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苏北经济内循环中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探究
2021-11-14武素云
武素云
(盐城工学院盐城黄海湿地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中心,江苏 盐城224051)
马克思曾说:“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在当前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经济发展新格局下,苏北地区因地理位置、思想观念、政策导向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与苏南、苏中地区依然存在有一定差距。 故文章基于马克思关于非均衡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分析苏北地区现有产业布局存在的问题,探究合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实践路径,对畅通苏北地区经济内循环,推动江苏新发展、实现“强富美高”目标、助力国内经济大循环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 马克思的非均衡宏观经济学理论
《资本论》第2 卷中,马克思在分析与批判“重农学派”和“国民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等经济学家观点基础上,把社会再生产分为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通过社会总资本如何实现价值补偿与物质替换,把整个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分析产业资本中的两种职能形式,即货币资本与生产资本相互转化的非均衡性,由此揭示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在宏观层次的展现。
(一)社会生产两大部类间交换的非均衡周期性运动
马克思把整个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即“生产资料的生产部门”“消费资料的生产部门”。 每个部类中都包含有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其全部年产品价值为c+v+m。 在简单再生产中,必须满足第一部类生产资料消费等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价值额,即I(v+m)=Ⅱc,简单再生产才能进行。 而关于扩大再生产,马克思指出:“如果只考察价值量,扩大再生产的物质基础是在简单再生产内部生产出来的。”两个部类之间的交换,即Ⅰ(v+m)和Ⅱc 的交换。 马克思指出第Ⅰ部类创造出来的剩余价值(m),其中一部分用来消费,一部分作为积累资金存储起来,由此导致第Ⅱ部类产值减少。 当资金积累到一定规模,贮藏的资金被用来投入第Ⅰ部类以扩大生产规模,相应地也要增加可变资本,即劳动力,由此必然带来第Ⅱ部类生活资料产值增加。 随着积累资金不断地向生产资本间歇性转化,社会经济周期性运动便形成了。 由于第Ⅰ部类剩余价值并非全部用来购买必要生活资料和奢侈品,这必然导致第Ⅱ部类消费空间的压缩。 如何调整两个部类间的流通与价值关系,以维持扩大再生产的宏观均衡态呢?
在“物物交换”中,买卖没有分离,商品的“价值度量”和以货币形式存在的劳动价值通过“物质补偿”的价值实现能够同时完成,这种均衡态能够实现。 但在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后,马克思说:“如果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就是买和卖的分离;如果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货币在两个不同的时刻分别起价值尺度和价值实现的作用。 这两个时刻相互分离。”货币的这种职能一方面使得社会总价值中有一部分流出流通领域而作为货币贮藏起来变得可能,这样必然减少社会的再生产流量,造成生产过剩和经济衰退;另一方面这些贮藏货币又随时可用于扩大再生产而进入社会流通,造成经济扩张、通货膨胀。 于是造成了社会经济体系的一张一弛的不均衡运动现象。 正如马克思指出的这种非均衡是常态,趋向均衡的状态是通过非均衡过程来实现的。
(二)两大部类非均衡趋势带来的经济萎缩与繁荣
这种非均衡态运动产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积累资金不断用于扩大再生产的间歇性转化而造成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不言而喻,既然把积累作为前提,Ⅰ(v
+m
)就大于Ⅱc
,而不像简单再生产那样,和Ⅱc
相等。”由此导致第Ⅱ部类将产生部分产品过剩,其价值补偿不能实现,因而实物补偿也无法实现。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这种过剩阻碍着这部分商品的再生产,甚至是规模不变的再生产”。 也就是说,为了扩大再生产,资本家把第Ⅰ部类工人创造的全部剩余价值m
,按一定比例用于消费和资金积累,而不是全部用来购买第二部类生产的生活资料。 由此,导致第Ⅱ部类产品过剩,再生产萎缩。 而第Ⅱ部类生产萎缩,部分工人失业,导致第二部类消费第一部类的生产资料的能力减弱,继而第Ⅰ部类部分产品过剩,生产亦发生萎缩,部分工人失业,继而其影响又再波及第二部类生产,如此恶性循环,导致整个社会生产萎缩。当市场开拓、技术革新等带来新的市场机会,社会产生了对某些生活资料的巨大需求。 积累基金便会大量投入第Ⅱ部类,进行扩大再生产,以生产满足人们所需的生活资料。第二部类的扩张必然带动第一部类生产资料的生产扩张,人们收入增长,促进消费,由此又推动对生活资料需求的进一步扩大,第Ⅱ部类生产再进一步扩大。 如此良性循环传导,带来整个经济的扩张与繁荣。 由于资本本性就在于追逐剩余价值,经济的扩张与繁荣必然导致企业内部生产的有序性与整个社会竞争的无政府状态,盲目投资必然导致产能过剩和经济结构失衡,并通过产业链与资金流不断传导,由局部最终发展到全局,继而导致社会再生产萎缩,大量消费基金转化为积累资金,直至新的市场机会出现。
