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板胡在戏曲音乐中的表演艺术
2021-11-14董婷
董 婷
(兰州文理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00)
作为我国戏曲的重要表现形式,二胡在秦腔表演中是主要的伴奏乐器,具有调节音乐旋律、丰富表演情感等作用。秦腔的表演融合了音乐、舞蹈、诗歌等元素,表演过程复杂,专业要求较高,旋律优美动听,符合秦地人民粗犷豪放的民风,是陕西、甘肃等地区最受欢迎的戏曲表现形式。起初,秦腔的主要伴奏乐器是板胡,但由于二胡整体音域较低,集线性、点性于一体的演奏特点,在表演的过程中更具艺术表现力,逐渐取代板胡成为秦腔表演中的主要伴奏乐器。
一、二胡在秦腔表演中的特殊演奏技巧
(一)搂弦
搂弦是秦腔表演中常用的二胡演奏技巧,由于秦腔特殊的发声方式,在秦腔表演中二胡伴奏时常运用搂弦来应和秦腔发声。由于地域发音的特色,秦腔表演一般采用将四声作去声发音的方式,更加符合陕西等地区的方言发声,其音调特色就是豪放婉转。二胡借鉴这一特色,使用搂弦的方式对这种音调特色进行表现。具体的演奏技巧是左手食指、中指同时用力按下,无名指和小指也同时用力按下,使得手指在弦上的压力随着音乐需要不断变化,压力大小不同也决定了音乐的松紧程度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种类的搂弦,即一度搂弦、二度搂弦、四度搂弦等。这种技巧的表演要点在于四指中三个手指对第四指的指音进行服务,结合实际的唱腔需要对搂弦力度进行控制,通过左手控弦与右手运弓的完美配合,演奏出符合秦腔唱腔需要的伴奏旋律。
(二)滑音
秦腔特殊的唱腔需要特殊的二胡演奏技巧与之匹配,滑音就是一种重要的二胡演奏技巧。最早的滑音技巧是应用于板胡之上的,在发展过程中,二胡也吸收了这种演奏技巧,完美地与秦腔唱腔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二胡演奏方式。在滑音的演奏中,主要是根据秦腔唱腔的行腔、咬字、吐字来匹配相应的二胡演奏旋律,从指法上主要分为同指滑音、伸展指滑音、垫指滑音等。同指滑音的应用较为常见,演奏中“降si”到“la”、“fa”到“mi”使得音乐比较圆润明朗,特殊的二胡滑音技巧的运用使得秦腔的伴奏风格独特,形成了区别于传统演奏技法的二胡秦腔戏曲演奏风格。戏曲音乐对二胡演奏技巧的要求也会促使二胡演奏技巧产生相应变化,比如《迷糊调》、《秦腔主题随想曲》等对秦腔唱腔的要求就促进了二胡滑音演奏的诞生,戏曲伴奏对二胡演奏技巧的要求会推动二胡演奏艺术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
二、二胡特性音在戏曲演奏中的应用
不同地域由于人文、风俗等的影响形成了不同流派的戏曲,其演出的方式和风格迥异,提起昆曲我们的印象是吴侬软语,提起京剧则是堂皇大气的油彩和字正腔圆的唱腔。戏曲的特点决定了其对于伴奏的要求,不同的戏曲流派对二胡伴奏的技巧产生了不同的需求,推动着二胡演奏技艺的发展。以秦腔为例,在戏曲的伴奏中加入了对二胡特性音的演奏要求,使得二胡特性音在戏曲演奏中有了全新的应用。秦腔的戏曲风格是粗犷豪迈,因此对于二胡“欢音”和“苦音”的演奏迎合效果具有很高的要求。
以秦腔为例,二胡的特性音在秦腔演奏中可以分为“欢音”和“苦音”,“欢音”和“苦音”在秦腔艺术中构成了两种不同音乐色彩的旋律,这也是秦腔音乐表现人物情感和塑造角色形象的重要手段。欢音的旋律音阶以五声音阶为基础,在具体的演奏过程中加入了“清角”和“变宫”两音,使得整体的音律色彩明亮欢快,对于秦腔演出的情感表达具有十分有效的补充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清角”这个音与自然大调中的“fa”音并不是完全相同的,而是对“fa”音的一种灵活演变,类似于自然大调中的“升fa”音。“欢音”的二胡特性音在戏曲演奏中注重“fa”音在旋律中的色彩作用,“fa”音灵活演变为“升fa”音的过程应该随着唱腔的展开自然而出,不能出现突兀的转折,否则会产生干涩的演奏效果,对于情感的抒发起到反作用。特性音与骨干音常以大小三、六度音程进行,显示出明显的“欢音”色彩,配合唱腔表现出一种明快爽朗、欢腾喜悦、奔放激昂的情感色彩。正确地演奏发挥二胡特性音,能发挥欢音音阶的优点与长处,使得整体演奏充满了情感色彩,在戏曲的演奏中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从而使演出的效果得到升华。
