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德丝弦对传统戏曲题材的吸取与演化

2021-11-14马连菊

戏剧之家 2021年20期
关键词:丝弦貂蝉杂剧

马连菊

(湖南文理学院 湖南 常德 415000)

常德丝弦作为湖南常德地区从明代“南北俗曲”发展而来的一种曲艺形式,从诞生之初,便受到了明代民间俗曲的影响,这一曲艺形式灵活多变,在内容上更是丰富多彩。作为一种地方性曲艺,常德丝弦经历了其特有的生成和演化过程。就已有文本及现存曲目而言,部分是从传统戏曲的内容中汲取素材主题创作完成的。

一、常德丝弦传统曲目的主要内容靠传统戏曲改编而来

常德丝弦存有文本的传统曲目有十几部之多,而存有曲目但无文本的有九十几部,之所以没有确切的数据统计,是因为常德丝弦作为民间曲艺形式,或许在很多老艺人手中以及民间仍有散落,所以没有办法给出具体的数据。不过从这些曲目涉及的内容来看,几乎都是取材自传统戏曲。

存有文本的常德丝弦传统曲目中,部分取材最早可追溯至元代杂剧,比如《昭君出塞》,取材于元代马致远的《汉宫秋》;《拷红》,最早出自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常德丝弦里关于貂蝉的存有文本的曲目现存《大宴》、《三更天》等,还有只存曲目的《拜月亭》、《月下盘貂》、《吕布戏貂蝉》、《貂蝉拜月》等,这一选题最早出现于元代杂剧,当时貂蝉系列剧目很多,比如《夺戟》、《锦云堂暗定连环记》、《关公月下斩貂蝉》、《白门楼吕布被擒》等等,常德丝弦的貂蝉系列曲目,深受这些元代常见貂蝉剧目的影响。

一些常德丝弦的传统曲目取材于明代兴起的一些戏曲曲目。比如《双下山》,最初源自明代后期的弋阳腔剧本《孽海记》;又如《描容》,最早出自明代高明《琵琶记》。常德丝弦的诞生,学界比较认可的一种观点是从明代“南北俗曲”发展而来,因此诞生之初,选用诸多明代兴起的戏曲无可厚非。

此外,常德丝弦里还有一些曲目最早出现于清代的戏曲,比如根据《红楼梦》小说创编的很多红楼戏。其中最有名的是《宝玉哭灵》,此外还有《黛玉悲秋》、《黛玉焚稿》。值得一提的是,红楼系列戏曲一直是各种戏曲流派热衷的演绎内容。民国时期的梅兰芳先生曾经演过《黛玉葬花》,后来越剧在这一题材的演绎上相对成功且影响力比较大,此外昆曲、川剧、评剧、黄梅戏等也都多有演绎。而常德丝弦对这些清末民国的常见红楼剧目都多有吸收。

由此可见,就常德丝弦传统曲目的取材而言,自元代杂剧到明代杂剧和传奇剧本,及至清末民国的戏曲剧本,都是其源源不绝的取材宝库。这些传统题材和内容的继承,可见常德丝弦自诞生起,也如很多其他地方曲艺一样,是在汲取各种传统戏曲内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常德丝弦传统曲目的取材虽然可以清晰地追溯其原始作品,但有一些曲目内容的改编却未必依据最早出现的版本,因为有些最早出现的相关剧本已经失传。比如《醉打山门》,故事来源自《水浒传》,最早创作这一剧本的作者是清初丘园(一说朱佐朝),他的《虎囊弹》剧本现已失传。后来昆曲折子戏《醉打山门》出自此剧,常德丝弦更多依据后来常见的昆曲曲目来改编。

所以,中国古典戏曲中的一些经典曲目内容,代代更迭,除个别主题和思想表现发生一些调整变化外,主要人物和情节大体还是保持一致的。常德丝弦的传统曲目,几乎都是改编自传统戏曲,这种内容上的继承,可见其在曲艺流变史上,并非凭空出世,而是有源有本。