(三)两大部类非均衡运动产生虚拟经济体系
贮藏货币是资本“处于蛹化成的货币的形式”,“是绝对非生产的”“它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个死荷重”,由此造成了生产过剩与再生产不足。 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的本性是增值,它“渴望利用这种作为潜在货币资本贮藏起来的剩余价值来取得利润和收入的企图,在信用制度和有价证券上找到了努力的目标”。 这些积累资金取得了股票与证券转化形式,形成了虚拟经济体系,不断收割着全社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并再投入实体经济的社会再生产。 它与实体之间的互动是当代资本主义经济非均衡运动的发生源。 只有在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尊崇人民利益至上,以此取代市场的资本逻辑,这种震荡才有可能得到有效控制,经济才有可能实现协调平衡发展。
(四)两大部类与三次产业结构划分
马克思的两大部类理论阐释了社会总产品实现问题,揭示了社会再生产实现的全部运动规律。 20 世纪30 年代,英国经济学家费希尔依据人类生产活动的进程和以经济成长理论把全部经济活动划分为以自然过程本身为中心的第一产业、以人工制造过程为中心的第二产业及以服务过程为主的第三产业。 这与马克思的两大部类划分并不冲突,只不过两者划分的标准不同,一是以产品加工层次分为三次产业,一是以产品最终目的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部类,两者之间内容有相互交叉。 马克思在给恩格斯的信中曾经讲到:“例如在农业等等中,同一种产品中的一部分(例如小麦)构成生活资料,而另一部分又以它的自然形式(例如作为种子)作为原料进入再生产。 但是,这些丝毫没有改变事情的本身,因为这样的生产部门,按第一种性质来说,属于第Ⅱ部类,而按另一种性质来说,则属于第Ⅰ部类。”学者鲁品越认为这是与马克思的两大部类不同的另一种分类,“在三大产业中,每个产业都既有直接生产生活资料的生产部门,也有生产生产资料的生产部门。 两大部类与三大产业之间是相互交叉,不存在相互冲突或相互取代的问题。”这就要求两大部类之间以及两大部类内部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要合乎比例地发展,在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后再优化升级。
三次产业结构演进遵循着一般规律,即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首先增加,然后渐趋稳定,此即工业化工程;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则不断增长,即后工业化社会经济发展过程。 在此趋势下,三次产业内部的构成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随着第三产业中高新技术的不断出现,相应地出现了许多高新技术产业,使传统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的作用也越发凸显出来,对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益和人民生活水平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 苏北地区三大产业生产总值的分布及构成分析
依据马克思关于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理论及三次产业演进一般规律,对比分析2019 年及近三年苏北、江苏及全国三次产业总值情况,发现苏北经济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高新技术不断得到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得以优化升级。但依然存在有诸多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苏北经济水平进一步提升。
(一)江苏三大区域经济的三次产业相关经济指标分析
由表1 可知,一是苏南、苏中、苏北三区域的三次产业总值,苏南地区显著高于苏中与苏北地区,虽然苏北地区生产总值大于苏中,但是苏北有五个市,苏中只有三个市,故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来看,苏北明显低于苏中和苏南,一直处于比较落后状态,但差距在缩小。 二是江苏三次产业总值次序在变化。 2014 年之前,江苏经济主要依赖第二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但从2014 年起苏南三次产业总值排名次序率先从“二、三、一”转变为“三、二、一”,第三产业增加值超过第二产业增加值。 据三次产业演进一般规律表明,苏南经济发展率先经过工业化阶段,步入后工业化时代,第三产业占有比重逐步增大,作用也日益凸显;苏北地区2016 年起,第三产业增加值开始反超第二产业增加值;苏中地区直到2018 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才略超第二产业增加值。 而江苏总体上三次产业次序排列在2015 年实现从“二、三、一”到“三、二、一”的转变。 具体来说,江苏第一、二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呈下降趋势,而第三产业贡献则呈现由弱变强态势。 自2015 年始,江苏全面步入后工业化时代,江苏经济增长贡献主要来自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表1 2013~2018 年江苏三大区域相关指标情况对比 单位:亿元
?
续表
数据来源:《江苏统计年鉴-2019》。
注:表中数据为按当年价格计算而得。
?
