、省政府从2012年起在全省开展教育现代化县(市、区)评估工作。前后共分9批开展督导评估,到2020年底,已实现省级教育基本现代化县(市、区)全覆盖。然而,对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企盼,浙江省基础教育的“短板”依然明显:经济发达地区基础教育发展水平明显高于欠发达地区,一些海岛、山区基础教育总体质量水平还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普遍存在“小校小班”现象,城镇“大校大班”问题较突出。随着撤并校政策的施行,农村学生流失严重,有的成为“空心校”。笔者曾在评估过程中发现4位教职员工管理9个学生的情况。评估结果显示,浙江省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学段发展不平衡,学前教育普惠率偏低,初中段存在“民办强、公办弱”现象;普通高中除城市中心城区规模较大学校外,相当一部分高中在校生不多,许多高中人才培养模式趋同,办学特色不明显;学校的内部管理、内涵建设普遍比较薄弱;以立德树人和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浙江是中国革命红船的起航地、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必须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2020年,浙江省颁布《浙江教育现代化2035行动纲要》(以下简称《行动纲要》),并下发《加快推进浙江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了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到2035年,所有县(市、区)通过教育现代化县评估、创建成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所有市、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发展指数达到80以上,浙江教育在全省各领域率先实现现代化,浙江在全国率先高水平实现教育现代化。《行动纲要》还聚焦当前,提出了未来几年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和重点任务。比如,学前教育是浙江省的一大短板,《行动纲要》明确提出,推进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全面实现学龄前儿童就近入园、便捷入园、普惠入园。再如,在完成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督导评估后,下一步“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比例要达到100%”“校际优质均衡系数要下降”,也就是说,义务教育要实现高水平的均衡,而且要实现从区域均衡向校际均衡过渡[2]。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前几年浙江省推进的教育基本现代化是“补齐短板”的话,那么接下来创建教育现代化就是“抬高底部”。因此,推进现代化学校创建与督导评估,可以进一步提升全省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确保浙江教育在全国成为新时代一个重要的新标杆。推进现代化学校创建与督导评估,是践行《行动纲要》,为高水平谱写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浙江篇章贡献教育的智慧和力量。

(三)是推进学校自主发展内涵发展的重要手段

教育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在学校。要实现教育现代化,首先必须是学校的现代化。创建现代化学校,必须在教育思想、教育机制、师资队伍、办学条件、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符合现代化要求。前几年,浙江省陆续在学前教育开展了等级幼儿园评估,义务教育基本(优质)均衡和标准化学校评估,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中等职学校的等级评估,推动了各级各类学校的发展。但是由于受到教育功利性的影响,很多学校把目光聚焦在一块“牌匾”上,忽视了学生个性发展和学校自主而有内涵的发展。与先进地区相比,与上级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相比,学校的发展存在较大差距。2020年5月,我省全面启动现代化学校创建与督导评估工作,其目的是要以创建现代化学校督导评估为主要抓手,督促指导各级各类学校转变传统教育观念,使学校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规律、符合学生成长规律、促进学生素养全面提升。譬如,印发的《浙江省现代化学校评估细则》(以下简称《评估细则》)传递出的是“硬件为辅,软件为主”的信号,引导教育回归到人的主体性,赋予校长更大的自主权,激发带领教职员工深化改革的热情,激发内生力,推动学校新一轮创新发展,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现代化学校督导评估的实践路径

为了确保现代化学校的创建与督导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2020年5月,浙江省教育厅、教育督导办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浙江省现代化学校督导评估工作的通知》,并公布了《评估细则》,如果说《行动纲要》《实施方案》确定了教育现代化的“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那么《评估细则》就是一张应时务实的“施工图”。

(一)以督促创,形成模式

评估不是目的,而是要通过督导评估的导向作用,引导发挥学校的创建热情。浙江省将督导评估作为推进学校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坚持督导评估过程和学校发展过程的相互统一,坚持质量为先,严格对标对表,按照现代化學校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分年度有计划地创建,并采用“省定名额—设区市分解—县(市、区)筛选—学校创建”的模式进行。省教育厅根据各地各级各类教育的学生数、学校数和教育发展水平等因素,确定当年现代化学校数量,然后将申报名额按照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职学校和社区学校六大类别下达给各地。这一创建模式的好处是:一是做到了创建工作的计划性,避免一哄而上乱象的产生;二是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全省各地现代化学校的创建进度;三是确保创建工作质量,各设区市按照申报名额,组织县、市(区)进行预(筛)选,效率高,质量有保证;四是创建工作针对性强,被列入申报的学校,对照标准,扬长项,补短板,缺什么补什么,有的放矢,达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的目的。

