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作用和途径

2021-11-14王芳

知识窗·教师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问题解决新课程改革核心素养

王芳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教师能够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有效提升学生实际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建立完善的思维体系。本文结合教学现状,探究了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问题解决的作用,并提出了相关解决途径。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   问题解决

要想有效提升小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教師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充分融合,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验收学生的学习成果,而且要清楚理解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意义,让学生在具备良好数学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用多元化的方式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深入研究数学中的问题引用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举一反三。如此,才可以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使得新课程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一、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作用

受应试教育模式的长期影响,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可能会受到多方面的阻碍,有些学校和教师不能适应教学改革的步伐。想要有效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首先,教师需要从自身做起,一改以往教学死板单调的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从而更加有效地获取数学知识;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穿插考试,及时了解学生的弱项,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了解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和差异性。

二、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现状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每一个单元内容,重视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能力。在现阶段,新课程改革虽然已经广为人知,但是依旧存在一些问题,降低了教学质量。

首先,教师没有把控好教学进度,讲解例题过程跨度大,没有重视学生的差异性;其次,在课堂问题解决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仅仅依靠简单的数量对应关系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再次,在数学知识解答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模式不够完善,训练体系比较分散,不能运用高效的解题方法;最后,在计算教学背景下,教师没有重视指导学生解题方法,盲目追求数据结果,单一、片面的教育模式不能很好地提升学生成绩,导致很多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

三、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途径

1.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方案

要想提升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方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科学规划教学内容,设计良好的教学方案。小学生年龄尚小,正是生理发育和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教师要想提升小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就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传授正确的解题要思路。同时,教师要重视教材中的有关内容,以学生为主体,设计高效教学方案。如此,才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在教学“比一比”时,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易于理解的事物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教育知识,并高效运用知识。这样的教学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保障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中获取更多知识,还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

2.加强教学改革

有效的教学改革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途径,其既可以让学生充分掌握基础的学习内容,又可以引导学生重视实际存在的数学问题,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高效培养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运用数学。

参考文献:

[1]周晓梅.依标命题,寻道究理——例谈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J].文理导航(下旬),2021(7).

[2]黎波,罗虎成,于敏章,等.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0(10).

[3]吴珈琦.智慧课堂环境下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策略[J].教育信息技术,2018(6).

(作者单位:泗洪育才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问题解决新课程改革核心素养
初中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解析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