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链双循环:多元价值共创视阈下会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1-11-13华侨大学旅游学院张慧王婷伟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 张慧 王婷伟
会展业作为当前国际服务贸易的一种重要形式,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会展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新兴专业,亟待培养各项专业人才。近几十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专注于职业培训和专业研究,但是随着教育体系规模的扩大,过去的高等教育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对于新兴的会展专业,仅关注专业和科学培训不足以应对当今的社会、科技、经济发展需求和挑战,亟待探索新的教学体系和理念。在当前研究中,很多学者从产教融合的角度探讨会展专业的教学模式以及实施路径,主张建立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会展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从专业定位、课程体系、教学改革、考评体系以及师资建设等方面打造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培养应变策略。目前,会展人才培养与行业市场需求严重脱节,亟需加强会展创新人才培养改革,有学者主张采用“双螺旋上升式”的教学模式,从学科基础、实习实践、技能、方法、人文等方面入手,为会展专业教学模式提供新思路,但是仍有一些问题需要克服。比如:教师在会展创新人才培养中的角色定位模糊,参与积极性有待提高。大部分研究认为教师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只是起到辅导作用,多数教师并未有过创新创业的经历,很难胜任创新人才培养教育工作。因此,本文以会展创新人才培养教育实践活动为研究案例,探讨基于多元价值共创的会展创新人才培养“四链双循环”的有机衔接问题。“四链”指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双循环”指从校内和校外层面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会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 会展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多元价值共创理念
价值共创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普拉哈拉德教授认为在个体中心地位中,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创造价值。价值共创理论的核心在于“生产服务主导”,而多元价值共创主张整体系统的互动共创与多元共享,既满足主客互动,又需要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互动参与。对于人才培养而言,多元价值共创更强调推动面向学生为主的多边利益相关者协同演化,而不是简单的主客关系,将学校、企业、人才、产业、教育和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合作共赢、共同推动会展创新人才的培养。此时,学校不再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学生也不再是被动接受,双方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变成合作共赢的关系。
在会展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人才培养的多元参与主体彼此协调、相互对话,形成了多元共生共创的价值结构,共同推动会展创新人才的培养。其中,会展创新型人才作为核心主体,以校内和校外层面的双向资源为基础,通过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和教育链的有机衔接,实现以会展创新人才培养为中心的互动活动开展以及价值理念对接;而会展创新人才通过校内和校外多渠道多链条信息的互动和接触,寻找合适的培养平台,并参与到竞赛活动、课程学习、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创新育人等互动环节,在培养个人实用、扩大社会价值的同时,推动多元利益相关者互惠价值的实现。本文对于会展创新人才培养多元价值共创实现的体系归纳为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和教育链四部分。
2 会展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四链双循环”模式
会展创新人才培养主要通过教育、人才、产业和创新四个链条来实施,教育链侧重解决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注重知识教育和能力的培养;人才链侧重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产业链侧重解决如何进行产教融合、产业参与的问题、注重产业—教育—人才的有机对接;创新链侧重解决创新创意能力如何培养的问题、注重各类竞赛等实践活动的培养;“双循环”侧重从校内和校外层面构成会展创新人才培养教育循环,具体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多元价值共创的会展创新人才“四链双循环”模式
2.1 会展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教育链
在会展创新人才培养中,教育链侧重解决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不仅是增加学分或课程,还要将创新的教学元素体现在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教育链的核心在于培养创新能力、因材施教,将创新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体系教学中。本科生人才培养多以大班教学、大班实践为主,针对性开展理论知识讲授和专业知识教授,很难开展“点对点”的针对性因材施教。校内老师无法完全满足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理论知识需求,也无法完全满足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需求。通过引入“双导师”制,校内导师侧重学生理论知识需求,校外导师侧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形成“双导师、双引擎、双驱动”,有利于突破“因材施教”的知识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瓶颈。
2.2 会展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人才链