(二)制定标准,价值引领

对教育进行科学评价是现代教育督导的重要任务,也是督导评估权威性的体现。在制度建设方面,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职学校和社区学校六大类别要统一部署,整体推进。《评估细则》由“申报条件”“指标体系”两大部分组成。考虑到不同类别学校之间的共性与个性,《评估细则》按照六大类别分别制定,既客观,又可操作。它把硬件条件设置为前置条件(申报条件),作为申报现代化学校的必备条件,包括依法办学、校园校舍、教师队伍、教育技术装备等,进一步明确了政府的保障职责,强化经费投入、学校建设和师资配备,弱化学习成绩权重,旨在引导政府树立科学的教育评价观、政绩观,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唯分数、唯升学”等错误倾向。凡未达到前置条件的,一律不进行后续评估工作。《评估细则》的指标体系:除社区学校外,包含5个一级指标——办学思想、育人模式、队伍建设、学生发展、学校发展;除中等职业学校和社区学校外,各有15个二级指标、31个三级指标。总分均为100分。督导评估的重点:一是更加注重学校减负、素质教育等软性指标,释放正确导向;二是把评估的重心放在教育理念、教师发展和育人模式等方面,优化教育生态,按照教育的内在规律育人,强调以培养健全的人为衡量标准;三是引导学校更新理念,赋能学校管理者,聚焦学校发展的时代性、示范性和教育改革的领导力、执行力。譬如,《评估细则》开篇就着眼于学校文化和理念认同,引导学校管理者通过批判性思维,在繁杂的信息中理清思路,顺应时代发展,创造出更加多元的教育。此外,指标体系还对需要重点关注的点位(观测点)、如何观测和等级评定,都做了十分清晰的规定。标准体系越明确,学校创建工作就越省力,专家评估就越省心,它既为学校创建提供了指南,也为评估统一了尺度,避免了评估过程中自由裁量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三、现代化学校督导评估的成效与影响

(一)推动了学校创建工作的规范化

从2020年全省各地推进现代化学校的创建实践来看,各地各学校在思想上重视,路径清晰,普遍遵循“分类落实,稳步推进”的原则,采取“创建期”和“培育期”相结合的管理方式,有序推进,成效初显。一是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二是广泛宣传发动,引导学校形成共识,营造创建氛围;三是制定工作方案,按照创建目标和路线图,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创建工作;四是整改提升,各级各类学校以创建为目标,以问题为导向,按照《评估细则》进行清单式整改,通过整改提升学校发展水平;五是组织申报,被列入申报对象的学校经自查确认具备条件后,向上级教育局提出申请并经初审后,由设区市教育局核查上报省教育厅、省教育督导办;六是省级评估,采取“网上审核+实地评估”的办法进行。经过一轮的创建和评估,全省有363所学校(园)成为首批现代化学校(园)。能成为浙江省现代化学校,既是对其办学思想、育人模式、队伍建设、学生以及学校发展的阶段性肯定,又是激励其站在新的起点、面对新的挑战、迎接新的机遇。

(二)促进了学校的自主内涵发展

通过创建,一是加速了校长成长。作为学校内涵发展的引领者和实践者,校长只有提高个人专业能力,才能推动学校的现代化办学水平,才能引领学校走向可持续发展。通过创建与评估,校长们普遍端正了办学思想,规范了办学行为,提高了管理水平。大多数校长能够高站位思考学校的发展方向。比如,普遍能根据办学历史、社区资源和学校实际,基于“办怎么样的学校”和“怎样办好学校”进行深层次思考,提炼出切合本校实际的办学理念,带领师生共同实现学校发展愿景,架起了一座学校与社会沟通的桥梁,实现了当地社会资源与学校教育的有机整合。二是校园面貌发生新变化。各学校普遍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凝练校园文化内核,并将其贯穿于校园环境、德育工作、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和学校管理之中,突出了文化在办学过程中的引领作用,提升了学校发展内涵。三是育人模式得到创新。各学校都能坚持立德树人理念,建立健全德育工作机制,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情况,构建具有特色的德育体系,并强调德育生活化、活动化、课程化,不断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四是学校治理得到加强。各学校普遍制定了相对完备的章程、规章制度,逐渐形成学校内部治理框架,重视民主管理,强化制度执行,重视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沟通,深化现代学校治理。

(三)提升了督导评估管理水平

目前,浙江省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职学校和社区学校有2万多所,统筹实施现代化学校评估,面广量大难度高。为确保督导评估工作顺利推进,浙江省采用了一种全新的工作模式——委托制,即在省教育厅、省教育督导办的统一组织领导下,委托浙江省教育考试院负责幼儿园、小学、初中,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治理研究中心负责普通高中,浙江省教育现代化研究与评价中心(杭州师范大学)负责中等职业学校,浙江省终身教育研究与评价中心(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负责社区学校的创建及督导评估工作。各受委托的承办单位根据要求分别制订管理细则,完善相关督导评估制度机制,严格落实浙江省教育督导评估廉政规定,组织开展相关培训,确保现代化学校督导评估的公平公正。第一轮督促评估实施下来,管理有序,进展顺利,反响良好。

四、现代化学校督导评估的困难和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够到位

浙江省实施的现代化学校评估,对于促进学校更好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面上的反映以正面为主,但也有一些其他反映,如对此项评估的作用存有疑虑。此前浙江省历时多年开展的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等级中等职业学校的评估,如今随着现代化学校创建评估的启动,已经被取消。有人认为现代化学校创建与评估是换汤不换药,是一个时期的一种形式翻新,甚至引发了现代化学校评估到底能走多久的担忧和疑虑。

