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影片《一点就到家》视觉形象中的后现代主义美学

2021-11-14吴学伟

戏剧之家 2021年17期
关键词:字库字体美学

吴学伟

(上海理工大学 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上海 200093)

一、现代主义的延续——计算机特效技术美学的形成与探索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计算机技术得到发展与普及,计算机辅助设计成为当代设计师的必修课。一方面计算机系统的智能操作为设计师省去了传统设计中笨拙的制图过程,提高了制作效率;另一方面计算机的特效处理语言为视觉形象设计带来更为丰富的视觉可能性。特别在2000 年以后,电影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使得计算机辅助设计成为一种标配,因而影视特效技术在影片视觉形象中的应用成为一种必然。因此,这种由计算机特效语言应用而形成的数码视觉美学成为时代美学的代表。

计算机特效美学最显著的特点是对字体质感的渲染,通过添加材质及改变光线,实现字体的数码艺术化。通过参数的调整,数码特效渲染的质感可以接近于真实的材料,又可以根据字体的实际应用,改变字体与所处环境的关系。通过符合环境的材质的选择,字体或是融入背景之中提升原有气息或是与背景形成对比,从背景中凸显出来。

视觉特效的应用同时也具有局限性,复杂的质感渲染使文字本身的识别性降低,同时由于材质渲染过后,字体的体积变重,使画面变得沉重,没能起到美化的作用,最终成为负担,特效字体的设计走向了相反的一面。更简单的、平面化的、纯色彩的效果得到应用,代表影视特效渲染技术的还原真实的美学被推翻,被弱化的或减少的材质渲染成为一种特殊的特效处理方式。而这正好与后现代主义美学的“继承”与“背叛”相吻合,反对的是数字特效技术追求精致质感的本质,而这种后现代主义艺术处理手法形成的艺术风格,也就是扁平化的艺术风格,对作品视觉形象结果的呈现起到了优化的作用。

二、古典美学的复兴——古代与近代的字体之美

作为辅助工具,计算机内拥有庞大的字库资源,字库的规范化与体系化带来了阅读上的便利及视觉审美上的平衡。通过字体结构的统一,文字在应用时可获得匀称的文字面,通过字体的更换可以轻松改变文字面的基调。而有了计算机字库,设计师可以快速获得文字的基本形,在字库字体基础上设计视觉形象。借助[1]计算机字库字体设计的优势体现在,笔画进入电脑,只需要通过笔画的取点方法设计就可以达到曲线光滑的标准,加上计算机修改、复制等方面的优势,提高了字体设计的速度。因此,这种结合字库的视觉形象设计被广泛应用,成了当代设计的一个标准。与此同时,人们通过互联网及线下媒体平台与影视的视觉形象有了广泛的接触,资源的共享使得人们对标准的字库字体形成美学系统有较普遍的认识。

然而随着影视产业的不断发展,各种不同风格、类型,来自不同时期、地域,适合不同年龄、人群的影片体系逐渐建立,单调重复的标准字库字体系统已不能满足审美突破上的需求,虽然仍有不少新颖独特的字体投入使用,但仍难以改变字体标准化所带来的美学瓶颈。于是出现了偏离时代主流的设计方式,设计师寻求新的设计思路与方法,一方面往另类搞怪的设计思路变化,另一方面重新回到传统的、过去的文字书写记录方式来寻找创意。

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中,可以得到大量的字形资源及书写风格。从年代及创作工具方面来看,字形系统可分为古代的传统书法雕刻体系,以及近代的工业革命以来所建立的工艺美术字体体系。

在书法体系中,又以东方的毛笔书法与西方的硬笔书法最为常见。在艺术表现力上,东西方书法家都进行过广泛的探索,两种书写工具代表着不一样的艺术气质,或是东方的流畅飘逸,或是西方的硬气典雅;而两种书写工具又形成了与自身特质相异的字形,草体、楷体用软笔表现出了力量,与硬笔字中的哥特手写体相呼应,西文花体字在柔性上与篆体、隶书相类似。到了近代,由于航运的便利带来了文化的交流,书写工具因此得到交换流通,硬笔中文字及软笔外文字通过跨文化交流所形成的艺术风格也形成了一种特色形式。

文字的篆刻与书写长期以来是并存的,并且相互影响,人们通过书法确立篆刻字形,又通过字碑学习书法。相较于手写体,篆刻字体转摹更加注重工整严谨。从甲骨、木头、石头到金属等不同材质或阴或阳的雕刻,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变迁,形成了庞大的具有记录作用的实用性字形,包括碑文字体及印刷字体,其中以西方的罗马体及东方的宋体字最具影响力。两者异曲同工,字体笔划平直而富于变化,在保证了文字识别性的基础上,又体现了装饰元素在其中的稳定作用,字体整体端庄大方,适合文字的连续排版,多应用于古代建筑外部装饰及书籍的文字排版,在今天看来,颇具人文气息。

