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改”破题提升民生幸福指数

2021-11-14骆雪峰

四川党的建设 2021年21期
关键词:什邡市镇村盘活

骆雪峰

站在“十四五”的新起点,什邡市牢牢抓住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工作契机,拿出敢于“改”的精神和勇气,打破藩篱、大胆创新、乘势而上,务实推进各项工作,把改革成果转化为发展红利和治理实效,切实提升民生幸福指数。

聚焦资源下沉 激活优化配置的“一江春水”

乡镇和建制村调整后,被调整的镇村有不少公有资产闲置出来,如何盘活用好是个现实课题。

什邡市实行镇村闲置资产“台账化”管理模式,明确其权属、分布和使用状况等情况,通过充实办公用房、转换公益用房、闲置设备再利用、市场化处置开发等有效途径,盘活镇村闲置资产11万余平方米,盘活率达83.6%。

“我们小区曾是‘三无小区,以往环境卫生、安保等都缺乏常态化管理。现在好了,社区给我们小区划拨经费后,小区环境卫生有人管了。”说起小区的变化,家住利民社区竹园小区的王文刚十分高兴。

利民社区依托匹配的闲置资产,通过吸引广告投资、运营停车场等方式,实现资产保值增值。闲置资产带来效益后,给辖区内92个“三无小区”给予每年8万元的经费,用于基层治理。

据悉,什邡市指导社区、统筹多方力量盘活城区部分闲置资产,采取多途径综合利用,促进长效收益,确保各社区年收入不低于10万元,持续提升资产综合收益。

盘活用好镇村公有资产和乡镇机构编制等资源是优化资源配置的主要目的。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工作开展以来,什邡市着力把更多资源和服务事项、管理权力下沉到基层,实现“人、财、物”的高效整合,切实把改革红利全面释放。通过梳理和下沉高频许可事项68项,清理不应由村(社区)出具的证明事项33项,提升基层政务服务能力。除了行政审批权限的下沉,什邡市还将原市级部门派驻乡镇的畜牧站、人力资源保障中心、自然资源所共147名编制下沉至镇(街道),让原来分散的干部力量集聚起来,切实提升队伍能力。

聚焦乡村振兴 激活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两项改革成功与否,提升发展质效是关键。什邡市聚焦影响乡村振兴的“瓶颈”因素,按照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思路,创新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模式,以片区(经济区)为单元编制镇村规划,通过提升规划质量、优化特色产业布局、壮大村集体经济,不断提升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发展质量,构建起资源配置更加优化、产业优势更加互补、集体经济更加壮大的乡村振兴新格局,真正把改革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

“我们村流转土地2000余亩,打造优质雪茄种植产业园区,通过园区建设,亩均烟田销售收入从不足4000元上涨到突破7000元,带动周边村民到园区务工,村民收入大幅增加。”谈到金桂村的改变,金桂村党支部书记王尔明脸上满是笑意。

依托雪茄产业“一园三区”,结合镇村连片规划思路,什邡市将金桂村与瑞虹村、南阳村等连片规划打造,打破农业产业发展的村域边界,发展烟粮轮作、稻鱼综合种养的高效农业,形成泉润茄乡示范基地,有效提升发展质量。

金桂村以农业高效发展实现改革红利释放,是什邡市以镇村规划引领发展、提升县域经济发展质量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什邡市稳步推进镇村规划省级试点工作,将什邡全域划分为4个大区和23个小区,并结合各区的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和产业特色,全域统筹安排生产、生活和生态等各类空间要素,打破规划编制和产业发展的行政边界,探索出一条镇村连片规划的新路子,有效提升镇村规划的科学性、实用性,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焦民生福祉 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暑期,大多数中小学校早已没有了往日的喧哗,而什邡市中小学劳动和艺术教育实践基地却热闹依旧,学生们正在老师的带领下热火朝天地开展艺术实践。

该实践基地由合并后的一所闲置村小改建而成,利用闲置的教室打造陶艺、书法等8个主题实践教室,依托校门口农田和农户共建田间课堂,闲置学校变成了集展览、实践、教学为一体的劳动和艺术教育实践基地。

“学生在这里上课,不仅可以身临其境地学习劳动技能和艺术知识,更能动手操作,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兴趣爱好培养有极大的好处。”禾丰中心校劳动课老师陶静说。

两项改革后,什邡市共撤并8所农村点校,新建3所城区幼儿园、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改扩建1所中学,不断推动教育资源集约化,扩大优质教育总量。

不仅如此,面对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普遍存在的工作力量不足、服务方式单一、动员群众较难等难题,什邡市全覆盖建立了村(社区)公共卫生委员会,并着力建机构配人员、抓管理促运行、强监督问实效,不断推动委员会在疫情防控、重大传染病“网格化防治”、疫苗接种动员、健康知识宣传、基层医疗服务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聚焦群众需求 做好基层治理的“绣花功夫”

景区干净整洁,车辆停放有序,师古镇红豆村的村民们赞不绝口。但在此之前,这里停车困难、交通堵塞的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对村民以及外来游客的进出影响甚大,一定程度上妨碍了“红豆幸福里”景区的经营发展。

红豆村创新提出“一厅两议三诺”工作模式,由村民议事厅搜集整理群众提出问题,召集村民代表商议,由镇党委牵头指导并提出解决方案。同时,建立问题台账,实行销号管理,不定期开展村民议事会,倒逼工作落实。据悉,“规范停车秩序,提升景区颜值”议题好评率达98%。

有了成功的經验,“一厅两议三诺”治理机制在全市范围内广泛推行,以议事厅为载体,村民共同议、书记带头议,以“承诺、践诺、评诺”方式检验办事成效,形成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良好自治氛围。(作者单位/中共什邡市委组织部) (责编/余娜)

猜你喜欢

什邡市镇村盘活
镇村工业集中区综合整治的常熟实践
108个村子显露全新景象——石泉县“镇村工作一体化”产生多重效应
564名镇干部常年“钉”在村里——石泉县开启“镇村工作一体化”模式
西曲河村:盘活一座山 带富一方人
“五侨联动”盘活 社区侨务出新
还得靠国庆档盘活 2019年10月电影票房排行榜
“三位一体”创新镇村治理机制
盘活存量与扩大增量齐步走
基于差距度与投资度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