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方法探究

2021-11-14王童华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34期
关键词:感恩教育渗透策略小学语文

王童华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且目前小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一些家长比较溺爱,使一些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感恩。语文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技能,还要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小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比较强,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感恩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良好品质,也是语文教学中需要培养的重要情感之一,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渗透感恩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詞:小学语文;感恩教育;渗透策略

新课改提出,要将教育的方向转向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今,小学生的素质教育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感恩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使学生明白感恩的重要性,让学生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面对身边的人和事,让学生之间相互尊重和理解,促进学生友谊的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学校德育的推行。本文以五年级课文为例,主要探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方法。

二、在小学语文中渗透感恩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德育的开展

目前许多学校德育的形式比较单一,教师需要丰富德育手段,增强德育的有效性。首先德育要从小抓起,其次要树立长期渗透感恩教育的思想。实践证明,在实际教学中,小学语文的育人效果是比较突出的,主要是因为语文具有人文性,语文教学的过程比较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这对学生成长有积极的作用。因此,感恩教育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部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有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可以将感恩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载体,使其启发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品性。

(二)有利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感恩意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充分认识我国传统文化,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因此在小学语文中渗透感恩教育可以有效地弘扬和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三、在小学语文中渗透感恩教育的具体方法

(一)挖掘教材中的感恩教育素材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优秀作品,不仅具有传授知识的作用,有的还具有感恩教育的意义,能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得到多方面提升。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渗透,不能仅讲述浅层内容,要深入挖掘文章包含的感恩教育素材,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如《父爱之舟》这篇文章主要是通过对几个场景的描写,讲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也体现了儿子对父亲的爱和感激之情,学习这篇文章有利于培养学生感恩父母的情感。文章采取的写作手法是以小见大,即用生活中的小事体现父爱的伟大。为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教师可以将文章中的细节放大,利用多媒体视频将其展现出来,让学生产生更加直观的感受。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父爱或者母爱写下来,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语文课本中的感恩教育素材众多,教师要善于挖掘,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品质,促使其形成良好的人格,增强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二)找准感恩教育的切入点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找到感恩教育的切入点,切入点是否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掌握知识的效果。教师可以在文章的题目中找切入点,题目作为文章核心的概括,找出其中的关键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如在学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时,题目中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两个词语,就可以吸引学生,使其对文章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什么精彩极了?”“什么糟糕透了?”这两个问题阅读文章并思考。在阅读完成后,请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然后教师进行总结,文章中“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作者的母亲和父亲对作者一首诗的评价,作者在父母的鼓励和指导中找到了人生发展的方向,体会到了两种不同的表达爱的方式。教师让学生再次阅读,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事件发生,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父母的爱的表达方式,为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奠定了基础。

(三)利用主题活动营造感恩的氛围

小学生比较喜欢玩,有时进行感恩教育时,学生难以产生兴趣,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根据文章内容开展主题实践活动,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润物细无声地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如在教学《慈母情深》时,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母亲不顾同事劝阻给“我”钱买《青年近卫军》的故事。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阅读文章,请学生自己总结文章的内容,然后进行精讲,通过对细节的讲解让学生体会母亲工作的辛苦和支持作者买书的决心,体现了母爱的无私。学习完成后,教师可以请学生开展主题活动,让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父母,随机提问学生父母的生日,父母最喜欢的食物等,提高语文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感恩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四)利用写作教学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写作过程是学生情感培养的过程,教师可以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引导学生创作与感恩有关的作文。如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习作中的作文题目是“我想对您说”,要求学生将自己想对父母说的话写下来。在写作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日常生活,寻找体现父爱和母爱的细节,并鼓励学生将其表达出来,在作文中写真事、说真情,促进学生美好品质的形成。另外,教师要对作文进行点评,在点评的过程中突出感恩的重点,使学生内化感恩的精神,让学生学会心存感激,关爱他人,增强感恩教育的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教师可通过多种感恩教育策略,使学生识恩、知恩、感恩,增强其感恩意识,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促进其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金磊.落实语文要素提升阅读能力——以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为例[J].小学语文教学,2020(29).

[2]蔡春英.注重渗透感恩教育发挥语文育德功能[J].黑河教育,2019(4).

[3]刘清清.让感恩扎根于学生心灵——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感恩教育[J].小学时代(教师版),2008(1).

猜你喜欢

感恩教育渗透策略小学语文
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析
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应用方法
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途径探析
强化系列主题班会 促进学生人生发展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