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曲民歌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2021-11-14王英
王 英
(忻州师范学院 山西 忻州 034000)
近年来,传统文化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展现出了重要的作用。自十七届六中全会把建设文化强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打造、增强中华音乐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复兴和弘扬中华民族音乐文化成为了现代音乐人长久的奋斗目标。河曲民歌作为中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中的瑰宝,在其漫漫的发展道路上绽放出历史的光芒。高校教育则发挥着传承社会文明的重要作用,因此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加入河曲民歌教学,不仅可以增强课堂的丰富性与多元化,深化高校声乐艺术教育改革,还能够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促进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发展。
一、河曲民歌发展现状
山西河曲县素有“民歌之海”的称谓,河曲民歌是当地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之一,素有辽阔、高亢、情感自由、节奏鲜明、语言随性等特点,在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独树一帜,因而被传唱至今。早期的河曲民歌是从“走西口”文化中发展起来的。河曲地处黄河弯道,交通堵塞,土地贫瘠,老百姓吃了不少苦头,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促使当地人每年春天到东部内蒙古河套地区开垦灌溉、经商谋生。在年复一年离开妻儿的痛苦生活中,自然产生了“走西口”民歌,歌颂着人间的苦难、思念和期待。
河曲民歌的内容也非常丰富,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见什么唱什么,想什么唱什么”,展示了当地的民俗风情。河曲民歌表达的主题通常有几个类型:1.反映旧社会男女的爱情生活,如《爱在山谷》和《我妹妹还是我》;2.反映旧社会妇女的婚姻生活,如《谁是那么远的人》和《我希望我的兄弟》;3.体现经济生活与阶级关系,如《有钱不能住》和《别人都在,你不在》。
现今的河曲民歌在不断发展与传承中已越来越多地得到了音乐界的尊重与认可。自河曲民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河曲民歌的主要传承人也有所增加。除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承人外,还有河曲当地的原生态民歌爱好者以及当地文化部门组建的民歌二人台艺术团与一些城乡个体艺术活动团体等组织,构建了许多新的传承发展体系。尽管如此,由于新中国成立后整个社会文化生活发生了巨大变迁,现代社会各方面发展较快,致使河曲民歌的发展无法与现代社会接轨,面临着许多传承问题,如受众群体人数较少、专业演出团队稀缺、市场需求量低下、传承人缺乏等。现如今社会发展迅速,各种新型的、国外的元素已从不同层面深入到了现代人的工作、生活当中。西方音乐在内地的发展也较为显著地冲击了我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和其他民歌类型一样,河曲民歌在内容创新不足的制约下也存在与现代音乐技术、多媒体技术等融合不佳的问题。
二、河曲民歌进入高校声乐课堂的必要性
我国大多数高校声乐教学都以三大唱法为主要内容,即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这三种唱法都融汇了西方的发声理念,主要强调了歌唱发声时声音的圆润与通畅,学生演唱时常常缺乏生动的情感体验,因而被称为“学院派”、“千人一声”等。河曲民歌教学则可以弥补此不足,河曲民歌教学不仅能丰富教学资源、拓展教学模式,还能拓展学生的民族音乐知识,增强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的自信心,提升学生的演唱技能。
(一)有利于继续发展传统音乐文化
“户有弦歌新制谱,儿童父老尽歌讴”是对河曲民歌文化的真实写照。河曲民歌的素材源于现实生活与劳动,河曲人民喜爱用歌唱来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随着时代的更替,年迈的歌者由于身体原因只能告别舞台,却没有新鲜的血液注入,这无疑形成了断层。因此,将河曲民歌引入高校课堂,首先可以营造出良好的特色文化氛围,激发年轻人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兴趣,有效普及河曲民歌文化。其次,可以借力高校自身具有的理论研究与探索职能来促进河曲民歌的收集、保存。在高校音乐教育课程中引进河曲民歌,对河曲民歌的保护、传承与发扬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二)有利于传承与发扬河曲的人文历史
