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岗位导向下的高校形体训练教学改革
——以空中乘务专业群为例
2021-11-14
(山西旅游职业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31)
形体训练常常被认为是舞蹈专业的基础,但与普通的舞蹈专业相比,形体训练更加关注的是人的体态和气质的塑造。比起专业的舞蹈,形体训练是通过舞蹈基础训练的方法塑造普通人,更接地气,因此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近几年,形体训练中还加入了体能训练的元素。
一、岗位导向下的高职形体训练教学目标分析
(一)高职学生的形体训练需求
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的发展方向是高端技能型人才,形体训练的需求来自于个人职业发展和个人生活。从这个角度来看,每一个学生都需要进行形体训练。学生入学前可能具有多样的教育背景,但形体合格者往往很少,而学生正好处在体态、气质、体能训练的关键期,形体训练自然而然就成为大多数学生喜爱的项目。
(二)空中乘务专业群岗位对高职学生形体的特殊需求
空中乘务专业群对应的岗位各不相同,核心岗位是空中乘务员(女)及空保(男),辐射航空地后勤服务人员,贵宾室接待服务人员等。分析一下不难发现该专业群岗位主要集中在运输部门,在线性运动的运输工具及站点上开展服务。作为对形体有特殊要求的岗位,体态、气质等成为空中乘务专业群中各岗位的基本要求。在空中乘务专业中就读的高职学生,求职时几乎都要进行面试,对形体进行考察,因此入学后要对形体进行长期、系统的训练,以确保最终成为形体训练水平较高、有终生形体训练习惯的职业人士。
(三)空中乘务专业群形体训练课程教学目标分析
岗位对人的培养需求需要通过课程来传达。空中乘务专业群中的形体训练课程是否能够符合岗位要求,从课程的目标制定上就可以看出。
首先,空中乘务专业群中各专业均为交通运输部门培养服务人员,这些工作人员进入岗位后需要有较强的身体素质,同时也要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其次,空中乘务专业群各专业岗位普遍对个人气质要求较高,这里并不是要求学生外表颜值高,而是要求学生的整体气质佳。再次,由于上述岗位的服务都是动态的,因此对个人的形体、仪态有较高的要求。据此,应依照岗位要求制定专业群形体训练课程的教学目标。
形体训练课程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技能、素质三个层面。知识目标方面,掌握形体训练体能、体形、体态三个维度的知识,熟悉体能、体形、体态训练的主要方法,其中体态包括动作体态和静止体态。技能目标方面,掌握体能、体形、体态的训练实践技能,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训练方法,并相应地改变生活方式,能够在体能、体形、体态发生变化时找到应对措施。素质目标方面,培养坚韧不拔、精益求精、团结协作的训练精神,切实增强身体素质,特别是体能素质,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身体状态合格、积极向上的接班人。空中乘务专业群中的不同专业应根据岗位实际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再细化相关要求。
二、形体训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自身条件不好
空中乘务专业群中各专业学生几乎都是普通专业的学生,只有少量出自舞蹈专业,这与各专业对应岗位的要求也有相关性,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文理知识基础,因而不能偏向于舞蹈艺术专业招生。所以总体上看,学生的体能、体形、体态基础条件一般,城市学生体态、体形稍好,但体能普遍较差,个别来自农村地区的学生体能好,但其他两项较差。虽然基础不好不能成为培养不好的理由,但也需要客观地看待前期基础对后期培养的影响。同时,也应当注意到,没有舞蹈功底,学生们形体训练的基础几乎为零,这在日常的培养过程中难免成为达成教学目标的障碍。例如在体态美的训练中,学生没有舞蹈功底,且自身条件不好,就很难完成老师的教学任务,而且长此以往,会影响学生进行形体训练的信心,进而影响学生学习的信心。
(二)学生对于形体训练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
在现阶段,大部分空中乘务专业都会开设两个学期的形体训练课,甚至还有一些会开设四至五个学期的形体训练课,以保证形体训练的连续性和有效性。但与岗位专业技能课程相比,形体训练课的学习效果不能立竿见影,需要长年累月的自我克制和训练,且与岗位上的具体工作表面上没有相关性,因此相关专业学生对于形体训练课并不重视,也不明白形体训练课对个人今后就业的意义,甚至有的学生认为形体训练课和体育课相似,没有必要上,少数学生上课时应付了事,从而影响了课程目标的达成,学生经过训练,体能、体态、体形变化不大,上课也就更没有积极性,形成恶性循环。
