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视角下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探究
2021-11-14吴空
吴空
摘要: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既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果,也会降低其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为了帮助学生顺利突破困难,能够带着浓厚的兴趣和热情充分参与到化学课堂中去,教师必须调整教学方法,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而生活化教学因为能够拉近学生和知识之间的距离,降低学习难度而进入了大家的视线。以下从通过生活激发兴趣,通过生活促进理解和通过生活鼓励实践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关键词:生活化视角;初中化学;教学策略
对于初中生在化学学科上的学习状况,教师应该有一个初步的判断。从能力上来看,此时的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基础,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也得到了锻炼,通过数学及科学等学科也积累起了一些科学知识,这些为学生学习并学好化学知识创造了良好条件。但另一方面,系统化的化学知识学习毕竟刚刚开始,有不少知识点仍然是需要学生去记忆的,此时的学生还很难实现对化学知识非常透彻的了解。为了提升效果,促进学生的理解,通过生活场景来呈现化学知识的方法是有很高价值的。
一、通过生活激发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当学生刚刚接触化学知识的时候,他们是有比较强烈的学习兴趣的,这是由他们天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决定的。但随着学习过程中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兴趣就会逐渐下降。此时,开展生活化教学就成为提升学生学习体验,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重要途径。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对于各种化学知识概念无法有效理解,只能通过死记硬背来学习的状况要好得多。所以,教师应该积极将生活现象带入课堂或将课本知识内容延伸到生活中,改善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印象。
例如,在学习“酸和碱”一章时,这些物质被普遍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调味品到大型建筑,各种学生想得到或想不到的事物都与酸和碱有很大的关系。教师应该将学生“想不到”的那些生活事物或生活现象拿出来,放到课堂上,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大家的衣服不小心被某种物质弄脏了。经过了解,我们现在知道了它的成分,那么现在可以使用哪些物品和方法清除掉污渍呢?”接着教师把这些生活化内容都写到黑板上,让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去解决,给予学生足够的探究空间。
二、通过生活促进理解
生活化教学除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外,另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当前的教育工作中,非常强调学生能力素养的进步,只是完成了对知识的记忆,是实现不了能力素养的进步的。只有学生理解了知识并能在此基础上对知识展开有效应用,才证明了他们的能力素养的确得到了有效培养。相对于教材上有限的内容来说,生活中的学习资源几乎是无限的,可以为化学知识的应用提供无穷的思考对象。不过在推动学生实现生活化理解的时候,教师应去努力丰富具体的形式,保持学生的新鲜感。
例如,在学习“金属和金属材料”时,这一章的内容就与生活紧密相关,因为生活中,包括学生的生活经历与见闻中,都有大量的常见金属,对于一些围绕金属的常见现象也有一定的了解。比如家中的某些金属物品因为长期摆放在比较潮湿的环境中而出现了生锈的情况,这就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生活现象,而且学生明白潮湿与生锈之间是有关的。教师应该把这些生活现象尽可能多的放到课堂上,在探究这些现象的原理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教学,帮助学生完成高效的知识理解。
三、通过生活鼓励实践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学科,其之所以能够发展到现在的程度,既在于不断有新的理论的出现,又在于人们对这些化学理论的持续实践验证和发展。没有经过实践验证的理论,只是一种假设或空想。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实践能力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实践不仅是对着理论“照猫画虎”,更是一种创新,要为理论的进步提供实践成果这一关键依据。生活化教学法不仅通过将生活现象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促进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使得学生有机会通过生活去展开知识实践。
例如,在学习“化学与生活”这一章的时候,就有很多机会去促进学生在生活中的實践。比如“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广泛搜集相关信息资料,结合自身身体情况和日常的饮食习惯,去判断自己平时的生活是否健康,获取的营养物质不足还是过剩,对自己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教师帮助学生调整和深化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后,要鼓励学生去调整自己的饮食习惯,然后让学生观察自己的身体变化,让自己的身心健康发展成为化学知识的价值及其实践重要性的佐证。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学科的生活化教学对学生在化学领域的全面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教师要善于观察生活并从生活中提取教学资源,让化学知识以更加亲切易懂的方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并在学生的个人生活中发挥出实际作用。
参考文献:
[1]秦永会.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分析[J].当代家庭教育,2019(35):94.
[2]孙建华.融入生活元素 优化化学教学[J].新课程(中),2019(1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