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 世纪西方新音乐创作技法探微

2021-11-14

戏剧之家 2021年28期
关键词:调性音乐创作和弦

曹 航

(玛哈沙拉堪大学 泰国 玛哈沙拉堪)

20 世纪西方音乐风格极其多元化,创作者进行了大量的创新和探索,进而形成诸多的流派,每一个流派都有自己特殊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手法。分析研究20 世纪西方新音乐的创作手法,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这一时期西方音乐的特色,还可以拓宽音乐创作的思维空间。

一、20 世纪西方新音乐概述

如果把20 世纪作为整个世界音乐历史发展的里程碑,之前的音乐创作以反映民众意愿、抒发情感、描写和反映社会生活为主,作曲的理念和技法相对较为传统,比如古典主义风格的音乐作品,一般都十分理性,显得成熟稳重,章法严谨;浪漫主义音乐在理念和技法方面虽然出现了一定的变化,但很大程度上仍然沿用古典主义音乐的表现手法,通常从民间选取创作的素材,然后再进行提炼,但是整体结构仍然十分严谨。进入20 世纪之后,西方新音乐开始形成各种不同的流派,音乐的语言及风格也更加多样化。作曲家们也纷纷竭尽全力创造出诸多新颖的创作技法。

1909 年8 月是西方音乐发展历史上的重要转折,勋伯格首支无调性音乐作品创作标志着西方新音乐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勋伯格的作品带给听众前所未有的独特体验。

之后近一个世纪中,各种各样奇特的音乐作品,标新立异的创作理念、乐谱形式令人眼花缭乱。比如电子音乐等新的音乐形式,这些新音乐手法的出现,其实是世界音乐不断发展的必然趋势。当音乐在一个阶段当中发展至巅峰,自然就会出现其他的新模式,进而取代传统模式,音乐也因此得以创新发展。西方音乐发展到浪漫主义阶段后,原来的音乐形式、音乐语言都已经达到巅峰。在这个阶段当中也出现了许多富有个性的作品,比如德彪西创作的音乐,已经具有模糊调性的特征,音响的效果显得更为复杂,传统音乐的调性也逐渐瓦解,而这些预兆都意味着新音乐的诞生并再次掀起音乐变革的潮流。

二、20 世纪西方音乐创作整体特征

20 世纪西方新音乐与传统音乐之所以存在显著差别,重点在于作品形式及创作技巧已经彻底改变。它采用了大量完全不同于传统音乐的表现手法,因此其旋律、调性、节奏都与传统音乐明显不同。再比如电子音乐、以及偶然音乐等,甚至连调性、旋律都没有。作曲家们着意选取全新的材料,采用新的技法进行创作,从而形成了全新的音乐风格。从整体上看,20 世纪西方音乐具有以下特征:

(一)音乐旋律的特征

传统音乐通常都具有一定的旋律,流畅自然。20 世纪音乐的线条却幅度极大,乐句与乐句之间缺乏逻辑联系,作曲家在进行创作时,甚至会采取一些不相干的音响,来取代音乐的旋律。

(二)和声的特征

打破传统音乐的三度和弦结构,大量采用不和谐音响,比如二度、四度甚至是五度等,作曲家们完全放弃了和声的概念,甚至不需要解决不和谐的和声。和旋的功能也大幅度被削弱。

(三)调性的特征

比如勋伯格所创作的十二音序列音乐,不再具有明确的调性,虽然有时仍然保留中心音,但十二音相互并列,有时甚至安排在一起出现。不存在大小调的区别,也不需要进行过渡,乐音和乐音不必再保持连贯。

(四)节奏的特征

20 世纪音乐节奏极其丰富,显得十分自由,通过不同的节奏相互组合,还可以随意切换节拍。乐曲小节线完全被解放,甚至不使用小节线。甚至可以说,20 世纪新音乐也就是作曲家们完全解放自我,在自由中探寻各种独特的节奏。

(五)曲式结构的特征

在20 世纪新音乐当中,传统曲式仍然极为重要,作曲家们有时也会选择使用三段式结合,但段落之间的划分却不再清晰。部分乐谱看似十分规则,但是仔细辨认却比较模糊,也很少出现传统的方正结构。

(六)音乐配器的特征

传统音乐将不同乐器完美地进行组合,现代音乐则更多突出其中一种乐器,有时也会采用较为极端的音域,甚至采用不和谐的噪音,打击乐器也因此成为现代音乐最主要的乐器。20 世纪新音乐完全颠覆了传统,是一个任由作曲家们进行开拓创新的世纪。20 世纪新音乐的发展也因此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分析探讨新音乐语言需要较长的时间,至今仍然是很多学者关注与讨论的话题。

三、20 世纪西方音乐创作技法的变革

20 世纪西方新音乐不仅是对社会生活的描述,为更好地进行创作,作曲家们采用了大量新奇的手法,但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增强音乐对人们的吸引力。它通过夸张、富于变化的旋律带给人们全新的体验,不同的创作技法都是为了更好地展现音乐的本质。

