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校企联合培养影视类实践型人才研究
——以影视制作课程为例

2021-11-14丁玫予

戏剧之家 2021年17期
关键词:影视制作影视校企

丁玫予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23)

一、新媒体环境下影视专业教育的背景概述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追求精神享受的愿望和诉求也随之增强,与此同时国家也在着力提升国民的艺术修养,提高国民的综合艺术素质。在视觉文化高度发达的今天,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均以影像传播为基础。因此,影像制作实践型人才的市场需求较为旺盛,这类专业就业前景广阔,学生具有较宽的就业选择空间。影视作品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标志性产物之一,已然成为网络新媒体展开市场竞争的重要阵地。经过不断发展,影视类新媒体凭借自身多元的传播渠道,全新的传播形式满足了大批受众随时随地观看影视作品的快餐式需求。

新媒体环境下的影视影像作品作为一种短小精悍而灵活的作品形式契合了现代人尤其是年轻受众的消费心理与审美诉求。新媒体影视影像作品最早指专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传播、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下观看的电影,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其传播形态也从单一的形式走向了融合,其还充分利用新媒体“个性化突出,受众选择性多,表现形式多样,信息发布实时”的特点,将原先立意短浅,格调低俗,内容浅薄但适合传播的快餐式电影的弊端逐渐革除并加以改善,使得这类电影作品不再仅仅依托单纯的娱乐属性而存在,而是融入更多的深度思想和人文情怀,并且以此拓宽了新媒体电影的传播途径,也提升了新媒体电影作品的思想内涵与价值。

就影视专业而言,部分院校及其开设的课程体系有弱化传统的纯理论式教学方式的倾向,进而侧重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其中影视专业的影视制作类课程最早进行实践性改革。影视制作课程是影视专业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动文化艺术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同时也是影视传媒飞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社会对摄影和影像制作专业人才大量需求的基础上设置的应用型专业课程,实用性强,技术含量高,结课的条件、要求较为严苛。本课程的开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符合视觉文化时代媒介生态的发展规律和趋势,该课程作为培养影视影像专业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课程,对影视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培育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课程要求学生以创新的思维进行新媒体影视作品的设计与制作,选题立意通常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关,同时也按照企业的需求展开制作。这就需要相关院校与企业展开良性互动以及密切合作,该课程是本专业开展校企合作实践的示范性课程。因此,基于上述内容,有关新媒体环境下校企联合培养影视类实践型人才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学理及实践价值。

在TOPCARES—CDIO 教育背景下,影视专业基于社会需求设计并实施了改革方案,凸显了影视专业的培养特色,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效果也有显著提升。随着创新创业与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影视专业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上也将取得丰硕的成果。因此,院校将企业项目与专业课程密切关联、深度融合不失为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校企联合培养影视类实践型人才的特色及优势

新媒体环境下校企联合培养影视类实践人才的优势及特色十分显著。

其一,构建与企业多方位合作、产学研深层次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笔者提倡院校与企业展开多方位合作,抓重点,抓主线,通过项目合作实现共赢,呼吁校企深入合作。校企双方需要寻找共赢点,确定合作内容,理清现有的资源,明确参与的合作人员、教学环节、合作方式和具体路径。双方宜深入沟通研讨,共同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各自的职责和具体目标、任务、工作方式及保障措施,最终形成校企合作的具体方案,由此实现各自的目标与愿景。

其二,设计融合专业能力与创新能力于一体的实践教学内容与活动。

影视制作课程是实践类课程,旨在通过实际项目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学生不仅要将所学专业知识重新梳理并加以综合运用,还需依凭自身的综合能力解决项目中的困难并突破瓶颈,达到一种“企业员工式”的工作状态,并与企业建立深度联系。这一培养过程得益于企业的加入,学生在创新创业能力层面得到进一步提升,进而达到专业能力与创新能力同步强化的效果。

其三,严格依循行业生产流程,对标行业验收标准。

影视制作课程一开始即有明确的产业转化需求和内在要求,并将整个任务安排在产业环境中进行,始终采用企业实际执行的生产流程,依托企业的行业标准和验收措施,这均建立在校企合作模式的基础上,并非单调的封闭式课堂教学。因而最终制作的作品也要通过企业投入选定的融媒体平台进行展映和播放。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贴近了与行业的距离,获得了经验,提升了实践能力。通过类似的实践锻炼,学生对于影视创作的热情和兴趣得以有效激发,并在新媒体技术及与之有关的素养层面有了进一步提升。