人才链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强化“一专多能”的专业人才,强调建设“知行合一”的特色课程体系,包括“知识教育体系”“文化素质教育体系”“伦理知识教育体系”“教育体系连贯性”等具体环节。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兼顾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形成“理论学习+认知实习+综合实训+生产实习”于一体的“知行合一”特色课程体系。知识教育体系包含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专业实践课、社会实践课;文化素质教育体系主要内容包括认真学习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文件、开展素质教育特色活动、举办文化素质教育讲座、开展课外读书和读书征文活动、举办中外名著导读学术讲座等;伦理知识教育体系以《全球旅游伦理规范》为核心,通过课程讲授、专题讲座等形式加强对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学生的伦理知识教育。
2.3 会展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产业链
传统会展人才培养注重理论学习、知识讲述与课堂教学,对于实践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不足,重理论策划,轻实战模拟;重课堂学习,轻现场教学;重学校学习,轻产业实践等问题。本文尝试探索“教育链”与“产业链”对接路径,进行“产教融合”的特色教学改革,主要内容包括:(1)建立产教融合机制,对接市场需求。强化实习跟踪回访,通过定期看望实习生,加深学校与实习单位的沟通与联系,进一步了解行业需求与人才质量需求,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课程的设置以及实习安排等工作的优化与提升。(2)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了解企业需求。推行“双导师”制,着力培养校企“两用型”人才。选择并聘请会展集团高管、经理及其他相关工作人员分别作为学院教学顾问、本科生、研究生的兼职授课教师和实践导师。会展集团为“双师型”师资提供岗位,积极为会展专业青年教师提供集团高管助理等挂职岗位。通过校企互动,充分了解企业各岗位的人才需求,会展专业依托会展服务队,鼓励成立会展工作室,为其提供咨询、策划、现场服务,主动对接行业需求,建立毕业校友互动机制,强化行业沟通。
2.4 会展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创新链
创新链强调构建包含创新活动、创新社会实践等在内的会展创新人才能力培养体系。学生创新活动是会展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各类竞赛以及学生科研活动两大模块。近年来,教育部实施“互联网+”大赛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活动,旨在打造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创业能力。就会展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而言,多数院校注重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意识”“创造思维”培养与提升不足,无法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与创新链之间的有机衔接与整合。因此,为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号召,本文强调在本科人才培养时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竞赛、社会实践等,鼓励通过“以赛促学,敢于创新”模式为学生提供创新培养空间,通过参与竞赛,锻炼学生创新创意创业能力,实现人才链向创新链的延伸与对接。比如,学生可以重点参与“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等代表的各类竞赛活动,通过“竞赛·锻练·竞合”等方式强化学生“实战”能力的培养,最终实现学生多元化成长。
2.5 会展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双循环模式
以实践活动为核心的“双循环”会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校内层面由“理论学习—综合实训—实践活动—创新活动—理论学习”等环节构成人才培养教育循环,校外层面由“学习修正—认知学习—实践活动—社会需求—学习修正”等环节构成创新人才培养教育循环,目的在于为会展专业学生搭建创新人才的广阔平台,敦促他们不断通过实践学习,将个人成长目标、社会需求与学校培养目标有机结合起来,进而成长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3 基于多元价值共创的“四链双循环”模式的实施策略与探索
实施“以赛促训、以赛促学、工学交替、协同育人”的会展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体系,与本文提出的会展创新人才“四链双循环”模式略有不同。“四链双循环”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是指在会展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体系性、阶段性以及连贯性,从学生自身的创新意识、赛事技能培训、企业单位实习实践等环节入手,为学生提供不同阶段需求的创新技能与知识。该体系把理论知识教育链、复合型人才链、“工学交替”产业链以及实践的创新链等环节结合在同一个链条上,强调各个实践环节与理论的有机结合,并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在多元价值共创理念指导下,构建会展创新人才培养在校内、校外层面的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方面的实施路径,如图2所示。那么,如何在多元价值共创理念下实现“四链双循环”的相互融合呢?
图2 会展创新人才培养“四链”实施路径
3.1 “需求导向”的培养体系调整
本文在实习跟踪回访机制、实习单位对接机制、产教融合合作机制、推进专业国际化建设、打造实践型教师团队、行业精英专业讲座以及毕业校友互动机制等动态监测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动态调整培养定位与目标,力求培养适合行业需求的复合型会展业人才。会展专业教学体系可以每四年进行一次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修订,每两年进行一次微调,确保人才培养方案与专业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总目标保持一致,并适应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教学发展需求。会展专业依托社会发展,立足于监测机制的有效性等原则,动态评估市场监测机制的效用,结合技术与沟通渠道的新变化,改良和优化市场监测机制,如将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运用到市场监测机制中。为确保调整方向和调整计划的准确性,会展专业可以制定行动计划调整评估制度、成立专家小组,行动计划调整前进行研讨评估,征求行业、学生、主管部门多方意见,确保考虑各方需求;行动计划调整后,及时跟踪计划的执行效果,动态评估调整行动计划。
3.2 全员因材施教,打造“产教融合,双元培养”的教育链
