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为一体“合”二为一
——以神农架林区融媒实践与探索为例

2021-11-13◎田

新闻前哨 2021年5期
关键词:神农架林区神农架中心

◎田 梦

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县级融媒体建设定位为新时代治国理政新举措,肩负着强化新闻舆论阵地、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加大风险防范力度的重要责任。

神农架林区高度重视落实区级融媒体中心建设,2019年11月正式成立神农架林区融媒体中心,开启了区级融媒体建设的拓展之路。

一、改革创新,从相加到相融

神农架林区融媒体中心成立之初,缺人才、缺设备,神农架林区各项优惠政策优先向中心倾斜,招聘新闻采编专业人才,培养优秀的融媒体人才,除此之外,融媒体中心还内部挖掘培养,举行融媒体中心中层干部竞聘会,公平选拔优秀管理者,促进新闻事业蓬勃发展,融媒体中心通过此次全员竞聘上岗,形成人岗相适、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为融媒体中心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性保障。同时,优化空间布局,设置经营中心、采编中心、播控中心、行政中心,建成了集信息汇聚、策划采编、媒资管理、渠道分发等功能于一体的融媒体采编调度指挥平台。倾力打造“神农架发布”“神农架新闻”公众号品牌,着力培育“神农架梦”“味道神农架”公众号。空间平台、技术平台、传播平台的务实有效打造,为生产更多有思想、有品质、有情怀、有温度的融媒体新闻产品奠定了坚实基础。

区级融媒体承担着传播党和政府声音、联系群众、了解群众等重要职能,在引导社会舆论、加强旅游宣传推介、弘扬地方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神农架林区融媒体中心对电视、报纸、网站、客户端、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重新进行角色定位,传统核心平台“神农架报、神农架电视台、党委政府门户网站”赋予了移动传播属性,新媒体“微信、微博、客户端、抖音、视频号”优化升级,构建了“一中心、八平台”的融媒体传播矩阵。电视、报纸、网站、新媒体同时上线,协同作战,真正实现声、屏、报、网全流程融合,形成了“网站先发、新媒体跟进、电视报纸重点深化”的立体化传播格局。

有计划的宣传策划一个接一个,每周采编会中心都会布置重大选题策划集中采访活动,对林区政府中心工作、民生、旅游、扶贫、重大项目等进行集中宣传报道。

疫情解封后正值企业复工复产关键期,2020年3月,中心采编人员到田间地头、工地实地采访,采写了《木鱼镇:复工复产抢“春光”,防疫生产“两不误”》《郑万高铁神农架段全面复工》《神农架林区:加紧推进省级重点建设项目》《神农架专车送外出务工人员出省返岗》等新闻,制作成电视新闻、短视频等,在抖音、微信、视频号上发布。其中,抓住全国为“鄂”拼单、“吃”援湖北契机,多次组织“区长直播带货”等神农架农产品网上推介活动。“战‘疫’扶贫·产业助农”神农架直播带货活动中,仅1小时45分钟,就吸引了95.4万人在线观看。

二,践行“四力”,贴近生活抓“活鱼”

融媒时代,内容为魂。为了采写鲜活的新闻作品,神农架林区融媒体中心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重要指示精神,号召记者在深入生态保护宣传成效中练就更强劲的脚力,在洞察生态保护中练就更敏锐的眼力,在生态保护宣传策划中增强脑力,在采写生态保护稿件成就中练就不凡笔力。

