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视野下的道真傩文化承与发展研究

2021-11-13王润勤燕国华

安顺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仡佬族傩戏文化

王润勤 燕国华

(安顺学院人文学院,贵州 安顺561000)

傩文化是因傩戏而衍生的各种文化现象的统称。在道真自治县,与傩戏息息相关的“三幺台”“高台舞狮”“打篾鸡蛋”等文化项目相继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仡佬族傩戏、道真傩文化的古朴神秘引起了各方的关注,政府为保护传承傩文化,建立“仡佬文化园”,结合当地特色发展“中国傩城”。学者也为傩文化的保护纷纷献计,然而缺乏田野调查,未立足实际,实践起来颇为困难。

一、傩

“傩”字是一个包含了很多意思的字,《说文解字》中,“傩”为“行人节也,从人難声”[1]之意。戏曲家曲六乙、钱茀先生结合文献的上下语境,在《东方傩文化概论》中提出了“五种读音和十种字义”[2]42。“五种读音”分别是“nàn”“nuó”“ju”“xiàn”“na”。“十种字义”分别为“书名”“人名”“地名”“报刊名”“柔顺可爱”“行有节度”“和顺”“少”“驱疫之傩”“表音象声词”[2]45。就“驱疫之傩”而言,学界尚无统一定论。

“傩”的含义是指原始先民驱逐疫鬼的祭仪。它是原始先民根据自身需要在特定时节举行的驱逐疫鬼的宗教祭祀性活动,可以追溯至中华文明诞生的早期阶段,并在商周时期达到鼎盛。其后虽有所弱化,却以社祭、雩祭等重大祭祀活动相互渗透的形式得以延续,并在民间广泛流传。

“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难,以索室驱疫。大丧,先柩,及墓,入圹,以戈击四隅,驱方良。”[3]这段话就是关于周代驱傩仪式最早的文字记录,形象描绘了手掌蒙熊皮、黄金四目、黑衣红裤、执戈扬盾凶神恶煞的特殊装扮,精要概括了方相氏兼驱阴宅阳宅恶鬼,同保人世冥世安全的重要作用。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发现周傩与军队有关。其一,方相氏不是隶属于国家巫官,而只是隶属于司马(“司马”就是作为西周时期国家军事经济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首脑、政权机构的重要行政职官)。其二,方相氏“执戈扬盾”的战斗形象与古代武士们的战斗之貌如出一辙,故唐代杜佑《通典》将大将军傩列入“军礼”:“军礼,其仪二十有三。一、亲征类于上帝。二、宜于太社。三、告于太庙。四、祃于所征之地。五、軷于国门。六、告所过山川。七、宣露布。八、劳军将。九、讲武。十、田狩。十一、射宫。十二、观射。十三、遣将出征宜于太社。十四、遣将告太庙。十五、遣将告齐太公庙。十六、祀马祖。十七、享先牧。十八、祭马社。十九、祭马步。二十、合朔伐鼓。二十一、合朔诸州伐鼓。二十二、大傩。二十三、诸州县傩。”[4]。其三,军傩有史书记载,并有活态遗存,今天贵州安顺地区的地戏、云南的关索戏都是军傩。关于“傩”的起源,学界仍众说纷纭,尚未取得较为统一的认识。较具代表性的观点如下:一、傩是一种以面具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文化活动;二、傩带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三、傩是原始先民巫术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四、傩、傩祭与巫术活动有着紧密联系;五、傩是一种来自于先民狩猎活动的精神遗存。[2]56

由上可知,学者们在讨论“傩”“傩祭”,以及由此衍生的巫傩祭祀活动时,往往存在将其纳入某一学科范畴的认知倾向,但是,傩的发展有其自身的逻辑性和演进过程,并且在民间形成了一定的传承体系。

傩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时候的人们在征服自然的时候发现,获得生存的机会,繁衍后嗣是远远不够的,他们开始思考如何超越自我,宗教应运而生。傩文化形式多样、影响深远、内涵丰富,流行于我国众多省份,如贵州、四川、湖北等。在贵州则各地皆有分布,其中道真傩戏极具代表性。

二、道真傩戏

道真自治县原属于同在遵义市的正安县。1941年,为了纪念东汉名儒尹珍(字道真)先生而把正安县东北部划分出来设置道真县。1958年12月并入正安县,1961年复置,1987年改为道真自治县。尹珍是东汉名儒,《后汉书·西南夷列传》载:“桓帝时,郡人尹珍,自以生于荒裔,不知礼义,乃从汝南许慎、应奉受经书图纬,学成还乡里教授,于是南域始有学焉,珍官至荆州刺史”[5]。

该县位于贵州省的最北部,拥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远古时期,由于自然条件的关系,人们彼此交流有限,交通不便,也正因为如此,本土文化自远古时代而起就一直保持着它的“纯真”。

