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文化类地方广播节目的打造
——以邵阳台栏目《话说宝庆》为例

2021-11-13彭立宪刘艳美

新闻前哨 2021年5期
关键词:邵阳广播节目栏目

◎沈 娟 彭立宪 刘艳美

文化一词有多种定义,其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精神活动所创造的成果,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哲学、道德、宗教等。文化类广播节目,则是以此为主要传播内容的广播节目。

文化类广播节目,在内容和本质上与其他形态的节目有着根本性差异。广播文化类节目核心要义是“文化”,其文化内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文化类广播节目的一大特征,就是注重其文化内涵、人文底蕴以及与众不同的传播价值。

一、打造文化类广播节目的意义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精彩纷呈。作为大众主流媒体,弘扬和传承好中国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文化自信,广电媒体责无旁贷。

近年来,随着中央媒体和一些省级媒体部分文化类节目的热播,赢得了广大受众的一片叫好声,如中央台的《中华诗词大会》、《朗读者》,湖南台的《天天向上》,这些节目从不同的角度,将中华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媒体的形态有机结合,生动展现了华夏文明中的文化魅力,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播现象,在节目的创新以及节目的深度、广度、精度上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二、当前文化类广播节目的现状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很大一部分广播节目过度追求短、平、快的传播效果,为了吸引耳朵而在形式和表达上都表现出明显的浮躁和浅薄,在片刻的感官快感之余,受众总觉有所怅憾。这便是人们审美要求日益提高后的内心自觉追求使然。

优秀文化类节目的定位和底蕴决定了其节目形态和发展道路必然远离快餐式的表达,其内容必须是符合积极正确价值观要求,其邀请的节目嘉宾也应该具有较强的积极效用,比如具有正面形象的公众人物、各行各业的代表性人物。这类趋于深层次意蕴表达的文化类广播节目,才能成为观众缓解审美疲劳的一种有效形态,这也促成了目前文化类广播节目的回归。

三、以邵阳为例谈谈如何打造地方文化类广播节目

中华民族幅员辽阔,华夏文明传承千年,每个城市不仅有着深植于血脉和精神中的文化共性,也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熏陶和铸就一个地方独特的城市个性和人文气质。

邵阳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建城历史的文化古城,人文荟萃,文化底蕴厚重,人文胜迹众多,自然风光秀美。邵阳市当下正在全力打造“二中心一枢纽”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因此宣传邵阳新形象、推介邵阳人文历史、助推邵阳文化旅游发展,对于媒体特别是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的广播媒体而言,既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不可多得的机遇和挑战。

2019年正值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也是邵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再上新台阶的一年,以让广大市民“知我邵阳、爱我邵阳、兴我邵阳”为宗旨,文化类广播栏目《话说宝庆》应运而生,提升邵阳的城市形象和展示文化内核,是其天生秉赋的使命。栏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打造:

(一)发挥广播优势、提高传播效应

1.喉舌功能:虽然时下各类新媒体、自媒体百花齐放竞相争艳,但广播电台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的职能地位并没有改变,发布政策方针、反映国计民生、监督部门工作、敦促问题解决……这一系列宣传、教育、监督等功能,持续彰显广播媒体的公信力和号召力。这为文化传播的正本清源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

2.传播优势:广播具有传播迅速、制作简便、伴随性强、直通人心的特点,在汽车工业迅猛发展的今天,汽车已经成为普通家庭生活标配的当下,广播媒体焕发出更加强大的活力与影响力。这为文化类广播节目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突出地方特色、挖掘人文资源

1.发挥名人效应,提升市民自豪感

邵阳籍文化名人,如中国咏史诗第一人胡曾、睁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湘军鼻祖江中源、国葬第一人蔡锷等名人;以魏源思想启蒙、江中源开创的湘军人才群,以蔡锷、谭人凤为代表辛亥革命人才群,以袁国平、姚喆、廖耀湘为代表的抗日名将,当代科技人才群等诸多人才群……这些,都是邵阳的骄傲,他们的人生与祖国紧紧相连,更与每一位邵阳市民同根同源。这于无形之中,提升了邵阳人民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从而激发出全体市民的英雄气概和爱国情怀。