“苦音”是区别于“欢音”的另一种二胡特性音,是一种七色音阶,同样是以五色音阶为基础,加入“清角”和“闰”而形成,其演奏出的整体音律呈现哀愁、悲壮等稍显悲观的感情色彩,能丰富戏曲演奏中人物的情感塑造。“苦音”在自然音调上比大调中的“si”要低,是接近于“降si”的一个特性音。所以,其演奏过程中要求以“滑揉”的方法进行伴奏,使得“苦音”的特性音多于骨干音呈现大小三、六度的特性,演奏出的效果往往是略显悲观的负面情绪,是对人物情感塑造的有效补充,能使得整个戏曲有血有肉,充满情感。
三、板胡的起源以及音乐审美
板胡属于一种弓弦乐器,最早可追溯至唐朝时期。在唐朝时期,板胡又被称为奚琴,由于出自北方的少数民族,因此又被称为胡琴。随着时间的推移,乐器在发展过程中在形制方面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在明清时期,逐渐出现了梆子腔,板胡进而取代了二股弦成为主要的伴奏乐器。关于板胡,不同的地区存在不同的称呼,在河南河北一带将其称为大弦,在陕西一带则将其称为胡呼。板胡的音色以及音量在逐渐地减退,但是旋律比较张扬和洒脱。
在演奏的过程中,板胡演奏的具体弹性趋向会保障戏曲板腔体弹性的具体趋向得到加强。板式的演奏存在较大的变化,主要包含散板和上板两个方面。散板具有较强的弹性以及感染力,在戏曲当中使用率较高;在上板节奏中,也可以感受到这种具体趋势。事物的发展往往与环境有着很大的关联,同理,板胡的发展也受到外部文化环境的影响。传统的审美观念注重含蓄美的表达,在很多传统音乐演奏中都有鲜明的体现。我国的文人音乐对于演奏和表演的要求是形式一定要内敛和含蓄,不可以外露。
四、二胡、板胡在戏曲伴奏中技巧的应用方法
(一)二胡、板胡在陕西戏曲伴奏中的技巧应用
二胡、板胡在陕西戏曲伴奏中,一般通过揉弦、滚揉、抠揉等技巧的结合使用,来达到二胡伴奏中“欢音”、“苦音”等特性音的表现。演奏时如果需要突出或加重音量,左手需要运用压揉与滑揉,同时配合右手音头、增加弓压演奏;在欢音的演奏过程中,需要运用饱满有力的运弓表达西北的粗犷豪迈之情,在快板段也需要运用大刀阔斧般的果断运弓。
(二)二胡、板胡在河南戏曲伴奏中的技巧应用
河南戏曲在实际的演奏中具有亲民的特质,因此其唱腔表演朴实爽朗。在使用二胡进行河南戏曲的伴奏时,需要注意乐曲的快板部分是乐曲的呈示部,充满了愉悦感,需要运用三度音程下行滑音,在乐曲中段出现了多次由高至低的大滑音,演奏要凸显河南地方戏曲的风格特色。在滑音技巧上,要精确判断出所需使用的滑音类别,结合唱腔进行独特的二胡演绎。在坠胡的演奏技法中,需要加大坠胡的幅度和力度,使乐曲的表现更加诙谐、更加幽默,有效凸显河南戏曲的演奏风格。
(三)二胡、板胡在江南戏曲伴奏中的技巧应用
在江南戏曲中运用轻巧快速的滑奏音能将人代入江南美景中,二胡的伴奏主要体现泛音、颤音及滑奏声的特性。在实际演奏时,第一个音缓缓引入,第二个音、第三个音开始应用泛音,然后在加入揉弦,当中表明力度为“f”,需要运用灵巧、轻盈的演奏手法,避免出现用力过度对演奏效果产生破坏。整体演奏中为了体现江南戏曲柔美的特点,要结合左手的小打音、小滑音等技巧来进行合理的展现。从中间乐队的间奏开始,运弓力度需要大大增加,从而使发音更加饱满,且与后四小节形成鲜明的对比。在乐曲快板段中,运用了锡剧中紧拉慢唱、垛板元素,采用大量的短休止音符,这里的演奏右手需运用强而有力的音头音,在短小的乐句结尾运用干脆有力的收音。
五、戏曲风格对二胡伴奏的特征要求
二胡曲本身整体音乐线条呈现出抑扬顿挫的特性。余音绕梁,别具一格且颇具戏剧性是二胡曲对于戏曲伴奏的要求。在演奏技巧上,二胡结合滚揉、滑揉等左手技巧,可以很好地表现出乐曲旋律的起伏波动及实际音色的变化;右手则需要结合快慢不同的节奏表现及力度的张弛等,将曲式、曲调及情感色彩上的差异运用对比的方式表现出来。为了适应不同戏曲的唱腔,二胡的演奏技巧在不同的戏曲伴奏中均有创新和应用,在实际的伴奏演奏过程中,要根据戏曲的演奏特性灵活使用相应的演奏技巧,实现二胡伴奏与戏曲唱腔的完美匹配。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二胡、板胡应用于秦腔戏曲中的伴奏应用情况,我们不难发现,在不同的戏曲种属中二胡和板胡伴奏也有不同的演奏技艺。因此在实际的演奏应用中,需要针对戏曲伴奏的不同需求,推动二胡与板胡演奏技巧的创新与发展,才能实现二胡与板胡加强戏曲表现效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