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护、织补、生活
——北京前门H 地块设计访谈

2021-11-13任祖华,刘爱华

建筑技艺 2021年8期
关键词:风貌四合院尺度

前门H地块项目自2010年开始,由崔愷院士带领本土团队开展设计,随着北京近年城市定位的调整和中轴线申遗工作的开展,项目也随之不断修改优化,目前正为配合申遗原则的降低建设总量而进行设计调整,尚未投入建设。项目位于北京中轴线核心部位——前门大街和珠市口大街交叉口的西北角,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见证了北京核心区近年来的保护、发展历程。

The project of block H in Qianmen has been designed by Cui Kai’s team since 2010.With the adjustment of Beijing's urban orientation and the application of world heritage protection of Beijing central axis in recent years,the project has been modified several times.At present,we are redesigning to reduce the total amount of construction in line with the new principle,and it has not been put into construction.This project is located in the northwest corner of the intersection of Qianmen Street and Zhushikou Street,the core areas of Beijing central axis,which witnesses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above areas in recent years.

刘爱华:自2010 年至今,北京前门 H 地块项目设计跟随北京的城市定位调整历经数轮方案修改优化,其中2018——2019 年的设计方案最为完整深入,并得到了北京市领导和北规委的高度认可,虽然后来因中轴线的申遗工作而进行调整,但方案所关注的问题及核心设计策略——保护、织补和生活,仍然具有探讨和思考的价值。请具体阐述下设计中是如何呈现这三个核心要素的。

任祖华:谈到北京核心区的城市设计和复兴,或者是在核心区做城市修补性的设计,保护永远是一个很重要的主题。

我们对从乾隆时期到2010 年拆除前的场地肌理变化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个地方其实非常稳定,所有胡同格局从清代至今几乎没有变化。在保护工作中,我们首先将场地内的湿井、甘井和车撵三条胡同的肌理和历史痕迹予以保留。其次,保护真实的历史信息,而非做复古的立面。古树、文物建筑和胡同一样,都是历史信息的载体,也是被保护的对象。我们不仅保留了古树,还保留了其他更多的树木。在文物建筑被完整保留的同时,周边新建建筑也需与老建筑的体量、尺度相协调,用地内所有被保留的四合院都是如此处理的。

在以往北京的旧城改造中,对四合院经常采用孤立式的保护方式,使其在林立高楼中成为一种“盆景”“展品”。而四合院之所以成为四合院,是因为它存在于胡同构建的体系中。因此,创造与其协调的周边大环境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保护。为此,设计之初崔院士提出了“四合院区”的概念,让这几座因拆迁而变得孤立的四合院,重新融入胡同体系和院落区域。

刘爱华:这片“四合院区”并不是规划要求设定的?

任祖华:对,规划只有3~6m 的限高要求。但我们考虑到整个区域需要在风貌上与北侧的四合院保护区有所协调和延续,设计在外观风貌上保持相对传统,在使用功能上则承载着现代人的生活,内部更是加入了许多现代元素。

织补也是基于同样的理念,不仅包括胡同肌理的织补,尺度的织补也非常重要,如城市、道路以及人的体验尺度。项目北侧是四合院保护区,南侧紧邻60m 宽的城市干道——珠市口大街。在历史街区改造项目中,如何衔接历史街区和现代城市的不同尺度,使之形成有机的过渡,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城市中的建筑尺度应与道路尺度建立适宜的关系,如沿珠市口大街一侧,考虑到两侧现有建筑高度和道路宽度,建筑体量做到5 层左右。这是第一层尺度——与现代城市道路空间相配的尺度。第二层尺度是重新构建行人的步行尺度——上部体量后退,下部建筑高度控制在2~3 层,使其与西侧前门大街的建筑尺度保持一致,人们从前门大街走过来便能感受到适宜的步行氛围。面向珠市口大街的建筑体量上下分层,形成了两个层级的尺度,兼顾了城市尺度的连续性和步行尺度的体验性。

回到胡同、小街道的肌理织补问题上,比较突出的是汽车对胡同空间的改变,汽车的引入使原本狭窄的胡同变得更加难以通行,甚至成为了停车场。在文学作品中,胡同是邻里交往、孩童玩耍的场所,现在很难看到了。因此,如何织补生活——将胡同从一个纯交通体系重新回归到能发生很多生活场景的地方,成为一个积极的城市空间,是我们特别关注的。这一转换在很多旧城改造项目中极易被忽略,当胡同变成车行体系,它作为城市记忆、交往空间的意义就不存在了。在前门H 地块项目中,车行交通在基地外侧就被全部引入地下,从而将胡同最大限度地释放为连续的步行空间和广场空间,使生活在这里的人能够轻松地纳凉聊天,孩子们可以安全地嬉戏玩耍,最终让这片街道变得更加积极和开放。

