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记忆与文化生产
——新疆兵团军垦题材影视剧的谱系寻踪

2021-11-14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6

电影文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军垦影视剧兵团

邹 赞(新疆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一、新疆兵团军垦题材影视剧与群众文化建设

作为一部集思广益并且能够呈现新疆兵团文化发展整体状况的著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志》对兵团文化的特征做了极富洞见的描述:“从横向来看,第一,是军旅文化和屯垦文化的融合;第二,是各民族的文化融合,特别是内地以汉族文化为主的文化同新疆各少数民族的文化融合;第三,从更广的角度看,是中亚文化、欧亚文化的融合。”概而论之,兵团文化是一种以爱国主义为精神内核,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价值遵循,具有兼容并包和传承创新特质的社会主义红色文化。这种文化样态紧紧扎根于中华文化的血脉之中,面对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始终保持精神生态的先进性和进取精神,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西北边疆稳步推进屯垦戍边事业的伟大实践,凝练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现代军垦戍边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如果考虑到文化的多层次性及社会效能上的广泛性,兵团文化还可以从群众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等角度加以探察。事实上,群众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命名是一种“滑动的能指”,它们之间常常交叉重叠,界限模糊。因此,我们这里展开的讨论只能是一个大致的归类,并不具备分类学意义上的精确性。由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初创时期的主体构成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第二军、第六军以及接受整编的“九·二五”起义部队,所以军旅文化特征十分明显。新疆兵团继承了井冈山精神、红军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南泥湾精神,在文化建设方面汲取了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重视文艺工作的优良作风,强调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展开思想政治教育。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之初就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二兵团政治部文工团。“该团由国民党起义部队新疆警备司令部演剧队、军乐队、电影三队、电影十九队组成。”20世纪50年代初,新疆面临剿匪肃特和垦荒建设的双重使命,为了稳定军心,鼓舞士气,激励部队将士尽快转变身份,全身心投入建设“新新疆”的历史洪流中,新疆军区在基层连队开展了“兵写兵、兵演兵、兵唱兵、兵舞兵、兵画兵活动”(简称“五兵活动”),为兵团成立前后的群众文化工作制定了政策发挥了导向作用。“五兵活动”以田间地头、连队土操场、戈壁滩、水利工地、地窝子等为活动场所。“活动的主要形式,多为群众喜闻乐见而又简便易行的枪杆诗、顺口溜、快板书、墙头画、相声、歌舞、拉歌、赛歌、表演唱等。”“五兵活动”有效推进了兵团的基层连队文化建设,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歌谣和谚语,逐渐形成了一种融合齐鲁文化、湘楚文化、中原文化、秦陇文化、巴蜀文化等多样地域文化,呈现边地生产生活风貌的兵团民间文化形态。1962年,新疆兵团在基层文化工作中推行“四句话活动”,所谓“处处有歌声、月月有晚会、经常做工作、假(节)日有活动”,基本宗旨就是要充分发挥文艺活动的宣教娱乐功能,以群众广泛参与的方式潜移默化传播兵团文化,弘扬屯垦戍边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五兵活动”还是“四句话活动”,电影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电影失去了前现代绘画、雕塑艺术所蕴含的“灵韵”(aura),它以标准化和同质化生产模式成为现代文化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凭借意义生产的大众媒介属性不断制造梦幻状态,为观众提供一套诉诸视听语言的叙事机制,参与特定意识形态的生产和流通。从传播覆盖面和文化接受的角度上讲,活动幻灯片、广播、露天电影可以算作兵团自创立初期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最为大众化的文娱活动。但这个时段的活动幻灯片和露天电影并非典型意义上的大众文化,而是更加贴近群众文化。兵团高度重视电影的政治宣教功能,早在1958年就专门召开电影工作会议,“明确今后电影放映工作要做好放映人员的思想教育管理工作,继续深入普及放映、消除空白点,发扬协作精神和搞好划区放映,改进影片宣传方法和提高宣传质量,做好影片供应选排工作等五项任务”。次年,兵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紧密锣鼓开始筹建绿洲电影制片厂,尽管该制片厂在一年后即宣布停办,但仍然拍摄了《围栏放牧》《丰收前奏》《带雪犁地》《猛进水库》等多部纪录片。与此同时,兵团开始与疆外相关机构合作摄制屯垦戍边题材纪录片或故事片,比如1956年,兵团携手八一电影制片厂及捷克斯洛伐克合拍纪录片《银花开遍天山下》,该片普遍被认为是第一部反映兵团棉花丰收场面的大型彩色纪录片。

