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分享成为课外阅读的有力助推

2021-11-14陈妹妹

学习与科普 2021年34期
关键词:爱的教育多元化

陈妹妹

摘要: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倡导课外阅读课程化。教师在指导课外阅读时,搭建多元化阅读分享平台,能促进学生保持饱满的阅读热情,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将阅读的品质提高。

关键词:多元化;阅读分享;《爱的教育》

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1]

由于个人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不同,调动的知识经验各异,对接收的信息的解释也就不同。[2]也就是说,学生在进行阅读时,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阅读材料进行选择、思考和加工,产生自己的理解,最终得到不同的阅读成果。

一个人的阅读是静态的,而一群人的共读是动态的,是可持续发展的。教师依托分享平台,开展有效的阅读分享活动,分享阅读收获和方法,能整体把握学生的阅读进程,有针对性地教授阅读策略,帮助学生亲历一个深度阅读的过程,更好地提高阅读兴趣、提升閱读效果和提高阅读能力。笔者以《爱的教育》为例,谈谈多元化阅读分享对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有效性。

一、搭建多元化课外阅读分享的平台,激发阅读期待

开学初,我向学生推荐了5本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有《西游记》《淘气包马小跳》《爱的教育》《安徒生童话》,让学生投票决定本月本班共读书目。我将这些书的封面图片并配上老师或名人的推荐,张贴在课室后面的园地,同时发布到家长微信群。学生经过查询和思考,作出自己的评价和选择,同时也关注大家的留言,课间学生之间积极地讨论有关书籍的评价和选择,在家也和父母讨论交流,使得课外阅读未读先热起来,阅读兴趣被点燃。

在第一节《爱的教育》阅读指导课上,我用视频、图片、文字介绍等把导读、作者简介和小说梗概呈现给学生,学生纷纷提出意见:外国的小学生是怎么学习和生活的?公开的日记究竟记录了哪些有趣的故事呢?学生的阅读期待由此激活。

阅读不是硬性的规定。我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发表自己言论的自由氛围,所有学生具有多重身份,既是参与者,又是观察者,既是学习者,又是评价者。

二、搭建多元化课外阅读分享的平台,加深阅读层次

精心构筑生活化,趣味性,实践性、开放性、多形式的阅读活动平台,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途径。

为保证效果,开展分享活动的前提条件有:一、要有充分的阅读时间。在阅读《爱的教育》之初,我指导学生做好相应的读书计划和记录。学生和家长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共同制定,以日为时段,记录一、两句阅读感受,这样使阅读由随意性转入计划性轨道,让学生在有序、有章的管理中,浸润在书香里。二、要有良好的阅读氛围。要把学生的课外阅读看作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家长和社会形成合力,共同关注,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没有压力、自由的阅读环境中,品味文字的馨香、人性的美好。在做好读书计划和记录的同时,我指导学生在班内写一本“《爱的教育》漂流阅读日记”,让阅读流转起来。这样的做法,能掀起阅读的热潮,营造共读的氛围,形成持续的阅读期待,实现生生间的阅读对话。这两方面结合,学生愿意读,读得轻松,读得有效果,分享才有基础,有质量。

(一)分享的对象

读书分享多元化,可以是师生分享、生生分享或同伴分享,也可以是亲子分享。生生分享包括小组分享、全班分享和全校分享。除了校内分享,还可以校外分享。校外分享包括家庭分享和网上分享。

(二)分享的内容

阅读分享的内容在小学各有侧重点,低年级以阅读内容、好词佳句、阅读成果、人物赏析为主。中、高年级以好词佳句、阅读内容、阅读方法、阅读成果、人物赏析、精彩描写、阅读感悟为主。

(三)分享的形式

1.活动

教师可以定期组织阅读分享活动,多种多样的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动机,还可以让学生在分享中获得课外阅读的乐趣及成功的体验,建立继续阅读的信心,促进学生深度阅读。阅读分享活动如下:

(1)阅读卡推介会。阅读卡是学生将对文本的内容和主旨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创意表达出来的一种形式。通过向其他学生推荐自己的个性化阅读卡,分享自己在创作读书卡时的想法。

(2)阅读感悟分享活动。学生畅谈自己独特的阅读收获和感受,分享别人的阅读心得,在互相欣赏、评价与倾听中,不知不觉地培养了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这种分享活动能使学生爱读书,想读书,善读书。

(3)读写交流会。在读完一次文本后,学生对内容和主旨有了把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写一篇相同主题的文章,写读后感、阅读日记、仿写、续写等。我班有个学生写了《爱的教育》的续写,讲安利科升五年级的时候离开了都灵,进入一间新学校,从开始的不适应到逐渐适应,后来交了各式各样的好朋友,重新变回善良活泼的孩子。读写的前提是透彻理解全文的旨意,这就促使学生深入阅读。在读写交流会上,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读写成果,发表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说出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的疑问,从而提升代入感、共情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4)阅读经验交流会。阅读经验交流会是分享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在《爱的教育》阅读经验交流会上,我抛出问题:你从哪一本书哪个情节学过这个方法,这个方法可以用到哪儿去?学生有过阅读经验,回答不难,当交流这本书的阅读方法时,学生们做足准备,分享时积极举手。有个学生把抄在《爱的教育》扉页上的笔记念给同学听:品味性的精读法、吸收性的选读法、摘录性的批注法。大家互相介绍自己的阅读方法,我适时点拨并指导练习。阅读能力是要习得的,因此,我在分享的同时,重点将几个经验当堂运用到练习中去,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学阅读和从阅读中学习。