基于上述优势和特点,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大背景下,以影视制作课程为切入点,深入开展校企合作,通过校企双方的共同努力,构建校企合作、共同参与的示范性课程,形成共建模式,同时顺应新媒体发展趋势,借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而为行业输送专业人才。同时,利用合作的契机,院校有望将影视制作课程建设成特色精品课程,这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也将起到指导作用。

三、校企联合培养影视类实践型人才的现实路径

在新媒体背景下,要设计校企双方共同实施的影视制作专业实践型人才培养的方案,有必要通过课程建设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专业课程并力求转化。

首先,学生需要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实践,充分接触企业的人员、资源、环境等要素,学生宜以“行业人员”的角色进行体验式生产,因此在客户需求分析、任务开展、项目验收等方面,力求对标行业规范。学生也需要组建专业团队,开展企业化的运营与管理实践,提前调研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渠道及其规律,在现实的供需机制下,真正开展影视项目生产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与本专业有关的创新创业活动中去。学生将面临复杂的拍摄环境、项目失败的风险、项目质量评定、紧迫的生产周期、与客户交流沟通等一系列现实性的问题,因而有助于其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积淀实践经验。

其次,找准切入点,建立行业生产及新媒体工作室运营模式与机制。在课程推进过程中,需要寻求企业和媒体方面的支持,以此建立起较为稳定的客户资源,并从客户需求的角度策划、完善本课程的选题,同时依托相应的资源、环境确定拍摄内容,还要在企业文化、人员、技术等方面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和支持,以使本课程的实践程度进一步提升。因为选题是基于企业需求以及媒体传播特征形成的,其中包含了企业和媒体对选题的目标愿景、具体要求、运作理念以及具体形式,因而项目的真实性不仅要高,还要考虑到学生作为课程主体及其专业水平,在技术难度、实现形式、完成周期、运作资金等方面基于现实情况作出分析和调整。因此,需要形成科学合理的选题甄选方法,筛选出一定数量的选题,并针对各方面要求建立相应的标准,形成具体文档,逐步扩大可供选择的选题范围,最终建立起稳定的企业宣传生产机制。

此外,要基于影视专业培养目标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与素养。完整的企业影视宣传片生产,涉及策划、构思、沟通见面会、制定实施方案、撰写脚本文案、组织拍摄、制作、录音、项目审核、验收、发布等环节,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吸取大量实践经验,提升相应的思维能力及技术水平,还应与客户保持良好的沟通,无疑这是一个全方位的学习过程。这一实践过程具有许多课堂教学难以提供的重要内容,例如,策划阶段对企业文化的分析,这通常是客户用以衡量作品质量的关键指标,但在日常的学习中学生却难以感受到这种要求对生产的影响,通过校企合作找准真实的客户需求,有助于学生真切地感受企业影视宣传片的设计制作要求。鉴于新媒体都有一定的传播导向及理念,学生切实了解新媒体运营机制和传播方式之后,结合企业要求,不仅能创作出契合企业利益诉求的优质作品,而且能产生相应的宣传效果。

最后,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完善企业参与机制。院校将影视制作类课程作为试点课程,最终要在校企合作这一过程中形成一整套完善的方案,特别是在企业参与教学方面。例如,企业导师如何参与教学、怎样开展学术报告、学生实地深入企业观摩学习等。校企双方的有机融合,有助于引领影视制作课程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落到实处,进而搭建起长效而成熟的校企合作模式,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创新创业机遇。

综上所述,通过行业调研,结合新媒体环境,院校应该更多地获取影视市场和企业生产运营方面的基本信息,掌握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回应培养专业人才的教学目标;同时与合作企业共同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流程及各环节的实施标准,积极引入创新创业机制,充分利用企业在资源、技术、经验等方面的优势,让企业参与教学的各环节,使之参与到提升学生影视制作实践能力的过程中来,由此形成成熟的校企合作模式与长效机制,最终助力影视制作课程实践水平的提升。

猜你喜欢

影视制作影视校企
影视展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课程思政视域下影视制作课程项目化实践教学创新与探索
新媒体环境下影视制作与传播的发展路径分析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关于数字化影视制作中的技术和艺术融合分析
新版电视剧《西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