2.推介名胜风景,提升地域亲近感

邵阳有世界自然遗产、国家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风景名胜区新宁崀山,也有湖南省第一个国家公园城步南山,还有国家级森林公园、楚南胜地云山,还有名贯古今的宝庆八景等等。这些著名的风景胜地,不仅仅因其风光秀美、独特而成为邵阳对外宣传的一张张特色名片,其背后蕴藏的诸多文化历史、民俗风情、神话传说,也成为人们心生向往的有力磁石。《话说宝庆》栏目巧用空间概念,以邵阳七县二市三区为单元,一日一景,绘声绘色,每天讲一期邵阳名胜故事,持续让人产生共鸣,也让听众产生一种期待感。目前已经讲述了200多期,有力地推动了邵阳地域特色旅游资源的利用和发展。这便于是文化的强大吸引力。

3.强化书香元素,提升文化气息感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那就是古代的“四书五经”等,这些经典非常详实地记载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最活跃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的史实资料及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孔孟重要哲学思想,可以说是延续中华文化的千古名篇,是人类文明的共同遗产,在世界文化史、思想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这也是文化类节目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但古籍经典因其语法、语义的生涩,使很多人望而却步,也给这类节目的制作带来了一定的考验和挑战。

《话说宝庆》栏目独具匠心地解决了这一难题。栏目开设了《书香邵阳》子栏目,以《大学》、《中庸》、《论语》、《易经》等中华优秀经典为内容,结合现代生活实际,进行详细解读,以“小朋友诵读、成年人解读”为形式,深入浅出地诠释、传播这些看似深奥、实则朴素的为人处事、经世致用的哲学。栏目邀请邵阳几家国学馆或国学小学的小朋友诵读经典原句,清脆的童音、朗朗的书声、恰到好处的经典音乐陪衬,使整个节目不但没有陈旧迂腐的学究之气,还如一股清风扑面而来,令久已远离古籍经典的人们产生一种久违的清新感和浓厚的好奇心。节目一推出便好评如潮,目前已经播出160多期,以至于在邵阳,清晨开车时带孩子“听国学”,已经成为广大家长群体的新时尚。这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邵阳的大力传播,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秉持严谨态度、形成独特风格

“做文化,是件坐冷板凳的事情。”这是人们的共识,因此做文化类节目是对广播制作人的一重考验。相比于新闻时事而言,文化历史虽为过往,但真相只有一个,因此,保证文化节目内容的严谨与真实,是广播作为主流媒体的原则所在。因此,栏目组经常需要查阅大量史料、征询专业人士意见,多方考究查证,节目制作难度相对较大,但也正是这种严谨态度,成就了文化类栏目的厚重品质。

那么,又该如何做到厚重而不沉重?这又是一重考验。“谈古论今,话说宝庆”,是《话说宝庆》栏目的宗旨和口号,着眼点就在于“话说”这两个字上,笔者的理解就是,“话说”而非“戏说”,不迎合、不讨好;是“说”而非“播”,不装腔、不拿调,因此,在内容编排和播音风格上,既避开娱乐化又避开新闻腔,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时刻流露出笔者或播者的人文情怀,娓娓道来,入耳入心。以栏目最初的“蔡锷将军”系列为例,从寻访蔡锷先生故居而遇“因维护暂停开放”为引,从讲述蔡锷先生出生时“其母梦虎入怀”的传说入手,从一种怅然的乡愁入“戏”,讲述蔡锷将军文武双全、功勋卓越、非凡传奇的人生,令人遐想无限。其中贯穿始终的《知音》纯音乐旋律,不仅如串珠之线将这一专题系列内容紧凑绵延,也引发了几代人的情感共鸣。这种“以情为要”的制作与传播方式,也充分发挥了广播节目的“陪伴”、“吸引”、“联想”、“共情”优势。

