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学视野中的汉画舞蹈前景
2021-11-14刘婷
刘 婷
(湖南科技大学 湖南 湘潭 411201)
《汉画舞蹈实验演出》是2016 年度北京舞蹈学院研究生部导师工作坊《汉画舞蹈重建复现及实践理性》这一研究项目的实践部分,以五个剧目的集中呈现,展示了重建复现“汉画舞蹈”的理念及成果。“实验”一词,是北京大学汉画研究所所长朱青生教授在“汉画舞蹈重建复现及实践理性”研讨会的发言中谈到的,他当时提出了一个比较大的概念——“身体实验艺术史”,以刘建为主的研究团队基于图像和文献,展开了身体实验,建构的符合汉代语境的舞蹈身体语言,不失为中国古典形态舞蹈找准自身历史与文化定位的一次有益尝试。
一、汉画舞蹈的实践理性
语言构成人的存在与世界的全部关系,当日常语言以日常化的身体行为表现出来时,它是身体语言;当身体语言具有了直观的艺术审美,它就是舞蹈身体语言。从激活静态图像到实现动态身体表达的操作过程中,舞蹈身体语言的形成与呈现是比较困难但又非常关键的。研究团队前期对实验演出所涉及的图像进行分类后,随即面临从二维平面图像到三维立体造型再到四维空间流动的转换工作。从建构“形”到把握“神”再到使用“劲”最后到追求“律”的过程,实验演出的图像激活工作具有一定的实践理性。
首先是“形”的构建,以掌握动作的外部形态特征为主,从二维图像语源提炼出可用的动作语汇实现语料积累。研究人员进入舞蹈教室,以组为单位,用身体临摹、复制图像中的舞蹈形态,对具有动势或者无法完全辨认的姿态,要反复试验动作可能并保留。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从“形”的反复中捕捉各自美感;二是为动作之间连接做准备;三是确保原真性动作语汇贯穿实验作品。以三维立体的袖舞俑为例,这些女俑整体上通过腰、臀、腿等处自然起伏的曲线现出袅袅婷婷、窈窕柔美的身姿,可以先将跪坐、跪坐拱手、提袖颔首、搭袖等颇具礼仪性舞姿动作模仿下来,建立袖舞的语料库。
其次是“神”的把握,包括神韵、神态和气质等,当有了“神”,那些固化的乐舞才开始真正“活”起来。“形”的塑造等同于身体符号的呈现,而“神”的产生事关舞人的“内心生活”,“形与神一对概念相对,指动作的内与外。在舞蹈的身体中,我们可以将其视为身与心,或者肉体与精神。”对动作外形融入细腻的神态刻画,最终离不开人的表现。汉画是汉代人心理部分感受的外化呈现,在汉代高规格墓葬中比较普遍出现的说唱俑、舞俑中,汉代人面部表情快乐、自信。面部表情是其时人的内心外化,画像砖中汉人自娱自乐的方式,诙谐具有浪漫主义情怀,当时社会风气使人不必遭受太多的挤压和管控,在这样一种状态下,人们的精神才会被放大,人们才可能会选择更适合他们的生活。因而完成实验演出的舞者要设身处地去感受那时人的精神状态,要对汉代人、汉代乐舞人心理空间或者说其时的心境进行研究与表现。
第三是“劲”的使用,涉及用力方法和节奏特点,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松紧快慢、打开收合等方面。如一尊西汉绕襟衣陶舞俑,为舞人舞动长袖的瞬间定型,刻画出长袖舞轻盈、舒展而柔美的状态,为了符合整体飘逸、回旋转轻的动势,力度、速度都需要一定的把握。研究团队根据其体态及袖旋转方向,设定了一个左脚先向左后迈步旋转的动作,同时要求舞者在保持S 型体态时做到左耳贴紧左臂,大臂带动长袖依据向左后的力量随身体甩起来。又如一尊西汉晚期的女舞俑,该褐绿釉陶俑双臂展开,右臂前伸上举而摆广袖于外,左臂下甩长袖于后,左脚独立,右腿上抬,头上昂左侧、双高髻,面部塑造简洁而抽象。研究团队在把握这个舞姿时,抬腿搭袖的过程都使用较均衡的“劲儿”,不打破整体庄重平稳的风格。