为解决会展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因材施教”的问题,本文将采取“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双元培养并形成双导师培养模式,针对性解决学生的专业知识、行业实践需求,真正了解学生的需求,根据学生发展规划,制定培养路径与培养方案,突破“因材施教”的瓶颈。通过引入“双导师”制,校内导师侧重学生理论知识需求,校外导师侧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这就是一种创新,在校内导师的指导下学习专业知识和创新意识,通过校外导师的指导完成创新实践活动,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有利于教师教学成果与创新实践的有效衔接。
3.3 全力提高能力,构建“以赛促学,竞合成长”的人才链
针对传统培养模式中偏重课堂教学的特点,本专业开辟“第二课堂”,鼓励学生参与专业竞赛,通过“以赛促学,以学促赛”的模式实现学生在比赛中学习、运用并掌握专业知识。此外,会展创新人才培养强调针对性,强调“一专多能”的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一专”,即培养学生一项专业技能,强化学生优势能力培养;“多能”,即重点培养学生多项能力,包括语言沟通能力、文本策划能力、汇报表现能力、临场应变能力、组织执行能力等。通过“以赛促学,竞合成长”的培养模式,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竞赛、实训实践活动,通过“实战”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培养核心竞争力。
3.4 全面产学互促,实现“工学交替,主动出击”的产业链
为强化产教融合发展,实现产业链与教育类的有机衔接,本文提出“主动出击”,采用“工学交替”的方式促进产教融合、产学互促。通过“理论学习—认知实习—理论学习—综合实训—理论学习—生产实习”这一特色“工学交替”模式,实现“工学交替”,产业—教育—人才的有机对接。另外,聘请本科生实践导师、产业导师,主动帮助学生融合产业和行业。此外,鼓励和支持建立会展工作室、会展服务队,主动对接和承接行业各类会展活动,实现“工学交替”与产学互促。
3.5 全程创新训练,强化“多措并举,创造机会”的创新链
本文重点培养创新型人才,在校内学习、校外实践、专业竞赛、社会实践各阶段、各过程都提供创新创业培养机会,鼓励和支持学生进行策划书、调研项目等内容的创新。课程教学上,布置学生策划项目,从课堂实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校外实践上,导师在学生选题上把关、实践内容层面把关,鼓励学生参与式、思考式实践,强化创新能力;专业竞赛上,校内校外导师一对一指导,为学生提供创新训练平台;社会实践方面,发布贴合创新创业、时事社会的选题,鼓励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与突破。总之,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利用“多措并举,创造机会”的方式,将创新训练贯穿人才培养始终。
3.6 “双循环”培养模式的实施环节探讨
“双循环”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需要与时俱进的培养观念以及丰富的实践载体,具体实施方案可以由高校组织制定,从校内层面和校外层面组织并实施。校内层面,通过开辟“第二课堂”,鼓励学生参与专业竞赛、挑战杯、“互联网+”各类竞赛,开展综合实训,通过“以赛促学,以学促赛”模式实现学生在比赛中学习专业知识,运用专业知识,掌握专业知识。同时,实战比赛也锻炼了学生的专业表达能力、临场应变能力、文本策划能力、对外沟通能力等,大力推进了学生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综合能力的结合与大幅度提高。通过以上过程的学习和实践,在校内构建“理论学习—综合实训—实践活动—创新活动—理论学习”的创新人才培养循环体系。校外层面,推行并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全面了解企业用人需求。在校外层面构建“学习修正—认知学习—实践活动—社会需求—学习修正”的创新人才培养循环体系。
3.7 “三位一体”的多级质量监控
为支持各类满足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行动计划,形成了学校、学院以及专业“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实行“校—院—系”三级教学质量监督,学校实行专门督导听课查课、学院定时、不定时抽查教学质量、严格把控教学方案和课程设置,确保教学质量。人才培养期间,不断关注行业需求变化,及时制定方案,调整教学、实践以及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重点等。鼓励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设置本科生导师项目,例如通过1名校内导师和1名校外实践导师共同参与对本科生的培养指导,形成精准化引导与培养,导师定期了解学生培养质量,及时为学生成长提供帮助。
4 结语
本文基于多元价值共创理念,通过竞赛活动、课程学习、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创新育人等平台,链接会展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和创新链,使四链深度融合,进而构建会展创新人才培养良性互动的校内、校外层面相结合的双循环系统。通过系统整合与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会展创新人才培养需坚持多元价值共创理念。多元共创价值理念强调多方利益相关者协同演化,鼓励将学校、企业、人才、产业、教育和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合作共赢、共同推动会展创新人才的培养。会展创新人才则通过校内和校外多渠道多链条信息的互动和接触,寻找合适的培养平台,并参与到竞赛活动、课程学习、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创新育人等互动环节,在培养个人实用、扩大社会价值的同时,推动多元利益相关者互惠价值的实现。
第二,会展创新人才培养应构建系统的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与创新链,在“产教融合,以赛促学”的模式下促进人才培养。在多元价值共创培养理念的指导下,形成“校内导学、校外导能”的双导师模式,先后拓展多个实践教学基地,推动“校企合作”,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竞赛,通过竞赛、锻练、竞合等方式强化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最终实现多元化成长。
第三,推动校内和校外层面相结合的双循环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在多元价值共创理念下,实现学生个人成长目标、企业用人需求与学校培养目标的有机结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明确学生需求与社会需求,根据需求导向,因材施教,形成系统的会展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系统的“四链双循环”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