(二)苏北地区三次产业相关经济指标分析
1. 苏北地区生产总值情况
由表2 可知,2019 年淮安、连云港、宿迁、徐州、盐城的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3871.21 亿元、3139.29 亿元、3099.23 亿元、7151.35 亿元、5702.3 亿元,增长率分别为6.6%、6.0%、7.0%、6.0%、5.1%。 人均GDP 分别为78542 元、69523 元、62840 元、81138 元、79149 元,而江苏全省与全国人均GDP 分别为123607 元、70892 元。 可以看出,苏北五市的人均GDP值低于全省人均GDP 值,有的甚至低于全国人均GDP 值。
表2 2019 年苏北五市、江苏及全国相关经济指标情况对比表
数据来源:2019 年苏北五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2. 苏北地区三次产业结构比例情况
由表2 可知,苏北地区三次产业结构比例,淮安是10.0∶41.8∶48.2,连云港是11.6∶43.4∶45.0,宿迁是10.5∶42.7∶46.8,徐州是9.5∶40.4∶50.1,盐城是10.9∶41.6∶47.5。 进入后工业时代的苏北地区,产业结构进一步呈现优化态势。 但就苏北五市总体而言,其第三产业增加值GDP 占比都只是略高于第二产业增加值GDP 占比,且占比均低于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GDP 占比的51.3% 及全国第三产业增加值GDP 占比的53.9%水平。 可见,依据马克思关于生产非均衡理论及三次产业结构演进规律,苏北地区的产业结构还有待进一步优化提升。
3. 苏北地区经济增长动力分析
其一,根据非均衡经济理论,在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中,生产资料生产要大于消费资料生产。 由此产生生产资料的市场需求,推动第Ⅰ部类的扩大再生产;第Ⅰ部类扩大再生产导致的收入增长,进一步推动对消费资料的需求扩大,由此产生第Ⅱ部类扩大再生产。 如此不断良性传导,才能畅通整个经济循环,带来经济扩张与繁荣。 也就是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包含有两大部类消费额,即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第一部类生产资料生产,即固定资本投资额总和必须要大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这样社会再生产循环才能顺利进行。 由表3 知,苏北五市在这两大部类之间基本能够保持非均衡发展,这是苏北五市经济得以持续增长的最根本保证。其二,苏北经济发展动力主要来源于投资与消费拉动,进出口同比增长,除了徐州表现迅猛增长态势,其他市都呈下降或微弱的增长态势,低于全国进出口增长水平。 这与2019年逆经济全球化、中美贸易战密切相关,沿海对外经济环境表现为“冷冬”状态。 其三,尽管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总体上保持非均衡状态增长,但它们增长速度不协调同步,没有保持在合理区间,这势必对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产生影响,总体呈上涨趋势。
表3 2019 年苏北经济消费、投资与进出口基本情况分析
数据来源:苏北五市、江苏及全国2019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三)苏北地区各市三次产业特色构成分析
据2019 年徐州、淮安、盐城、连云港和宿迁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苏北地区各市三次产业各有其自身特色构成。
其一,苏北五市在第一产业方面,涵括农、林、牧、渔业及农林牧渔服务业等,其总体情况表现为农业生产形势较好,粮食持续增产。 林牧渔业生产稳定发展,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现代农业规模扩大,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其中,宿迁特色板块经济迅速扩张;徐州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总数达6 家;连云港特色农产品和特色产业持续向好;淮安“三特”产业、水利建设成效明显;盐城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绿色优质农产品、省级示范农场及升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持续增加。 但总体来讲,苏北农业基础性设施依然建设薄弱,农业机械化程度总体水平有待提升,农业地域抗自然灾害能力有待加强。 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部分家庭生产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阻碍了产业化进程,农产品尚未形成有鲜明特色的区域布局结构,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信息传播等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
其二,苏北五市在第二产业方面总体特征主要表现为:工业经济平稳快速增长、企业效益保持相对稳定;工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迅速、初具规模,且向集群化发展;民营经济持续性增长、建筑业发展态势良好。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盐城1.6%、徐州8.2%、宿迁12.2%、连云港6.3%、淮安7.5%。 但苏北工业体系基本由重化工和以“短、平、快、小”为典型特征的产业项目构成,呈现以重工业为主、以传统行业特别是资源行业为主、以原料产品和初级产品行业为主、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等特点,且工业大规模企业相对较少,没有形成以龙头企业为主导、小企业为支撑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无法实现规模效益,且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
其三,苏北五市在第三产业方面发展迅猛,行业类别相对比较齐全,基本呈现出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并举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发展态势。 第三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贡献率已经超过第二产业贡献率。 由表2 可以看出,苏北五市第三产业占比:盐城47.5%、徐州50.1%、宿迁46.8%、连云港45%、淮安48.2%。 从苏北服务业构成来看,传统服务业交通运输、邮电、运输及旅游等结合现代科技信息技术,数字化服务体系正在形成。
(四)关于苏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畅通经济内循环面临的挑战
畅通内循环,必须扩大内需,建立完备的产业链与供应链。 苏北五市在两大部类或三次产业中尽管结构得到了很大的优化提升,但是依然存在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成为畅通苏北经济内循环的阻点。
其一,苏北五市地处各异,各自具有自己不同的优势,但五市结合自身优势实施差异化的产业定位不够精准,差别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专业化总体水平不高,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不够,缺乏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大品牌产品,产业质量与效益有待提升。