露天电影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兵团人业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时还负载着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职能:一方面,凸显主旋律意识,独立或者合作摄制《沙漠里的战斗》《生命的火花》《军垦战歌》《沙砾》《军队的女儿》等影片,人物和故事原型均取自解放军剿匪和新疆军垦第一代艰苦创业的生产劳动,如《生命的火花》就是由有着“中国保尔”美誉的进疆湘女王孟筠的真实事迹改编而成。另一方面,兵团注重以组织观看电影的方式配合政治思想教育,由于兵团职工大多来自五湖四海,大家接触的生活风俗、文化背景乃至思维方式有着很大不同,尤其是对新疆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缺乏系统了解,因此有必要提供某种便捷的渠道,搭建起各民族群众相互了解的“共享空间”。如此看来,电影不失为一种理想的选择,视听媒介的形象性和直观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因语言文字沟通能力不足导致的交流障碍。观看《冰山上的来客》《天山红花》《阿娜尔罕》《艾里甫与赛乃姆》等影片,既可以帮助兵团职工更加详细地了解新疆的历史与当下,认识到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的状貌,也可以加强少数民族群众对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区域发展战略、宗教政策的准确把握。“文革”期间,兵团电影事业迎来了低谷。“那时放映单位只能放映8个‘样板戏’和复映过多次的《地雷战》《地道战》《南征北战》。”兵团各项事业都在“文革”中遭受重创,有的甚至彻底崩塌,以至于20世纪70年代兵团曾一度被撤销建制。1981年国务院批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恢复建制,兵团各级政府开始重视文化建设,曾在1983年5月和1988年9月先后两次召开文艺创作座谈会。“明确了兵团文艺工作的方向和任务就是‘宣传兵团、塑造兵团人形象’,‘立足兵团,放眼全区全国,多出无愧于伟大时代的作品’。”颇为明显的是,兵团在新时期将文艺工作重心转移到构建兵团人形象,尝试通过文化输出扩大兵团的社会影响力,这种主体意识的提升一方面反映了国家层面对新疆屯垦戍边事业的高度认可和大力扶持,另一方面也显现出兵团政府重视文化软实力建设,积极倡导“文化戍边”的发展思路。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电视播出机构逐渐在兵团农场普及,形成了兵团、师部、团部(简称“兵、师、团”)三级电视台播放体系,先后播出《最后的荒原》《丝绸古道话屯垦》《边境团场纪行》等电视专题片。兵团系统的电视制作机构不仅摄制了《希望的田野》等专题片,还尝试独立或合作拍摄电视剧,代表性作品有《雪冠》《春归哈拉苏》《谁是强者》《三眼泉星火》《眼泪是甜的》等。90年代中期,随着电视作为日用家电进入大多数兵团农场职工家庭,电视剧成为兵团人文化消费的主要对象。由于兵团边境农场在地缘政治位置上的特殊性,电影和电视两种媒介在这里不仅发挥着宣教和科普作用,还自觉履行抵御“三股势力”和警惕西化思想侵蚀的“守门人”职能。应当说,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电视以其频道众多、节目丰富、观看空间家庭内部化、大众参与等诸多优势迅速抢占了原先由电影占据的位置,电影反而变得越来越小众,除了在都市影院里继续上演巨幕奇观和三维魅影,活动幻灯片和流动电影放映机走乡串户,放映的影片也以科普专题片和主旋律电影为主,这实际上是由国家层面主导的文化惠民活动,该活动旨在推进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但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容易流于形式,常常难以达到预想中的效果。“团场大批新职工、外来职工需要加强科普教育,然而不少连队害怕加大连管费用,对电影队来连队放科普片态度不积极。”