(一)调式音阶的颠覆创新

再如何先进的理念,都需要通过实践检验,作曲家经过反复的尝试之后,逐渐将目光转向民族民间音乐,从中选择适合进行音乐创作的素材。比如东方音阶等新的调式。将中古式旋律作为音乐创作的基础,再加上现代音乐手法,进而形成全新的音乐形式,这种方法也开始受到某些作曲家的青睐,在音乐创作当中的影响力也不断增大。音乐形式上的创新完全打破了传统音乐始终以大小调音乐为主体的限制,作曲家在创作时可以根据需要,将两个调融合为一体,从而完全颠覆过去的创作方式。

(二)节拍节奏的个性创新

音乐节奏在传统层面的彻底终结,意味着其更为复杂多变。这也表明音乐个性化已经达到顶峰。这一阶段很多作品的乐音都开始变得不规则,比如音乐家巴托克谱写的作品《野蛮的快板》等,作曲家在创作时还采用了复合节奏等新的手法。以上特征都充分体现了作曲家们希望打破传统,彰显创作个性的理念,也是20 世纪音乐创作引人深思的主要原因。

(三)新的现代和弦音的产生

现代和弦及传统和弦的结构及原则存在相似的特征。以高叠和弦为例,就是以旧的和弦音为基础,适当加入新形式的和弦音,使作品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作曲家还可以创造各种新的和弦,并在作品中进行运用,借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比如乐曲《普罗米修斯》,音乐家在创作时就加入了神秘和弦,而音乐作品《彼复鲁什卡》中则将两个不同的和弦进行融合,使其成为具有突出时代特征的新和弦。

(四)模糊调性的展现

部分音乐作品调性模糊,或者是同一部音乐作品当中出现多个调性,没有明确的中心音,音与音之间甚至不存在任何联系。比如勋伯格所创作的十二音手法,以及梅西安创作的序列音乐作品等。在大小调占据统治地位的几个世纪当中,调性在音乐中的地位可谓根深蒂固。它已经成为构成音乐结构必不可少的关键要素,在音乐家们的意识当中已经成为一种必须遵循的永恒法则。传统调性通过泛音列来控制音乐当中的旋律与和声,同时也是构成乐曲框架的根本所在。但是在20 世纪作曲家们看来,传统调性严重地限制了他们在音乐创作上的自由。所以,打破大小调体系的限制,创建全新的作曲准则已经成为音乐家们最强烈的愿望。事实上,背离传统调性体系,以及尝试不同的创作手法,是从一个阶段朝着另一个阶段前进的必然趋势,也是在量变的基础上逐渐引起质变的过程。

(五)音乐创作材料的革新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西方音乐更为繁荣,如果将20 世纪西方新音乐比作茁壮的大树,二战前西方音乐已经十分兴盛,二战之后更为茁壮,开始朝着多元、纵深的方向发展。比如新出现的序列音乐,是对十二音的传承和发展,但和传统十二音作品相比,它的内容无疑更为广阔,除同样采用音高序列进行创作之外,在其他方面也采取序列的表现手法,比如音色、音高等。序列既是它的创作理念,也是创作中所采用的技法。因此,由于二战之后的十二音音乐更加全面,也被称作整体序列音乐或者全面序列音乐。除此之外,二战后西方音乐还演变出诸多全新的技法,生出新的枝节,这些枝节已经全然不同于之前的音乐,似乎已经长成其他的新树,尤其是电子音乐等新的形式。在所有新的音乐手法当中,电子音乐可以说是20 世纪西方音乐当中最为独特的音乐形式,二战结束之后人类科技获得重大突破,使得电子技术广泛用于音乐创作,新技术的运用使得任何声音都能够成为音乐创作的材料。音乐创作与音乐演奏逐渐相互融合,很多音乐作品都是在实验室中创作而成的。电子音乐的记谱方法也十分特别,有时仅仅只有技术层面的说明,有时仅有图示,不再仅限于五线记谱。电子音乐的出现显著地扩大声音的性能和范围,从而产生了许多从未有过的声音,新时代音响的特征也因此变得更加鲜明。尽管其中部分作品纯粹是噪音组成,难以带给人美的感受,但这种音乐的产生也具有一定的优势,为音乐的发展与创新开辟了新的空间,但它仍然是20 世纪音乐的一个分支,无法真正取代传统的音乐,只是使得音乐这株大树更加繁荣。

三、结语

20 世纪西方新音乐的发展让人倍感惊艳,也带给人们更加丰富的听觉体验,是人类音乐发展的里程碑。从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到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从专制独裁到现代社会发达的科技,时代潮流使西方新音乐焕发出夺目的光彩,这也是20 世纪新音乐标新立异的原因,但其中也有很多原因值得深思。20 世纪西方新音乐颠覆传统,破而后立,是之前任何时代都难以比拟的,也是音乐家们留给后世之人的宝贵财富,值得认真学习研究。

猜你喜欢

调性音乐创作和弦
姚晨琴歌四首《云·山·风·松》音乐创作初探
属七和弦解决在配和声中的应用研究
常用的六种九和弦
现代音乐中常用的吉他和弦及图表
阿瑟·奥涅格新调性思维研究——以管弦乐曲《太平洋231》为例
戏曲音乐创作应把握的三重风格——以朱绍玉戏曲音乐创作为例
苦练和弦勇闯难关
单子论与调性原理
梦呓——贝尔格艺术歌曲(Op.2)调性与无调性“一体化”创作技法解密
从两篇音乐创作评论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