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年级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策略的实施与思考

2021-11-13黄欣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1年8期
关键词:有效教学策略图形与几何

黄欣

摘 要: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高效的“图形与几何”教学,笔者认为可通过更新观念创设情境、有效整合数学、自主合作探究、融合创新应用等有效教学策略,从而提高学生对空间知识的认识,引导学生形成数学思维。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形成几何概念、图形结构的认知。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教学;图形与几何;有效教学策略

低年级学生对空间的认知存在直观依赖,因此在教学“图形与几何”中教师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生活到数学、从直观到抽象逐渐深入、循序渐进,有意识地进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笔者认为可通过更新观念创设情境、生活与数学有效整合、自主合作探究、融合创新应用等教学策略,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概念,逐渐提高推理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数学思维。

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笔者就有效教学策略的实施进行了尝试和探讨。

一、更新教学观念,灵活创设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中灵活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善于设疑,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投入其中。

如:二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教学中,加深对“旋转”现象的认识,开展做风车的数学活动。导入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現“风车节”的画面,色彩绚丽的风车在风中转动,犹如童话世界般,学生都兴奋起来了。这时教师顺势提问:“你会做风车吗?”在生活中经常看到好玩的风车,诱发了学生动手实践的兴趣。在制作风车的过程中,学生要先折一折,再剪一剪,通过活动,学生知道了在长方形里如何得到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要使风车转动起来,还要想办法固定一个中心点,让风叶围绕中心点转动,这就是旋转现象。这样既巩固了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又加深了学生对图形运动的深刻理解。这一环节,熟悉的生活场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快速进入角色,并投入到探究活动当中,提高课堂互动。

二、联系实际生活,有效整合数学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数学教学高于生活。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小学数学低年级“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如二年级的“轴对称、平移和旋转”教学,教学内容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作基础。但由于低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学习抽象图形知识时,需要直观现象支撑。通过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体,如利用课件展示本单元的主题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带入游乐园的情境中。图中的蜻蜓、蝴蝶、观光梯、旋转木马、小火车等轴对称、平移、旋转现象,将这些生活现象引入课堂,帮助学生发展空间观念,使学生能在不同的数学活动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提供丰富的生活素材让学生感知,如自行车的车轮转动、拧水龙头的开关、拉抽屉、荡秋千等生活情境。让学生从丰富而典型的生活资源中感知数学知识。又如设计一个平移与旋转的游戏活动:在一个带格的平面图上,两个小朋友分别在不同位置,怎样快速到达中间位置的游乐场。这强化了学生对平移和旋转的感知。通过课堂上的观察与操作,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同时使学生感悟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巧妙地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平移和旋转的特征。

因此,教学中,将问题情境化、童趣化,把学生带到生活中感悟数学、体验数学。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使生活与数学融为一体,使数学与生活有效整合。

三、自主合作探究,凸显个性张扬

“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是有效且必要的,它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活力,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交流,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它不仅充分使师生间、生生间相互交流,还促进了小组间的合作与竞争及学生间的互补与提高,突显学生个性。

如:教学二年级“图形的运动——解决问题”一课时,让学生剪出手拉手的4个“小人”的剪纸活动,在充分自主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达到了使学生爱学、会学、乐学的目标。

教学片断:(探讨新知,发现规律)

(一)解读题目

提出问题:你知道了什么?怎样利用半个小人剪出一个漂亮的小人呢?(小组讨论)

(二)研学探讨,动手实践

1. 研学问题一:怎样剪出一个小人?

任务一:(使用1号纸)(讨论、演示、操作)试一试用1号纸剪一剪,并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小组学习后小结: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对比自己的剪法,生生互动,思考并解决问题。

2. 研学问题二:怎样剪出两个手拉手的小人?

任务二:(使用2号纸)讨论:(1)剪两个小人要对折几次?(2)怎么画?(3)怎么剪才能剪出两个手拉手的小人呢?

学生小组学习:先独立操作,再与组员交流。

3. 研学问题三:怎样剪出四个手拉手的小人?

任务三:(使用3号纸)讨论:(1)要对折几次才能剪出手拉手的4个小人呢?你是用什么折法的?(2)比一比看谁能一次成功剪出手拉手的四个漂亮的小人。

小组操作,完成后评比,交流心得。

(三)小结反思,拓展提升

1. 分享交流:请成功的学生分享经验,要注意什么。

2. 拓展思考:如果要剪8个手拉手的小人或更多,需要对折几次?你有什么发现?

3. 仔细观察这两组手拉手的小人,这里面隐藏着我们学习过的对称、平移和旋转吗?

这节课重操作,利用已有的材料迁移剪小人经验,同时将问题转化为简单的剪两个手拉手的小人,再转化为剪4个小人的问题。合理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活动中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为日后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四、融合创新应用,实现高效课堂

目前,课堂教学已开始广泛应用多媒体设备。融合创新应用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融于教与学的过程,便于精准教学,实现高效课堂。

如,教学二年级“图形的运动——解决问题”一课时,笔者使用了flash动画显示、视频教学、即时数据统计和可视化工具等手段,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有趣生动。激趣导入环节,利用flash动画显示,通过动态的图形对折,让学生直观地判断出轴对称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探讨新知环节,使用两段视频教学,学生先小组合作研究探讨如何剪1个小人,再看视频一,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对比自己的剪法,生生互动,思考并解决问题;视频二:怎样成功地剪出手拉手的4个小人呢?不同的折法,拓展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学生边思考边操作,增强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两段视频的融合应用,生动活泼,从易到难,实现精准教学,体现个性化学习,达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剪纸活动过程,运用了即时数据统计和可视化工具,展示学生剪纸的成功率,更能及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把劳动教育在数学课中有机渗透。

教学中融合创新应用,给学生更大的自主探究的空间,更有效地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力地支撑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信息化技术的课堂应用,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有力保障。

总之,在小学数学低年级阶段,学生空间概念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在“图形与几何”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坚持从学生的特点出发,从生活实际出发,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加强学生学习的科学性和趣味性,注重教学的探究性,促使学生图形认知结构的形成,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吉良.关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细节提高教学实效[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2).

[2]王艳林.浅谈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策略[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06).

[3]郑雪飞.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经历构建空间观念的过程[J].北京教育(普教),2011(09).

猜你喜欢

有效教学策略图形与几何
浅析生活化视界下的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策略
当前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学评价问题及其优化措施
第一学段图形与几何操作活动的有效性策略探究
关于“图形与几何之《长方体和正方体》”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浅谈“图形与几何”领域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
高三生物课程第二轮复习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小学“图形与几何”课堂教学的思考
中专物理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技能的优势及其有效开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