从上述梳理可以看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具有重视群众文化建设的良好传统,它一方面延续了中国共产党在人民军队开展文艺工作的有益经验,另一方面又结合时代的变迁,充分调用电影电视等媒介形式,构建起一种耦合主流意识形态与大众日常生活的新型群众文化。

二、大众文化语境中的新疆兵团军垦题材影视剧

笔者曾撰文指出:“如果说,以《冰山上的来客》《阿娜尔罕》《哈森与加米拉》《绿洲凯歌》《黄沙绿浪》为代表的‘十七年’电影将视域投向帕米尔高原和广袤的南疆大地;那么,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方才作为一个特殊的实体,在当代中国影视文化的光谱中真正显影。”1990年,国家根据时势的需要,决定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作为国务院单列的省部级单位,这项决策为兵团在新时期的发展注入了生机。1995年,文化部印发《关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汇报文化工作情况的会议纪要》(办秘函〔1995〕96号),“明确把兵团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同等对待,将兵团文化事业纳入国家文化事业总体发展年度计划与中长期规划之中,单列户头,专项经费单列划拨,把兵团58个边境农牧场作为‘老少边穷’地区对待”。除了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兵团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文化兴边、文化戍边”为基本纲领,深入开展“三项文化工程”“五个一工程”“民间文学集成”和“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等文化发展战略与文化惠民活动,集中推出了一批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影响的影视剧和电视专题片。这些影视作品大多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兵团初创期的社会历史为背景,反映解放军进疆部队、九·二五起义部队、西上天山的湘鲁女兵、内地支边青年等群体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伟大历史功绩,影像叙事机制融合了宏大叙述与日常生活的微观细部,试图重构那段难忘的屯垦岁月,书写兵团人“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精神风貌,为市场经济背景下兵团精神的传播与弘扬提供鲜活的史料。

作为一种典型的大众文化样式,影视剧的生产、传播与消费都是一种文化社会学行为,表征着某个时代、某一群体的特定症候。从文化生产的意义上说,需要关注的首要问题就是:“研究文化产品生产者的种族、阶级、性别、年龄等‘文化身份’,回答‘我是谁,我们是谁’的问题,从而搞清楚文化生产中‘主体性’关系。”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兵团积极贯彻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密切结合兵团的实际情况,出台了“艺术双优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方针,集中推出一批优秀影视作品。兵团电视台除了拍摄《兵团故事》《印在人民币上的女拖拉机手》《帕米尔之歌》《西上天山的女人》《西出阳关寻故人》等电视专题片,还参与拍摄《月上昆仑》(12集)、《重返石库门》(17集)、《问问你的心》(20集)、《热血兵团》(20集)等。此外,在波及全国的军旅题材影视剧热潮的影响下,内地相关传媒机构也开始关注兵团军垦题材,独立或与兵团相关部门联合制作影视剧,代表性的有《戈壁母亲》《化剑》《走天山的女人》《烈日炎炎》《八千湘女上天山》《戈壁儿女》等。就兵团题材电影而言,除了纪录片《新军垦战歌》《天山之子》《千古之策》,屯垦戍边历史题材片《大风歌》,主旋律剧情片《别尔克乌》《红柳情》《阿拉尔·我和你》《伊犁河谷》,青春励志电影《我的处女地》,还出现了“兵团军垦第二代”以学院派身份拍摄的影视作品,如《天山雪》。