(二)学校发展依然不够均衡

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办学条件差距较大。杭嘉湖绍地区,无论是在硬件还是软件上都具有明显优势。而在其他一些地区,城乡发展极不均衡:有的城市学校建有体育馆,而有的农村学校连风雨操场都没有;城市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农村学校师资数量不足,结构失衡。校长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也有差距。这些导致了现代化学校的“较低水平”与“较高水平”的区分。

(三)學校增值性发展不大

现代化学校聚焦内涵发展,突出学校办学思想、育人模式、队伍建设、学生发展、学校发展等内涵发展指标,是对师资配备、经费使用、项目安排、教师培训、对外交流等进行的一次体内循环和要素重组,没有因为现代化学校的创建而带来新的额外增值。此外,创建过程中,素质教育面临挑战、课改执行力不强、教育信息化与国际化支撑力软弱、评估结果的运用不够充分等诸多困难和问题依然存在。

(四)督导评估指标体系不够科学

一是现有的31条三级指标,指向过于全面,重点不够突出。二是“申报条件”中有些要求过高,比如,普通高中的高学历教师比例,要求研究生学历(含硕士学位)不低于 20%(设区市属普高不低于 30%),成为许多学校无法逾越的坎,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影响了基层学校的创建积极性。三是有些指标操作性不强,突出表现在“理念认同”“组织领导”等指标上。

(五)督导评估方式仍需改进

现代化学校督导评估按照“学校网上申报—县级初审—市级复核—省级审核—专家评估—评议终审”等程序进行。虽以网上审核为主,辅以实地评估,但实地评估是重要环节。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重结果轻过程。实地评估主要按终结性验收的方式展开,由评估方根据相关信息判断目标的达成度。由于任务时限,评估不能将过程性因素进行客观分析,限制了督导评估“指导”职能的发挥。同时,在一天时间里,专家组成员要通过查阅资料、师生座谈、深度访谈、现场查看、校园巡视、听课巡课、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评估信息,偌大的工作量,使评估只能止于浅表,无法深度了解。有的只能按照指标观测点,点对点收集信息,无法扩展性掌握信息,影响了评估工作的客观性、科学性。

五、现代化学校督导评估的改进策略

(一)加大现代化学校创建力度

由现行的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政府牵头,发挥相关职能部门的优势,切实破解当前学校发展面临的规划、土地、项目、资金、编制等要素的制约,加快推动学校办学条件的现代化。

(二)优化评估指标体系

现代化学校的创建,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校发展为重,促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多样化、国际化。突出学生、教师和学校组织等多元主体的品质提升。要优化指标设计,加大凸显学生素质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科学和谐发展指标的权重,化繁为简,化苛为精。督导评估标准要在稳定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修订完善,将教育行政部门出台的年度重点工作如“五项管理”“双减”工作等有机融入进去。通过修订补充完善,标准体系才能更加适切、更加科学,更具时代性。

(三)改进督导评估方式

目前,浙江省共有幼儿园8009所、小学3308所、初中1748所、普通高中622所、中职学校249所和社区学校6066所。面对2万多所学校,督导评估要进一步改进评估方式,明确省、市、县三级教育督导部门工作职能:县级组织自评,市级组织评估,省级组织抽查认定。省级抽查的学校比例不低于1/3,抽查不合格的不予认定为“现代化学校”。为了确保落实市级评估的主体责任,省级督导部门除了要做好抽查认定外,还要对市级督导评估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各地的抽查结果和市级评估工作情况进行全省通报,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四)建立现代化学校动态管理机制

现代化学校评估不搞终身制,变“一评永逸”为动态考核管理,由“定”改“变”,能“进”能“出”。通过“现代化学校”督导评估的学校,每3年进行一次复评,复评不通过的,要求其限期整改,整改不达标的撤销“现代化学校”称号,从而始终体现现代化学校的与时俱进性和真正意义上的先进性、现代性。

(五)强化督导评估结果的运用

建立多层次的奖惩机制,将评价结果作为对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对工作不到位、问题整改不力、出现重特大教育安全事故或发现弄虚作假等行为的地区和学校,按隶属关系和干部管理权限予以约谈问责、通报批评或惩戒处分。此外,督导评估结果还可以跟教育发展专项资金拨款挂钩。

参考文献:

[1]《教育规划纲要》贯彻落实情况总体评估报告(摘要)[EB/OL].(2015-12-10)[2021-09-06].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fbh/moe_2069/xwfbh_2015n/xwfb_151210/151210_sfcl/201512/t20151210_224178.html.

[2]张天雪,孙不凡.迈向教育现代化2035的浙江方案[J].中国教育月刊,2020(4):41-47.

猜你喜欢

教育现代化
信息技术在英语课堂中的作用
创新留学生培养方式,提高留学生教育品质
试用金融发展理论对高中生生活理财观念的影响
打造有品位的区域教育
江苏基础教育现代化面临的新任务
智慧教育平台助推大连教育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