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舞台上的切割与构成
——从汉剧《黎明》舞台设计谈起

2021-11-14吴海鸥

剧影月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语汇舞美样式

■吴海鸥

近年来舞台上的切割构成感的表现风格被大量设计师追捧运用。汉剧《黎明》的设计也借鉴了此类风格。汉剧《黎明》是为纪念新中国成立70 周年所创作的大型现代题材剧目,生动刻画了中国共产党地下党员为实现武汉和平解放做出的艰苦斗争,展现了在国民党即将撤退、解放军马上进城的真空时期,共产党人为保护城市、控制局势、维持秩序、迎接解放做出的一系列工作。在武汉解放的黎明前,每个人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国民党撤离前欲炸毁轮渡码头,破坏武汉水运交通。中共地下党员借望江楼掩护身份,设法取得情报。地下党小组力排万难,终于解除炸药危机,成功保护了轮渡安全,主角姜郦萍也因此壮烈牺牲。黎明来临,江汉关的钟声响起,武汉迎来解放!作为当时的政治经济中心,以及租界等诸多原因造就了武汉注定是一个气质不凡的城市,如何体现战乱时期的武汉,如何抓住战乱中武汉的形象特质是设计的出发点,舞台风格及样式的呈现将与形象合二为一,巨大的异形开合片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的视觉感,再加上表面平面构成式的建筑体零部件,突出战乱时期的混乱与压抑,利用景片之间的开合切割舞台空间及构图,运动中的不稳定板块有时将舞台封闭住,仅有一束光感穿透而来,最后终于江面升起千帆,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构成感的舞台风格特点

1、非对称性的视觉体验。镜框式舞台是大部分剧目演出不可规避的一个演出场所,在中国更是成为了剧目演出的不二之选,剧场台口本身的长宽比例各有不同,却也大致相同,所以多数剧目的观赏体验就是类似4:3 的镜框式的表演区,舞台最深处就是各种天幕景区,有的是写实的远景天幕,有的是意向的写意底幕,配合着舞台上的各种演出氛围及环境的体现。切割式的构成舞台有一类用法将原有背景做出构成感极强的切割处理,使舞台原有的方形画面变成了其他的形状,给人一种新的观感体验,造成多种非对称感的审美画面,现代感及构成感增强,同时也将此切割手法运用到整个剧目当中,多场次不同大小及角度的切割,形成了画面上的特定风格。

2、演出空间的切割。还有一些情况是将切割式景片作为表演区的划分,既可以完成视觉上的画面切分,又可以完成演区的切分,在舞台上将演区一分为二,两个空间可以同时表现两个时空关系,常见的如室内和室外的对比,或者是现实空间和心理空间的对比关系,以及其他具有变现力的对比呼应关系。

3、演出过程中动态切割的运用。还有一种运用的手法也很常见,那就是将切割式的构成景片随着演出的过程中不断变化,与表演和剧情结合,产生不一样的视觉感受,以及不同的表演语汇,升华舞美自身的语汇,表现出更强烈的舞台表现手法。如刘杏林老师设计的《青衣》中,后区黑色景片将底幕切割成一个方框,随着表演的不断变化,方框逐渐缩小,暗示着演员心理空间的不断压抑及变化,视觉效果强烈,并且将舞美语汇运用到了极致。

构成感的舞台风格的运用及适用题材

此类风格在剧目中也很常见,典型的剧目也不少,刘杏林老师运用的最为精到和准确,例如其昆曲《红楼梦》舞台设计中后区几个圆形透空景片的运用,保留了中式园林中的拱门意向,又将其简洁化图案感处理,这样在表现传统建筑风格的同时又凸显了现代人的审美意识,几个巨大的圆形景片后面既是外景与内景的间隔,又是戏剧中戏剧矛盾对立感的体现。

如何更好的在剧目的创作中运用此类风格样式?刘杏林老师在此类风格的创作上的作品数不胜数,每个设计也各有特点。如何更恰当的运用此类风格,更好的服务于舞台剧目的创作中,便需要设计师们认真权衡,仔细把握。

1、首先要结合剧目本身剧种特点。在全国共有约340多个地方戏曲剧种,因剧种不同,决定了受众及观众群体的不同,我们时常瞻仰大师,学习很多不同的创作手法,并深入分析是否有些风格样式适用于何种剧种及题材之中,但从切割构成式的舞台样式本身我认为并不存在与某些剧种的直接冲突,而是如何恰当准确的运用,丰富舞台演出及审美样式的同时,切不可过于扰乱戏剧本体,恰当地体现舞美自身的语汇,且不可过于强调自身语汇而与整体剧目气质不符合,那么不相融合自然便为不太成功的运用。

2、结合导演手法。过于写实的表演风格,可能不太能与表现主义的舞美风格相融合,本身给观众的感受也会是两张皮,不能统一,假使导演不能将景片自身的运动轨迹与表演相融合,那么舞美的运用也是不成立并且失败的,因为舞台上任何动态的表现都应当服从整体语汇的表现,不可孤立而行。

国内戏曲戏剧的创作中风格迥异,也很多样,有颂歌类及各种经典故事题材而成,切割构成式的舞美样式在刘杏林老师的手下可以与才子佳人题材充分融合,结合了当代的中式审美,而更多的其他创作者,运用此类风格也很多样,可以是抗战题材、史诗剧类型的题材,将厚重感与景片结合,突出历史的厚重感,也可以单纯作为风格样式,增加当代观众的视觉需求,所以此类风格的运用不局限于题材的选择。如何优化此类风格的创作是我们年轻设计师的追求目标,在剧目繁荣发展的今天,其实年轻的设计师们也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学习前辈总结出的优秀风格样式也是我们进步的基础所在,如何准确恰当的运用各类风格,是值得我们更加深入思考的话题。因为各类风格为我们所运用的时候必须结合剧目本身特质,有些导演在创作的过程中仍然以表演本身为最根本所在,曾经有个导演跟我诉说,导演首先要确定演出的风格样式,在这个信息膨胀发展的时代,没有更准确的风格样式是难以让观众接受的。所以我们年轻设计师需要熟读剧本,增加与导演的沟通,提高自身艺术修养才行。

任何风格的运用都有其优势及价值,如何将风格更好地服务于剧目的本体及整个剧目的整体创作之中,这就是舞台设计者的追求所在。

猜你喜欢

语汇舞美样式
在不同的Word文档之间借用样式或格式
1.2019世界集邮展览开闭幕式舞美效果图 2.武汉天地世界音乐节效果图
《荆楚岁时记》饮食类语汇探析
向大师致敬
俄国戏剧舞美特点初探
这是巴黎发布的新样式
“首届舞美大师论坛——感受视听空间的表现力”在京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