三、新疆兵团军垦题材影视剧的谱系

从谱系学的意义上说,新疆兵团军垦题材影视剧大致可以归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影视剧主要侧重宏大叙事,尝试全景式展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从建立到发展的壮阔历程,在人物塑造上聚焦对军垦战士男性英雄群像的刻画。《热血兵团》可以称得上是这方面的首部力作,该剧通过细致勾描两代军垦拓荒者的奉献精神和人生命运故事,从整体视野再现了兵团沧桑巨变的数十年历史。2010年上演的电视剧《化剑》也颇具典型性,该剧由郑军导演,新疆籍著名军旅作家王伶、褚远亮联袂编剧。剧情将重心投向国民党10万起义官兵,一方是以刘铁、吴颂莲为代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另一方是以俞天白、肖伯年为代表的国民党起义官兵,双方在共同参与剿匪平叛和垦荒劳动中化干戈为玉帛,从兵戎相见到冰释前嫌,携手共进,化剑为犁。该剧的一大亮点就是生动再现了共产党人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卓有成效的创新实践。和平解放初期,新疆经济凋敝,百废待兴,残匪四处逃窜作乱,社会历史环境十分复杂。在这重要时刻,毛泽东主席做出重要指示,要求战士们:“放下你们的武器,扛起你们的锄头,共同建设大西北。”在党中央的周密部署下,中国人民解放军进疆部队和九·二五起义部队脱下军装,就地集体转业,开启了新疆现代屯垦戍边事业的崭新篇章。可以归入此类电视剧的还有曾剑锋导演的《屯戍西疆》,该剧由宁波中青创影视传媒公司出品,讲述了兵团两个家庭、三代人延续半个多世纪的情感纠葛。

第二类影视剧聚焦兵团成立前后军垦战士的婚恋问题,塑造了湖南、山东等地女性积极响应新疆军区号召,报名参军,西上天山并从此扎根戈壁大漠的感人故事。她们与男战士一起垦荒戍边,成为亘古荒原上第一代“戈壁母亲”,将历代屯垦“一代而终”彻底改写为“世代屯垦”。此类影视剧又可以根据女主人公的具体来历进行更加细致的分类,以湖南女兵进疆故事为题材的影视剧最为集中,甚至可以说已经形成银幕上的“湖湘女兵”现象,代表性的文本有《走天山的女人》《八千湘女上天山》。

《走天山的女人》被定位为集“励志、浪漫、怀旧”于一体的军旅题材电视剧,该剧又名《血色浪漫》《火红年代》,制作阵容强大:编剧聂欣曾在新疆生活多年;多位主演曾在大型军旅题材电视剧或历史剧中扮演角色,如常缨的扮演者王彤曾主演《军人机密》,郑汉的扮演者罗钢曾出演《红十字方队》,曲秀的扮演者田玲参演过《历史的天空》,郑海的扮演者杨立山曾出演《激情燃烧的岁月》。该剧选择石河子军垦第一连作为外景拍摄地,剧情跌宕起伏又极富诗意现实主义风格,热映过后引发了新一轮军旅剧的追剧热潮。

《八千湘女上天山》改编自军旅作家卢一萍的同名报告文学,这部作品曾荣膺“五个一工程奖”,是“人生中国”出版项目的标志性成果。原著作者卢一萍通过广泛的前期调研,尝试尽可能还原这段特殊历史的原貌。“为了最大限度地贴近真相保持纪实文学的特征,卢一萍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采访南疆,再沿准噶尔盆地周边采访北疆,行程两万多公里,历时五载,三易其稿,并深入湖南、四川、北京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十多个农业师寻访了上百位湖南女兵和其他当事人。”该书对20世纪50年代初湘女进疆后的情感和婚姻问题做了多角度全方位的透视。叙述者在占有大量口述史料的基础上,一方面客观冷静叙述湘女进疆的历史语境、基本动机和各不相同的人生命运;另一方面本着尊重历史事实的态度,注重对人物来疆以后思想情感的内在变化进行深层透视,翔实记录了湖湘女兵这个特殊群体的梦想与激情、乡思与缅怀、奋进与彷徨……原著恰到好处地运用“图—文”叙事的互补功能,在文本叙述中穿插大量珍稀老照片,使得这部非虚构力作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献史料价值。湖湘女兵的传奇故事通过影视生产的跨媒介转换,成为女性军旅题材影视剧和红色青春偶像剧的题材富矿。

