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德育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2021-11-14董玉才李中娟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37期
关键词:困境及对策高中德育

董玉才 李中娟

摘要:当前,在素质教育宣传的时代,准备进入大学的高中生最终将成为伟大中国梦的实践者。学校应高度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在对高中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有效的德育策略在教育思想和方法的落实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分析和研究了高中德育低效的现状及解决策略。

关键词:高中;德育;困境及对策

前言

当前的教育要求是培养每个学生的综合发展能力。然而,在高中教育中,"重智轻德"的观念普遍存在,这与学生的整体发展方向背道而驰。高中生正处于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虽然他们在生理上接近成人,但心理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腐朽思想对高中生产生了非常消极的影响,使高中德育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因此,必须坚持"全民教育"的原则,教师应主动履行德育职责,并根据实际情况,对高中生进行科学指导,使他们能够以积极的态度看待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1 高中阶段德育所面临的困境分析

1.1 德育目标不明确

明确目标可以确定德育的正确方向,提高教育质量。现阶段,许多教师的德育课堂呈现出随机性的特点,这实际上是由于德育教育目标不够明确。在设置课堂培训目标时,班主任应考虑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但有些学生对目标设置和实现目标的能力了解不够,结果德育教学目标非常模糊,这就很难保证德育的质量。同时,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教师将德育等同于政治教育,其教学内容和方法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德育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巩固学生正确的政治地位。这与现阶段开展高中德育的最终目标背道而驰。

1.2 德育内容太老套

德育主要以学生的政治思想规范和纪律道德为基础进行,高中德育内容包括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理想和教育劳动,教师选择的德育内容应体现现代特征。例如,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教师总是选择统一个情节的教育内容,因为它太枯燥落后,学生的参与率不高,教育效果不理想。有些德育课也与学生的能力提高有关,学生不能理解内容真实的思想,影响了德育的深度。目前,高中德育内容仍侧重于通过历史伟人的辉煌成就进行宏观逻辑教学,忽视德育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的关系,这导致了高中德育与学生生活的严重脱节。现阶段,高中德育仍以讲座和讲座的形式实施,唯一僵化的方式会使学生感到厌恶和适得其反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

1.3 德育教育体系发展落后

德育管理的落后表现在:一是德育管理观念的落后,德育知识仍然停留在简单的说教层面,把价值观念强加于人的"走出去"和"植入"。它不适应现代高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条件。目前,德育工具仍然侧重于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很少有学校开发专门的德育信息系统。更重要的是,大规模数据分析缺乏有效的应用。教师仍然对道德教育负责,学生缺乏独立表达意见和自由开展活动的能力,尤其是在对"公共道德"的认识上,仍然采取被动的学习方式。面对一个强烈的反叛心理的学生,"传教式"的德育效果很差。德育评价"规范化"严重,在"德育榜样"的德育评价机制中,先导作用低,德育文化薄弱。

2 高中德育的优化策略

2.1 突出德育的基础性地位

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部分,"重考试轻德育"的观念是高中德育落后是一大制约因素。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第一,必须提高对"德育"的認识,在头脑中形成"德育第一"的观念"强调高中德育的核心地位,大力加强对品德高尚学生的激励,特别是让学生和家长熟悉德育的重要价值;第二,学校要建立有效的德育管理机制,可以请学校领导层来负责进行全面协调和管理学校委员会、政治局、学生会和委员会的德育工作;第三,正确规范"心神教育"与"德育"的关系,不要让"功利心"遮住眼睛,也不要把"智育"的时间用在德育上";第四,要加大对德育发展的投入,特别是增加德育活动经费,建立德育活动中心,确保学生开展德育活动的基本条件。

2.2 制定科学可行的教学目标

科学发展是提高高中德育效果的重要手段,同时对高中德育改革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了及时转变高中德育教学观念和教学目标,教师有必要实现德育观念的有效转变。教师应彻底抛弃传统和过去的教育,正确认识德育的重要和关键作用。同时,在德育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基本地位,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提供科学的教学内容,设计和组织培训活动,提高德育效果。其次,教师还必须科学调整高中德育目标,摒弃以往成绩第一的教学目标,把学生的道德教育和法律素养教育作为目标之一,用心理健康和人文精神教育学生。

2.3 选择符合时代的德育教育内容

由于高中学生学习压力大,要使德育教学形式体现多样性的特点,以保证德育发展的质量。教师必须选择符合时代特征和现代性的德育内容,从而吸引他们对更有针对性的德育工作的兴趣。丰富德育课程内容,完善德育教学体系,建立良好的德育平台是高中德育办公室的核心内容。新课程改革将加强德育课程的开发,第一,根据高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强调层次性和灵活性的设计特点。教师可以根据循序渐进的基本规律,为不同的班级开设不同的德育课程;第二,德育课程设置不统一,应着眼于与其他学科的广泛融合。例如,可以结合政策设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课程;第二,结合文学,可以通过学习如"道德经"等传统文化经典进行德育;第三,结合社会实践,学生可以参观当地博物馆、文化馆和养老院,帮助卫生工作者、公共植树等。第四,作为开展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的手段,学校必须建立自己的道德发展管理平台,一方面,学校可以设立德育研究机构,定期宣扬和组织由德育组织的学校层面的德育计划和大型德育活动;另一方面,可以开发一个专门的德育发展管理信息系统,将德育信息引入系统,有效利用大数据分析德育发展和管理的基本情况。

3 结束语

总的来说,高中德育的发展意义重大,教师应明确自己在德育中的角色,科学确定德育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根据时代潮流选择德育内容,发挥德育的示范作用,及时进行德育创新,通过建立和完善德育体系,使学生有机会培养正确的思想,提高高中德育质量。

参考文献:

[1]吴荣光.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的德育渗透策略[J].高考,2021(24):145-146.

[2]魏娟.高中德育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新课程,2021(31):233.

猜你喜欢

困境及对策高中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装置艺术市场发展存在的困境探析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监管制度中的困境及其对策
微课在模拟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困境及对策
“双创时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