(三)教学内容传统,舞蹈化情况严重
高职院校普遍没有专业的形体教师培训队伍,教学中以舞蹈类专业为主,这使得教学的内容传统单一。同时教学内容没有从岗位出发去进行设计,使得学生学习一开始就无的放矢,只能被动地学习。在教学内容中没有融入岗位的职业特点,学生并没有真正感受到形体训练课带来的个人知识、素质、能力的提升,因而缺乏乐趣和兴趣。形体训练课中有一个重点内容就是运用肢体语言来进行情感的表达,课程情感目标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达成,而现在的教学内容中与情感相关的内容少之又少。
(四)教学设计简单,无法全面达成教学目标
现有形体训练课程的教学几乎没有设计,就是典型的舞蹈传统教学方法——“讲——示范——练习”,即使是讲的过程也没有进行内容的设计,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没有兴趣,对学习的目的了解不多,因而无法达成教学目标。实际上,现在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手段可供选择,设计一下教学过程,充分利用资源和手段,让课堂反传统,更有趣味,便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很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三、专业岗位导向下的高校形体训练教学改革
形体训练课程开设时间很长,但上述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需要从多个角度思考改革举措。
(一)针对岗位需求科学合理地完善课程内容,提升学生重视度
在专业岗位导向下设计课程内容,这在高职专业课程设置中已经是非常成熟的理念,然而在形体训练课程中却鲜有此种提法。原因在于很多学校并不把形体训练课作为专业课程,而是当作公共基础课。这种课程设置让形体训练课的内容变得极宽泛,在学生的适岗学习中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专业岗位导向下设计形体训练课程,是指按照学生求职、适岗、岗位迁移等的需要去设计形体训练课程,让课程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得到更多重视,这样不仅能提高教学效果,也能让学生在课程中受益。
(二)跟随教学内容调整教师配置,提高课程的实用性
体能、体态、体形训练的教学组织者必须有相应的知识基础,否则就无法达成教学目标。在空中乘务专业群的形体训练课程中必须增加舞蹈专业的教师,促进教学能力融合,真正做到交叉教研、相互学习。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本校本专业的具体情况对课程做出适当的调整,与时俱进,进行合理创新,保证形体课的内容更加贴合专业岗位的需求,满足专业学生适岗的要求。
(三)利用资源丰富教学设计
现在上到国家,下至各省市,教学素材日益丰富,互联网自媒体也相当发达,加上人们对形体气质的需求日益强烈,因而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十分丰富。形体训练课程从教学内容、岗位情境出发,吸收高质量资源丰富教学设计,让课程不再是设计简单、资源单一的传统式课程,而变成岗位情境下有丰富资源支撑的设计式课程,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心理课指引下的因材施教
当代学生多为00 后,教师们普遍反映学生的心理状态不好把握,想要因材施教,一方面是怕伤害学生的感情,另一方面也怕形成情绪对立。实际上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开设心理课程来解决,请心理教师共同完成形体现状的调查,然后由心理教师和形体教师共同努力,分层分组完成对形体的训练,让学生清楚自我情况,对未来的训练方向有全面的认识,并在心理上保持积极的态度。
(五)重视线上课堂设计,发挥互联网教学的作用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已成为教学的主流方式,疫情影响下纯线上课程也成为现实,线下形体训练课程要广泛吸取线上形体培训课的优势,将思维放到形体室以外,让线上课程发挥对线下课程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也是教师解放思想的一个方向,很多教师在内心里不认可线上教学,但这种方式已经被验证是合理有效的。
四、总结
综上,形体训练课程已经不能再简单地归为公共基础课程,在很多专业里应该成为典型的与专业岗位相关的专业课程。作为专业课程,则要在专业岗位的导向下完成课程的重构,对课程内容、课程教师、课程设计、课程资源进行全方位的思考与整合,再加上互联网线上课程元素,使形体训练课程真正成为学生喜爱,并且利于学生岗位就业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