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使用与满足理论视域下手机测评类节目的受众满足现象分析

2021-11-14李佳悦

声屏世界 2021年19期
关键词:哔哩博主类节目

□ 李佳悦

手机行业在近十年来快速发展,手机厂商新品发布不断,新的功能日渐增多,人们在面对众多手机进行选择时,需要一档节目对手机来进行充分地了解,同时众多的数码产品爱好者也需要相关节目来进行赋能和社交圈的搭建。于是,手机测评节目应运而生,并在近十年内发展迅速。手机测评类节目在我国的发展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开始于2010年3月,独立自媒体人王自如在优酷视频上投放了一则《27IMAC开箱视频》,标志着国内电子产品测评类节目的开始。同时伴随3G网络的建设,智能手机开始大展拳脚,国内的手机市场迎来换机热潮。而此时网络上的相关测评节目多为个人投稿创作,没有形成专业的测评节目。到了2012年8月,王自如创办网站ZEALAR,正式走上专业团队测评的道路,同年,国内其他专业的手机测评类节目也开始崭露头角,手机测评类节目由此进入第二阶段。移动互联网在随后的4G、5G时代迎来了高速发展,智能手机作为其中必备的交互终端,发展势头旺盛。手机测评类节目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的日渐庞大,也在快速发展,到现在形成了以《科技美学》《搞机零距离》《小白测评》等为主的一众手机测评类节目。这些手机测评类节目主要投稿于哔哩哔哩、今日头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同时也大都在运营相关的微信公众号。这种多节目样式、多平台运营的方式标志着手机测评类节目进入第三阶段。

手机测评类节目主要以个人创办的自媒体为主,具有很强的灵活性。自媒体的迅速发展也让手机测评类节目打破了在以往传统媒体时代缺失的现象,给受众以媒介接触手机测评的可能。新媒体时代受众和传播者之间的互动,更让受众与节目之间加强了双向交流,需求和满足对接得更为明确,互动的出现让节目在功能性上产生了更多的可能。手机测评类节目满足了相关受众的众多心理需求,产生了许多现象,本文将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框架出发分析探究这些现象。

手机新品尝鲜的满足

手机行业在以往的功能机时代大都停留在使用为主的状态,功能上的突破不大,创新主要体现在形态样式的改变上,产品的更新换代也较慢,人们购买手机主要集中于打电话、发短信这两大基础功能。而2007年,随着第一代iPhone的发布,智能手机高调亮相历史舞台。两年后,安卓系统在智能手机上的应用给行业注入了另一股新鲜的血液,国内手机厂商的智能手机也得以快速发展。智能手机带来的丰富体验有别于传统的功能手机,在某种程度上它更像一台移动的电脑,所以智能手机对于硬件的要求也较高,需要厂商定期进行更新。经过十多年来手机市场一轮又一轮的洗牌,国内手机市场逐渐形成了以华为、小米、OPPO、ViVo、苹果为主的市场格局,这些大厂之间面对客户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手机厂商之间的竞争主要集中于手机硬件升级以及系统软件的更新上,各大厂商的发布会成了手机厂商秀实力的舞台。但在发布会上受众面对他所关注的机型只能了解到厂家的一家之言,厂商为了争夺市场往往在介绍自家产品时会夸大宣传,而这些新机型的具体性能、使用体验到底如何,新技术的亮点体现在什么地方,这是关注手机这一数码产品的受众迫切想知道的,受众对于新机型、新技术有着较强的尝鲜需求。

得益于新媒体的发展,手机测评类节目也借助这一春风大量出现,自媒体的生产方式让测评相对独立,内容更为丰富,速度也更快,受众对于新产品的尝鲜需求可以通过这些节目得到很好的解决。现在手机测评类节目一般都会与手机生产厂商进行合作,第一时间拿到新机,发布会一结束有关手机新品的测评节目就已经在视频平台上发布,受众可以通过视频平台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新机更为详细的内容,尝鲜的需求被最快地满足。而以《唯颂科技XYZONE》等为代表的一些测评节目,会对手机新品进行拆解,展示手机的内部构造,从手机内部分析手机的相关配置、技术原理,全方位的展示让受众对于产品有了一个更为深入的了解,手机内部构造的展示最大化地满足了受众的尝鲜需求。甚至现在的手机测评节目在一定程度上还培养起了一批以数码产品爱好者为主的忠实观众,他们观看手机测评节目就像追电视剧一般,节目对于他们来说不仅是了解手机新品的窗口,也是内心情感的寄托。

