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医药产业融资竞标赛

2021-11-14

董事会 2021年10期
关键词:生物医药南京市总额

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是全球新一轮竞争发展的焦点,也是我国推动未来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作为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生物医药医疗产业存在研发耗时长、费用高、成功率低等特点,因此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本的持续助推。目前在国内,多数发达省市都将相关产业作为主攻方向,纷纷投入巨大资源进行扶持打造。以南京为例,经过多年的积累,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已经成为南京重点打造的第五个地标产业与八大产业链之一,具备了与国内其他發达城市竞争的实力,也逐渐成为该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近五年年增速逾20% 

据火石数据库显示,截至2020年8月31日,南京市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企业数量达28362家,近五年的年增速达20%以上。其中,包括2173家生物医药生产研发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650家、2家医药工业百强企业、14家上市公司。据2020年南京市统计年鉴显示,2019年该市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88家,从业人员达25351人。而截至2020年末,江苏十三个地级市生物医药制造业资产总规模达到3603.17亿,其中南京市以491.72亿位居第三位,占全省比重为13.65%,仅次于连云港市和泰州市,在苏南五市中位居第一位。

江苏省各地级市生物医药产业规模一览

数据来源:2020年江苏省13个地市统计年鉴

截至目前,南京市已经发展成为“一谷一镇三园”的产业格局,即南京生物医药谷、南京生命科技小镇、江苏生命科技创新园、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高淳医疗器械产业园,五大园区各具特色,平行发展,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配套。在上述园区之外,也有部分区域的生物医药产业具有较强的实力。据统计,2019年“一谷一镇三园”生物医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该市生物医药的75.4%;其中南京生物医药谷主营业务收入占比最高,达到29.3%。

上市公司人多势弱

上市公司是产业发展的主力军。截至2021年9月30日,江苏共有53家生物医药上市公司,其中南京市共有14家,数量位居省内第二位,其中A股上市公司11家,港股上市公司2家(先声药业和金斯瑞),美股上市公司一家(传奇生物),折算为人民币后总市值达到2541亿元,位居省内第三位,低于无锡市和连云港市。南京上市公司的特点是数量多,单个公司体量较小,缺少大公司带动,而无锡市和连云港市都拥有巨无霸企业,如无锡的药明康德和药明生物两家市值就超过15000亿(A股港股合计),而连云港上市公司市值主要由恒瑞医药支撑。

2020年,南京14家生物医药上市公司营收总规模为612.07亿,净利润总额达到29.79亿元,其中营收总规模在省内位居第一,但是净利润总额较小,位居省内第三位,低于连云港市和无锡市,其原因与市值规模分布相同。截至2020年年报,这14家公司有11家为盈利状态,健友股份净利润最高达8.06亿;另有三家亏损,分别是金斯瑞、前沿生物、传奇生物。

研发是生物医药产业的生命,在带量集采新规的推动下,自主研发能力将决定生物医药企业未来的生存,上市公司由于融资的便利性,在研发上普遍具有较抢的实力。2020年,江苏53家上市公司直接研发总投入达到90.62亿,占当期营收总额的5.53%。其中南京14家公司去年研发总投入达到10.68亿,位居省内第二位,仅次于连云港,占当期营收总额的1.74%,研发投入水平还有待提升。

江苏生物医药上市公司数量城市分布

新三板挂牌实力居前

截至2021年9月30日,江苏共有医疗保健行业新三板挂牌公司49家,其中南京市挂牌公司共计8家,与无锡并列第二,占比16.33%,总市值为62.99亿,2020年合计实现营收13.87亿,净利润1.24亿。其中包括基础层7家,创新层1家,目前还没有一家生物医药公司进入精选层。

根据2020年年报,江苏49家新三板挂牌公司披露的营业收入总额为71,87亿,净利润总额为8,54亿。其中南京8家公司营收总额为13.87亿,位居各地级市第二位;净利润总额为1.24亿,位居第四位。