(5)亲子分享和网上分享结合。亲子共读和分享能使孩子增强阅读兴趣和提高理解水平。网络是一种创新的交互方式,可以拓宽班级的读书空间,对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亲子分享和网上分享结合,能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每周六早上我在微信家长群发布一个《爱的教育》主题或者开展“一句话感悟接龙”活动,学生和家长讲亲子共读后的阅读见解和独特的感悟,以跟帖的形式发在群里,并对别人发表的观点进行积极的回复和讨论,形成良性的共读和分享的氛围。通过亲子分享和网上分享,学生们在不知不觉的阅读和交流中,提高认读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评价能力和活用能力等方面的阅读能力,阅读的深度、阅读的质量、阅读的品味也得到提高。

2.竞赛

为了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好胜心,定期开展各种读书竞赛活动,如“阅读知识竞赛”“讲故事比赛”“情境表演比赛”“小小辩论台”等,让学生在多姿多彩的活动中,你追我赶,享受到阅读的带来的成就感,推动课外阅读的步步深入。

这样的阅读分享平台,使学生在竞赛中发现自己之前有读得不清楚或者忽略的地方,主动再次阅读,也能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和整体感知的阅读能力。

3.表彰

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3]为了树立榜样,强化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共读的过程中,教师可运用阶段性评价,根据学生在分享过程的表现和阅读成果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取向、阅读方法与习惯、阅读深度等进行评价。评价优者,获得“读书大王”“读书明星”等称号。通过表彰,促使学生充分调动阅读的积极性,提高阅读的品质。

4.分享课

分享课是各类分享活动的综合。

我在共读《爱的教育》活动开展后一个月,上了一节阅读分享课。这一课我和学生回顾作者简介、这本书的主旨和影响,播放了一段《爱的教育》电影的精彩片段,使學生增强对原文的代入感,让他们的阅读更有实效性。

接下来是小组和全班阅读成果展示,有:人物形象书签、阅读摘抄本、读书卡、手抄报、读书计划表、读书推荐卡、微信读书打卡截屏、亲子阅读卡、亲子阅读小报、情境表演、读后感、思维导图、续写、批注等。学生们通过分享,互相吸收经验,通过交流,发现问题,讨论问题,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使自己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得到提升。

学校和班里每学期都有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读书活动,我挑选班里各类优秀的阅读成果展示在本班,供全班分享,展示在校园,供全校分享。通过这样的分享平台,学生们你追我赶,创作优质的作品,争取参与其中,从而激发自己的阅读热情,增强参与意识,提高阅读的自信心和荣誉感。

思维导图有的是文本阅读目标思维导图,明确阅读的主题,各项分支内容加以扩充,归纳阅读体系;有的是文章内容的总结,包括文本的脉络、归纳重点、中心思想等。大家分享交流思维导图,不仅创新思维得到锻炼,阅读水平也获得提升。

情境表演能够把书面文字转换为立体的声音,帮助学生揣摩文本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表演前后,表演者通过充分的讨论,交流,观点争论,互相补充和修改,共享阅读成果,完成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并让观看者感同身受。

在《爱的教育》里面:老师语重心长地说:“这是本学年最精彩的一课!”学生普遍反映对文中老师的话比较难理解。分享课上,我请个别小组进行了这个情境表演。在表演前,充分的交流和讨论后,我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人物的看法,并简单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恭敬、同情等感受,使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通过表演和观看表演,学生体会到这个片段的主旨:不能仗势欺人、嫌贫爱富:从人格上说.人人都是平等的。通过这个情境表演分享,学生阅读的深度、阅读的质量、阅读的品味得到提高。这样的效果,单靠个体阅读是不能达到的。

在分享课的最后,我抛出三个有思考维度的问题:谈谈阅读中感受到的爱、谈谈身边的爱、写几句话向身边的人表达爱。有个学生在送给我的阅读分享卡上,说感受到老师对她的爱,并表达对老师的爱。课后她还写了保证书,反思以前在学习和品行上的问题,决心改过自新,请大家监督等等。自从阅读了这本书和参加一系列的阅读分享活动,这位品德和学习后进生有了长足改变。在教师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下,学生主动地思考、体验、分享和和感悟,体会到丰富的情感内涵和主旨。

三、搭建多元化课外阅读分享的平台,尝试阅读创生

专题式整组阅读是提升阅读能力的有效方式。在最后一次读书分享中,我让学生推荐《爱的教育》同类阅读书籍,最后汇总、整理,选出推荐最多的,位列前三名的书籍,作为下一阶段的共读书目。通过专题式整组阅读活动,学生再次经历了多种思维的锻炼,形成了良好的阅读思维品质。

总之,教师在指导课外阅读时,应搭建小组分享、全班分享、全校分享、家庭分享,网上分享等多元化分享平台,教师指导、引领和点拨,学生分享好词佳句、精彩片段、故事讲解、故事脉络、人物特点、写作方法、阅读感悟、阅读方法、阅读经验等。师生、生生、亲子之间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教给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能力和品位,在乐中读,在读中乐,从而为其终身阅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李方.教育知识与能力[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爱的教育多元化
探讨构成因素在当代雕塑语言中的多元化体现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道德与法治活动中形成性评价的多元化研究
从“跨界”现象看现代筝曲的多元化发展
小学阶段班主任工作的思考与升华
教育要行走在爱的脉络里
教师职业道德培养
爱在字里行间
专业化PK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