到了近代,工艺美术运动的到来一方面促进了标准印刷字体的发展,另一方面改良了字体设计的方式。结构主义的观念兴起,使人们掌握了科学合理的字体设计方法。先是解构,将字体的结构拆分,保留文字中最关键的笔画,舍弃不必要的细节后形成了最简洁等线体字体,它同时是哥特字体的延续,与东方的黑体字相对应,理性冷峻,醒目稳重。等线体可进行丰富的变化,可根据实际的需求直接改变字体的粗细、大小、斜度形成理性严谨的风格。以等线体为原型,根据艺术效果需求,将装饰元素与原型相融合。又或者对字体进行笔划及细节的剪缺或置换,从而形成具有特色的美术字,作为标题或装饰图形使用。虽然距离今天时间不算太长,但在艺术呈现上却相去甚远,这一时期的字体应用多为单色的印刷或绘制,艺术效果单一,常搭配有装饰性符号、线框或背景图形,多为工匠手工制作完成,往往体现着现代主义初期严肃、古朴的美感,与数码特效艺术兴起后的视觉体验形成鲜明对比。

三、从现代主义设计到现代主义绘画——《一点就到家》视觉形象中的后现代主义美学

影片《一点就到家》于2020 年最后一季度在中国内地上映,讲述了三个青年合伙创业所经历的点滴。影片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从相识、相知到合作,三个主人公迎接着各种人生的挑战,并实现了逆转最终收获了各自的成功,在克服了挫折、诱惑、分裂等命运的考验之后,三个青年收获了成长。影片让人回想起因新冠疫情而搁置半年的中国电影市场,在《八佰》《金刚川》《夺冠》等主旋律色彩的影片开篇后,《一点就到家》似乎昭示了万物复苏的迫切。影片的主体宣传海报采用了阳光、蓝天、绿园等元素,象征着生机与活力,而具有绘画性的标题字的使用,打破了影视视觉形象的常规印象,处处显示着新意。

影片视觉形象所显示出的手绘的随意感与字体设计所追求的平衡、匀称感相背离,用绘画的理论来进行解释或许更为恰当。块面组合的文字形象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俄罗斯现代主义画家马列维奇的抽象绘画,具有构成的意味,通过字形的简化与重新排列,形成一股横空飞出的具有力量的碎片效果,并且定格在画面中,这种力量感也容易让人联系到杰克逊·波洛克的行动绘画,与影片的主题相呼应;而视觉形象中的大小不一的、轮廓扭曲的或者是缺损的笔画显示了一种表现主义情结,犹如马克·罗斯科的绘画中毛糙的色块边缘的处理。当然字体中把这些毛糙块面化了,而形成了歪扭晃动的不稳定形态,带给人一种笨拙的、粗糙的视觉效果感受,似乎象征着影片中年轻人们创业时的不修边幅,在奋进成长中的磕磕碰碰,同时象征了年轻生命成长的姿态不为形态所困,是肆意向上的。

如果引用马歇尔·杜尚的现成品艺术观点,影片的视觉形象又可以看成选用了剪纸拼贴这种途径进行创作,文字是用剪纸碎片进行组建的,而且应该是更接近于少年儿童感的剪纸创作,其中所蕴含的勇敢朝气及不受拘束的情感同样是强烈的。同时在这些剪纸碎片中,我们能清晰地分辨出箭头符号,象征着力量与前进,为视觉形象的整体效果增加趣味。而在字体的特效的选用上,扁平化的二维特效手法,使字体宛如白色的纸片,挺直、简单、清新,与背景相互补,同时又与影片的欢快主题氛围相呼应;又使人联想到二次元漫画中浮动的白色云雾,象征着青春的梦幻与浪漫。

四、结语

受后现代主义对本质反思的启发,艺术从固有的创作模式中分离出来,艺术成为观念表述的途径,因而在赏析字体设计时是可以有各种不同的解读的,但是作为影片视觉形象的标题字是不应该脱离影片而独立存在的。否则按照魔幻或者科幻的视角来解释,影片的主体字符说是中了魔法或是被辐射光线照过也能解释。值得思考的是,随着技术的更新,人文艺术应该能够应对其中的变化,并做出相应判断,字体设计也应该能顺应时代发展而探索相应的时代价值。

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总会让人联想到历史中的种种变革。百年前的欧洲,在工业化、标准化的推进中,人的生存空间被压抑,从艺术形态的变化中我们看到了人们是如何应对这场历史运动的,而这种如儿童般天真笨拙的笔触最体现着人性的力量。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之下,艺术创作应该保有人性,为文明延续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字库字体美学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No.2 喜茶联合汉仪字库推出微型书和书签
字体的产生
某型号产品的字库迁移优化设计
纯白美学
“妆”饰美学
相同字库条件下激光打印文件特征的变化规律和特点
组合字体
再议字库知识产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