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新技术、新资源,突破教学重难点
2021-11-14王燕
王燕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浪潮,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都在发生改变,在教学过程中,总是强调老师要“少说话”,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操作实践固然是很重要的部分,可是信息技术方面的理论知识也是不可或缺的,在学习理论知识时,如何保证老师“少说话”的同时,学生能够对理论知识充分理解呢?本文以苏教版信息技术六年级第13课《初识物联网》教学为例,阐述优质的教学资源在突破信息技术理论知识重难点发挥的强大作用,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资源;理论;重难点;效率
课前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为苏教版信息技术六年级第13课的内容。本课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以物联网的概念为引入,通过对概念的解读,让学生了解物联网的本质。第二部分介绍了物联网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不仅加深了对物联网概念的理解,还对其实际应用有了一定的了解。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具有操作性强、理解能力强等特征。我校学生从三年级开始接触信息技术,已经有很好的信息技术基础,对于概念的理解有优势。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物联网概念,了解物联网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提出的问题,视频等材料,发挥想象力,了解物联网及其应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小组讨论问题,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2)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过程,提高团队意识,培养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
(3)作用的描述展示,设计理念和功能说明,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1.物联网的概念。
2.认识物联网的应用。
【教学准备】
视频资源、图片资源、软件资源。
课堂实录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物联网比赛获奖照片)这是我们学校六二班姜生同学参加全国物联网大赛获得一等奖第一名的颁奖照片,大家有没有兴趣来看看他的获奖作品?(播放姜生演示作品的视频)
看完视频,你们有什么感受?
学生阐述自己看完视频的想法。
爱动脑的姜生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出发,利用物联网技术,设计了这个智能水杯,这说明物联网离我们真的不遥远,不在高大上的实验室,就在我们身边。
二、任务驱动,了解物联网概念
1.那到底什么是物联网?物联网何时来到我们身边?请同学们看一段有关于咖啡壶的故事。(播放物联网起源的视频)
2.学生看完视频,用平板软件粗略选出物联网概念的关键词。
3.从大家选的关键字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对物联网的认识,可能大家还有些含糊,没关系,让我们一起来回答三个问题。
(1)什么是物?
摄像机,帮助工作人员了解咖啡机的情况感知物体
(2)怎么联?
上百万的网友通过互联网了解到咖啡机的情况信息传输
(3)网啥用?
利用物联网,方便了生活智能应用
通过这三个问题,我们知道感知物体、信息传输、智能应用是物联网的三大特征。(板书)
三、任务驱动,体验物联网应用
1.既然已经了解了物联网的概念,大家想不想跟着王老师一起来体验一下呢?
2.王老师准备带着大家去西太湖郊游,你们能帮王老师设计一条线路吗?谁来谈谈你的想法?
3.现在就请大家利用平板上的软件给王老师设计一条线路。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利用平板上的APP,分小组设计路线以及时间安排。
操作要求:(1)使用平板上“百度地图”和“常州掌上公交”APP。
(2)小组合作,运用软件设计线路图,明确出行方式、出行时间。
(3)填写“线路设计任务卡”。
4.小组汇报成果,(自驾游路线,公交路线)
5.王老师带着大家设计的公交路线图,开始了旅程。
6.王老师欣赏着西太湖美丽的风景,并且记录下了今天的行动轨迹,我是如何做到的?原来,王老师一直比较喜欢运动,所以安装了“乐动力”这个软件,每天记录下我的运动量,并且计算消耗的热量,为我提供了合理的运动建议。
同学们想不想来体验一下?
小组进行体验,并且思考,这个计步器是如何工作的?
除了“乐动力”这样的计步器软件,你在生活中,还见过什么样的设备有相同的作用?(iwatch,手环,苹果健康……)
四、知识内化,谈身边的物联网
1.在你已经了解物联网的基础上,你能来谈谈身边的物联网吗?见过的、使用过的?
学生谈一谈,过程中播放图片资料。
2.播放物联网应用的视频,开拓学生的视野。
3.不管是学生说的,还是视频中播放的,这些,都是已经实现的物联网技术。那你能畅想一下,你的生活、学习中,你能设计出什么物联网产品吗?
学生谈谈,智能书桌、智能眼镜等等。
五、加深印象,视频总结
这节课,听了很多,也看了很多,你有什么收获?
大家利用物联网的知识帮助王老师解决问题,实实在在感受了身边的物联网。物联网的开启,让我们的地球成为了“智能地球”,物与物之间实现了智能化。
最后,让我们用一段视频,回顾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播放物联网知识总结的动画短片)
课后反思
通过五个环节的设计,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给予学生大量亲手实践,亲身体验的机会。在每个环节中,都利用了优质的教学资源,创设情境,引发出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学生对于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也能产生兴趣,并且通过各种资源就能解决重难点的学习,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也有效地将教师从课堂中解放出来,从而有时间给予学困生更多的指导。
整节课,对于视频、图片、软件等资源的使用,学生表现出了极高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还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为解决以后学习、生活中的问题打好基础。
優质的教学资源,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我们的教学中,如何去甄选优秀的教学资源,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选择的资源,一要符合教学目标,二要适合学生特点,三要操作简便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