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 抓活鱼 做专家型记者
——从《农村新报》乡镇联系点制度谈起
2021-11-13◎肖敏胡融
◎肖 敏 胡 融
《农村新报》是湖北省唯一一张服务“三农”的党报,秉承“实实在在为三农工作服务”的办报宗旨,以老舍先生自勉联“付出九牛二虎力 不作七拼八凑文”为报训,努力做好每一篇文章,办好每一期报纸。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2021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又进一步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把“三农”问题提到了新的历史高度。“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大论断深刻揭示了“三农”和我们党、国家、民族内蕴的血脉关系和内在的本质联系。实现乡村振兴是一篇鸿篇巨制,宣传引导是关键,提升乡村振兴宣传效能,凝聚起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到乡村振兴这一伟大实践中来,才能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宏伟目标。
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关要求,农村新报编辑部提出,全体编辑记者应具备“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基本素养。为此,编辑部建立乡镇联系点制度,要求全体记者将触角伸向基层,将根扎进泥土。
乡镇联系点制度要求,每一名记者至少选择5个乡镇,作为自己的联系点。每月至少去一个乡镇联系点采访,每次去联系点至少采写一条重头稿件,年内必须走遍所有联系点。这样的制度,让记者从锤炼“脚力”做起,走到田间地头、生产一线抓“活鱼”,落实、落细、落小,写出了大量接地气的新闻作品。
“身入”基层寻线索
常在基层走,总有线索寻。涉农媒体记者首先要“身入”基层,带着情感走进群众、融入他们,与农民交朋友,这样才能拉近距离、挖掘出更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农村新报编辑部建立的乡镇联系点制度,让记者们都勤了起来,与基层的联系紧了起来。
以湖北新闻奖作品《从“卖石头”到“卖文化”竹山绿松石小镇迈向新征程》为例。竹山县麻家渡镇是《农村新报》记者的乡镇联系点,记者脚步走得勤,多次踏访,一直关注着该镇绿松石产业发展动态。走访时,记者发现,该镇电商带头人罗晶晶以前只是单纯卖“石头”,植入佛教文化、藏传文化、印第安文化等文化元素后,绿松石饰品销量陡增。记者以文化为主线,深入采访,由此成稿,围绕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产业与文化结合,为特色小镇、淘宝村发展优势产业,以及破解产品同质化困境,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启示。
正是因为平日联系紧密,记者经常到麻家渡镇采访,更便于掌握第一手信息,从而得出独到的见解和判断。写出来的文章脉络清、角度准、立意新,新闻性、可读性、指导性较强。这篇文章道出了绿松石小镇发展的精髓,抓住了核心,也为其它特色镇(村)发展指明了方向。
记者的笔力有多强,脑力有多强,其实取决于扎根群众有多深,跟人民的感情有多深。有了深沉的“三农”情怀,涉农记者才会自觉地深入基层,在心理、思想、行动、语言、情感上与农民朋友融为一体,主动地与农民为友,拜农民为师,带着真情实感和满腔热忱去关心、关注、思考农民最关心、最迫切解决的问题。农民朋友自然也更愿意与那些朴实亲切、知“情”懂“行”的记者掏真心、说真话。有了这样的亲和力,涉农记者才能真正深入地切准“三农”的脉搏、抓到最鲜的素材。
农村新报编辑部通过实行乡镇联系点制度,建立践行“四力”、深化“走转改”的长效机制,拉近记者和基层、农村、农民的距离,让记者采访调研更加深入,见人之所见,见人之未见,端出来的作品“粘泥土”“带露珠”“冒热气”,读者喜闻乐见,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正是因为推行乡镇联系点制度,农村新报编辑部推出的“记者走基层”“乡村追梦人”“乡村领头雁”“政府拉一把自己蹬一脚”“建功在乡村”等一批接近基层的专栏,才有了充足、鲜活的稿源。其中,“乡村追梦人”“政府拉一把 自己蹬一脚”专栏获得湖北新闻奖、全国农民报协好新闻奖。
