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媒体影像制作对艺术教育课程改革探析
2021-11-14李世豪
摘要:校企合作模式对于诸多应用型高校中影像传播类专业来说一种较为常见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相关专业的教师,如何在新媒体浪潮下正确把握艺术审美教育是一个较为重要的考验。由于“短平快”的短视频内容影响了诸多短视频平台用户的生活,所以需要高校教师调整现有的审美教育模式,以适应新时代传媒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新媒体影像;教学;艺术教育
影像传播类专业常设新媒体影像制作相关课程,是基于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以校企合作的方式来进行人才培养,企业将商业项目带入校园,教师会以项目为导向进行教学,指导学生如何入手短视频创作,也就是“真题真做”。那么传统审美教育的介入在此时已需要相关改进,以适应新媒体时代创作要求。很多高校在招收影响类专业学生是以非艺术生身份录取,这就给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学生在入学前没有接触影像艺术相关的基础知识普及,对影像的审美缺乏一定的认识,在课程建设上也要考虑此点。例如艺术概论这门课程是大多数艺术类专业的必修课,通过这门课程学生能够建立对于艺术的基本认识,其中美学教育又是其中重要的课程部分。但是影像创作又不能完全按照以往艺术教育的所有内容来要求新媒体影像的制作和相关实践,所以需要教师在相关教学内容方面进行一定的改革。
严格来讲,学生在学习影像制作并进入实践环节之前需要介入审美教育,最重要的是艺术学理论是从艺术活动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反过来,艺术学理论又可以指导艺术创作、艺术批评等实践活动[1]。比如艺术概论也是一门研究艺术活动基本规律的课程。但是新媒体影像是近年来活跃在诸多平台的新兴形式,无论是从创作目的、形式、内容、风格都和传统影像的各方面有很大的差异,这就形成了和传统艺术认知在一定程度上的冲突。在教学中,学生也会一定程度上无法完全理解传统艺术教学的内容。但是审美和以影像为基础的艺术创作的基本原理是一定的,所以最需要改变的是教学的案例,不再是从原有的艺术的起源、体系、分类等方式去讲授,对于有志于从事新媒体的学生来说,基于新媒体的案例教学才能够更好的切入专业学习。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的文化传播学院就进行了相关探索,确立了教改课题:新文科背景下文化传媒人才培養路径研究——以“创意传播与新媒体运营”微专业建设为例。此课题是基于校企合作的广播电视学(新媒体方向)专业的学生来进行教学改革,尤其是在新媒体影像实践方面,做出了诸多改革。在理论教学方面,短视频课程模块首先确立了当下人们对于新媒体的认知程度研究,尤其是短视频平台。新媒体影像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属于“短平快”的内容,人们往往认知短视频的时长是不超过1分钟的,甚至更短,15-30秒。所以集中在短时长的内容里,影像创作就形成了较大的挑战,对于教学来说更需要更加细化。
首先是短视频内容的交互性较强,这对于观者来说相较于传统影像来说是有着较大不同的,观者能够通过新媒体平台与影像创作者进行交流,所以在审美教育方面,影像的社会功能有着一定的异化。传统的审美教育中,强调“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欣赏”这样的艺术生产过程。而在其中,艺术欣赏的部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观者会通过新媒体影像更加直观地认识这个世界,对于影像质量的区间评价也相对更加宽松,导致人们改变了对于诸多影像的评判标准。这是一种互动体验,互动体验由三个具备递进关系的部分组成,这3个部分一次是“感觉——知觉——表象”[2]。那对于短视频创作者的审美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制作门槛降低,造成对于制作形式多样化的要求变化,也就应该考虑到观者对艺术欣赏的局限性,偏向了娱乐化和大众化。全新的交互体验需要影像制作者考虑到视频的导入方式,以更加吸引观者目光作为了一个重要标准,在最短时间内使得信息最大化。观者对于影像的评价也会在第一时间出现在视频的后台当中,那么依照这些评价就很容易改变创作者的创作思路。
再就是创作时效方面,对于审美要求产生了新的挑战。现代社会的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对于新鲜内容的渴望是前所未有的。新媒体作为当代最重要的信息输出方式之一,是否能够留住观者的关注是非常重要的,例如短视频中对于完播率的要求。这就使得艺术教育中影像方面的“先声夺人”的要求更高。在视频播放的前三秒甚至是视频封面就开始形成对于观者的吸引,然后再追求视频的内容和其他部分的形式问题,这就提出了一个在影像实践教学中要求:需要在保证影像完整性的前提下,尽可能“争夺”时间成本。从制作周期来讲,短视频内容打破了常规影像文本制作方式,创意文案书写愈发困难,脚本制作周期愈来愈短。正是由于观者对“量”的要求,所以在时效上要求会更高,短时间内最难以解决的就是富有创意的脚本,这也直接影响短视频发布的时效,所以创意文案写作是新媒体影像实践教学的重中之重。如果在新媒体平台中辅以直播的形式,那么在制作时效、内容交互等方面会有更高的要求。
结语:
虽然新媒体影像是有着很大的不同,但需要坚持的是对学生在高品质影像制作和识别方面的教学方式,依旧需要对传统优质影像有一个清晰地认知,在教学中讲授何为“经典”,何为“流行”,何为“里程碑”,也就是无论是在创作方式还是影像呈现上都要准确表达在艺术教育之中,只有对影像二字有一个全方位的认识才可以在新媒体的平台上有更高的创作上限,增加创作的可持续性。虽然短视频并非需要“引经据典”,但是温故才能知新,需要改变的则是要关注新时代影像的发展方向脉络,坚持探索,树立正确的艺术审美思维和符合时代的创作理念,把握新媒体的要点从而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教学。
参考文献:
[1]《艺术学概论》编写组:《艺术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版,第3页.
[2]张佳:短视频内容算法:如何在算法推荐世代引爆短视频,人民邮电出版社2020年版,第31页.
作者简介:李世豪(1992.12),男,汉族 山东省济南市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助教 2015级硕士 设计学(摄影艺术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