第四是“律”的追求,包含运动规律和韵律等内容。汉代舞蹈在继承楚舞擅用细腰长袖的基础上,同时吸收了部分四夷乐舞和姊妹艺术的养分,显露了朴拙厚重的基调,呈现出“既轻疾又顿挫,既刚劲又舒展”的整体风格,使得汉画舞蹈具有雅俗兼顾、技艺兼容、多样统一的风格特点。汉代思想家在先秦哲学的基础上,对形神关系作过一定探讨。司马谈(司马迁的父亲)讨论形神关系时认为,神是生命的根本,形神不可分离;西汉刘安《淮南子》在认识形神关系上,强调“神”对“形”的主宰作用;东汉王充《论衡》明确了“神”要依赖于“形”而存在。可见汉代舞蹈非常注重对形神的把握。有了“形”与“神”的基础,从动作发力点和发力方式出发,强调舞蹈时的韵律感觉,这些步骤实施过程中逐渐构成汉画实验舞蹈的风格。
掌握了图像舞蹈类型的形、神、劲、律四种特征之后,支撑从二维静态图像到四维动态连接关键,往往是乐舞表象背后深藏的思想底蕴,汉代的社会思潮,深深影响着汉画艺术的题材选择和表现。汉代由于尊崇儒学“仁孝”,故而形成厚葬之俗,在“重厚葬”的外衣下,隐藏着道教神仙思想的影子,祖先崇拜和泛神论相融互动,使墓葬行为不仅行使“孝”之义务,更有“羽化升仙”“长生不死”的渴望。如此,儒道两家不仅在观念上,而且在形态上最终交合汇融成了汉画舞蹈既厚重又飘逸、既深沉又灵动的身体语言特征。儒学的影响、道家与神仙思想的渗透,使得实验演出的舞蹈模式是从功能到观念的身体一致,这是汉画舞蹈身体的基本表达方式,是汉画舞蹈的身体语言精髓。
二、汉画舞蹈的未来前景
在谈到20 世纪50 年代到80 年代再到90 年代中国古典舞的当代发展时,《未来学视野中的中国古典舞前景》一文认为,其是一种繁荣的乌托邦的状态,继而提出中国古典舞未来要发展,需要在历史中寻找古典舞最有价值的东西,找准历史与文化定位。从“未来学”视角看待历史和对待未来的态度值得所有致力于发展汉画舞蹈的仁人志士思考、反省。
看待历史的态度。未来学认为只有认清过去的历史,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历史是一把衡量的尺度,理性也是一把衡量的尺度,而只有把两把尺度结合起来,才能对人类各种文化现象做出正确的理解。”汉代四百年的历史,使得乐舞艺术出现大繁荣,虽然未有垂直传承的活体舞蹈样式,但是可以尝试用理性的实践方式重建复现,从而让汉代乐舞符号和审美标准延至今天仍有形成广泛共识的可能。实验演出以理性的态度直面汉画中的舞蹈历史与文化,以理性实践探索古典舞一种“可能的未来”。它首先依凭于直观的舞蹈资源——特别注重图像和文献的运用,讲求对舞蹈形象资源的搜集、整理、分类、归纳、模仿,建立起实验演出的语料库;其次,将形象中的动作进行二维到四维的转换,形成舞蹈文本;最后在仪式中进行身体叙事,明确“跳什么”和“怎么跳”,形成汉画舞蹈的风格。
对待未来的态度。未来学家有些很消极有些很积极,关键在于如何从历史和当下的发展中去判断未来的更好走向。实验演出的本质是汉画文化(及其背后的汉代文化)与汉画舞蹈(及其背后的汉代舞蹈)一体性的身体表达。汉画舞蹈实验演出不似《佳人剪牡丹》《春莺啭》这类典型作品,也不是《踏歌》《相和歌》这类综合创造,它依托的是图像、史料,并对典型的乐舞图像及图像发生的典型场景,在社会语境和人文语境的框架中进行人为建构,如果只是将静止的图像一个个“摆”出来流动串联成舞蹈语篇,还不能称为古典形态舞蹈,缺乏精神性和文化性。虽然实验作品的仪式流程是人为建构的,其中形而上和形而下层面的叙事也有人为的安排,但这无疑在为发掘和复活中国古代经典的舞蹈文化做出尝试。
