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黔东南民族文化资源,优化初中作文写作

2021-11-14肖颖松

学习与科普 2021年17期
关键词:大歌黔东南州原生态

肖颖松

摘要:贵州省黔东南州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多彩的少数民族人文风情。但在本州的初级中学中,由于少数民族学生多,生活语言环境复杂,作文基础较薄弱,作文水平受到一定的限制,存在思维局限,选材单一,内容陈旧,主题不深刻等诸多问题。由此,笔者提出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可聚焦当地原生态民族文化资源,优化初中作文写作。

关键词:原生态;写作

一、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融入初中写作的现实意义

黔东南州地处贵州省东南部,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和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这里有保留着原始遗风的岜沙苗寨,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计划生育第一村占里。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折射着社会最纯美的影子,彰显着人文情怀,体现着时代的意义,这些美值得被更多的学生发掘、感受和传扬。

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少数民族学生多,生活环境语言体系复杂,作文基础较薄弱,学生学习写作存在学不会用,感而不受的问题。学生们享受着天然的资源却缺少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因此,学生需要在现实生活中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从而优化写作。

人教版语文新课标提出三维目标的建设,最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然而,学生在学习写作的同时却忽略了这一点。在享受美的同时,要思考美的意义,感悟少数民族的人文精神,端正生活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少数民族地区初中生写作存在的困境

(一)思维局限,选材单一

在写作过程中,大多数同学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即“想不开”。得到一个作文题,不知道从哪方面发散思维,也不知道从哪些角度来选材。视野局限,思维局限大大限制了作文框架的构建。

(二)内容陈旧,缺少特色

在作文批改过程中,细心的老师会发现,一个材料反复用、多人用,缺少吸引力。

(三)内容浅显,主题不深刻

一篇文章的精髓在于主题是否深刻。学生在写作之前,没有想好到底要表现什么主题,要通过那些材料来体现,在材料与主题之间没有考虑到联系是否紧密。在平时的生活中,也没有认真去思考事物形成的规律,有所感悟没有及时记录,这些情况都会给我们的写作带来阻力。

三、写作困境分析与提高方向

(一)留意观察,勤于收集,善于思考

由于上课地点的限制,作文教学形式单一。考虑到学生安全问题,出去采风的情况几乎没有,大多是纸上谈兵。但是,并不是没有内容可写。我们少数民族地区有着很多值得游览的地方,不仅是因为它山美水美,还有浓郁的民族风情,灿爛的民族文化。我们的学生不妨聚焦自己家乡的原生态民族文化,从地域、人文、情感的角度,立体地呈现家乡的人情美,展现真善美,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主题。尽可能的在感受生活的同时,收集生活中有触动的细节,思考其中的哲理,感悟生活。这样才能打破思维的局限,写作时就能信手拈来。

(二)开设当地文化课,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我们在学习《云南的歌会》的时候,有很多同学对美丽的云南心旷神怡。然而,他们却忽略了,就在离我们不远的黔东南州从江县,有一个地方的大歌早已经唱响了世界,那就是小黄侗族大歌。早在1986年的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上,贵州以从江县、黎平县为代表的侗族大歌就被誉为“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2009年,侗族大歌被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侗族大歌无伴奏,无指挥。演唱大歌时,不需要配器和指挥,演唱人员凭借严格的训练和演唱时的默契,往往一气呵成,既完整又完美。我们坐拥着少数民族文化的瑰宝,却没有好好珍惜、品鉴和传扬。我们少数民族地区应该有一本自己民族文化的教材,开设当地文化课,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当地原生态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把民族文化内化到自己的心中。学生可利用假期的时间,走访村落,做实地考察和记录,学会用发现美的眼睛来欣赏事物。这样,作文内容才会更加丰满和真实。

(三)结合教材乡土文学的写作特色,模仿借鉴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涉及到了乡土文学的学习,如《安塞腰鼓》《云南的歌会》。教师在写作课程中,可让学生借鉴这些课文的写作特色,优化自己的写作。以《云南的歌会》为例,引导学生在写作中感悟沈从文对乡土文学创作精髓的解读:要贴到人物来写,即在创作乡土文学中,人物是主要的,主导的,其余的都是次要的,派生的。作者的心要和人物贴近,富同情,共哀乐。写景处即是写人,景和人不能游离。这也给我们写作课程一个指导,在教学中要强调作文创作要贴合少数民族原生态的生活,更要展现人文情怀,才能创作出富有人情美的文章。

(四)展现人文情怀,彰显时代精神

在原生态文学的创作中,笔者反复强调要展现人情美,以黔东南州从江县的岜沙苗寨为例,这里有一项神秘的仪式——树葬,我们可以在向世人展现这一民族特色的同时,升华对生态理念的认识。在岜沙,父母在孩子出生的时候会种一棵小树,小树伴随着孩子一起成长,度过一生。每当有一位老人过世,就把这位死者的那棵生命之树砍下,做成棺木,埋葬在砍树的地方,再在上面种一棵小树。相传几千年前,因为战乱,岜沙的苗族同胞们来到这个被丛山峻岭环抱的地方,是树庇护了他们,让他们得以在这个世外桃源绵延子孙。因此,对于当地的村民来说,树是他们生命的见证者,是他们的保护神,更是他们灵魂的归宿。现在我们走进岜沙便会看到,没有一方坟墓,只有郁郁葱葱的大树。在原生态文学的写作中,完全可以通过这些鲜活的例子,展现民族的精神,展现时代的意义。这里面,折射出和谐的主题,映射着人文的关怀,教师可以此引导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并把这些正能量展现在自己的作文主题里。

综上所述,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不仅是我们引以为豪的民族瑰宝,更将成为我们写作的丰富素材。整合原生态黔东南民族文化资源,运用到初中写作中,将会提高初中生写作水平,展现当地少数民族的人文情怀,彰显时代精神。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引用日期2020-04-11]

[2]贵州省黎平县德凤镇志编纂委员会编.中国名镇志丛书 德凤镇志:方志出版社,2017.12:第89页

猜你喜欢

大歌黔东南州原生态
捕鱼节上捉鱼忙
侗族大歌在音乐课堂中的意义
补妆
侗族大歌文化内涵研究
侗族大歌传承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原生态音乐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真正的“原生态”
回归“原生态”
黔东南州减免税额首破10亿大关
原生态河流亟待抢救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