截至2021年9月30日,江苏49家医疗保健新三板公司总市值为250亿,其中南京市以62.99亿位居省内第二,总体来说市值较高。苏州以17家挂牌公司、总市值90.43亿位居第一。

根据2020年年报,江苏49家新三板挂牌公司披露的研发费用总额为4.49亿,占当年营收总额的6.25%,其中南京以1.02亿位居省内第二位,占当期营收总额的7.35%,高于全省水平。

独角兽培育后劲较足

据相关政府部门和专业研究机构发布的权威数据,截至2020年,国内目前用医药医疗行业独角兽公司29家,主要分布在包括南京在内的10大城市中,其中南京以2家位列其中,也说明南京生物医药产业在国内已经有较高的地位。这29家独角兽企业2020年合计估值达到630亿,其中南京两家公司合计估值20亿,较上海、杭州、北京、深圳还有很大差距。

从今年7月份南京市发布的数据看,2021年南京市生物医药独角兽企业已经新增两家,达到4家,分别是诺唯赞、帝基生物、传奇生物、世和基因,这四家公司分布在江北新区(2家)、栖霞区(1家)、江宁区(1家)。

截至目前,南京市还认定了306家培育独角兽企业,其中生物医药行业多达50家,占比16.33%,这50家公司中,有25家分布在江北新區,12家位于江宁区,5家位居栖霞区,2家位于秦淮区,鼓楼区、玄武区、建邺区、浦口区、六合区、高淳区各有1家。

2020中国医药医疗行业独角兽城市排行

从融资阶段看,这50家培育独角兽企业大部分都已经到中后期阶段,有12家进入战略投资阶段,12家完成了B轮融资。

另外,根据长城咨询发布的中国潜在独角兽报告,南京生物医药行业还有三家潜在独角兽企业,分别是驯鹿医疗、岚煜生物、集萃药康,三家公司分别属于数字医疗、创新药与器械子行业。

在今年发布的南京市210家瞪羚企业名单中,有20家公司属于生物医药行业,占比为9.5%,这个比例是相当高了,说明南京市有意重点培育生物医药产业。这10家公司有13家位于江北新区,3家位于江宁区,2家位于栖霞,秦淮、溧水各有1家。

首发增发规模省内第一

上市公司在融资方面有独特的优势,也成为今年以来南京生物医药产业补充资本的主要渠道。截至2021年9月30日,江苏生物医药上市公司合计融资达1065.8亿,其中首发募资626.8亿,增发募资439亿。南京市生物医药上市公司募集总规模达到284.38亿,位居全省第一。

江苏49家生物医药新三板公司自挂牌以来合计募资未28.55亿。其中南京市企业以4.57亿位居第三位。泰州企业以9.07亿募资总额位居第一位。相较上市公司,新三板挂牌公司融资能力较弱,特别是基础层,不少公司缺乏流动性,近年也有大批公司主动从新三板摘牌,寻求其他融资渠道。

相比之下,还有大批生物医药企业通过非公开渠道实现了融资。我们综合了WIND、大智慧等机构发布的数据,截至2021年8月底,今年内国内生物医药行业共发生393起融资事件,有322家企业获得融资,融资总额达到748.81亿。虽然融资事件较往年有所下降,但是仍然表现较为活跃,投资机构对生物医药行业的投资持续高涨。

具体到南京市,今年以来发生了36起融资事件,有31家生物医药企业获得融资,融资总额达到35.03亿。需要说明的是,本报告统计的仅为已正式披露融资数据的企业,还有大量企业未披露融资数据,粗略测算,合计融资金额大约会再翻一倍。

深水财经社、江苏金融圈

猜你喜欢

生物医药南京市总额
刘辉
挖藕
新三板生物医药企业价值评估问题研究
南京市长
京津冀跨域生物医药创新网络拓扑结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