对比分析产品的满足

智能手机行业在中国市场刚刚兴起时,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还未普及,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也刚诞生不久,人们了解手机的主要渠道是电视广告以及线下门店的实地探访,消费者面对的手机品种大为受限。另外,传播者与受众不对称的局面,催生出大量介绍产品为辅,营销为主的购物类节目,甚至某些电视广告借着科技的外衣毫无底线地对产品进行虚假宣传,用一个远低于消费者心理预期的价格来大量售假获益。受众在这种局面下既需要一个公正客观的不带有营销套路的节目来使自己对各类手机产品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也需要一个较为公开透明的价格来避免损失,显然传统媒体正盛的时期是难以满足受众这一需求的。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小米为主的一大批带有互联网性质的新兴手机厂商得以出现,这些厂商主打线上销售的渠道,参数配置以及价格都公开透明。同时京东、淘宝等一众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也使得大多数手机产品的价格不再被线下商家随意起价,消费者的价格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是科技的发展让手机上的功能越来越多,各个手机厂商之间的手机又有着不同的特性,如何在一众厂商不同的手机产品之间做出判断,选择自己心仪的产品成了消费者眼前的一道难题。手机测评类节目中对于各大手机之间的对比横评,是一个解决这个难题不错的方法。所谓对比横评就是选择相同价位档的手机放在一起,对于手机的性能、影音、拍照等方面展开对比评测,同时给各个手机打分。在对比横评的过程中消费者可以快速地了解自己想要了解的手机的情况,给自己的购机需求做出一个参考,受众对于手机产品对比分析的需求得到很好满足。目前手机测评类节目中《小白测评》《科技美学》的横评做得比较到位,不仅会有各个价位段的横评,还会有年终的横评大盘点。手机横评不仅可以解决客户在购买手机前选择手机的困难,也可以让数码爱好者对于这一段时间的手机市场形成更为清晰、具体的认知,充分赋能。

受众参与社交的满足

手机产品在由不同的厂商在进行设计生产时往往会因为不同的设计理念、制造工艺,从而生产出不同的产品。这些不同的产品难免会打上自身品牌的烙印,在消费者心中形成不同的品牌印象。在新媒体时代,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许多喜欢某一品牌的消费者会被冠以品牌自身特性的外号,例如喜欢苹果的称之为“果粉”,喜欢华为的称之为“花粉”。这些称号有的是厂商为了稳定消费者提出,有的则是消费者自身提出,而这些带有一定标签意义的称号也在越来越得到厂商和消费者双方的认可。“果粉”“花粉”等群体有许多都是手机产品测评类节目的受众,节目底下的留言互动区也成为这一群体的常驻地。在节目对某一产品进行评测时,喜欢与不喜欢这一品牌的受众群体,会在节目底下进行讨论,各自发表对于产品的看法,受众之间社交的欲望得到释放,产生相应的群体归属感。

受众这一社交欲望符合20世纪60年代麦奎尔等人所提出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中“人际关系效用”的这一特点,测评类节目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用来满足人们社会交往和交友的需求。这种人际关系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现实的人际关系,一种是拟态的人际关系。在测评节目中现实的人际关系主要反映在线下朋友之间关于节目内容展开的讨论,或者受众通过谈论节目的消息融洽了社交关系,进一步建立和拓展社交圈。拟态的人际关系是相对于现实的人际关系之间而言的,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借助数字媒介所结成的非直接面对面交流的关系,手机测评类节目中大量出现的弹幕便是这一人际关系的体现。在节目中,弹幕成为受众进行社交的一个重要基地,而当今网络上兴盛的“梗文化”为这提供了大量的社交机会。在熟悉某一视频博主之后,受众便会根据该博主的特点在他的视频上“玩梗”,钟文泽的“当当”、那岩的“99 厘米”、HOTGUYS的“PMW舒服”都是玩梗的体现,这些刷弹幕玩梗的行为可以拉近受众与视频博主之间的距离,亲切感油然而生,仿佛视频博主成了自己的“熟人”。手机测评类节目的弹幕和评论区成了玩梗的场所,这种拟态的人际关系不仅让受众之间的社交欲望充分释放,同时还能加大节目的娱乐性,一举两得。

受众自我表达的满足

新媒体时代,受众与传播者之间的界限渐渐模糊,众多的自媒体创作者,在传播环境中既是受众也是传播者。这一个现象在自媒体较多的手机测评类节目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许多手机测评类节目的创作者在刚开始涉及行业时,便是从数码产品爱好者出发,学习前人的制作方式,利用自己手中所有的数码产品进行拍摄制作,相较于专业数码博主的设备和资源,这类人的经验和资源都相对缺乏,所以我们可以将其称为“数码博主新人”。这些刚开始进行创作的数码博主新人大都具备一定的手机产品知识,也具有一定的拍摄制作水平,这两个因素相加使得他们具有较高的创作欲望。同时得益于近年来手机拍摄视频能力的提升,视频剪辑软件操作难度的降低,让很多受众能够开始进行简单的手机产品开箱视频的制作,并且延伸到了手机以外的其他数码产品。这些视频发布于抖音、微博、哔哩哔哩等平台,获取了一些关注,初步满足了受众自我表达的欲望。大多数的新人博主一般是“单打独斗”,不依靠于公司或者工作室,所制作的产品也大都局限于自身所能接触到的产品,依靠此类视频盈利的倾向和能力都比较弱。

