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拓展作用
2021-11-13蒋崇欢
蒋崇欢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环节包括:提出研究问题→进行猜想作出假设→设计并进行实验→实验探索分析得出结论→实验反思与交流→知识应用巩固扩展。其中,“提出问题”便是其首要环节,足显“问”的核心地位。故而,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应该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和释疑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要适时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同时引导学生主动发问,做到启发式提问与主动提问的有效结合,在“问”与“被问”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创新的能力。
一、演示实验中教师的“会问”,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
在进行演示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在具体环节、现象中精心设置问题,提高发问的技巧性,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产生疑问,逐渐入情入境。教师一边演示一边创设问题情境,将学生带入与物理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制造悬念,引起学生寻因探果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让他们成为问题的“explorer”。在演示实验教学时,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需要巧设问题,为学生掌握新知识作铺垫。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让问题融入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物理学是十分抽象的,但实际上物理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实际生活。从苹果落地到航天科技、从电灯泡的发明到电力的广泛应用,物理学在生活中有太多生动鲜活的事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将枯燥的物理问题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从生活场景中的物理现象出发启迪学生思考物理问题,再将物理知识还原到生活场景中去。这样既能拉近知识与生活的距离,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汽化和液化”一课时,我先提出这样的问题:“冬天早晨从室外走到室内,戴眼镜的同学有什么烦恼?”学生张口就说:“产生水雾,镜面朦胧一片看不清东西,但是一会儿就好了(干了)。”就此困惑,我又发问:“①为什么会出现水雾呢?②生活中在哪种情况下还会出现镜片模糊不清的情况?③它的形成是否与温度有关?④这些水雾又为什么会慢慢消失了呢?⑤消失的快慢与什么有关?”学生急于知道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想解决这些问题,于是学习兴趣高涨。
2. 巧妙设置问题,拓展发散性思维
实验教学中,学生要轻松地学习物理知识仅靠对一两个问题的探讨是不够的,需要教师从整节课、整个知识点来谋划,设计出系统化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循序渐进,这样学生才易于接受。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提问后应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并观察学生的状态。知道答案者会身体前倾,抬头微笑,目视老师;而毫无头绪者则低头垂目,抓耳挠腮,目光躲闪。了解学生对问题的反应后,教师就可以把控发问的难度,由浅入深地提出问题,使学生更易接受。
教学中,教师还要抓住中学生好奇心强这一特点,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场景,设置一定的悬念,留有一定空间使学生充分发散思维。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巧妙的问题,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思考、剖析问题。问题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能让学生有广阔的想象空间。
二、分组实验中学生的“能问”,可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要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去探索新知,教师应“授渔传技”,即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学生在认知活动中难免会对一些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产生困惑,这样就会产生解決问题的强烈的内动力。教师应教会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久而久之学生才能从常规中发现异常、从普遍中看到特殊,发现问题从而质疑生问。尤其对于物理实验而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探究实验的开端,为探究实验指明了方向。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1. 适时让“师问”变“生问”,给学生创造提问的机会
通常来讲,学生如果没有求知的欲望,那么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就不会主动去思考,更谈不上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学生的学习成效及成长。提问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教师应坚持问题导向,适时变换角色,使学生敢质疑、敢提问、能提问、会提问,进而提高他们的提问能力,在提高提问能力的过程中鼓励他们去探索知识的奥秘,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语言给学生创造提问机会,如“关于这方面内容,大家有什么问题要问”“学到这里难道你就没有问题要问吗”“把你现在心中的问题向大家说出来”等。学生的知识储备有限,可能提出的问题还很浅薄、稚嫩,但作为教师切不可不理不睬,应给予认可和引导。教师要能从学生稚嫩的问题中发现可贵之处,引导学生深入思索,逐步接近核心问题。
2. 充分利用实验情境促进学生质疑生问
在分组实验教学中,学生有时会发现一些实验过程中的“怪异”现象,因怪激问。如教学“平面镜成像”时,学生根据已有知识阅读教材并写好实验报告单,进入实验室后亲手操作实验,再完成报告单数据分析交流。这时,一些同学反馈实验中的“怪异”现象后,质疑发问:“①玻璃板放置与桌面纸板不垂直时,无法让像与它的“替身”重合是何原因?②用厚玻璃做实验的那组,为什么用刻度尺测出的物距与像距不等?③玻璃前后的两支蜡烛都点燃后,怎么就没有像了?④在玻璃后与蜡烛间放置一光屏,在玻璃前还能看到像,在玻璃后看光屏上为何没有烛焰的像?⑤蜡烛烧短了不好做实验,用什么替代最好?”类似这些问题的提出,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教师可借机鼓励学生辩论,进行互问、互答,让学生在问与答中轻松掌握知识点。
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质疑而思,思辨而动,勤思会问,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活跃度。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发端于问题的提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成败的关键。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发问且能引导学生发问,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责任编辑 邱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