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主义思想下的空间遗产保护
——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实践为例

2021-11-13荔琼LiQiong

建筑技艺 2021年8期
关键词:人文主义遗产空间

荔琼 Li Qiong

我国城市发展正值“增量扩张”转为“存量优化”之际,在面临大面积城市更新的同时,建筑遗产保护将迎来新契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我国文物业机构数已达10 160个,且文物保护重视程度呈逐年增长趋势(图1)。多年来,各级政府先后出台了与单体建筑遗产保护相关的法规条例(如《国家文物保护法》),使我国文物保护工作成效显著。许多古建筑被及时发现和鉴定,在一定程度上被有力地保留了下来。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先生曾说:“当一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 000~8 000美元,城市化达到30%~60%的时候,也是一国文化遗产保护最艰巨、最困难的时期。”2019年我国城市化率已然到达60.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0 892元人民币。虽然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最艰难的时期已经迈过,但是新时期下的遗产保护危机却在逼近。

法国建筑师路易斯·马丁·柏少特在19世纪初提出,不应“过于重视个别古迹”,这种“为每一幅画制作画框”的工作是片面的。而且近年来对建筑群遗产、传统聚落、历史街区、历史文化名城等概念的权威界定[1],多是针对易形成较强视觉刺激的单体建筑进行实体保护,并未从图底关系中“图”的角度进行考虑。所以,对建筑遗产的保护不应仅仅针对单体建筑,而应将其视作整体环境,从建筑群与建筑的空间结构出发保护历史场所。

仔猪腹泻是危害当前养猪生产最严重的一类常见多发病,也是引起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引起仔猪腹泻的原因很多,症状不一。如何有效地防治仔猪腹泻疾病,提高仔猪成活率,是当前养猪生产中一项重要的课题。

空间遗产概念的出现无疑能拓展遗产保护研究的新方向。空间遗产(Spatial Heritage)特指具有普遍历史文化价值的空间环境,不仅包括物理空间,还包括主导日常生活的社会空间与具有社会感知价值的精神空间[2]。这种让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精神空间互动的状态,能弥补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方面的先天不足[3]。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定性分析,梳理并评判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指导下的空间遗产保护策略,以期为我国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一定经验。

1 文艺复兴之前建筑遗产保护面临的主要挑战

1.1 建筑遗产保护观念的觉醒

“在1550年到1750年之间,访问罗马的建筑师们发现,古迹的景象并不比一个毁于战乱的城市废墟更吸引人。它们往往当作可以掺用到业主房子上去的构件的旧货堆放场。兰奇尼亚曾经推算,在这个城市里各种文艺复兴的建筑中,可以找到差不多8 000根古代柱子”[4](图2)。这是彼得·柯林斯在《现代建筑设计思想的演变》一书中描绘的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罗马的建筑遗产乱况,可见这片历史遗迹在文艺复兴初期并没有得到妥善的保护与管理。因此笔者认为,意大利建筑遗产保护的意识必然是一个“蒙昧——觉醒——保护”的过程。后来,法国启蒙运动与航海技术唤醒了各国冒险家与古迹研究者对古希腊建筑的浓厚兴趣,他们出版了大量游记与测绘图纸,如朱利安-戴维·勒·罗伊1758年出版的《希腊最美丽的建筑遗址》、詹姆士·斯图尔特和尼古拉斯·雷维特1762年出版的《雅典古代建筑》,促使人们思考历史与当代的关系(图3,4)。这些理论著作问世后,遗产保护观念终于在西欧大地逐步觉醒。

1.2 摇曳在政权更迭中的建筑遗产保护

16世纪以前,整个欧洲并没有对历史建筑给予特殊关注,对建筑遗产的价值也尚未形成系统的认识。“市民阶层大多判断历史建筑可否留存的标准也仅仅是从实用角度出发考虑,在对待古旧建筑的态度上,那时西方人的态度基本是实用主义的。”[5]而在天主教会和封建统治阶级权力交替的过程中,代表上一个当权派意识形态的建筑大多面临完全销毁重建的处境。5——10世纪,教会利用民众向往彼岸生活的心理,大肆宣传封建迷信和愚昧禁欲的教义,使得当时罗马的大型公共建筑及先进的技术、艺术成果逐渐消失,主动保留更是天方夜谭,甚至到16世纪中叶天主教重建圣彼得大教堂时,竟将万神庙门廊上的青铜板拆除下来,用以建造圣彼得大教堂主祭坛上的天盖,此举对万神庙造成了不可弥补的破坏。此后,在意大利第一任国王当权时,新兴统治者则融化了教廷圣天使城堡中的一尊铜大炮,以此象征性地夺回了万神庙的青铜。总体来看,文艺复兴以前,在封建制度及教会的黑暗统治下,建筑遗产保护的观念很难普及于大众,遗产保护的价值成果也无法反馈于他们。

2 空间遗产保护理论发展的养分:人文主义思想

2.1 人文主义思想与建筑空间遗产保护的理论渊源

1 来源于文献[10]

人文主义思想熏陶下的建筑遗产保护实践表明,仅重视建筑单体的保护而忽略其空间环境遗产的策略并不完整,应结合历史、自然、人文三者考虑空间遗产的整体保护,并且统筹当下与未来,实现空间遗产的可持续利用。新时期我国将面临建筑遗产保护的新挑战,人文主义思想孕育下的遗产保护经验可促使我们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建筑遗产保护之路。

