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电影节获奖中国电影文化传播变化分析
2021-11-14方彬
方 彬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北京 100875)
国际A类电影节是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和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平台。国际A类电影节自1932年创办以来,规模逐渐扩大,影响力深远,受众面广泛,传播力强大,具有文化和跨文化价值、商业功能和产业价值。目前全球共有700个国际电影节,其中共有15个国际A类电影节最具影响力。国际A类电影节获奖中国电影是中国电影的重要载体和渠道。中国电影通过参赛国际A类电影节获奖,加强了中国电影和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塑造了中国国家形象。其中,中国文化是中国电影的核心内容。回顾国际A类电影节获奖中国电影的历史发现,不同历史时期获奖中国影片所展现的中国文化各不相同,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八九十年代、新世纪获奖中国电影体现的中国文化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各个阶段的文化特征和国家形象。分析过去文化传播中的特点和发现问题,为新时代中国电影文化传播和国家形象的塑造提供对策建议。
一、1950—1966年:传播社会主义文化,塑造新中国国家形象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电影在社会主义国家举办的国际A类电影节上获奖较多,如捷克卡罗维发利、莫斯科国际电影节。由于同属于社会主义阵营,这一时期社会主义国家举办的国际A类电影节以反对帝国主义、争取民族自由和社会主义建设为主题,确立服务于共产主义宣传事业的目标,成为国际社会主义阵营以及第三世界国家的电影盛会。这个时期获奖中国电影传播了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塑造了新中国国家形象,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阵营获奖阶段
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电影节对新中国文化传播与塑造新中国国家形象具有重大意义,它对于新中国电影的国际亮相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60年与苏联交恶、断绝与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的文化交流为止,中国在卡罗维发利电影节上每届都有重要斩获。1950年第五届卡罗维发利电影节上,新中国电影首次参赛便获得很大成功,共获得两项大奖:《中华女儿》荣获自由斗争奖,石联星凭借影片《赵一曼》荣获最佳女演员奖,标志着新中国电影海外获奖零的突破。之后,每年中国电影都在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获奖,获奖影片有《白毛女》《钢铁战士》《新儿女英雄传》《翠岗红旗》《人民的战士》《内蒙人民的胜利》《智取华山》《梁山伯与祝英台》《桂林山水》《通向拉萨的幸福道路》《祝福》《边寨烽火》《风筝》《聂耳》《萝卜回来了》《大闹天宫》等。其次,中国电影在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也获得不少奖项。1959年,《老兵新传》获得第一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技术成就银质奖章,之后《小鲤鱼跳龙门》《革命家庭》等中国影片也获得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奖项。
此外,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随着中国外交活动的扩展,被誉为“铁盒大使”的电影对外输出也日益频繁和广泛,逐渐发展到欧洲、亚洲等资本主义国家。比如,1962年,台湾导演李翰祥的《杨贵妃》因富丽堂皇的宫廷布景和服饰夺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内景摄影色彩奖,成为第一部在戛纳国际电影节获奖的华语电影。1964年,唐澄导演的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获得第十七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荣誉奖。截至1965年底,中国共参加卡罗维发利、莫斯科、威尼斯、戛纳、大马士革、莱比锡、墨西哥、索马里和埃及等50个国际电影节和各类电影展映活动,共有76部中国影片获奖。
1962年以后,随着中苏关系的彻底破裂、与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的隔绝以及“文革”的到来,中国基本上进入“闭关锁国”的文化交流状态,中国电影不再参加卡罗维发利、莫斯科等国际电影节,直至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才重新参加。