仡佬族是贵州的世居民族之一,在“吃新节”时,道真仡佬族人民就会欢聚一堂,吃长桌宴,祭祀祖先,祈福来年风调雨顺。道真虽然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但是以仡佬文化为主体,大街小巷的建筑风格、人民的风俗习惯、日常生活处处彰显着仡佬文化。

贵州省人民政府于2007年5月29日公布“道真仡佬族傩戏”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在2008年成功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傩”有人避其难之谓,意为“惊驱疫厉之鬼”[6]。巫傩活动在生命意识上满足了广大信仰者的心理要求,长期以来,巫傩之风的传承与流布融入习俗之中,即使在现代,仍以传统文化的形态存留于民间。道真这种独特的傩文化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可追溯于远古时代,主要是祈福迎祥,不仅有悠久的历史而且种类繁多,在中国傩戏甚至世界傩戏中有着很强的代表性与典型性。

“傩戏”是端公(古时对男巫的称呼)在“冲傩”中做道场法事的同时演出杂戏,是在“信巫屏医,专事神鬼”的习俗中诞生的。端公认为,傩是人有困难,需要有法力的人为他们解脱,这是对汉族傩活动的理解。既然使用傩的名称,说明这里的少数民族在一定程度上和汉文化联系得较紧密。这里的“傩戏”演出特点之一,是边做傩的道场法事,边演出与法事中有关神的戏。

传统的道真仡佬族傩戏规定的演出地点是愿主家的堂屋,分内外两坛,分别进行冲傩、还愿等法事和演戏。在道真自治县的桃源、三桥、永锡、福兴、洛龙、巴渔、梅江、三江等乡村,都有“傩戏”班组。一个端公傩班大约五至八人,二至三人击鼓打镲,附带唱及接合词向话。由一人主要做法事,叫掌坛师。

道真傩戏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傩戏,不仅仅是因为道真傩师精心制造的傩面是唯一可以活动的面具,更是因为坛门独有的特殊的构成形式。在道真,如今专门从事传统的巫教法事活动已经为数不多了,更多的是采用一种和佛道相结合的特殊形式,以荐亡法事为主。不仅丰富了道真傩戏的表现形式,更是反映了在历史的发展中各宗教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比如《演目连斋》在道真傩戏中出现了端公戴面具、戏服且具有极强戏剧性的多人表现方式。

三、非遗下的道真傩文化

过去由于道真自治县的特殊地貌,本土文化自远古时代而起就一直保持着它的“纯真”。本土文化在岁月的流逝中,傩文化与仡佬文化相互交融,最具代表性的成果有“三幺台”和高台舞狮。

(一)三幺台

2014年道真自治县仡佬族的“三幺台”饮食文化习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一开始仅在民间特定场合才出现的“三幺台”,如庆贺节日、祭祀先祖等大型活动,由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水平得以提升,逐步发展为充当寿宴、婚宴或宴请尊贵客人 ,“幺台”为道真方言,“结束”的意思。“三幺台”就是指宴席分为三次吃完。

“三幺台”起源于隋朝,原是祭祀等场合才有的宴席,后逐渐运用于婚丧嫁娶等民事活动,并成为当地极具代表性的民俗文化。“三幺台”饮食习俗历经岁月的洗礼而传承至今,蕴含着情感价值、审美价值、社会价值和旅游价值,展示了浓烈的色美、香美和味美,蕴含着中国传统的社会伦理和谐和教育价值[7]。对于特色旅游的建设与发展以及推动当地经济发展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高台舞狮

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是道真自治县仡佬族的高台舞狮,高台舞狮的文化背景源于目连救母的神话传说,是集民间杂技、舞蹈和体育于一身的综合性艺术。

该项目的表演者都是农民,在没有任何安全保护措施的情况下,表演者需要徒手爬上近十几米的叠加方桌上,因此它具有高难险的特点,具有观赏价值与经济价值。在当前我国文化城乡建设的大环境中,道真仡佬族高台舞狮已经开始发生了显著变化,由宣扬遵守孝道、勇敢地向神祈福、驱邪的民族传统民俗文化,转变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促进民族发展的各种商业性文化服务。

(三)打篾鸡蛋

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另一项传统体育节目是道真自治县仡佬族的“打篾鸡蛋”,打蔑鸡蛋最早是先民的一种训练士兵的活动,由于其健身娱乐的特点,逐渐发展成为大众所接受的体育活动。细细薄薄的竹片编制出一个外形酷似鸡蛋的空心球,填充棉花、破布等物,并染成不同颜色,这就是篾鸡蛋。

打篾鸡蛋一般情况下有两种比赛机制:一种是两队人数相同,各在场地一侧,中央画“河”(分界线)。比赛的时侯,通过手部拍、扣、托的动作或者用脚踢球过“河”。如果球仍未过界或接触到了手足之外的其他身体部位为负。被打出外界,或未接球则另一队得分。球过界落落点以内地盘归发球队,并且重新划分界线。直到一队失去自己的场地,或以得分的多少判定。