1 古罗马遗址中的建筑残段

2 雅典卫城入口复原

2.2 从建筑遗产的实体保护转向对环境整体的保护

建筑遗产保护观念的转变将大众的目光从建筑形式的保护转移到了空间层次的保护。1549年,帕拉第奥在改造维晋察巴西利卡时,原中央大厅位于整个市政广场的东南面(图5),人文主义思想出现后,广场从统治阶级的权力象征和威压大众的场所转变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市政设施,为此帕拉第奥在整个建筑周围加了一圈外廊,使得原本孤傲的市政大厅与民众更加亲近。此举不仅保护了建筑与周边广场的空间关系,还实现了建筑遗产形式的保护——维持原立面的构图与手法样式。人文主义思想的解放使得建筑遗产的保护重点从以“物”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这意味着单体建筑遗产的保护需要借助空间遗产保护的理论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空间遗产保护的理论格局。

3 帕提农神庙正立面

4 维晋察巴西利卡

2.3 人文主义思想下的空间遗产可持续发展

紫金矿业9月17日晚间发布消息宣布,公司与塞尔维亚共和国在北京签订协议,将投资3.5亿美元以获得塞尔维亚铜矿开采及冶炼企业RTB Bor 63%的股份。

人文主义思想熏陶下的建筑遗产保护理念让历史建筑获得了可持续发展——面对遗产不仅要修复保护,还要协调其未来发展。米开朗基罗在主持罗马市政广场的更新设计时,特意将原养老院的正面改为新市政厅的背面,原养老院的背立面则作为新市政厅的入口,此举使得新城市的发展与历史旧城分离,在保护旧城的同时让新城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图6)[7],既大体保存了原养老院风貌,又赋予建筑新的功能——罗马城市市政厅与周边建筑及广场共同构成了具有城市历史记忆的空间整体。人文主义思想对建筑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拓展了其保护范围。正如意大利建筑师乔万诺尼所述:“保护历史纪念物的‘建成环境’可以展现时间积淀的城市肌理[8]。”他强烈反对将历史街区像博物馆般封存起来的做法,不仅如此,他还为历史城市的管理和保护制定了一整套方法论,至今仍被视为城市保护方法的基础。又如威廉莫里斯所指:“在对旧的进行修补或添加时必须展现增补措施的明确可知性与增补物的时代现代性,以展现旧肌体的史料原真性,进而保护其史料文化价值[9]。”建筑遗产的保护过程或许可以比作史官笔下的文字,在对历史进一步澄清的同时,也在记录当代事件。

5 罗马卡比多山市政广场

3 人文主义思想下的空间遗产保护启示

对人文主义思想与空间遗产保护的理论渊源正是在上述背景下产生,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从人文主义思想内涵看来,人文主义肯定人的价值,要求享受人世的欢乐、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是新兴资产阶级领导、反抗统治阶级及教会的思想武器,这时候个体的情感命运和个人的价值尊严成为人文主义关注的焦点。因此,各阶段的建筑营建从单体建筑转向承载市民物理和精神活动的城市整体空间,营建对象范围的扩大对建筑遗产保护的科学性大有裨益,也与空间遗产保护理论主张的保护对象类似。其次,人文主义思想与空间遗产保护虽为不同时空下的特殊产物,但是前者内涵下的遗产保护与后者理念形成的深层基础同时指向了城市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和精神空间,而前者成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可为后者的理论带来一定程度的拓展。

图片来源

由于东罗马帝国的灭亡,古典时期的建筑艺术成果向文艺复兴的中心意大利汇集。1447年,教皇尼古拉斯五世任命著名建筑师及理论家阿尔伯蒂负责重要古迹建筑的修复工作[6]。可见当时的建筑遗产保护工作已经开始受到统治阶级和建筑师的关注。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新兴资产阶级(业主)对建筑本身传递的精神内涵和文化特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历史建筑保护方向的确定奠定了基础。

国外研究制约研究已经从简单的“制约-参与与否”阶段跨越到休闲制约过程及其协商机制的研究阶段。静止、片段式的瞬时数据 (即某一时间点的休闲制约数据)越来越难以满足学科发展的需要。休闲制约状况是否会随个人生命周期的阶段性变化、社会化程度以及文化环境变化呈规律性变化?休闲制约协商过程中各变量 (如动机、偏好、制约、协商、参与等)的作用机制如何?被调查者的日常生活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其对休闲制约的感知?这些新课题的研究更需要研究者在一个时间段内跟踪被调查者的休闲制约状况。加强作用机制的时间纵向研究能为休闲制约过程及其协商机制研究提供更有效的数据,促进学科向更深层次发展。

2,3 来源于文献[6]

更多的时候,它们会趁人夜里睡熟的时候,悄悄打开窗子,将孩童抱走。它们远超一般兽类的智力和凶狠狡诈、睚眦必报的性格,使它们成为了山民最为痛恨、却也是最为忌惮的生物。

4,5 来源于文献[11]

猜你喜欢

人文主义遗产空间
空间是什么?
遗产怎么分
创享空间
西方文论关键词:后人文主义
千万遗产
人格权位置之合理性分析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遗产之谜
遗产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