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中实验教学创新探究
2021-11-13马兴美
马兴美
摘要: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是由自然科学领域较为基础的内容组成。在刚开始培养学生科学观念的阶段,老师通过引入小学科学学科,能够让学生在实验中进行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实践,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思考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从而让学生们积极的参与到科学实验中来。本文主要以小学科学教学为例,探究科学实验教学的必要性和创新实践的策略途径。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方式创新
前言:
实验是小学科学教学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方式,不仅适应了这一阶段学生对动手实践的好奇心,而且还能让学生在实验中理解知识、发现科学的趣味性。在新时期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学生作为实验的主体,在老师的引导和教学之下,能够通过实验的方式在思想上提高思维的活跃性,在能力上提高实践的高效性,从而逐渐培养学生形成“实践出真知”的实验精神,为学生正确世界观的形成提供基础保障。
1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必要性
1.1符合新时期的课程改革新要求
实验教学的出现为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作用。在新时期的教育事业中,小学课程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大多数小学老师和学校领导认为,小学阶段最终要的学习任务是对主要学科的知识进行掌握,认为科学这样的副科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这是不正确的。为了改变这一教学风气,国家教育部颁布了相关《中小学实验室规程》等内容,以示国家教育部门对科学实验的关注程度和重视[1]。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采取实验进行辅助,既满足了学生知识学习的现实要求,又符合新时期课程改革的客观需求。
1.2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实验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环节,能够帮助学生对科学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小学阶段,学生对直观化的科学现象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进行实验,能够感受到科学学习的乐趣,从而以全新的科学学习方式吸引学生投入更多的关注和热情,并让学生在实验中感受到科学知识的魅力,能够以饱满的积极性和专注的注意力投入到实验中,有效的锻炼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让学生在今后的科学实验中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进行实践。
2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创新策略
2.1创新教学模式,融入现代技术
在科学的实验教学中,大部分内容需要进行动手亲身体验,在实验的过程中观察科学的变化过程,从而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科学的理论知识。然而在现实的科学教学过程中,由于部分实验无法得到完善,或者实验本身过于复杂而对实验所需的条件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而学校却没有相关的实验条件满足这一现实要求。这时候,老师可以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来为学生呈现实验的整体流程,让学生以视觉的方式参与实验,从而全面性的理解科学概念。比如,在学习“空气”相关内容时,老师可以通过课件给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在多媒体技术优势的合理利用中,对相关概念有一个深刻的理解。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降低科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习难度,而且还能降低科学实验教学的压力。
2.2多元教学内容,豐富学生认知
科学实验教学内容的多元性,是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拓展学习范围的关键。教材是对科学知识的高度凝练,结合了小学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内容,是教学的重点。而以实验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则是老师的教学任务[2]。同时,充实教学内容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良好的拓展方式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而且还能让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深刻,从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比如,在学习“材料硬度”内容时,老师可以将生活中与材料硬度有关的内容进行合理融入,来辅助学生增强对科学知识的熟悉感,从而发挥学生科学教学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在探究性的生活实验中逐渐分析、总结出性质和规律。由此可知,在科学实验中融入多元化的内容来为教学提供辅助性的说明作用,可以适当的给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和教材的延伸,帮助学生更加形象深刻的掌握全面的科学知识,提高后续学生在科学实验中的学习能力。
2.3多样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创新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途径,最根本的就是对教学的形式进行创新。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是强化学生科学实验学习成效的关键因素。因此,老师可以采取多元化实验方法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引导学生多角度的进行分析研究。首先,老师要对学生这一阶段的兴趣点和爱好方面进行分析,结合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成长特点来设计出更加全面的教学方案。而同样的教学方案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实验内容,因此老师还要结合教材的知识进行调整和纠正。比如,在学习“磁铁”内容时,老师可以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在实验中研究磁铁的特性,并对实验的流程进行记录、讨论、总结。这样能够有效的发挥学生的合力作用,强化学生们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感和思维活跃性,让学生在相辅相成中得到能力的加倍提升。
2.4合理使用器材,提供实验条件
器材和设备就是为实验服务的,不应该让它们成为实验室的装饰品。因此,老师应当发挥实验器材和设备的价值,在进行科学教学的过程中灵活的运用实验,来辅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科学知识。比如,在学习“运动与力”内容时,老师可以将课堂转移至实验室,引导学生进行“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实验。老师通过充分利用实验室中的小车、橡皮筋、秒表等器材,让学生在完成实验装置的组装之后,让学生观察装置运动中的相关现象,发现小车运动中力的来源,探究力与距离的关系,并对力的大小与距离的长短之间有什么关系进行合理的判断和推理。这样不仅能够借助器材和设备的作用,来进行教材知识的实验,在实验中对抽象的概念有一个形象的认知,从而巩固学生对章节知识的印象。
结论
小学科学老师在对学生进行科学教学时,最主要的是要加深学生对科学学习重要性的认知,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明确自身学习的主体性,从而引导学生在科学实验中体会到乐趣。同时,为了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和素养提升,老师还应当在教学中重视对教材知识的有效延展,拓宽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视野,以更好的迎接后续学科的学习、满足个人发展的现实需求。
参考文献:
[1]石磊.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J].文理导航(下旬),2021(09):17-18.
[2]王胜明,张慧芳,张晨晨,彭翕成.人工智能视域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发展趋势与实践创新[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20,30(01):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