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哥德堡变奏曲》的浅谈

2021-11-14

戏剧之家 2021年17期
关键词:古尔德哥德堡变奏曲

潘 琪

(河南大学明伦校区 河南 开封 475001)

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以其丰富的乐思和完美的形式在每一个时代都焕发着属于自己的光彩,成为令后世的音乐家们不断攀登的一座高峰。

一、巴赫《哥德堡变奏曲》的音乐美

(一)音乐作品的美

巴赫的音乐充分体现了音乐内部结构的平衡与美感,复调性程度极高。他的音乐,具有纯净的宇宙空间的和谐与平衡;具有虔诚的宗教信念的崇高与圣洁。

(二)内部结构的平衡美

这部作品的结构很特殊,也很精巧。全曲分为32 个部分。最开始是一段咏叹调,然后以这段咏叹调为主题,巴赫对其进行了30 次变奏。

作为主题的咏叹调是一首萨拉邦德舞曲,后面的30次变奏并不是对主题的直接演绎,而是针对主题的“低音线”的变奏。所谓“低音线”是指主题中的低音和声部分。《哥德堡变奏曲》的主题,就是那段咏叹调,其“低音线”只有32 个音符,而巴赫就是在这32 个音符的基础上进行了30 次精彩绝伦的变奏。并且30 次变奏都有自己的特色。可以说当时的音乐家能用上的作曲技巧巴赫都用上了。

(三)内部结构的和谐美

在这30 个不同形式的变奏中,快的地方是行云流水,落叶秋风;而慢的段落则是沉思冥想,博大深厚。作为一首变奏曲,它的规模是史无前例的,因此它被誉为“音乐史上规模最大,结构最恢宏,也是最伟大的变奏曲”。

(四)内部结构的变化美

这首作品采用的变奏方式是比较少见的:利用主题的低音线条进行变奏。这30 个变奏,可以每三个分为一组。每一组都是由一个抒情性较强的变奏、一个炫技性较强的变奏和一个卡农变奏组成。

二、不同版本《哥德堡变奏曲》的分析

《哥德堡变奏曲》是作曲家巴赫晚期的一部羽管键琴作品,曾被人誉为“宛如一匹人人均想驾驭的战马”。这也自然让人联想起不同作曲家对巴赫《哥德堡变奏曲》的演奏。

(一)朱晓玫

笔者曾经完整地看过朱晓玫应邀在德国莱比锡圣托马斯教堂演奏的《哥德堡变奏曲》,以及她的纪录片,里面也包括了完整的曲目演奏。这个纪录片我无论什么时候想起来都会感到安宁和平静。我依稀还记得开始时小溪缓缓流淌,那静谧的声音给人一种远离城市喧嚣,没有任何烦扰的感觉,让人的心情逐渐平静安宁。后来笔者经了解,知道了巴赫的名字在德语里就是小溪的意思,而朱晓玫一直都把老子的思想作为一种精神、一种信仰,她会透过老子去更加深刻地理解巴赫。在老子的《道德经》里,也有多处提到水。“水利万物,亦柔亦刚”。水是柔的、软的,它没有固定的形状,但它却可以随着外界的变化去改变自己的形态。但同时,水也是最有力量的,水滴石穿,就连石头也会在水的日积月累中被侵蚀。朱晓玫说过:“巴赫的音乐也是这样,它不会一下子给别人带来特别辉煌、壮观的感觉,但是它会很宁静、和谐,温暖人心,会让你默默地感受到它巨大的力量。这很像老子一直提倡的‘无为’,让人顺应自然不妄为。”

笔者印象最深的是朱晓玫在德国莱比锡圣托马斯教堂演奏的那一次,很是震撼。笔者记得她从演奏第一个音符开始就双目微合,身体微微倾向钢琴,像是祈祷,又像是交流。30 个变奏由开始的宁静、欢快到后来的跌宕起伏,都给人一种从内心而来的、油然而生的敬畏感。朱晓玫已经年过半百,我观察到她在演奏的过程中,虽然肢体动作的幅度并不大,肩膀几乎也没有动,但是演奏到接近第10 个变奏的时候,额头上就开始有了大颗大颗的汗珠,顺着她的脸颊滑落,这更让我感受到了她那种由内而外的力量,也使我理解了她所说的老子理论中的水亦柔亦刚。看着她的演奏,力量由大脑到肩膀,顺着胳膊,经过手腕注入手指,触键又深又缓,让人忍不住进入到了她的世界里,这让我感觉到她好像是在和音乐交流、对话。她在弹奏《哥德堡变奏曲》时,让音乐自然而然地从她翻飞的指尖流淌出来,就像呼吸一样自然,每个音符都包含她的想法、情绪,连带着她的七情六欲。我感受到巴赫已经与她生命交融了。通过她的演奏,我明白了上善若水的智慧和慈悲,也明白了她为什么一直沉默寡言、与世隔绝。因为生命就是自然,是完全没有凡尘琐事的容身之所。对于她,我尤为敬重,敬重她这种执着的追求,在我看来,她真的是一个简单纯粹的音乐大师。

