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在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做法
2021-11-14钟震
钟震
数学实践活动课是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学习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研学后教”是基于国内外课堂改革多种成功模式的合理内核,“研学”主要是教师在深入研究课标、教材和学情、学法和学生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编写引导学生学习的目标、内容、方法的“研学案”,学生在“研学案”的指引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钻研知识和探求方法,提升能力。“后教”主要是通过汇报交流和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生生互教,针对学生存留的困惑与发现的问题,教师进行恰当的点拨、拓展和延伸,讲到实处,点到关键,充分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数学实践活动课是对“研学后教”的探索和实践,是对“研学后教”的有力证明。下面谈一谈我对数学实践活动课的一些做法。
一、以趣味性材料引发主动参与实践活动:
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感兴趣的材料,会使他们产生“新奇”的感觉。教师利用这种好的学习情感,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学生的思维会更活跃,积极性会更高。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难点之一,是理解“图形可以通过割补变成另外一个图形,可能会是简单的、熟悉的,但面积不变”。教师出示一个七巧板拼成的图形问学生:“这个图形漂亮吗?像什么?”学生有的说像小兔,有的说像小狗,有的说像小鹿。然后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将这个图形进行分割成七巧板中的七种图形,学生感到很好玩。教师问学生:“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我发现这个复杂图形可以分成很多简单图形……,你能发现什么?学生说:“这只小狗变成了正方形,这个复杂的图形变成了简单的正方形,变化以后图形的面积没有变”
通过这些图形的变换,学生由新鲜、惊奇而后有所发现,这种发现过程是自然而然的,学生是积极主动的,有兴趣的,实现了认知与情感的和谐统一。让学生在求异、求新中培养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二、用对比引导学生观察发现:
学生喜欢变化的东西,通过相类似的、变化的材料的呈现能帮助学生有所发现,找到规律,获得感悟。如在帮助学生理解“底、高的变化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变化规律”时,我选择了两组对比性材料:先拿出有一组对边是牛皮筋的平行四边形学具,拉动使它变斜,但高不变,让学生猜一猜这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大小怎样?再把它们移到一起比一比,说一说面积是否相等?为什么?学生通过比较发现虽然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形状变了,但由于有一组边是弹性的,可以延长,所以他们的高保持不变,面积也不变;然后教师又用四条边都是木头的平行四边形,分别拉动成不同的角度,问学生这三个图形的面积大小怎样呢?你是怎样想的?学生们发现:由于木头没有弹性,所以拉的时候形状变了,高也变了,面积也变了。因此,改善课堂才能真正把学生从被动的课堂活动中解放出来,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它是本次新课改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实践活动要重视学生对知識的主动建构:
数学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培养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一课,传统的教学一般是教师演示学具,得出V=SH,然后应用公式进行计算。根据“做中学”的指导思想,在教学此课时,我采用小组操作探究的方法。首先让学生操作学具,(等底等高和不等底不等高的圆锥圆柱装沙子),写出实验报告单,然后让学生分析报告单,发现规律,得出圆锥体的体积公式V=SH。在应用中出示了一圆锥体沙堆,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测量,计算出其体积,整个过程都是学生主体活动的过程。实践证明,其效果是传统教学不能比拟的。实践活动倡导“让学生去经历”,强调学生活动对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认为学生的实践、探索与思考是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条件。学生在探索中不断发现,在交流中不断碰撞,在思考中相互接纳。学生不仅能体验到进步的快乐、成功的喜悦,有时也会受到一定的挫折教育。实现了智力与能力的共同发展。
四、实践活动使数学与生活更接近:
学生不善于用数学眼光去思考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造成了知识与生活、知识与能力的脱节,对数学学习也就不感兴趣。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教师可以这样组织材料:让学生拿出平时熟悉的苹果、篮球、文具盒等物体,去看一看、摸一摸这些物体的表面,问学生有“有什么不同”。学生体验后纷纷指出:有的物体的表面是平的,有的是凹凸不平的;有的是光的,有的是毛的;有的表面比较大,有的表面比较小……;再让学生通过涂不同大小的图形体验平面图形的大小。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体验揭示“物体表面的大小或平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这为学生从生活中提炼知识提供了帮助。
五、实践活动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设计实践活动一般要从紧密联系教材内容和学生生活来考虑,常用的实践活动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
1、操作与制作:在教学“数的认识”,让学生操作学具,在大量的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数的概念;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可以让学生用学具自己创造更多的分数;再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后,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物体使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教学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之后,让学生制作纸盒等。
2、游戏:学生比较喜欢有一定主题和角色的游戏。如果把数学和游戏、竞赛活动巧妙地结合起来,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学“人民币的认识”一课后,开展“小小商店”课内游戏,让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和售货员,体验购物的步骤,掌握简单的人民币加减计算。这个实践活动的设计,比简单的人民币计算教学效果要好得多。
3、实际测量:如在教学“克、千克、吨”的认识时,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一般都能正确地进行单位换算和简单的计算,但在实际运用这些单位时,往往会闹出一些笑话。这说明学生对这些单位建立的表象是模糊的。
通过开展小学实践活动课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能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法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