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拟视频刺激下同步辅助运动对脑血管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11-13王学仕陈姝凤董艺璇王洪超郑文华孔德强户文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1年19期
关键词:上下肢脑血管病步行

王学仕,陈姝凤,董艺璇,王洪超,郑文华, 于 奇,孔德强,户文娟

(1.河北省廊坊市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河北 廊坊,065000;2.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医院 普外科,河北 廊坊,065000;3.河北省廊坊市人民医院 急诊科,河北 廊坊,065000)

脑血管病是指发生于脑部血管的各种类型的疾病,主要分为出血性与缺血性两种,常见于中老年群体,患者大多发病较急,病残率较高[1-3],心房颤动、心肌梗死、瓣膜疾病、心脏肿瘤等心血管疾病均能引发脑血管疾病。患者脑血管发生病变后会影响脑部血液循环、营养物质运送与氧气供给,严重损伤脑组织功能[4-5],患者多会出现肢体与语言功能受损等一系列情况,病情严重时还易导致偏瘫等严重疾病,给患者自身、家庭及社会带来极大负担[6-7]。本研究对本院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虚拟视频结合同步辅助运动对患者肢体运动、步行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9年3月—2021年1月收治的60例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脑梗死54例,脑出血6例。纳入标准:① 由影像学检查证实为脑血管病患者;② 无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③ 无精神疾病患者;④ 患者生命体征稳定;⑤ 患者临床资料完整;⑥ 患者及家属均知情且签署同意书。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60 例患者分为2组。常规组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34~76岁,平均(56.23±12.19)岁;观察组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35~77岁,平均(55.40±11.76)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采用促通技术、推拿和针灸方式进行同步辅助运动,观察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入虚拟视频刺激治疗。促通技术:前期行良肢位的摆放,上下肢各关节(包括健侧)行主动、助力、被动训练,坐立位及行走的平衡训练,上下肢控制能力的训练,转换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等。患侧上下肢行被动运动,恢复上肢的外展、外旋、伸展、上举和整个下肢的屈曲动作,如不时地推拉患者手臂以刺激其上肢伸展,握持患者的手指并使腕关节背伸,双手交叉训练。下肢的屈髋、屈膝、踝背屈及足内翻的矫正训练;通过轻柔且有力地拍打患者肱二头肌、股四头肌肌腹来缓解其痉挛等状况。若患者处于软瘫期,则增加肌肉张力的训练,如向前、外上方轻推肩胛骨,肩下压和肩胛骨回缩,迅速抬高患者肢体来刺激其三角肌,沿水平方向推挤压肩关节,单双桥运动等。推拿:推拿人员循序渐进地进行揉捏,手法应轻柔且有力,在患者上下肢使用点穴、拍打与摇动关节、搓揉等方式进行治疗。针灸:头针,在患者运动与感觉区域下针,均使用泻法,留针15~20 min,每日1次。体针,找到患者外关、解谿、合谷、环跳、肩髃、手三里、风市、足三里、曲池、阳陵泉、绝骨、三阴交、太冲穴位,每次在5~7个穴位施针,轮流使用,采用平补平泻法。

虚拟视频刺激疗法: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本治疗方法后,患者表示完全能够接受,家属同意本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将患者正式纳入本研究。利用双屏技术及虚拟现实(VR)技术使患者处于虚拟视频下,康复师观察同屏设备,做到当恐惧刺激一刹那给予相应肢体的同步辅助运动进行防御动作。每课时对患者进行虚拟视频下恐惧刺激同步辅助运动训练45~60 min,恐惧刺激5~7次,每日2课时。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2组治疗前后上下肢Fugl-Meyer评分比较

2组治疗前Fugl-Mey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的上下肢Fugl-Meyer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上下肢Fugl-Meyer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Fugl-Meyer评分比较 分

2.2 2组治疗前后Holden步行能力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2组治疗后Holden步行能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Holden步行能力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均升高,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Holden步行能力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分

3 讨 论

目前,中国脑血管病发病率位居全球前列[8-12],有一半以上的患者会遗留运动功能障碍。多项研究[13-18]证实,早期康复训练能够让偏瘫患者大脑皮质活动活跃,减少肌肉萎缩、关节作用障碍等情况发生,使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从而具有良好的步行能力,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本研究采用促通技术、推拿与针灸辅助治疗,该种方式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在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康复过程中。虚拟视频刺激方式在视频恐惧刺激作用下与同步辅助运动相结合,能够尽可能地刺激患者潜能,帮助脑血管病患者神经功能修复,对肢体活动的康复训练具有促进作用,是一种较新颖的康复辅助训练方式[19-22]。

薛芬等[23]研究表明,针灸联合肢体功能锻炼对患者神经与肢体功能均有改善作用,观察组干预后中医证候积分各维度得分、神经功能评分、上下肢Fugl-Meyer评分、6 min步行距离均高于对照组,提示联合方式能够逐渐恢复身体的控制能力,提高患者预后生存质量。高塬等[24]研究表明,研究组Fugl-Meyer评分、BI、脑电图从波最大值(Mmax)均高于对照组,说明针灸对老年患者脑卒中后发生痉挛导致偏瘫的恢复有良好促进作用,能够使肢体运动能力提高且恢复神经元功能。廖世英等[25]研究指出,智能运动训练后观察组Berg得分、Fugl-Meyer评分、简易上肢功能评价(STEF)、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提示该干预方式对于偏瘫患者的恢复疗效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本研究中,虚拟视频刺激下的脑血管患者Fugl-Meyer评分、Holden步行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单纯使用普通康复治疗的患者。促通技术能够将患者的各项功能进行重组,自觉抵制机体出现的异常运动,使正常运动达到通路状态,让其自身培养正确的运动方式,循序渐进,平衡机体各项反应,使肢体活动恢复正常。推拿对于促进患者血液流通、疏通脉络有重要帮助,当脑血管病患者步行功能受损时,该疗法能够加快正常步行功能的恢复。针灸疗法对于缓解脑血管病患者肌肉萎缩、神经元受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各功能反射,保持上下肢关节正常活动,恢复步行功能,达到正常生活状态[26]。除以上辅助方式,本研究加入的虚拟视频刺激对患者各项功能恢复疗效较显著,这可能是因为虚拟视频恐惧刺激体验会极大刺激神经产生防御冲动,加以同步辅助运动能够使神经冲动与防御动作反复强化,使神经冲动与实际肌肉收缩运动的反射弧再通,从而提高肢体运动能力。

综上所述,促通技术、针灸及推拿的康复治疗对脑血管病患者肢体运动的加强、步行功能的改善与日常生活能力的提升有所帮助,而结合虚拟视频恐惧刺激下同步辅助运动能够提高康复治疗疗效,对改善预后有重要作用。但本研究也存在一定不足,如所选择的样本量有限,今后研究将会加大样本量,增强结果的科学性与客观性。

猜你喜欢

上下肢脑血管病步行
急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与动脉自旋标记的应用价值
魔方小区
Trendelenburg体位不同通气模式对直肠癌患者上下肢动脉血PaO2及乳酸的影响
步行回家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黄精四草汤加味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基本力量 上、下肢的教学与练习方法
跳绳运动提高小学生上下肢协调能力的研究
脑血管病昏迷患者的基础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