二、常德丝弦倾向于改编耳熟能详的经典戏曲桥段

常德丝弦作为一种地方性曲艺,一般很少有大型的多出曲目。元代杂剧,一般分为四折,而元代南戏由若干“出”组合而成,没有固定数量。到了明清时期,则基本以“出”为单位,数量一般也不固定。不过元明清时期的传统剧目一般内容丰富,通过曲折多变的情节来讲述一个相对完整的长篇戏曲故事。而常德丝弦的传统曲目常常选择经典戏曲里最具有特色的情节内容来改编。

三国系列的戏曲,一直是传统戏曲里长盛不衰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三国的英雄形象里,关公一直是正义凛然的重要代表人物。发生在关公身上的故事,元代无名氏曾创作《关云长千里独行》杂剧,明代朱有炖作《义勇辞金》杂剧,清末以来的京剧曲目有《灞桥挑袍》等,其他戏曲流派如昆曲有《赐马》、弋阳腔有《赠马》、川剧有《辞曹挑袍》等等,可以说关羽辞曹寻刘的经典故事,一直是传统戏曲里的经典桥段。常德丝弦自然也关注这个故事,重点就放在灞陵桥送别的高潮部分,以曹操和关羽的对唱表现出曹操之惜才挽留以及关羽之大义凛然的辞别决心,曹操赠以锦袍,关羽恐其有诈唱道:“三请关某不下马,钢刀挑起锦黄袍啊”,最后以越调尾子结束,凸显出“这正是千里寻兄独逞英雄”的激越主题。

《王婆骂鸡》是很多戏曲里都有演绎的经典桥段。这一故事原本来自宋人杂剧《目连救母》,明代郑之珍据此创作了《目连救母劝善戏文》,到了清代乾隆年间,宫廷在此戏文基础上编演《劝善金科》,全剧长达二百四十出,内容驳杂,情节多变,是戏曲里比较大型的剧目。常德丝弦里的《王婆骂鸡》,只是选取了其中一个小情节,用幽默风趣的风格演绎王婆丢鸡寻鸡的过程。可以说,是将原本传统“劝善”戏文中最喜闻乐见的一个主题拿出来,用幽默风趣的方式加以演绎,同时起到劝善从良的教化作用。

同样在民间广为流传的貂蝉系列故事,也是传统戏曲里经久不衰的曲目。元代杂剧中的貂蝉故事《锦云堂暗定连环记》、《关公月下斩貂蝉》、《白门楼吕布被擒》等等,及至明清甚至民国的戏曲中,都有各种演绎的版本。对于这样热门的经典故事,常德丝弦也会选编出来。比如存有剧本的有《大宴》、《三更天》,只存曲目的有《拜月亭》、《月下盘貂》、《吕布戏貂蝉》、《貂蝉拜月》,从这些被改编的丝弦曲目中可以看出常德丝弦对貂蝉系列故事的热衷。

诸如此类的节选,不胜枚举,如现存曲目《秦香莲》、《杜十娘》、《白蛇传》、《岳母刺字》、《宋江杀惜》、《孟姜女寻夫》、《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等,都可见常德丝弦在对传统戏曲内容的取材上有着鲜明的倾向性,所选取的内容往往都是耳熟能详的经典戏曲桥段或者喜闻乐见的人物情节,符合常德丝弦诞生之初在酒楼茶肆演绎给天南海北来周转的客人的特点,也更能满足民间听众的需求,使之成为风靡流行的表演形式。

三、改编过程中舍弃长篇叙事变为短小精悍的叙述模式

传统的戏曲,元代杂剧一般有四折,即相当于现在的四幕,元代南戏及明清传奇剧本,长的甚至可达二百多出,通过详细曲折的故事情节来讲述相对完整的故事。常德丝弦的主要特点是短小精悍,在短时间的演绎中,迅速抓住听者的兴趣,略去很多冗长的描述,更加注重凝练集中的内容表达。

