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县地花鼓历史渊源考
2021-11-14黄慧雅
黄慧雅
(湖南城市学院 艺术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地花鼓,又名“花鼓”“花灯”“车马灯”“茶灯”等,是花鼓戏的早期形态,曾广泛流行于湘北、湘中、湘东一带,是广大劳动群众在劳动实践中创造的一种将歌舞与地方方言、风俗、曲调结合并经过几代艺人加工而形成的民间艺术形式。其曲调悠扬流畅,舞蹈诙谐活泼,生活气息浓厚,历史悠久,影响广泛,是地地道道的草根艺术。
俗语有云:北有东北二人转,南有南县地花鼓。益阳南县素有“地花鼓窝子”的美誉,它见证了地花鼓的起源与演变,同时给予了地花鼓发展所需要的养分。南县地花鼓是在民间歌舞、小调的基础上,吸收了益阳、宁乡等地的地花鼓特色而逐渐形成的具有湖湘特色的地花鼓,主要类型包括对子地花鼓、竹马地花鼓、围龙地花鼓、蚌壳地花鼓、板凳地花鼓,多在传统节日、红白喜事中进行表演,探寻南县地花鼓的历史渊源,梳理发展脉络,目的就在于能够克绍箕裘、继往开来。
一、从地理环境考析南县地花鼓历史渊源
南县,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地处长江中下游,隶属于益阳市,湘、资、沅、澧四水流贯其境,是湖南省唯一的纯湖区县,在清代被称作“南洲”,形成于咸丰二年。民国二十三年县长蔡书农命段毓云等人纂修的《南县志备忘录》第一卷中曾记载:“咸丰二年,湖北石首县藕池溃口,荆江之水,横决而南……土人名之曰南洲。”后据《湖南政报》记载:“民国二年九月,南洲直隶厅改为南县。”一直沿用至今,期间四方移民纷至沓来,围湖造田,一些民间艺人也夹杂其中,在这片沃土上传播民间艺术。
南县总面积约1321 平方公里,北连湖北省石首市、公安县,西靠常德市安乡县、汉寿县,东临岳阳市华容县,南与益阳沅江市隔河相望。地质结构经历了平原、沼泽、淤积成洲的变迁,属于典型的河湖冲积平原。早期的地花鼓多是农民劳作休憩时在田间地头的自娱自乐,《沅州府志》载:“以岁,农人连袂步入田中,以趾代锄,且行且坺,塍间击鼓为节,疾徐前却,颇以为戏。”说的就是农民在田间劳动过程中配合鼓声,创造了劳动化的舞蹈动作,南县广袤的平原地貌也为早期地花鼓表演提供了天然的场地。
二、从人文环境考析南县地花鼓历史渊源
(一)敢闯敢干的性格特征
早期的南县是蛮荒之地,又多洪涝灾害,在这种恶劣环境下造就了南县人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性格。南县人又被称作是湖南的“犹太人”,天性机敏,极具创新精神,从不拘泥于现状,习惯于向外发展,花鼓艺人亦是。清末民初南县影响最大的花鼓艺人王三乐就曾率班进长沙省城,《长沙花鼓戏志》就曾记载:“民国元年,光绪年间王三乐组织的新泰班曾一度进入长沙演出,为长沙花鼓戏进入省城之始。”后又有赵长生、杨保生等人率班去长沙演出,使花鼓戏在省城大戏院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二)丰富多样的风俗习惯
民俗的本质就是一种生活美,是人民审美理想与当地现实条件的结合。南县建置历史不长,除极少数土著人以外,绝大多数为移民,土著就是指华容、安乡等地的居民,移民多来自益阳、沅江、汉寿、长沙等地,以益阳最多。因移民很少有宗族关系保护,又有乡土差异,民俗也不尽相同,所以来到此地后,为了尽快融入群体,每至岁时节令,都会请唱花鼓堂戏求神还愿,有时邻里间也会进行打地花鼓等娱乐活动互相送上节日问候,沟通邻里感情,得以找到精神寄托。
(三)互通互融的语言习惯
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南县在建县之初,多为移民,各自操着不同的方言,交流较为困难,后相互融合,逐渐吸收长沙、益阳、湘潭及湖北等地方言形成了当地特有的南县话。南县地花鼓念白为南县方言,不仅南县人能听懂,一些在湘鄂边境的民众也能听懂,这就无形之中扩大了南县地花鼓的影响范围,使其对内、对外的发展都扫除了语言障碍。
(四)开明通达的政治环境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南县各届领导班子也都非常重视艺术文化工作的开展,经常下乡检查工作,听取演职人员意见和建议,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开明的政治环境使得南县地花鼓2006 年成为省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1 年又成功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9 年南县又凭借地花鼓入选2018-2019 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现在的南县地花鼓已然成为南县的一张文化名片。
三、从功用价值考析南县地花鼓历史渊源
南县地花鼓是南县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发展起来的民间歌舞形式,它既是南县历史的一种活态呈现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是广大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结晶,映射了南县人民的精神风貌和生产、生活状态,有着特殊的功能和价值。
(一)闲暇之娱