从未来学的角度展望汉画舞蹈的未来,应该极力提倡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性。费孝通先生晚年曾认为,应该切实做到把中国文化里边好的东西提炼出来,应用到现实中去。在和西方世界保持接触、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把我们文化中好的东西讲清楚,使其变成世界性的东西。于此,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性就包括了“本土化”和“好的东西”——即中国古代流传至今的经典。楼宇烈先生以为,整个中国文化的传承围绕一些根源性的经典展开发挥,这是中国文化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这些根源性经典包括文献经典、思维经典、音乐经典、建筑经典、身体经典等。汉画舞蹈实验演出需要在先在的基础上做每一方面的再深入和细化以找寻经典;从未来学的角度展望汉画舞蹈的未来,需要继续寻找其历史与文化的定位。王宁宁认为,把现代文化的自我放下,回归传统文化的语境,是我们建构中国乐舞历史的一个思想拐点,并提出了“以诗证舞”、“以歌证舞”、乐舞与人物历史语境不可剥离等更多的操作路径,唯此,乐舞才能够在文本及其文字意象中,呈现她的真容,呈现她所应有的“历史现场感”;从未来学的角度展望汉画舞蹈的未来,需要发挥“比慢精神”精神。我们这一代的文艺人,适逢一面与世界文化接轨一面与传统文化对话的大浪潮,如何在这之中良好应对又不失自我?林毓生在《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一书中曾提出“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这一概念,但却未有“转化”的具体操作,他认为“把一些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符号与价值系统加以改造,使经过改造的符号与价值系统变成有利于变迁的种子,同时在变迁的过程中继续保持文化的认同。”
当下以舞蹈的形式将汉画像中静态的造型转换成动态连接的实践中,今人大多赋予了这一历史悠远、古拙沉淀的艺术形式新的内涵与表达,在这些“新”的积累中,涌现了一定数量古典风格的舞蹈作品,然而深究作品本体及呈现的精神内核,却与“真古典”有差距,未能形成普遍群体认同而达至艺术共赏。将汉画舞蹈这一传统文化融入当今生活,需要有一个良性转化过程,这个过程不能太快,《汉画舞蹈实验演出》身体力行地践行这一观念,但是还应该再慢一些!
注释:
①项目实践部分的成果2017 年4 月15 日首演于北京舞蹈学院黑匣子剧场,项目另一部分为25 万字的研究报告(已完成)。
②该研讨会于2017 年1 月15 日在北京舞蹈学院黑匣子剧场举办。
③男,北京舞蹈学校教授,《汉画舞蹈重建复现及实践理性》项目及《汉画舞蹈实验演出》负责人。
④刘青弋:《返回原点——舞蹈的身体语言研究文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4 年版,第205 页。
⑤刘建,刘婷:《未来学视野中的中国古典舞前景》,《舞蹈》,2017 年第4 期。
⑥未来学一词,最早是1943 年由德国社会学家欧·费莱希泰姆提出。他认为未来学是一门关于未来的学科,但与历史密切相关,可以看作是历史向新的时间范围的外延,它必须利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做出高水平的说明、概括和推测工作。
⑦张广智、张广勇:《史学:文化中的文化》,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年版,第177 页。
⑧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 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