昭君故事,早期最有名的版本可谓是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原剧共四折一楔子,第一折写昭君被毛延寿陷害打入冷宫,汉元帝忽然路过听见琵琶曲而心动,发现真相并萌生爱意;第二折第三折写毛延寿献美人图于匈奴呼韩邪单于,汉元帝无奈送别昭君;第四折重点写汉元帝梦见昭君逃离归来,醒后沉痛至极,是全剧的高潮。常德丝弦的《昭君出塞》在甄选这些情节时,笔墨绕开了汉元帝这一主角,落在了昭君和马夫出行的路上昭君的所感所思,通过昭君的演唱来高度浓缩这一经典历史故事反映出来的政局之黑暗、女性之可悲、爱情之脆弱、家国之离合。

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故事,在历代版本的叙述里,有一个变迁过程,从唐代元稹的《会真记》的虚伪反思到宋代赵德麟的《商调蝶恋花词》的积极同情,再到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的彻底颠覆和赞美,这个爱情故事变得成熟而丰富。常德丝弦改编这一经典爱情曲目的时候,选取了最具有代表性和高潮感的《拷红》一出,主要通过红娘和郑氏一番斗智斗勇的拷问和反驳,一方面借助对话交代了崔莺莺张生二人的相恋过程,另一方面借助红娘幽默刁钻的辩白让故事巧妙回转,让人在忍俊不禁和提心吊胆的情节对话里,体会这个爱情故事的跌宕起伏。让原本的女二号成了曲艺里的女一号,这种安排和节选大胆而有趣,成功塑造了红娘机智开明、见义勇为、临危不惧又活泼可爱的经典形象,将紧张担忧置于欢声笑语里,紧紧抓住观众的眼球。

耳熟能详的红楼梦故事,一经搬演,经久不衰。常德丝弦取材于《红楼梦》的剧本有《宝玉哭灵》,另外还有只存曲目的《黛玉悲秋》、《黛玉焚稿》。可见,在红楼系列的故事里,常德丝弦将目光聚焦于宝黛二人的爱情故事,而这也是民间观众最乐于观赏的悲剧情节。悲剧的处理,比起喜剧更需要精心的营造设计。在《宝玉哭灵》这一曲目里,通过宝玉紫鹃误会的解除引出二人同去吊唁黛玉,宝玉在灵前悲泣哭诉,唱词婉转,字字泣血,感人至深。

此外,出自《琵琶记》的《描容》,出自《孽海记》的《双下山》,出自《秦雪梅》的《雪梅教子》等常德丝弦经典曲目,无一例外地注重在短小精悍的情节里,通过巧妙的安排设计,借助人物的细腻表达来形成具有冲突性、感染力的演绎。因此常德丝弦在改编过程中,注重冲突性、感染力以及幽默感,从而突破古典戏曲长篇叙事的演绎形式,形成短小精悍却生动巧妙的内容表达。

王国维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从上面这些分析可以看出,常德丝弦最初的产生标志就是传统曲目的生成,而这些传统曲目的内容、主题、人物及情节几乎都是对一些相关传统戏曲的抽离、组合和改编。正是在这样的吸取和改编里,传统的常德丝弦,不仅在内容上对古典戏曲有所继承,而且也在继承中慢慢形成了自己短小精悍的艺术倾向和充满张力的创作风格。

注释:

①黄挥:《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德丝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 年版,第5 页。

②黄挥:《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德丝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 年版,第5 页。

③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年版,第1 页。

猜你喜欢

丝弦貂蝉杂剧
南国冬日暖总闻丝弦声
“唯以杂剧为正色”年代考
河北深州西辛庄村:“老丝弦”焕新生
“关羽斩貂蝉”是否是传说
漫话貂蝉
湖南辰溪丝弦的音乐形态与表演特征
宋官本杂剧段数本事新考
国家图书馆藏吴奕杂剧二种略考
阿炳与二泉映月
新见晚清民国传奇杂剧七种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