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作品分析对钢琴演奏的重要性
2021-11-14郭恒欣
郭恒欣
(湖南交通工程学院 人文与艺术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
钢琴演奏要求演奏者具有较高的技巧处理能力,同时投入足够的情感,努力深入音乐本身并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带动观众的个人情绪。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过于重视学生演奏技巧的获取,对于情感体验的重视程度并不高,学生难以对音乐中所表达的情感进行体会。基于此,演奏者有必要对音乐作品本身进行深入研究,从根源上提升音乐学习的针对性与可行性。
一、音乐作品分析对钢琴演奏的重要性
(一)提升演奏者的艺术审美能力
进行一场完整的音乐演绎是钢琴演奏的主要目标,不论是对于钢琴学习者还是钢琴爱好者来说,这一目标都是不可变的。在钢琴演奏之前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能够让演奏者充分了解该音乐作品的内涵,有助于其艺术审美能力的提升,同时对于演奏过程中对音律等的把握也具有促进作用。
(二)强化作品情感表达
任何一种艺术作品表达的艺术情感都可能是独一无二的,音乐作品亦不例外。这就是音乐表达的灵魂,同时也是艺术鉴赏的关键。演奏者只有通过作品分析才能够深入体会作品的灵魂,富有灵魂地进行作品演奏。例如在对著名作曲家贝多芬的《悲怆》钢琴奏鸣曲进行演奏之前,演奏者需要对其创作背景等进行了解,充分体会创作者的情怀及其当时的感受,最大程度上表达出该音乐作品最初的情感。
(三)提高演奏效果
专业评委等通常以现场的演奏效果作为评价演奏者演奏水平的主要标准,那么如何提升个人演奏效果便是每一个演奏者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通过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演奏者能够萌生更多的感悟,有助于演奏者个人情感与音乐作品的融合,这对于演奏效果的提升尤为重要,同时也能够给予听众不一样的听觉感受。
二、钢琴演奏中音乐作品分析的主要内容
(一)创作背景的分析
在对一部音乐作品进行分析之前,演奏者需要对其创作背景进行一定程度的了解。作品背景往往包含作曲家的个人经历及当时的社会环境等,这些是确立作品主题的主要基础。通过对作品创作背景进行分析,演奏者能够深入到作者的创作环境中,身临其境地对作曲家创作过程中情绪的变化等进行还原。对于国家性作品或民族性作品来说,其整体特征十分鲜明。例如,在对中国音乐作品进行分析时,演奏者首先需要对中国文化进行了解,结合中国人的审美特质及思想观念对作品进行演绎。相较于西方音乐作品来说,我国的音乐作品与之存在较大差异,不论是在音乐旋律、曲式结构还是在调式调性等方面均具有不同的特点。基于此,音乐演奏前的准备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演奏者有必要通过多种途径如互联网等对该音乐作品的相关信息进行了解,最大程度上把握作品内涵,体会作曲家想要表达的主要情感。
(二)主题和体裁的分析
前文提到,音乐作品的诞生首先需要确定主题。通过对音乐作品主题的分析,能对作曲家想要表达的主要意图进行了解。主题是进行作品创作时的基点,作品创作的过程就是对该主题进行深化的过程,钢琴演奏的过程同样也是对作品主题进行再次解读的过程。因此,演奏者只有在正确理解作品主题与中心思想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才能够真实地还原音乐情境。诗歌是一种格律特征较为突出的体裁,从本质特征来看,其与音乐作品相似程度较高。钢琴演奏者需要对音乐作品的体裁结构进行充分的认知与分析,这样才能够在音乐演奏的过程中营造适当的音乐氛围,引导听众进行深入思考。比如柴可夫斯基的《十月——秋之歌》这首作品中涉及很多内心活动的表达,在对该音乐作品进行演奏时,演奏者就需要格外注重其中所蕴藏的情绪的细微变化等,并据此对演奏过程中呼吸的强弱等进行调整。
(三)曲式结构的分析
曲式结构是音乐作品的主要框架,是整个音乐作品的支柱。优秀的音乐作品往往具备十分经典且值得学习的曲式结构。就西方音乐作品而言,奏鸣曲式结构的应用范围相对较广,三部性的结构原则能够将音乐作品中的民族性、冲突性等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当然,除此以外,现代音乐中常用的曲式结构还有二部曲式结构、回旋曲式结构等,多种曲式结构交叉的音乐作品也并不罕见。不同曲式结构所表达的音乐情感及产生的音乐类型各不相同,随着作品需要的变化,所应用的曲式结构也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
基于此,在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演奏者不仅要注重对作品宏观层面的认知,还要专注作品的细节,如对具体的演奏记号等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一般来说,演奏者需要重点对音乐表达过程中的力度、拍号、和声等的安排与调整进行思考,这对于结构细分来说尤为重要。若演奏者能够在正式演奏之前透彻地对上述信息进行理解,则能够使演奏质量大大提升。由此可见,精确把握作品结构对于作品内在情感的正确表达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四)音乐风格的分析