(二)传播社会主义文化和塑造新中国国家形象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新中国电影通过社会主义国家举办的国际A类电影节有效地进行了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从总体上看,社会主义阵营举办的国际电影节,起到了促进兄弟国家电影交流互动、推动各国电影事业发展、建构社会主义文化共同体的作用。这个阶段的获奖中国电影宣传了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塑造了新中国国家形象,发挥了中国电影国际传播的积极作用。
二、1977—1995年:展现乡土民俗文化,塑造古老神秘东方国家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对外开放政策实行,中国电影创作逐渐繁荣,中国电影参赛国际A类电影节获奖日益频繁,中国民族电影重新焕发蓬勃生机。以张艺谋和陈凯歌等为代表的优秀电影人把独具民族特色的中国电影送到国际电影舞台,使中国电影为世界观众所认识,中国电影在国际A类电影节上获得众多奖项,特别是在威尼斯、戛纳和柏林世界三大电影节上,中国电影包揽了三大国际电影节的最高奖项,中国电影在国际A类电影节获奖进入了繁荣阶段,较大地推动了中国电影国际传播。20世纪八九十年代获奖中国电影主要传播的是中国乡土民俗文化,代表作如《黄土地》《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霸王别姬》等。一方面这个时期的获奖中国电影首次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另一方面也较多地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落后、愚昧、无知、东方奇观等文化特征,表现了一个古老、神秘、东方的国家形象。
(一)改革开放时期频繁获奖阶段
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大规模走出国门。1985年《黄土地》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以第五代导演为首的中国电影开始步入了繁荣时期。1979年至1994年,共有77部中国电影获得国际电影节奖项,几乎包括了所有国际A类电影节奖项。在威尼斯、戛纳和柏林国际电影节上,中国电影更是频繁获奖。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张艺谋执导的处女作《红高粱》,获得第38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金熊奖。这是中国电影第一次获得世界级电影节的最高荣誉,也是亚洲电影第一次在柏林国际电影节获得大奖,因此《红高粱》获奖成为中国电影在西方电影世界的“创世纪”。在此之后,中国电影加快了走向世界的历史进程,成为世界电影中的一股洪流。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大陆和港台地区多部电影获得国际A类电影节奖项,在威尼斯、戛纳和柏林三大国际A类电影节上,张艺谋导演的《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菊豆》《活着》《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姜文导演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吴子牛执导的《晚钟》《火狐》,谢飞执导的《本命年》《香魂女》,李少红执导的《红粉》,阿达的《三个和尚》,徐雷执导的《陌生的朋友》,台湾导演蔡明亮的《爱情万岁》,台湾导演侯孝贤的《悲情城市》《戏梦人生》,台湾导演李安的《喜宴》,方育平执导的《半边人》,香港女演员张曼玉主演的《阮玲玉》,香港女演员萧芳芳主演的《女人四十》等都获得了世界三大电影节的奖项和殊荣。除此之外,中国电影在欧洲、亚洲、北美洲和非洲等地区举办的国际A类电影节上都收获良多,中国电影开始全面走向世界电影的大舞台。这是中国电影在改革开放以后不断开拓、努力前进所取得的成果,这些成绩标志着中国电影已经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界影坛,中国电影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体现了中国电影在全球的国际传播,反映了中国电影已经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特别是中国电影在影响力巨大的欧洲三大国际A类电影节上获得最高奖项和屡获奥斯卡奖提名,显示了中国电影艺术在新时期国际影坛的强劲爆发。从此,中国电影获得的国际A类电影节的奖项、级别、数量都逐渐增加,国际电影节获奖已经成为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主要模式,对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起到巨大积极作用,也彰显出令世界为之侧目的国际影响力。
(二)20世纪八九十年代表现中国乡土民俗文化
改革开放时期的获奖中国电影表现了乡土民俗中国的文化特征。以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吴子牛、黄建新等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以大量的优秀作品加入了中国内地80年代声势浩大的历史文化反思运动和文化寻根运动中,用影像造型的变革、时空对比的突变、冷峻的文化反思、深刻的人性剖析对历史进行了独特的解构。首先,第五代导演在对旧有历史、传统、秩序的巨大质疑之下,采取了一种传奇化策略,以模糊时空,淡化政治历史意识和现实的应对性,以及空间边缘化和时态非现在性的手法,既避免了对现实政治和社会的具体所指性和干涉性,又创造了某种世界性。同时,第五代又通过对西北所特有的黄色意象和南方神秘而闭锁的深宅大院的描绘,在“家”之下的某种“弑父”原型故事里,演绎了“子”系的被剥夺者向“父”系的专制者进行狂烈的谋反与弑杀的惨烈历史。其中,既有对人性自由的关怀,对专制秩序猛烈的进攻,还有浓烈的中国民俗氛围,比如婚嫁、京剧、皮影、家族关系以及大红灯笼之下的妻妾成群等。