1 四合院院落空间变异

刘爱华:请具体谈谈生活这一设计策略。从某种意义上讲,保护和织补最终要落脚于有着日常烟火气的当代生活,其文化意义和营造环境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都能被体会和感受到。

任祖华:是的。通常对旧城改造的讨论往往更关注风貌的保护和协调,这的确重要,但我们觉得讨论的重点更要回到城市的本质,回到它的使用主体——城市究竟是为谁设计。

对于在这里工作和生活的人,纯粹的风貌满足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当代的生活方式、使用要求与四合院、胡同的历史状态完全不同,比如胡同无污水管道,四合院就无法设置厕所,居民们使用起来也很不方便。因此在旧城改造里,首先要补足满足生活基本需求的城市基础设施。由于受到胡同宽度的限制,管道按照常规做法必然无法铺开,因此我们在胡同下面设置了一种小型管廊,集成污水、给水、电、信息等管道,采用集约的思路将城市公共设施引进来,从而保证每个院落都能享受到现代设施带来的便利生活。

刘爱华:这种做法是否只有在较大范围的区域性改造项目中才能实现?

任祖华:其实不是。胡同周边的城市道路都有管道,只需再做一个小型管廊与其连接,即可保证胡同里的住户能够利用上这些设施,这件事情很有意义,这种方式适合针灸式更新改造,不需改动整个区域。在十年前,我们就研究了集约管廊的做法,前门项目只是直接应用了这一成果。

生活里另外一件不可回避的事情是汽车问题。第一,不能限制四合院的居民使用汽车;第二,如何在不大量拆除老房子的前提下,为更大的区域提供停车空间。当讨论汽车问题时,区域性改造就变得非常有意义了。前门项目就是如此,相邻的四合院保护区没有停车空间,只能采用针灸式改造。而H 地块正好是一块空地,因此希望尽量多的在地下设计停车空间,以满足本项目及周边的停车需求。白天以办公的停车需求为主,晚上以居民的停车需求为主,利用好这种时间差,会使胡同居民停车变得相对便宜。这样居民停车后便可穿过胡同步行回家,碰到邻居或熟人还能聊上几句,这才是应有的胡同氛围。

所以在看待北京核心区改造时,不能说只要拆了房子就是错的,有时拆除某些破败、不适合留存的建筑后,可以为周边更大的区域提供更好的保护。如果一味追求所有区域都采用针灸式改造,就无法打开胡同、四合院无法解决当代生活需求的死结;如果只注重风貌、无视生活的基本需求,居民们会自发地私搭乱建、随处停车,“风貌”本身也会被破坏。此外,我们希望通过设计引导健康的生活方式。项目东南角为地铁7 号线出入口,其形态与本项目进行了一体化设计,地下商街与地铁衔接,引导人们更方便地到达地铁站,使居民使用公共交通设施的路径更为便捷。

旧城改造是一种特别复杂、综合的城市建设,建筑师需要具有城市思维,即尊重居住在这里的人,在满足规划、风貌要求的前提下解决居民的现实问题。

2 空中四合院3 步行入口人视4 综合管廊

刘爱华:面对中轴线申遗带来的新条件,设计出现了哪些变化?设计的重点在哪里?

任祖华:申遗专家对项目主要提出了两个意见:一是减量降高;二是建筑外观采用更为传统的风格。目前,设计关注的两个重点是低效空间的积极化和挖掘内部空间的现代性。在减量的情况下如何提供尽可能多的使用空间,是目前要面对的最大挑战之一。我们希望将地下空间充分利用起来,尽量多地增加可用面积。面对中轴线申遗的大背景和文物部门对建筑外观和风貌更为传统的要求,挖掘建筑内部的潜力和现代性,让内部空间既满足当代生活的真实功能需求,同时将传统院落的空间体验在新的空间有所传承。之前多轮方案中对于城市、生活、尺度的思考,对城市设施的加入方式的探索等,后续设计还会继续。

图片来源

1-4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

猜你喜欢

风貌四合院尺度
环境史衰败论叙事的正误及其评判尺度
The beauty of quadrangle courtyards美丽的四合院
包裹的一切
四合院下的宝藏
山村民居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库车城市风貌
以长时间尺度看世界
9
室外雕塑的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