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例题的设计与应用

2021-11-13邓步月

学习与科普 2021年33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例题设计

邓步月

摘要:数学学科的特定决定了其在教学过程中总是离不开各种例题,教师在设计课堂上的例题时要形成明确的教学目标,根据阶段性的教学内容控制好例题的难度、综合性以及解答技巧,然后以此为基础全面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质量。本文先是分析了高中数学例题的设计思路,然后提出了具体的例题设计方法的应用技巧。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例题;设计;应用

一、例题设计的基本思路

高中数学教学呈现出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特点,新课程主要讲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原理、公式以及应用场景,阶段性的巩固教学中要突出综合性,在能力训练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数学创新应用思维。由此可见,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应该设计出不同的例题,从难度、综合性、创新性等方面加以控制和区分。在设计例题时要充分认识到本阶段的教学任务和目标,例题要和教学目标形成良好的匹配性[1]。另外,在设计例题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有些学生擅长数学学科,其个人理解能力突出,还有不少学生不擅长数学,理解能力较差,教师应该考虑到大部分学生的学情,不宜过度拔高。

二、例题设计方法及教学应用

(一)新课程例题紧扣教材,突出核心知识点

新课程是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基本原理的阶段,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数学例题要紧扣教材,并且要充分体现出相关的知识点和原理,不宜过多综合其他方面的数学知识,例题要呈现出清晰明了的特点[2]。在讲解高一数学集合相关知识点时,教师要通过例题的讲解引导学生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数学涵义、性质特点。集合中要求每一个元素都不相同,此时教师可通过判断题的方式来举例,例如,要求学生判断A={4,5,6,7,4,9,0}是否为一个集合。显然,这一表达式中存在重复的元素4,按照集合的概念,任何一个元素都不能重复,因而该表达式不符合集合的要求。在集合的概念中,交集、并集、子集等经常成为理解难点,教师可利用几何图例、生活场景作为例题的呈现形式。例如,将高中一年级作为一个集合,每一个班级也是一个集合,判断,高一1班和高一2班之间的关系,同时判断高一1班和高中一年级之间的关系。这种和实际生活相联系的例题往往能促进学生的理解。

(二)巩固练习提升例题的综合性

巩固练习阶段,学生对数学知识和原理已经形成了比较深入的理解,因而在巩固阶段应该重点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根据题目的特点串联起各类知识点。在学习完函数奇偶性、单调性以及最值的求解方法之后,教师可将如下题目作为综合性复习的例题[3]。已知函数f(x)的定义域为实数,实数x、y满足表达式f(x+y)=f(x)+f(y),并且当x>0时,满足f(x)<0,f (1)=-2。求解以下三个问题:(1)判断函数f(x)的奇偶性;(2)判断函数f(x)在实数集上的增減性;(3)求解函数在区间[-3,3]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这道例题的综合性非常强,基本上覆盖了函数教学中所有的核心问题,这种例题应该运用于章节教学结束之后的巩固阶段。另外,在高三复习阶段,例题也要体现出综合性,将高中不同阶段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这种思路也非常符合高考试题的设计特点。

(三)能力培养提高例题的创新性

除了常规的教学内容,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还应该重视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应用能力,这种题目在解答的过程中往往另辟蹊径,存在多种解法,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形成不同的思路[4]。在高考试题中,这种创新型题目出现的频率也在不断增加,日常教学中应该对此引起重视。以下例题可起到良好的教学示范作用。

已知圆O与直线l相切于点A,点P、Q同时从A点出发,点P沿着l向右运动,点Q沿着圆周逆时针运动,并且这两个点的运动速度完全相同,当点Q运动到点A的位置时,点P也停止运通,那么链接OQ和OP,分别形成两个阴影,其关系如图1所示,求解其中阴影面积S1和S2的大小关系。这道题目中引入了运动的元素,S1和S2的面积随着点Q和点A的运动而不断变化,显然,在求解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变量因素。其呈现形式和求解方法与传统题目存在一定的差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四)专题讲解突出例题的针对性

专题讲座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是一种常用的形式,顾名思义,专题总是要围绕特定类型的知识开展讲解,涵盖了概念和原理的深入讲解、典型例题讲解以及各类知识点的综合运用,在专题讲解中要突出例题的针对性,在例题中充分体现出专题讲解的目标。教师可将数形结合解题方法的运用作为专题,也可将函数和不等式的综合运用作为专题。以数形结合为例,教师在上课时应该精选例题,突出利用几何方法解答函数问题,或者利用数学计算、函数等工具解答几何问题。以下试举一个数形结合的典型例题。解不等式。从题面上看,这是一个典型的不等式求解问题,可转化为抛弧线函数,x-1可转化为一元一次函数,分别为y2=-(x-3)(y≥0)以及函数y=x-1。其函数图像为图2。显然从图中可观察到当x<2时,满足。

参考文献:

[1]林喜.巧用高中数学例题,提升数学教学实效[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012(025):16.

[2]丁银凯.高中数学例题教学——以"向量的应用"一课为例[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9(22):3.

[3]游仁道.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例题设计方法[J].数学教学通讯,2016(30):3.

[4]孙立.例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例题设计[J]. 数学教学通讯,2019(30):2.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教学例题设计
BUBA台灯设计
有种设计叫而专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与反思
解析情景教学对高中数学教学的积极影响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中应用算法教学的研究
高中数学任务型教学模式下分层教学的应用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由一道课本例题变出的中考题
一道课本例题的变式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