《话说宝庆》不求有家喻户晓的“话说长江”那么恢宏,但求如邻家姐妹一样亲切。话的是家乡事,听的是家乡人,全无违和之感,以看似清浅实则情深的方式,叙述宏大历史、尽显家国情怀。

(四)注重与时俱进,彰显时代特色

既谈古,也论今,古今结合。《话说宝庆》栏目活用时间概念,根据时间节点,开设专有的短期主题类系列板块,如:二月“春运特别节目”讲述回家路上的动人故事;三月“宝庆巾帼风采”展示优秀女性的别样风采:四月“邵阳籍科技精英”,讲述邵阳籍院士的伟大成就和突出贡献:五月“科学宝庆”、“劳动模范”讲述行业精英、劳动模范的人生奉献;六月“闪亮青春”,讲述优秀青少年自强不息的动人事迹;七月、八月“红色故事”,让人们了解党的光辉历史和革命先烈的不朽功勋:九月、十月“我和我的祖国”,将个人命运与共和国伟大成就相结合,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十一月、十二月“邵阳人爱邵阳”、“红色诗词家书”、“脱贫攻坚”故事等主题,既有回顾总结,也有未来展望……角度常变,内容常新,但无疑都浸润着特色鲜明的宝庆文化气息,闪耀着“坚韧、勇敢、顽强、拼搏”的宝古佬精神。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红色故事”系列节目,以“红色家书、诗词”为主题和串线,将袁国平、向喧、彭钟泽等二十多位邵阳籍革命烈士的生平事迹,用声音的方式饱含深情地一一呈现,给听众带来强烈的震撼与感动,很多听众纷纷反馈说是第一次了解邵阳的这些历史和人物,这也极大地激发了市民对家乡邵阳这块红色革命热土的自豪与热爱之情。

只有将历史与今天紧密融合,从历史中追寻、挖掘这种文化根源,才能真正激荡心灵,引发共鸣,余音绕梁,回味无穷。

四、打造文化类广播节目的一些启示与思考

邵阳广播电视台音乐频道(经济广播),不断思考与探索广播节目的创新与发展,通过打造《话说宝庆》这一特色栏目,系统而深入地关注、报道、解读这些历史人文资源的丰富内容与深刻内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地方广播电台及栏目发展的特色模式。栏目的开播,成功填补了邵阳本地广播“文化类专栏”的空白,具有较为深远的里程碑意义;同时栏目开播仅一年便广受听众喜爱和业界好评,这一现象也充分说明,具有情怀和深度的节目,始终是受众内心深处的真正需求。这也给笔者带来一些广播节目制作的启示与思考。

一是要紧紧围绕当地的中心工作,使节目内容充实。如《书香邵阳》子栏目的开设,这既是响应党中央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也是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打造书香城市”的号召,积极响应邵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工作要求,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和灿烂文明,以及古城宝庆当地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加以挖掘并呈现在听众面前,这在邵阳尚属首创。

二是充分发挥广播的优势与特长,积极做好本土文章。“天下难事必作于易”,《话说宝庆》栏目以声音为载体、以情感为纽带,将邵阳的历史文化、名人逸事、名胜古迹呈现给广大观众,在节目中寻访历史变迁的痕迹,保护传承历史文化精髓,不仅让外地来邵人士深入了解邵阳的人文资源,树立邵阳的对外形象,更让本土人士更深入了解邵阳的厚重历史,进一步增强邵阳人的自豪感、归属感、凝聚力,助力提升邵阳的文化自信、助力促进邵阳的文化强市。

三是要紧扣中央文件精神和会议要求,使节目立意高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唯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从“心”出发,以“情”为要,充分发挥地方广播文化类节目在凝心聚力、提升自信方面的作用,是媒体的责任与担当。各地方的文化自信提升,则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提升,这也是在为全面实现文化强国源源不断地贡献地方力量。

猜你喜欢

邵阳广播节目栏目
邵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觉化设计与开发
邵阳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作品选登
单圈图的增强型Zagreb指数的下界
关于栏目的要求
邵阳三一工程机械与零部件再制造工程项目开工
论微博、微信在广播节目中的作用
栏目主持人语
广播节目创优策划探析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