在以女性为主要对象的兵团题材影视剧中,除了“湖湘女兵”的故事不断被书写和再现,山东妇女以及从陕西甘肃等地因各种缘由前往新疆屯垦戍边的故事也越来越频繁出现在银幕或电视上。2017年,由唐德影视公司出品、鲍成志导演的电视剧《花儿与远方》将镜头直接投向山东来疆妇女,剧情在时间上跨及1952—1964年,通过塑造以郝玉兰、二曼、赵凤为代表的从沂蒙山老区来到新疆的女性群像,尽情讴歌山东妇女在新疆兵团屯垦戍边事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戈壁母亲》是另一部以山东妇女为表现对象的电视剧,该剧由沈好放导演,2007年播出,上映之初即好评如潮。这部电视剧改编自韩天航小说《母亲和我们》,以“寻找”为叙事母题,山东农妇刘月季带着两个儿子和途中捡到的女儿历尽艰辛到新疆寻找丈夫,但丈夫钟匡民在革命的战斗历程中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伴侣,已经向组织申请解除在老家的封建包办婚姻关系,坚强的刘月季既没有撕破脸皮大哭大闹,也没有向组织上提出任何过分要求。她唯一的念想就是要为孩子们找到爹,凭借一位女性/母亲的自尊放弃这段被长辈们强行撮合的婚姻,在这荒凉的戈壁滩上扎根安家。刘月季是军垦第一代戈壁母亲的缩影,也是“大爱”的化身,她凭着自己宽阔的胸怀、无私的母爱、高尚的品格赢得了大家的尊重,成为矗立在玛纳斯河畔的一块永不磨灭的精神丰碑,具有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

第三类影视剧侧重对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的集中呈现,比较典型的是《沙海老兵》,该剧以李卫平的报告文学《壮哉,沙海老兵村》为文学蓝本,由高希希导演,在2018年初两会期间登陆央视。剧情主要讲述英雄团官兵在紧急关头为了尽快赶往和田剿匪平叛,义无反顾决定徒步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英勇事迹。该剧一方面生动刻画了刘德寿和枣花、栗峰与文清、姚大勇和马云芳几对恋人曲折的情感经历,另一方面由个体生命传奇管窥大历史的汹涌洪流,反映英雄团官兵由部队将士到生产建设兵团职工的身份转变过程,通过对“沙海情结”“沙尘暴”“沙漠改造”和“垦荒劳动”的具体呈现,将人物内心由纠结迷茫到满怀憧憬的变化过程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近年来新疆兵团题材影视剧日益重视对第一代兵团知识分子群体的再现,比如李舒导演的《大牧歌》。该剧改编自韩天航小说《牧歌》,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军垦细羊毛之父”刘守仁先生为原型,既分享了20世纪50年代从内地支援边疆的知识分子个体经验与记忆,又通过设置爱情/事业这样一组经典冲突模式,紧扣屯垦戍边基本底色,绘制出一幅反映第一代兵团知识分子心路历程的斑斓画卷。

结 语

总的来看,新疆兵团军垦题材影视剧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历了由全景式史诗再现到微观叙事,由聚焦剿匪肃特、屯田垦荒到反映知识分子心路历程,乃至呈现兵团第二代人生命运故事的叙事流变,成为书写当代新疆屯垦史的重要媒介。从这一意义上说,新疆兵团军垦题材影视剧积极发挥大众传播的社会服务功能,有效参与新形势下屯垦戍边文化认同的建构,是走进新疆屯垦戍边历史,认知兵团重要战略地位,理解兵团精神内涵的重要载体。

猜你喜欢

军垦影视剧兵团
兵团记忆
兵团记忆
兵团记忆
影视剧“烟雾缭绕”就该取消评优
被影视剧带火的“胜地”
试论影视剧中的第三者现象
兵团在
吕永海:用执着传承兵团精神
用兵团精神凝聚兵团人的梦
中国美利奴(军垦型)羔羊早期小群培育产毛性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