其次,第五代导演在电影美学、电影意识形态层面进行了有限的影像叛逆,召唤着电影美学的历史更新,也表达了对个体存在的强烈关怀与张扬。第五代的这些“新电影”作品,“用空间布局冲击着戏剧化电影的节奏感,用造型意味代替着戏剧化电影的情节魅力,用开放的构图颠覆着戏剧化电影的均衡幻想,用陌生化的电影语法解放着被戏剧化电影的缝合体系所尘封的审美感性”。而“正是在电影美学上对戏剧化的影像模式和在意识形态上对权威拯救的叙事模式的反叛,确定了新电影在中国电影发展历史中的边缘性、前卫性、先锋性和探索性。对历史与现实、世界与人生提供了新的电影阐释,宣告了中国经典电影的历史终结和新的电影时代的开始”。比如,《黄土地》中憨憨逆着浩大的祈雨人流而狂热喊奔的绝望挣扎,《晚钟》中阴森幽暗的坟冢和招魂等,都以独具匠心的场面调度和线条、光线对比所形成的意味深长的画面构图,以及缓慢沉稳的镜头运动,建构了中国电影美学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影像经典。
(三)20世纪八九十年代塑造古老神秘东方国家形象
这一时期的第五代电影裹挟着文化寻根的时代大潮,将远离现代文明的中国乡村民俗故事,经过浪漫化改造后,凸现了一种具有异国情调的东方民俗奇观。以黄土地和黄河为主调的大西北的粗犷豪放的自然景观,曲径通幽、神秘压抑的南方老宅,《红高粱》里豪放浪漫的婚嫁礼仪,《菊豆》里怪异迷乱的家族纠葛,《大红灯笼高高挂》里的妻妾争宠和血盆大口一般吞噬人性的大红灯笼,《霸王别姬》里悠远迷离的京剧人生,《活着》里古朴坚韧的皮影世界,《炮打双灯》里五彩斑斓的爆竹,乃至“文革”里红卫兵疯狂的红色海洋和时代热潮,无不成为中国在西方世界的东方他者想象,成为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所言的第三世界的民族寓言。并且,由于第五代这个时期的作品凝缩了“一个抽象的、隐喻的中国”,为西方世界“提供了他性的消费,一个陌生的、野蛮的东方,一个梦想中奇异的社会和民族”。因此,这个时期的获奖中国电影在世界上塑造了古老、神秘、东方奇观的中国形象。
三、2000—2016年:表现平民叙事社会变迁,塑造转型期中国形象
2001年底,中国正式成为WTO成员国。中国入世意味着中国彻底置身于国际市场规则之中,中国电影入世则意味着面临市场和文化的双重突围。在入世的强大压力下,中国电影业开始尝试在电影制作、发行、放映领域与国际接轨,实行全面改革。中国电影一方面谋求民族电影的商业推广与销售,另一方面向国际影坛推介民族文化,让世界电影观众关注和了解中国优秀电影,中国电影经历了一个全球化的转型时期。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频频获奖,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电影的国际声誉和地位,拓展了中国电影的能见度和知名度,中国电影在世界影坛已占据一席之地。在这个阶段,中国电影参加了除了南美洲马塔布拉塔国际电影节之外的14个国际A类电影节,取得了200多个奖项。国产影片的有效行销和国际推广有力地向世界传播了中国电影和中国文化,为中国电影商业作为打下了较好的基础,树立了转型期的中国形象。新世纪获奖中国电影主要传播的是平民叙事社会变迁的中国文化,代表作如《三峡好人》《白日焰火》《图雅的婚事》《可可西里》《盲井》等。一方面,这些获奖影片聚焦社会底层和边缘群体的生存状态和生活困境,以现实主义的风格、非主流的立场客观记录了当代中国转型期的巨大社会变迁。另一方面,这些获奖影片也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的缩影和当代中国国家形象。其中令人遗憾的是,虽然影片反映了当代中国转型期的社会巨变,但是反映改革开放正面成果较少,人们积极心态较少,负面形象较多。
(一)21世纪全球化转型阶段
21世纪,以贾樟柯、王小帅、王全安、娄烨、张元、姜文、陆川、张猛、王超等为代表的广义第六代导演,成为国际A类电影节获奖中国电影的主力军。第六代电影的独特发展情况和在国际电影节频频获奖的特殊途径,使其成为中国电影发展史乃至世界电影发展史上的一道绝无仅有的奇幻风景。第六代作品包括体制外制作的低成本独立电影和具有全新风格的独立纪录片。新世纪,他们的作品开始频繁入围和获奖国际A类电影节,为中国电影国际传播做出了突出贡献。到目前为止,第六代电影已有134部次作品在国际电影节获奖,其中在11个国际A类电影节获奖影片有26部次,在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上获奖影片有23部次。第六代导演在世界四大洲的各个国际A类电影节上获奖,用和第五代导演不相上下的势头将中国电影的恢宏气象展现给世界,显示了中国电影不凡的国际竞争力,是中国电影中坚力量之一。新世纪以来,第六代导演贾樟柯的《三峡好人》、蔡尚君的《人山人海》、王小帅的《青红》《十七岁的单车》、姜文的《鬼子来了》、王全安的《图雅的婚事》《纺织姑娘》、刁一男的《白日焰火》、张杨的《向日葵》、陆川的《南京!南京!》《可可西里》、安战军的《看车人的七月》、张猛的《钢的琴》等中国电影都获得了国际A类电影节重要奖项。
(二)体现平民叙事社会变迁文化和转型期中国形象
