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思考

2021-11-13周洁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互联网技术互联网+互联网

周洁

[摘   要]当前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以及区块链等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带来了人类思维、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在以培养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背景下,互联网技术正在推动人类的学习范式由“教学者中心”向“学习者中心”转型,促进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的构建。

[关键词]教学;“互联网+”;学习者中心;互联网技术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33-0077-02

韩立福博士认为,学习者不是单一指学生,而是指学生、教师和其他教学参与者。他指出,“以学习者学习为本”理念强调教师和学生为同一个主体,学生不再是唯一主体,师生作为统一主体,是地位平等的合作学习者,教学全过程有效体现“师生共备”“师生共学”“师生共拓”的新思维。这一理念体现了素质教育思想精髓和终身教育思想,给广大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指出了新方向。这其中,互联网技术为这一理念的落实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本文就新教学理念下,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教学活动,谈几点思考。

一、轉变角色,技术跟进,拒绝墨守成规

新时代背景下,国家提出了教育现代化顶层设计和规划纲要。《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到2022年要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其中提到了很重要的两条,一是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二是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这两条对新时代教师的能力发展和专业成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教室“四大件”来看教育装备的演变。“老四大件”指黑板、粉笔、课桌、一副好嗓子;“旧四大件”指电脑、投影、展示台、广播;“新四大件”指平板、白板、班牌、AP;“未来四大件”可能会在全息投影、VR交互、AI分析、机器人小伙伴等中出现。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以完善学校的教育硬件设备。人们希望教师能熟练掌握互联网技术,并用其来传递内容、指导学生学习以及进行评价。在有互联网技术支持的课堂中,教师的主要责任从传递专业知识转变为构建学习环境,以帮助学生获得创造性探究能力并提高数字素养。当前,教师扮演着指导者和教练的角色,为学生提供机会,引导他们自主规划学习路径,促使他们成长为有责任感的、自立自强的人,并激励他们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人们不断变化的期望正改变着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式与方法。

顺应时代潮流是教育变革的必然选择。教师不能回避互联网技术,只有勇敢地面对才能不断提升自我,快速完成新角色过渡。走在前头的往往是少数敢于尝试和善于行动的人,当前,大多数教师正在观望和等待。对于上了年纪的教师来说,他们更需要实现自我突破,以打破传统的框架,摆脱固有习惯与模式的束缚。一线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课程知识基础,熟悉教材教法,还要努力了解掌握各种基于互联网的教学平台、教学系统、教学软件等的使用方法,致力于将最新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融入教学活动中。

二、巩固学识,适用技术,保留学科本味

互联网技术已辅助教学20余年,日趋现代化的教学装备早已成为课堂中的必要工具。在一些课堂中,精美的课件将教学内容直观地呈现,其成了教师板书的替代品。在这样的情况下,部分教师仍采用“我讲你听”的模式,小组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只能充当课堂点缀。教师应改变不需要学生思考,只需要学生记忆的理念。

在进行赛课时,教师通常会选择使用未来教室、智慧教室等,因为它们可以更好地打造“沉浸式”教学氛围,进而促使学生融入教学中。但是试想,如果教师并没有做好教学设计,对相应学科知识的把握和认知并不充分,那么是否还能使用互联网技术开展有效的教学?互联网技术是为学科教学目标的有效完成服务的。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不求酷炫,但求合理。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应产生锦上添花的效果。优秀的融合互联网技术的创新课,不应丢失学科本味。教师应掌握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并且将其有效地应用于教育的改革和实践过程当中。

三、以爱育人,用心为师,点燃学生的“学”

由于人工智能的产生,很多专家分析在不远的将来很多职业会逐渐被其替代,但预测的教师职业的人工智能替代率仅为0.4%,因为人工智能仅能处理复杂的机械的劳动,它永远不能产生情感,也就是说它不会对教育教学产生爱,也不会对学生产生爱。