《25年定点帮扶,为华中屋脊高擎明灯——国家电网公司扶贫样本解读》,就是记者深入一线采访抓到的“活鱼”。落羊河村地处神农架林区西南边陲,抬头见群山,地无三尺平;山路弯弯,户与户之间“望山跑死马”,很多老一辈村民一辈子没有走出过大山。记者通过大九湖镇落阳河村光伏发电带来的改变,反映中国脱贫攻坚带来的巨大变化和成效。“站在落羊河村对面山头,放眼望去,一排排光伏发电板整齐划一,蓝色多晶硅组件闪闪发光,将收集到的每一缕阳光转化成能量,汇集成绿色财富。”新闻在“神农架发布”“神农架新闻”发布,引起了强烈反响和关注,中央、省内外媒体转载,把扶贫样本成效推向了全国。《神农架4000余名贫困对象搬新家》《神农架林区阳日镇八旬老人编草鞋奔小康》《神农架红坪镇桃花谷:旅游托起脱贫致富梦》《神农架红坪镇红花村:脱贫“新路子”鼓起村民“钱袋子”》等深度报道,紧扣神农架林区依托自然生态优势发展旅游进行产业扶贫脱贫,通过人物故事,多角度、全方位报道了林区扶贫经验做法,得到众多网友点赞。

2020年9月中心记者跟随“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团来到大九湖镇,探究这里因生态移民搬迁走出的脱贫致富路。记者深入生态移民搬迁一线,掌握第一手资料,拍摄了一批鲜活、接地气的视频资料。把脚力所到之处、眼力发现之美、脑力思考之深诉诸笔端、镜头,创作出题材丰富、形式多样、内容充实、语言朴实的好作品。《神农架大九湖镇:生态移民搬向“小康路”》《生态绿了,口袋富了!神农架大九湖“钉子户”后悔搬晚了》《户均存款超过20万元,大九湖460余户村民“搬”进幸福生活》等小视频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深受网友认可,在全国广泛传播。

在采写《绿水青山间传来生态回响——神农架“进退”之间“焕”新颜》稿件过程中,记者看见了神农架在“进退之间,生态优先,全力保护好生态的神农架林区,也在获得生态的回馈。”在1170平方公里试点区域内,山水林田湖草管得怎么样,老百姓生活怎么样?试点验收前夕,中心记者实地探访。海拔3000余米的神农顶,游人如织。但游客们看不见,就在瞭望塔的背后记者跟随神农架国家公园的专职生态巡护员们,正背着沉重的行囊穿行在密林和草甸之间。他们以自身为“点”,画出181条“线”,编织成生态保护“网”,共同筑牢神农架生态保护屏障。记者用笔和镜头聚焦国家公园的专职生态巡护员在高山草甸上穿行巡线,该篇稿件被央级、省级媒体宣传报道,引起热烈反响。如果不是笔者深入高山草甸一线跟随生态巡护员实地采访,很多细节根本无法知晓,新闻的感染力也不会这么强烈。

三、把握导向,发挥喉舌作用

导向正确是媒体的第一生命线。神农架林区融媒体中心积极承担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牢固树立政治家办报意识,围绕林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坚持团结稳定、正面宣传为主的基本方针,不断弘扬主旋律,全力打好主动仗。2020年,神农架林区融媒体中心在报纸、电视、网站、新媒体上开设《众志成城共抗疫情》《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聚焦重点项目》等专栏20多个。

在疫情阻击战期间,融媒体中心深入挖掘宣传林区各级抗击疫情工作举措和感人事迹,制作H5和抖音19条、原创MV《最美的天使》《“疫”路有你》,报道河北省对口支援林区的抗“疫”故事,共发布各类信息3000余条。电视、网站、新媒体、户外大屏全方位、立体式开展宣传,及时发布权威信息,为全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

强化与湖北日报、湖北广播电视台神农架记者站的融合,加强与央视、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合作,2020年《湖北日报》共发稿363条,湖北广播电视台共发稿159条,中央主流媒体共发稿110多条

面对信息化和互联网技术变革带来的深刻挑战,神农架融媒体中心不但在媒体格局巨变的时代经受住了考验,并且在探索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共融互通、此长彼长的深度融合之路上努力奋进。

猜你喜欢

神农架林区神农架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湖北神农架林区发放首笔“碳林贷”
基于TOPSIS方法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大山深处的幸福梦——湖北神农架林区下谷坪土家族乡20年变化纪实
湖北神农架林区狠抓五项措施 强力推进民族乡保护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