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音乐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2021-11-14蔡斯乔

戏剧之家 2021年33期
关键词:律动乐器儿童

蔡斯乔

(广东科技学院 广东 东莞 523073)

一、音乐启蒙教育的必要性

先从欧洲来说,他们早就从中世纪就开始跟着长辈们一起出入教堂进行礼拜活动,活动的形式多半以教堂音乐为主。教堂音乐有两个特点:一是旋律简单,便于传播;另一个是合唱,合唱的和声编配基本上是三度或六度的不完全谐和音程,这种编配不仅能使和声效果特别和谐,而且可以在人的听觉中可以获得一种“共颤”的效果。教堂音乐不是那种震撼性的音乐,而是一种渗透性的音乐,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当地人们的生活,洗涤人们的心灵。他们从小就在教堂音乐的影响下接受了所谓的音乐启蒙教育①,同时被多种多样的多声部和声熏陶着,音乐的感觉自然而然会产生。所以,后来发展到欧洲人十分注重和声,这也是音准概念很强的传统本源所在地。

相比之下,我国虽然也有很多歌曲形式,比如民间音乐、革命歌曲等等。但是我国却没有欧洲浓厚的宗教音乐的文化背景,现在的儿童接受的音乐教育多样而凌乱,没有规范性。大部分儿童的音乐启蒙教育是来自于家中从事音乐的人;而有的儿童可能来自于学习乐器的兴趣或者是民歌、戏曲的影响等等。排除一部分儿童在学龄前接受的不同程度的音乐教育之外,大多数的儿童在学校接受的音乐启蒙教育是简易随性的。这很难保证儿童能学到最基本的音乐素质和知识,如果再加上一些儿童没能进入学校学习或是学校根本没有能力安排系统的音乐课程,这样孩子们根本就学不到真正的音乐知识。像在笔者幼儿时期,学校比较重视文化学习,偶尔一节课有音乐课,但是大部分人在儿童时期并没有接受良好的音乐教育,导致现在对音乐课毫无兴趣,更加严重的现象是,可以看见一部分学生在音乐课上睡大觉的景象。所以说,音乐的启蒙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二、音乐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一)音乐启蒙教育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1.音乐启蒙教育能加强幼儿的脑力发育。我们以前在《生物学》课本上学过,人的大脑在作用上有着很明显的分工。我们大脑的左右半球是各司其职但又彼此和谐。大脑的左半球主要负责数字解析;而右半球则是影音解析。我们对幼儿进行音乐启蒙的教育,幼儿就会自然而然地实现左右脑的均衡发展②。我们根据幼儿活泼好动的特征,来制定活跃的音乐启蒙教育形式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幼儿愿意学,他们每当遇到问题就会去思考,这样头脑便越用越灵活。

2.音乐启蒙教育能够加强幼儿身体本能的发育。音乐活动和身体也是有紧密联系的。音乐中无所不在的节奏感可以带动幼儿的身体运动。世界上每一种事物都是由自然界万物生长演变而来的,音乐中的节奏也不例外。如此说来,一方面幼儿可以从所听到的音乐中模仿自然界中某种生物状态和情感状态,另一方面,我们在培养幼儿音乐节奏感的同时,可以让幼儿在音乐的律动中开始音乐活动,使幼儿能持着轻松感去学习,这样才能有效地增强幼儿身体机能的发育,从而达到我们的目的。

(二)音乐启蒙教育促进幼儿音乐能力的发展

1.幼儿音乐感受力的发展。幼儿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感受音乐带来的情感发展变化,并且对这些内容大胆展开想象,比如听到了紧凑的一段音乐,很容易联想到紧张的场景等等,从而达到情感上的共识。

2.幼儿音乐理解力的发展。音乐理解力是指幼儿在听到某种音乐中所体会到其表达正确的思想情感。其中含有旋律、音色、节奏、力度等表现方式。在整个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幼儿们每感受一种音乐的同时,相对应也会产生有不同的理解,比如说感情色彩、表达方式等等。我们通过音乐启蒙教育,引领幼儿感受音乐的情感,才会让幼儿深刻地理解音乐。

3.幼儿音乐表现力的发展。音乐表现力是指幼儿对音乐基础知识有了初步认识,懂得用什么样的方式或者情感去演绎一部音乐作品。其中包括歌唱、舞蹈、乐器演奏等。我们会发现,幼儿一般都很活泼好动,正因为他们这种性格特征,从他们的肢体动作、语言中理解和感受表现出来的音乐才会富有生机,孩子们才能从音乐活动中感受到快乐。所以,教师通过快乐的音乐教育活动,多制定有关音乐的小游戏,积极和孩子们进行音乐互动与交流,适当的赞扬并鼓励幼儿,才能使幼儿的音乐表现力得到充分发展。相反,在一堂音乐课中,如果教师一味地在讲台上念课本,没有去跟幼儿互动,整节课下来,气氛过于紧张凝重,幼儿本身活泼的天性也被压制下来,更别说让幼儿去表现自己。