其二,工业产业内部结构优化升级较慢,支柱产业仍以传统产业为主,新兴产业与高新技术发展缓慢,尚未形成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多个企业协作的完整产业链,产业配套与协作有待强化,科技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其三,后工业化时代,第三产业充分发展对解决就业、提升人民收入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苏北三次产业结构布局虽然都实现了从“二三一”到“三二一”转变,但农村三次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不够,农村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产品电商等服务体系尚处于培育阶段。 此外,农村还存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不足等问题。 这对畅通苏北经济内循环、缩小江苏三大区域经济差距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
三、 关于苏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畅通经济内循环的几点思考
苏北地区地广人多,经济相对落后,要缩小与苏南、苏中的差距,必须畅通苏北地区经济内循环着手,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深度融合三次产业发展,扩大城乡需求,合理投资消费,发挥沿海地区贸易进出口优势,拉动经济增长,以此缩小区域差距。
(一)打造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推进农业差别优势发展
其一,变革农村生产关系,积极改进农业生产方式。 马克思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运动的规律表明,只有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才能对生产力发展起推动作用。 农村家庭经营方式对变革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发挥过积极作用,但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农业现代化、机械化程度提升,原有的家庭承包地块数多、分散零碎,大中型农机下地操作不便,先进技术推广难。 故苏北地区要响应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文件精神,“完善农村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配置化机制”“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加快土地流转、田块置换合并,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经营体系改革,实现适度规模经营,改变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打造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振兴乡村,改变农村落后面貌。
其二,积极发挥地区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发挥差别优势。 苏北五市各具地方特色,要因地制宜发展高效农业,种植优质粮食,发展园林工艺、畜牧业、特色水产以及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推动农业产业化。
其三,依托龙头企业,通过兼并、联合、联营等方式,扩大经营规模,努力提高农产品加工的精度和深度,实施名牌战略,用优质产品开拓市场、占领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加快第一产业农产品向第二、三产业流转的速度,促进产业间深度融合,打造完备的农业产业链与供应链。
(二)建立现代化工业体系,推进智能制造振兴苏北
苏北地区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一方面,突出对新型主导产业的培育,以现代装备、汽车、石化、船舶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加快建设新能源、新医药、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新材料、节能环保、海洋生物等新兴产业,注重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个性与特色化发展,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综合竞争力。 另一方面,加快新技术的研发,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 尽快形成校、企、院三体联合的科研机构,把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国防和民用科研体系等有机结合,形成创新体系,优化人力、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促进自主创新技术的利用,深入推进企业、城市、人才国际化,打破原有经济格局,开辟新的经济空间,优化工业内部产业结构,推进工业生态发展。
(三)建立现代化的服务体系,促进三次产业深度融合
现代化服务体系,包括农业生产性服务、工业生产性服务,故为适应苏北地区的新型工业化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研发设计、金融保险市场中介等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提升产业配套水平,建立双向流通的市场体系,畅通消费渠道;要提高科技服务质量、水平,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以满足人们日益丰富多彩的消费要求。 另外,充分利用各市特点与文化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做好重点景区的旅游规划,以优惠的政策吸引省内外大企业投资苏北的旅游业,不断拉动消费需求增长,活跃苏北经济,更高层次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振兴苏北,使第三产业成为苏北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建设“强富美高”的新江苏服务。
(四)以“新基建”促进消费,拉动苏北地区经济增长
投资、消费与进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在新冠肺炎疫情及逆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进出口拉动苏北经济增长乏力。 故扩大内需既是国内大循环战略,也应成为振兴苏北的政策措施。
扩大苏北内需主要是以满足民生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要促进投资消费,也要促进生活消费。 对于投资消费,主要是强化苏北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补齐苏北振兴短板,以“新基建”激发新消费需求,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对于生活消费,主要从居民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宜居环境等各方面民生保障入手,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此外,还要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城乡一体化,促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协调发展,带动小城镇建设,增加农民收入,以促进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