“让教育沐浴人性的光辉,就是要善待我们自己……就是让我们善待学生……我们还要努力把教育的温暖传递给社会。”朱永新的话引起了广大教师的共鸣。教育中的“教”强调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育”强调品行和德性的养成。立德树人、润泽生命是永恒的教育话题,教师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首先,教师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不同的起点能力、学习风格、学习动机和自我效能感。教师要帮助学生确立既符合自身情况,又能激发个人最大潜能的学习目标。教师要用自己的激情点燃学生的激情。其次,教师在课前选择教学材料时要对接真实的生活,使教学和生活相关联,还要注意材料的趣味性、适用性、实用性和文化性;在课中要用更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在语言讲解、文字呈现、活动开展过程中应考虑多感官刺激;在课后要通过互联网及其他渠道与学生分享专业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利用已知探寻未知,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后,教师既要提高学生的智能,又要关注学生体格、社交能力和情感的发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研究表明,人类的学习过程不是线性的,而是循环的、连续的、复杂的、自然的。当学习者处于相互支持的环境之中时,学习效果就会得到提高。基于此,教师要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为学生提供相互学习的机会和表达交流的平台,让具备不同认知能力、学习风格、性格特征、文化背景等的学生能够在一起学习探讨、互动交流、反思评价。

四、读懂需求,智慧分层,实施精准教学

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实现教育的人性化和个性化。大班级授课,一位教师得面对五六十个学生,通常一部分学生听懂了,另一部分学生还云里雾里。在这种情况下,教学进度该如何调整?学优生和学困生该如何兼顾?如何进行个性化教育?这些是困扰教师已久的问题。

高中生的心理日趋成熟,他们通常不愿意教师与家长过多干预自己的学习过程。“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形式恰好契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行为习惯。以翻转课堂教学和微课教学为例。翻转课堂教学中的课前任务虽是固定的,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来决定花多少时间来完成它。微课教学的特点是时间短、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在观看微课时学生可以快放、慢放、暂停等,以有效满足自身的学习需求。以上教学方式都践行“以学习者学习为本”的理念。在各个决策环节,教师应尽量给予学生适当的选择权与决定权。实践证明,应用这些教学方式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须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根据学生的内在需求组织教学过程,以给学生构建高效的课堂。

目前,如何有效落实个性化教学仍是教师讨论的重点问题。笔者认为,可行的做法是,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开展分层教学。基于数据把一个班的学生分为若干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并对课堂实践内容也进行适当的层次劃分,以落实人人参与,分工协作。各层次学生可轮流担当本层次的实践记录员、汇报人等。这样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教师可通过群体分析、个性分析把全体学生的学习数据整理出来,形成学习反馈。

要想在教育教学中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就不应忽视数据的作用。在工作中,教师应增强数据意识,及时对数据进行筛选、整合,以更好地发现学生的问题。同样获得80分的两个学生的失分点不同,通过数据分析,教师能够发现这两个学生分别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的性质(理解问题、应用问题、阅读问题、计算问题等)和问题产生的原因(识记不到位、积累不充分等)。此外,教师不仅要关注及格率、优秀率、平均分、分数段、均位比、过半比等全样数据,还要关注学生的单科位比、总分位比等个体数据,通过观察学生的规律性数据,发现异常数据,以及时给出针对性的指导。教师只有更全面地了解学生,才能实现精准教学。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产生巨大的影响,提高学习者的核心素养将成为教学的首要目标。教师需要改变自身的意识观念,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创新自身的教育模式和评价手段,以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更积极地发展教育事业。

[   参   考   文   献   ]

[1]  韩立福.教育新视野:学本教育[J].人民教育,2014(9):13-17.

[2]  肖年志.“大数据促进适合的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9(18):23-26.

[3]  曹晓明.“智能+”校园:教育信息化2.0视域下的学校发展新样态[J].远程教育杂志,2018(4):57-68.

[4]  徐希勤.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教学[J].考试周刊,2009(27):223-224.

(责任编辑    王嵩嵩)

猜你喜欢

互联网技术互联网+互联网
网络时代大学生信仰教育问题探析
互联网技术在广播电视领域的应用与探究
手机银行发展过程中的相关问题研究
基于在线教育的大数据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