新世纪国际A类电影节获奖中国影片的文化特征十分鲜明,表现了底层平民叙事的中国社会变迁。第六代导演的作品建立在对中国影像宏大叙事的“反叛”与“背离”上,以一种非主流立场,用客观写实的手法对当下社会进行理性思辨和社会历史性的批评,聚焦社会底层和边缘群体,如都市底层市民、农民工、流浪汉、矿工、三陪女、摇滚乐手、小偷、吸毒者、同性恋等,给他们以一种深切的同情,表达着感同身受、血脉相连般的人道情怀;或深深嵌入主体的个人隐私世界,或再现成长过程中的青春残酷物语和深深的青春痛楚,以及真切的青春自恋。所以,“从总体上来看,大多数独立影像都在主流影像表现体系之外,在社会结构上集中于社会底层以及边缘性人群,在文化取舍上倾向于亚文化或边缘文化,在情感表达上倾向于个人化表达,在价值立场上倾向于批判立场”。由于第六代导演以及作品的体制外与边缘性,第六代电影赢得了国际各类电影节的格外垂青。第六代导演以知识分子的精英立场进行反思和批判,对社会底层和边缘群体进行关注和同情,探索个体内心隐秘世界的痛苦和欲望,他们的作品大多侧重于比较阴暗、底层、压抑的生活故事和社会、文化、个人的纪实。他们企图以挣脱体制约束和控制,具体表现为不申请或申请未获批准,或缺乏制作资格,或未经审查批准擅自出国参赛等方式,通过国际电影节获奖一展风采,成就个人。由于题材的特殊与表现的边缘,国际传播的误读生效与国际电影节频频获奖所带来的巨大传播效应,第六代导演与主流意识形态的管制和帝国主义文化霸权的阐释之间产生了强大的对抗与挤压。第六代导演的电影一方面在国际舞台展现中国现实的真实,同时又因“反政府”的文化误读而不断获奖,塑造了当代中国转型期的社会形象,但比较偏重于阴暗、底层、压抑的社会群体的生活和心理,没有反映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取得的巨大成果,人们积极、乐观和正面的心态,对国家形象的塑造失之偏颇,让国际社会对当代中国形象会产生一定的误解和误导。
结 语
通过研究发现,不同历史时期国际A类电影节获奖中国电影传播的中国文化内容不同,塑造的国家形象也有所不同。新中国成立初期,获奖中国电影传播社会主义文化,塑造新中国国家形象。改革开放时期,获奖中国电影展现乡土民俗文化,塑造神秘、古老、东方国家形象。新世纪以后,获奖中国电影表现平民叙事社会变迁,塑造当代转型期的中国形象。党的十九大以后,优秀中国电影呼唤新时代正能量文化传播,塑造大国崛起强国形象。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传播优秀的中华文化。作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载体和渠道,有生命力的优秀中国电影更需要反映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这些电影作品不是孤立的存在,不是凭空而来,它们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息息相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随着我国重大社会矛盾的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这些电影作品就是记录改革开放中发生的各种小人物小故事的正能量。党的十九大以后,新时代呼唤正能量的文化传播和强国形象,产生了一些优秀中国电影,代表作如《战狼2》《红海行动》《血战湘江》《十八洞村》《建军大业》等。这些主旋律影片传播了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表现了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进行正能量的文化传播,塑造了中华强国形象。新时代中国电影充分展现大国崛起与文化自信。影片《战狼2》不仅在2017年创造了56.83亿元的最高票房纪录,而且传递了全新中国形象和国家精神,体现了国家实力和文化自信,表现了一个强大的、现代化的、自信的中国。2010年以后,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电影市场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中国国力增强,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也加强。主旋律影片《红海行动》《战狼2》塑造了国家强大、军事现代、维护国民、维护世界和平、负责任的大国等新时代的中国国家形象。这些主旋律影片反映了中国初步实现现代化,逐步实现大国崛起,具有国家硬实力。同时,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中,逐渐确立了文化自信,重新进行自我认识,重新树立世界当中的中国位置,塑造全新的国家形象。
虽然中国电影国际传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按党的十九大新时代精神的要求,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实现建设文化强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当代中国电影中,反映改革开放和新时代脉搏,反映改革开放中国老百姓的心声,反映与世界各国人民共享未来、打动人心的好作品还不多,反映中国崛起,体现包容、合作、共存、共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愿望的作品还没有。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四十多年的丰硕成果,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取得辉煌成就,中国电影文化的发展相对不足,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