音乐风格是音乐作品的显著表现之一。不同的音乐家创作氛围、创作初衷等不同,所创作的音乐作品的风格也有所不同。除此以外,创作者本人的审美特质、音乐表达方式等也会对音乐风格的形成产生影响。在作品创作初期,多数创作者会选择将模仿作为切入点,随着创作经验的不断增加,创作者的个人特点逐渐明确,其所创作的音乐作品也更具特色,如旋律色彩、和声插入等均可作为展现特色风格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时,还需要对这种独特的表达风格予以重视,从而深入了解该音乐作品的巨大魅力。例如,在对多段音乐作品进行分析时,演奏者可有意识地对不同音乐作品的调式、调性的具体变化进行记忆,并将其与作者情感的变化,甚至作者所处的生活情境等联系起来进行思考,从而在情境表达上做到准确还原。
节奏是音乐表达过程中活跃度最高的因素,因而乐句的长短、乐音的强弱等也会对音乐作品的表达效果产生影响。因此,加强音乐作品节奏分析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一般来说,演奏者需要对作品中所包含的节奏类型及典型音型的具体数量等进行判断,之后与该音乐作品的节拍等进行联系。
三、钢琴演奏中音乐作品分析能力提升的路径
(一)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
一个出色的演奏者所具备的音乐分析能力往往是十分突出的,而要想拥有高水平的音乐分析能力,演奏者本身需要具备扎实的音乐基础,即具备足够的音乐理论知识。当然,充足的审美经验也能够为理论知识的丰富奠定基础。这样一来,演奏者能够在初次接触音乐作品时,稳准狠地看穿作品表达的内涵及其中心思想。基于此,演奏者应不断加强对专业内外理论知识的学习,促进个人作品解读能力的提升,亦或者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生成专属于自己的音乐作品分析方法,为钢琴演奏水平的提升提供条件。如,钢琴演奏者可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系统训练,即利用互联网网络平台对个人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所需要完善的部分进行检测,之后有针对性地对个人理论知识进行补充。该方法的运用能够大大提升演奏者理论知识学习的有效性及效率。除此以外,演奏者还可以定期参加乐理知识的培训,通过讲师的专业讲解吸收理论知识。参与音乐交流大会等社交活动也是进行自我补充的大好时机,通过与其他音乐人进行沟通交流,演奏者能够吸收更多的演奏经验与作品分析经验,同样能够为音乐作品分析能力的提升及理论知识的丰富起到积极作用。
(二)提升个人审美情趣
演奏者音乐感知能力的提升,对于其音乐作品分析能力的提升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要想拥有更强的感知能力,进行更多的经典作品研习就十分有必要。通过长期的音乐学习与音乐实践,演奏者往往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作品分析能力,其钢琴演奏能力也有所提升,但只有不断接触不同文化种类、不同特点的经典音乐作品或独具特色的音乐作品,才能够更好地对演奏者的旋律分析、主题分析等能力进行锻炼。基于此,在日常练习过程中,演奏者可有意识地寻找音乐种类、风格相差较大的音乐作品进行练习,切忌生活在音乐演奏的舒适区与安全区,这并不利于演奏者本身作品分析能力的提升。
另外,对演奏技巧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音乐作品内容的展现及情境的渲染与演奏者本身演奏技巧的掌握程度有直接的关系,“声情并茂”的演奏效果是每一个演奏者所追求的,而要想达到该目标,演奏者需要对演奏技巧进行熟练掌握,从而把握不同音乐作品的精髓,并对不同审美风格的音乐作品的情感进行完整的展现与深层次的渲染。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钢琴演奏过程中对音乐作品的内容及表达形式等进行分析是十分重要的。这样不仅能够促进演奏者本人审美能力的提升,还能够让其更加全面地对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进行了解,深入剖析其内涵,为更好地渲染音乐情境奠定基础。当然音乐作品的分析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时代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这对于钢琴演奏效果的提升来说是尤为重要的。与此同时,对音乐作品的主题、体裁及创作背景等进行分析是音乐作品分析的主要步骤,通过对上述内容的分析,演奏者本身的演奏能力及审美能力能够得到显著提升。最后,要想实现演奏者钢琴演奏效果的大大提升,演奏者本人还需要提高音乐审美情趣并加强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不同类型、不同节拍等的音乐作品进行分析训练,切忌安于某一音乐表达领域,这并不利于音乐作品表达效果的提升,对于演奏者本身分析能力的提升所起到的作用也并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