这些创作者虽然在手机测评这一专业领域和依靠工作室进行运营的数码博主还有较大距离,但是没有商业利益的捆绑也让他们更容易进行自由发挥,不单纯局限于追求收益,而更注重自我的表达。因此,很多数码博主新人在测评产品时,往往更容易会涉及产品以外其他领域的知识,这便是他们的闪光点。例如,2019年大量圈粉的《老师好,我叫何同学》便是在自己制作手机测评等相关节目时涉及产品以外的主题而获得视频的升华。《5G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实体验》那一期视频更是让《人民日报》等官媒点赞和转发,《老师好,我叫何同学》由此步入发展的快车道。《老师好,我叫何同学》的创作者原本是北京邮电大学的一名普通大学生,凭借着自己对数码产品的了解以及自身较为专业的制作水准和强烈的表达欲望,促使他进行相关视频的制作,最终给受众开辟了另外一个主题鲜明、思想向上的手机产品测评类节目,也使自己从一名数码博主新人成长为头部的数码博主,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成为哔哩哔哩百大UP主之一。时至今日,《老师好,我叫何同学》在哔哩哔哩上的粉丝数量已经达到了711万,这一庞大关注量甚至大大超过许多运营更早的数码测评节目。2021年2月,何同学与苹果公司CEO库克进行了一场线上采访,双方以苹果公司CEO和在校大学生身份展开的对话,在网络上引起了热烈反响,而这一机会是其他众多数码博主所不曾有的。由此可见,受众在新媒体时代进行开箱视频的制作,不仅可以充分地满足自己的表达欲望,也有机会凭借自己的视频创意使自己成为手机测评节目的头部博主。

结语

手机测评类节目经过10年左右的发展,从3G时代过渡到了现在的5G时代,与此同时,我国的网络产品格局也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哔哩哔哩、西瓜视频等一众PUGC平台出现和成长,让众多的手机测评类节目也将重心从传统的长视频平台转入哔哩哔哩、西瓜视频为代表的PUGC视频平台。同时,短视频、直播等新兴互联网产品的出现给手机产品测评类节目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直播一度成为手机测评类节目选择的主要经营方式。但随着互联网生态的逐步完善,手机测评类节目在迎来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例如一些手机测评类节目在粉丝增多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之后,便开始抵挡不住诱惑收取厂商的利益,利用自己的声势给厂商站台、带货,改变了客观、标准的态度。也有许多的手机测评类节目为了获取更高的关注量,在节目中大量使用低俗用语,或者用隐晦的方式打色情内容的“擦边球”。除去节目内容本身,测评类节目在新媒体运营上也容易为了上“热搜”而制造话题,或者在公众平台上与手机厂商进行一些刻意的“摩擦”。出现这些问题一方面需要政府部门、互联网平台对手机测评类节目加强相应的监管,采取必要的措施;在另一方面,受众的理性观看和监督作用也尤为重要,一些曾经追求利益、不顾受众需求的节目都遭到了受众的抛弃,付出了应有的代价。

这些年来,手机测评类节目的制作水准得到了大幅提升,内容上更是突破以手机为代表的数码领域,在节目中不仅关注手机本身,也开始关注科技变化给世界带来的改变。但在5G快速发展、万物互联的格局即将到来的情况下,手机测评类节目只有快速的适应现有的传媒业态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才能进一步发展。5G网络的高带宽带来VR、AR场景的大量建构以及互动视频的发展似乎给手机测评类节目指明了发展趋势。利用现代传媒技术使受众置身于情景之中,减少受众对于产品的距离感,让受众最大程度地参与体验,打通受众与产品的最后一公里,或许是手机测评类节目在未来该做的事。

猜你喜欢

哔哩博主类节目
跟着零食博主买拼多多小吃
如果孩子想当美妆博主
汽车里还能看视频刷弹幕《哔哩哔哩车机版》
时尚博主谢慕梓:分享身边的美
哔哩哔哩商业模式分析——基于商业模式六要素理论
哔哩哔哩2019年全年营收67.8亿元同比增长64%
月活数据激活哔哩哔哩商业模式如何定义仍是难点
电视访谈类节目的提问艺术
刍议电视访谈类节目的主持技巧
电视社教类节目编辑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