(二)古尔德

提到巴赫无疑会想到古尔德,笔者查找资料了解到,钢琴演奏大师古尔德生性怪异,他弹琴的姿势也和其他大师完全不同,他的身体会随着音乐大幅度地前仰后合,有时手只摸一下琴键就起来了,有时却整个身子都快要贴到钢琴上了。他在弹琴时的动作幅度很大,经常是边演奏边哼唱。并且古尔德每次演奏都是有讲究的,无论在哪里演奏,都要用他自己专门的琴和他爸爸为他量身打造的极矮的椅子,所以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古尔德演出前,要提前搬运他自己的琴和自己专门的琴椅。他父亲给他制造的椅子会使他在弹奏时手腕保持高度一致,从而保证演奏高度与质量。古尔德在演奏中有时候会有较多留白,但是他的手指很快、很灵活,他在处理乐段和声部的力度方面也让人叹为观止。古尔德对多声部的控制能力也很惊人,这使他的节奏和细节处理更加严谨,音色也更加干净。古尔德弹奏的巴赫音乐具有良好的结构感和线条感,将巴赫音乐的框架构建得异常完整。学习管风琴的经验,使他对通奏低音尤为重视(古尔德常常把低音部弹得很响),这样就使作品的内在逻辑显得更强,也使古尔德的巴赫和其他人的巴赫听起来不太一样。同时,他通过短促有力的触键控制住每个音符的泛音,使得音符饱满而有弹性,并且显得十分清晰。古尔德弹奏巴赫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极少使用渐强音和渐弱音,虽然缺少色彩变化,但使得整部作品听起来对比异常强烈,结构也更加突出。

古尔德有两张唱片都是关于《哥德堡变奏曲》的,一张是1955 年录制的,另一张则是1981 年在临终之前录制的。笔者都只听过其中的一小部分。笔者自己的感觉是1955 年的版本和1981 年的版本确实有很大的不同。先从时间上来讲,55 年版38 分钟,81 年版51 分钟,整整延长了13 分钟,可见演奏速度上就有了很大的差别。听起来的话,55 年版节奏很快,听上去有一气呵成的感觉,充满了年轻人的朝气,让人感受到年轻气盛、气势恢宏,但也不乏咄咄逼人的急速味道。整个录音可以说迅猛、激昂、意气风发,充满着战意。但是笔者认为巴赫的作品还是趋于从容、安宁更好一些。26 年后,风景依旧,人事全非,年迈的古尔德没有了少年时的个性张扬,反而多了些许内敛柔和、稳健持重,深邃而发人深思。81 年版,最明显的还是一些节奏变化了,并且变化多端,有一些乐段的节奏被古尔德处理得很慢很慢,不少地方像是深思,有时候又有一点像浪漫主义音乐。笔者的主要感受是,相较于55 年版,81 年版给人一种意外的安宁、沉静,摄人心魄。只能说,时光是个很厉害的东西,它可以让人沉淀到如此的境界,同一个人在他不同的年纪,经历过不同的事情以后竟然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我想,人的一生就是如此吧,从清新如55 年的古尔德,到沉静如81 年的古尔德。这也正是变奏曲的魅力吧。

三、不同版本《哥德堡变奏曲》的对比

(一)笔者认为朱晓玫的演奏复调感很强,有很好的流动性。朱晓玫指尖下的巴赫简单纯净,犹如孩子般天真,而且她的演奏会给人一种“纯粹感”,使人与作曲家进行心灵沟通,因而她演绎的巴赫很吸引人。笔者欣赏她的音乐时,真的感觉耳边有潺潺的溪流声,更好地诠释了对巴赫音乐的理解,从她的音乐中,能感觉到她一直在和巴赫交流对话。虽然有个别的横向声部不是特别清晰,但还是让我如痴如醉。

(二)笔者认为古尔德的演奏只能去欣赏而不能去模仿。因为古尔德特立独行,堪称怪杰,演绎曲目从不循规蹈矩。对于他演奏的巴赫,可以说是评价不一。古尔德弹奏巴赫,最大的特点就是线条如刀刻斧凿般明晰,即使是一个具有稠密声部的复杂赋格,也能将每个音符清晰地呈现出来。古尔德的音乐线条古典且简洁。他演绎的《哥德堡变奏曲》充满逻辑,美妙动听,这种音乐的线条韵律和稠密音响具有持久的魅力。其一,古尔德能够给予音乐一种充满生气的节奏张力,在内在的紧张中透出不可遏制的冲动。其二,古尔德具有罕见的多声部控制能力,对三声部与四声部线条写作进行了完美的诠释。还有,古尔德对于复杂和声的掌控绝对是独一无二的,他对作品的宏观把握非常到位,他可以站在交响的角度去看待一部复杂的键盘作品。然而,古尔德在演奏中的大幅度动作和小声哼唱,以及弹琴的手腕高度,在笔者看来是可以欣赏但不太适合模仿与学习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哥德堡变奏曲》的版本众多,各个时期的重要演奏家及他们所演绎的《哥德堡变奏曲》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与思考的。因此,笔者认为,对于具体的《哥德堡变奏曲》的研究,应该结合多个人物、多个版本,进行深入的比较与挖掘。

猜你喜欢

古尔德哥德堡变奏曲
民歌主题变奏曲
一顿三餐
跳出格局
格局
心情变奏曲
格局
跑过哥德堡半程马拉松 更懂Volvo说的北欧幸福观
春日条纹变奏曲
老棉裤变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