河曲可谓是民歌“走西口”的发源地。河曲民歌中的山曲又称“酸曲”,曲调多凄美、哀婉、悲凉,重在体现酸苦之情,该种风格鲜明地体现了河曲“走西口”文化的特色。河曲位于山西省西北部的黄河三角上,是一个“一鸡鸣三省”的特殊地区。该地区地处黄河弯道,历史上交通阻隔、土地贫瘠、旱涝无定,老百姓常年遭受深重灾难。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促使当地百姓迫于生存压力而到内蒙古河套一带打工生活,每年春去冬回,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走西口”式的生活生产方式。常年的悲欢离合致使人们心中有诉不尽的离苦别绪,因而“走西口”文化对河曲民歌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和外国音乐相比,河曲民歌文化底蕴更为深厚,亲和力更为突出,之所以如此,主要得益于河曲自身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等。对于高校来说,让学生唱民歌对他们的声乐能力拓展是有很大帮助的。审美体验是音乐艺术的核心,审美体验能否实现,主要取决于情感体验。尝试用电脑播放民歌视频,邀请民间艺人为学生举办讲座,让学生进行梳理和提问,这种互动方式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最佳途径。运用独奏、合奏、合唱、朗诵等教学方法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三、河曲民歌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高校是社会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保存和传递社会文明的功能,还有不断创新、发展、吸收、融合各种不同文明的功能。因此,高校应该成为民族音乐文化最重要的传承领域之一。全国各地的高校声乐课堂,也应该成为地方民歌文化传承的重要渠道。非物质文化遗产进高校,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需要,更是高校发展的需要。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高校有责任为具有传统民族民间特色的民歌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研究,从教育层面推动其发展。
(一)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升学生演唱能力
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加入河曲民歌教学,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还有效提升了教学效率。以往高校的声乐教学内容以高校选编教材为主,其中艺术歌曲、咏叹调为曲目主体,美声、民族唱法为主要演唱形式。加入河曲民歌教学后,教材内容的选编有所拓展,如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于1956 年编辑出版的《河曲民歌采访专集》可作为参考。河曲民歌的演唱重在人文情感的表达,河曲民歌的内容反映了历史变迁与艺术发展,因而针对河曲民歌教学,可从历史背景、风格特色、演唱技法、情感表达等多角度进行渗透式教学,从而使传统教学模式得到调整。在传统声乐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巧妙地融入河曲民歌演唱技法,能为学生解决换声、音域扩展、情感表达等常见演唱问题提供助力。
(二)建立声像数据资源,传承民歌文化特色
河曲方言是河曲民歌的文化特色之一,比如年时(去年)、难活(心里或身体不舒服)等。河曲民歌以两句组成一个唱段,与此同时,要求两句的尾词必须押韵,以便对其语音特征进行准确判断。如歌曲《找下个对象结不了婚》中的“一心一意想离婚,灰小子害得我离不成”。教师在教学中要着重加强方言语音的训练,让学生尽可能地表现出原汁原味的河曲民歌风格。除此之外,还可邀请河曲民歌传承人进行河曲民歌的声像录制,建立河曲民歌声像数据库,或制作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全新的视听体验。组织能够进行编创的教师学习河曲民歌,创作一些既能体现河曲民歌的风格特征,又能反映时代特色的“新河曲民歌”,丰富河曲民歌宝库。一些优秀的“新河曲民歌”还可以作为声乐教材的补充,为民歌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助力。
(三)充实舞台表演风格,促使科研成果增多
在表演时不应只注重歌唱,还要使动作相互协调,以此提升声乐表演的生动性,将作品的思想情感充分体现出来。河曲民歌的舞台表演常伴有左右手举臂、对称、互补、支撑,还有扛木炭、划船等肢体语言,这些动作可以应用到其他作品的舞台表演中,从而进一步充实舞台风格,提升舞台表演的精彩程度。传统河曲民歌并无服饰方面的要求,但手帕、扇子、帽子等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成形,我们在实践表演中都可以对其进行借鉴与应用,提升表演的艺术效果。
另外,河曲民歌被引入课堂教学后,与其相关的教学研究、学术研究得到了新的发展,相关的教学任务、研究课题和学术成果显著增多。在河曲民歌教学工作中,教师们首先对曲目进行筛选与整合,编写声乐教材。而后对教材内容进行多次设计,同时根据河曲民歌的曲目与音调特点,选出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曲调改编和创作。组织教师成立河曲民歌科研团队,打造河曲民歌传承基地,对河曲民歌的传承与保护进行深入探究,以促使河曲民歌得到更长远的发展,更为有效地保护与传承河曲民歌。
四、结语
河曲民歌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其引入高校声乐教学中,能够使其得到长足发展,也能为高校声乐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河曲民歌作为高校声乐教学内容的补充,不仅能以其方言特色丰富声乐腔调教学,还可以以其独特的民族唱法拓展声乐唱法教学,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激发年轻人对河曲民歌的学习兴趣,培育年轻人对河曲民歌的传承与保护理念,从而促进河曲民歌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