4.幼儿音乐创造力的发展,是指幼儿能根据作品本身的情感和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在音乐活动中自在地演绎一部作品。作为教师应该给予孩子们一个快乐、轻松的学习环境,并且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尊重孩子们的想法并且及时鼓励孩子们。比如说,可以播放一段音乐,让孩子们自由编排动作等等。像这种可以让孩子自由发挥的上课形式,可以充分发挥孩子的创造才能,还可以加强孩子的创造意识。

三、音乐启蒙教育的教学方式

(一)正确认识幼儿的心理特点

音乐启蒙教学方式应与儿童的心理特点相对应。孩子们的模仿能力很强,而且活泼好动,对新事物好奇心强的心理活动在音乐活动中主要表现为情绪变化快、注意力容易分散、注意力持续时间短等特点。幼儿音乐教育与教学活动的重要前提是兴趣和快乐的心情。由此,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要懂得察言观色,准确地把握孩子的身心特点,去了解孩子当前的音乐学习心理,正确掌握孩子对音乐的当前需求,去开展符合孩子现状的音乐教育活动,孩子才会对音乐有兴趣,并且感到快乐,才能对孩子的教育起到有效的作用。

(二)营造优良的音乐教育环境,加强节奏感的训练

幼儿的音乐教育需要一个优良的环境氛围。音乐教育的内容应该贴切孩子们的生活,家庭作为孩子成长起点的一个场景,影响远远大于学校给予的教育。家长要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轻松活跃的家庭音乐氛围,可以让孩子们在家里表现音乐时能轻松自在,这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并且可以同时间培养孩子的优良音乐素养。

音乐不只是一段优美的旋律,还是语言、律动的共同体。在幼儿接受音乐启蒙教育中,教师应当把音乐、语言、律动等元素相结合在一起,让幼儿在表达一首歌的时候,身体随着音乐的律动摆动起来,从而进行最基本的节奏训练,例如教师可以播放一段音乐,并且教幼儿几个简单的动作,幼儿在律动的同时,脑海中自然而然的会把自己做的动作与旋律相结合来感受音乐的节奏。教师通过歌曲的旋律、语言以及律动来培养孩子的节奏感,不仅使孩子语言能力有进步,身体的灵活性也会提高,而且在提高孩子节奏感的同时,还能培养孩子对音乐片段的记忆力,这对家长和老师来说是简单可行的教育方式。

(三)设置亲子活动,加强听觉能力训练

家长要多带领孩子参加亲子活动,譬如幼儿园、社区等地方举办的亲子活动。为了获得更好的效果,进一步提高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可以在活动中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听觉训练,如边唱边听等。通过这种方式训练幼儿对音乐的记忆力以及想象力,并积极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例如,在幼儿园里,每当期末的时候,学校都会举办家长会,期间也会有家长带领孩子一起玩的音乐游戏。最常见的是,家长面前会摆放三个左右的乐器,孩子背对着家长,家长弹一种乐器,然后让孩子猜出乐器,再延伸点,甚至可以让孩子模仿音高或者音色。这样的活动,不仅加强了孩子听觉能力,还能使家长与孩子间更加亲密。

(四)选择合适乐器,增强创作力训练

在音乐活动中,孩子并不是只扮演一位听众,还可以是一名音乐创作者。这样可以让自己身临其境,去实践音乐、学习音乐。对孩子来说,乐器不仅是乐器本身,更像是一种玩具,严格来说还是一种教育的载体。所有乐器中,打击乐器的音色最独特、最丰富,便于启发孩子即兴创作欲望的理想效果③。可以依据幼儿喜爱敲敲打打的天性,选用构造简单、便于操作、演奏音量可控制的打击节奏乐器作为教具,如三角铁、沙锤、碰铃、双响梆子、木鱼、响板、串铃等,这样不仅能训练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在幼儿课堂中,教师为了活跃音乐课堂气氛,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会带来三角铁、沙锤等打击乐器,或者直接用现有的物质代替那些乐器,比如笔、钥匙、书本等。教师会让孩子们发散思维,自由创编他们认为好听的音乐效果。整节课下来,孩子们都很开心,同时也会发挥他们的创新意识。

四、结论

总而言之,给予学前儿童一个系统化、全面化的启蒙教育过程是极其重要的。俗话说:兴趣是学习中最好的老师。可以让孩子们在玩的天性之下学习音乐。教育不是只为了学习音乐而进行的教育,而是为了挖掘幼儿的各种潜能,音乐启蒙教育亦是如此。在整个音乐启蒙教育的过程中,用旋律优美、积极向上的音乐去熏陶幼儿纯洁的心灵,同时可以促进他们各方面的发展。让幼儿在懵懂的年龄就开始了解音乐,进一步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指引幼儿走上轻松、快乐、正确的音乐学习道路。

注释:

①刘沛.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4.

②郁文武,谢嘉辛.在音乐教育与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③廖乃雄.音乐教学法[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律动乐器儿童
学乐器
“律动世界”展览全接触
乐器
“三个经济”律动
摇摆的玉石 律动的心
留守儿童
生命的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