娱乐性是南县地花鼓的首要功能。在湖南农村曾流行一句俗语“插田不唱歌,谷少稗子多”,清道光《澧州志》载:“插秧耘草,多打鼓唱歌,鄙俚中亦间有说古道今者。”表明在早期就有农民习惯于劳作时打鼓唱歌之风俗;只是随着时代变迁,这种表演形式逐渐脱离劳动而演变为一种纯粹的娱乐活动,原先在田间地头的随性表演发展成了在农闲时节或节日庆典进行演唱的,有固定曲牌和舞蹈的游艺性艺术形式。清代文人甘绍盘《站上演花鼓戏》一诗曾说:“新莺流转报春耕,站上如今谱郑声。极目可怜歌舞地,偷闲忙里咎何从?”指的就是在宣统年间临近农忙时节常有花鼓戏表演,并且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风尚。
地花鼓在当时主要受到农民和小手工业者的热切追捧,关键在于它的形式和内容符合他们的审美趣味,劳动群众在辛苦的劳动之后,需要这些娱乐活动来为他们驱散疲劳,同时戏曲中的内容也反映了他们当时所关心的人和事,如南县地花鼓代表性剧目《十二月望郎》表现的就是男女青年的纯真爱情故事;《扯萝卜菜》用诙谐的语言、活泼的舞蹈表现了农民日常劳动生活以及贫苦民众之间的同情心;《采茶》则是将平日茶农们的采茶劳动用歌舞形式表现出来。由此可以看出,地花鼓的一项重要作用便是给予广大民众以娱乐消遣,丰富其精神生活。
(二)教化之意
教化性是南县地花鼓的重要功能之一。《孝经·广要道章》有云:“移风易俗,莫善于乐。”鲁迅在《三闲集》中曾言:“政治先行,文艺后变。”可以说自古以来,戏曲就被当作礼乐教化的基本载体,它可以使人们把国家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公序良俗自觉地转化为个人内在的自我完善,让观众在娱乐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伦理教化。清嘉庆《花部农谭》载:“花部原本于元剧,其事多忠孝节义,足以动人,其词直质,虽妇孺亦能解;其慷慨,血气为之动荡。”花部指的就是地方戏,大意是说地方戏曲的思想内容多为忠孝节义,主题蕴含劝善、教化之内涵,言辞通俗直白,妇女和儿童都能看懂。又如南县地花鼓代表剧目《买沙》就是将当地的真人真事搬上舞台,劝诫民众远离赌博;《生死牌》则是表现对昏官的唾弃以及对正义的赞颂;解放后创作了很多新戏,用来歌颂党的领导,宣传党的政策,宣扬新人新风尚。
(三)祖先之迹
礼仪、祭祀性是南县地花鼓的功能之一。花鼓戏在戏曲种类中归属于花部,花字在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解释为“草木荣也”,也就是草木昌盛,而春天正是草木茂盛的时节,所以自古就有迎春祀社、祈拜丰年的民俗活动。例如清嘉庆《常德府志》载:“近有为龙灯、水车狮子等灯,沿街游戏、甚唱采茶灯曲。”又如清同治《永定县志》载:“岁时初三日后,城乡即盛鼓吹,扮鱼龙,狮子,花灯诸戏。”每逢节日庆典,地花鼓戏班便会走街串巷,挨家挨户送上祝福,竹马地花鼓和围龙地花鼓是较为常见的表演类型。舞龙前主人会先备好糍粑和酒肉前来迎接,四方民众要敲锣打鼓,燃放鞭炮,手举五谷丰登的龙灯,待舞龙结束后绕粮仓、猪圈一圈再离开,以祈年景丰稔、福寿安康;元宵节到处是玩龙、舞狮、地花鼓、蚌壳戏,锣鼓声一片,热闹非凡。
同时南县自古受到巫文化影响,民间艺术长期和宗教并行发展,这就使得地花鼓不免成为了求神还愿的工具,当时的人们期望通过这些娱乐和祭祀活动拜祭神明,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的。
(四)经典之续
传承性也是南县地花鼓的功能之一。南县地花鼓之始从清代嘉庆元年长沙人李元六在南县乌嘴乡开班授徒算起,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对子地花鼓、竹马地花鼓发展到了第八代传承人,较后出现的围龙地花鼓也已发展到了第三代传承人。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像是一种“活的文物”,代表了南县人的智慧和精神。它不仅展现了传统的湖湘文化,又反映了各个历史阶段南县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
南县属洞庭腹地,被称作“鱼米之乡”,南县地花鼓从演出内容到演出形式都或多或少受到了农耕文化影响。如代表剧目《十二月望郎》中“四月望郎四月八,家家户户把田插”,就有体现田间劳作时的场面及丰收景象;又比如地花鼓的某些舞蹈动作也是在劳动的基础上提炼而成的,像“拔禾”。同时像竹马、围龙等道具的制作工艺直至现在还在传承。这一切都可以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几百年前当地人的审美方式和生活状态。
四、结语
我国地方戏形成与发展的常见规律是由民间歌曲演变而成戏曲剧种,探究南县地花鼓的历史成因及功用价值其实就是对花鼓戏这一湖湘代表性的戏曲剧种作根源梳理,找到它萌芽发展兴盛的历史原因,对照现实,分析整理出在现如今的社会环境中发展地方戏曲的当代策略,让地花鼓这一“活化石”得以继续传承下去。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而戏曲几乎和人类文明史相伴而生,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发展和继承优秀的传统戏曲文化,提高文化软实力,是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强国的重要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