另一种规则是不分组也不限人数,裁判发球,抢到球者获得发球权,获得最多发球次数胜,并获得一些奖励,多为酒肉等食物。

四、传承保护与发展

道真的仡佬族傩文化在历史上有着深厚的根基、完整的组成架构、多元化的形态、独特的文化内涵,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道真傩戏还一直充分地发挥适应人们的民俗愿求而产生的实用功能,以及对于社会的教化功能,蕴含了极其丰富的文化与艺术价值,成为了一种承载中华民族自我身份认同感重要象征。

当下,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际交往的拓宽、教育活动的广泛和普及,道真傩文化长期以来赖以生存的这种封闭式传播的环境逐渐被打破,其传承和推广也陷入困境。

(一)发展困境

道真傩文化发展困境的形成,首先是因为它们所依托的时代变迁与社会变化。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傩戏不再是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大众传媒冲击着傩文化,改变了它赖以生存的环境。而今傩文化在现代传播媒介上的碎片化和奇观化展示,更多体现了文学性的表达,大众不了解也无从了解真正的傩文化。

在新的传播媒介条件和环境中,这个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主体之一的傩法师,他们多为中老年农民,面对着现代的传播媒介逐渐 “失语”。

道真仡佬族傩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之所以陷入困境,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想适应时代变化,虽然在努力寻求转型,但是忽略了文化本身的特性。道真傩文化的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自身的艺术性与巫术性,同时这也是它最重要的两大支撑属性。放眼现在,在我国现代的社会中,道真傩戏随着时代和环境的发展变化,演化产生出了原来的舞台傩戏和乡土傩戏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样貌,傩文化中原来密不可分的巫术性与艺术性也开始相互分离,舞台傩戏几乎仅仅留下了“戏”,乡土傩仪几乎仅仅留下了“祭”,傩文化的艺术本体革命性创新与现代化的转型也举步维艰。

(二)传承发展

当傩戏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这个古老的文化遗存开始被各方力量所保护。在道真,政府设立了“仡佬园”保护傩文化相关史料,并定期向公众免费开放,让人们了解傩文化。除此之外,政府积极寻找傩戏在当今时代的发展之路,结合本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色,发展傩文化特色旅游事业,修建了“中国傩城”,在保护傩文化的同时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在民间,学者的重视与研究使道真傩戏走进大众视野,逐渐提升了知名度。学者们也积极地找寻傩戏走出困境,继续传承的途径。

保护非遗文化,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就是保护人及传承关系。傩师,尤其是掌坛法师,是这种民族傩文化存在和发展传承的核心对象与主体,但是,由于社会的变迁,其昔日辉煌在我国历史和现实中逐渐消逝与丧失,文化地位也急剧降低。他们不再有以往的影响力,收入减少,派系分裂甚至后继无人。这些都导致傩师的传承陷入困难。

相应地,作为傩文化存在与发展最直接因素,同时也是基于群众基础的愿主群体逐渐变得更少,加之民众如今的文化需求更加多元化,挤压了传统傩文化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傩文化越来越少地出现在人们的普通工作和日常生活之中,整个文化将面临着断代的险境。

道真傩文化引领人们向善,这是它的核心价值取向,与此同时,它也约束着这个社会的道德理念。道真傩戏为了提升艺术价值,致力于提高故事叙述能力,提升艺术欣赏性、给傩戏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核,进行创新。

傩戏传习充分体现了傩文化传承者的文化地位,是传承者进行自主传承、创新等活动的一种体现。傩戏艺术团改变了道真傩坛的散居特点与封闭式的传统,政府部门与学者们也正在努力为傩文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框架下,为传承、推广傩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一个平台。发扬和保护道真傩文化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重新绽放蓬勃生机和发展的活力,仍是任重而道远,需要政府部门、研究学者和傩文化传承者等共同发力。

结 语

傩戏历史悠久,流行于我国众多省份,并在贵州境内广泛分布,道真仡佬族傩戏素有“中国傩戏看贵州,贵州傩戏看道真”的盛名。道真仡佬族傩戏和当地傩文化为地方文化,因现代经济的发展受到冲击,受困于现状,沦为文化遗珠,实属不忍。道真傩戏在时间的催化下,形成一种特有的傩文化,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各个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已无法剥离。无论是饮食文化“三幺台”还是娱乐观赏项目“高台舞狮”,亦或是仡佬族传统体育项目“打篾鸡蛋”都依托于傩文化的大环境之中。 地方文化无外乎都会面领着传承与保护的问题,想要走出困境保护傩戏和傩文化,重要的是保护“人”,无论是傩师还是传统傩戏面具的制作者都应该得到关注和保护。

猜你喜欢

仡佬族傩戏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中国戏曲活化石千年“非遗”傩戏
如何把拉班舞谱运用到黔北仡佬族傩戏中
谁远谁近?
传统回归之仡佬族“哭姊妹”婚俗研究
少数民族音乐
武陵山区仡佬族传统体育的流变发展研究
高校在辰州傩戏传承教学及地方产业建构研究的思考
道真县仡佬族民歌的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