“活鱼”远不止一条
法国雕塑艺术家奥古斯特·罗丹曾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涉农媒体记者一线采访,亦是如此。新闻线索其实就在日常生活和一个个农事活动之中潜伏着,这需要记者具备新闻敏感,足够细心、肯挖掘,从林林总总、纷繁复杂的事物中去芜存精,找到有价值的线索。
2019年,麻城市夫子河镇被列为乡镇联系点后,该镇宣传委员提供了一些能人返乡创业的线索。记者赶到夫子河镇采访,围绕返乡创业能人这一群体,完成《麻城夫子河商会50余能人返乡兴业》消息稿的同时,还发现了一位返乡创业典型戴北平。通过深入采访,记者发现,戴北平对家乡的鱼面情有独钟,通过先进的经营理念,创新发展思路,赋予鱼面全新生命,带领夫子河鱼面界走出了一条别样的发展之路。于是,很快写成另外一篇人物通讯——《创新传承故乡味——麻城返乡能人戴北平与鱼面的故事》,记录这位乡村追梦人的创业故事。
基层是新闻工作的广阔天地,是新闻报道的源头活水,“活鱼”远远不止一条。我们常说,深入一线“接地气”,走到基层“抓活鱼”,只有身到、心到,才能捕捉、挖掘、采写出生动鲜活、富有启发性的稿件。
新闻记者走基层,意义重大,使命崇高。是走马观花、浅尝辄止,还是“下马看花”,带着思考沉下去,其效果迥然不同。所以,不仅要带着心走,更要带着脑走。能不能多抓几条“活鱼”,是记者的职责,更是能力的体现。
污水横流、臭气熏天,这是农村小型养猪场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但记者在乡镇联系点——南漳县肖堰镇采访发现,养殖户利用同位发酵床技术,在猪圈旁修了一排“猪厕所”,一举解决粪污难题,就地发酵后还能生产有机肥。因地处中国有机谷核心区,当地政府正全力推广这一模式,引导全镇养殖户改造猪圈。记者深入采访后,站在养殖户的角度细算收入账和生态账,写出《采用同位发酵床技术,解决粪污难题——南漳肖堰给猪修厕所》一稿,引起了强烈反响。此稿见报后,全省各地不少养猪户给打来咨询电话,详细了解这一模式,也想为自家猪圈修厕所。
不难发现,农村新报编辑部通过建立乡镇联系点制度,无形间加强了记者和基层的联系。基层“活鱼”上蹦下窜,只要脚步走得实,肯挖掘,肯发现,贴近农民与农事,就能将这一条条鲜活的线索转化成新闻精品。
争当“专家型”记者
恩格斯曾经指出新闻记者的普遍性缺点:新闻事业使人浮光掠影,因为时间不充足,就会习惯于匆忙地解决那些自己都还没有完全掌握的问题。这就要求,新闻记者要摒弃浮躁,重视学习与积累,争当“专家型”记者。
所谓“专家型记者”,是指除了具备全媒型新闻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必须对某些非新闻领域的专业知识有较深的了解,成为某个行业的“专家”。“专家型记者”既要做知识丰富、激情饱满、适应时代进步、满足工作需要的“杂”家,又要做具有“专业”思想深度、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专家”。这就需要涉农记者对农业生产规律了如指掌,对农村的社会现象洞察秋毫,对农民的所思所忧了然于心,加之长期不懈的积累与历练,才能真正在“专业”层面上与农民、农技专家交流互动、赢得信任、争取主动,做到提纲挈领、有的放矢,三农报道才能做到把握重点、厚积薄发、深入浅出、举重若轻。
如果记者连起码的“术语”“行话”都听不懂,采访前不做功课,采访时浮皮潦草,讲外行话、做外行事,极容易出现报道失实现象。
黄梅县分路镇也是记者的乡镇联系点,去之前,记者了解到该镇龙虾特色养殖是农民增收的“利器”。特别是该镇竹青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了提高效益,探索大棚龙虾养殖,带动更多村民脱贫致富。
因为水产知识欠缺,想要做好采访,不至于闹笑话,记者就要提前学习相关知识,特别是龙虾养殖方面的专业知识,采访才更有针对性,写出的文章才有深度。为此,记者在网上搜集相关资料、向水产养殖专家请教,提前熟悉大棚养殖龙虾技术要点,包括如何保持水温、如何保障水质、如何防止感染病害等等,做好采访准备工作。
等到采访时,合作社技术员提及的增氧控温、微孔增氧管、暖风增温、四季循环养虾等专有名词,记者并没有感到陌生,采访起来得心应手。如果没有事先准备,可想而知,这次采访不会顺利,除了耗费大量时间,拿出来的稿件也不够专业。
当然,专业知识不是临时抱佛脚就管用,而是要靠平时的学习和积累。多读多看,将新闻理论知识与实际所见相结合,把每一次采访都当做宝贵的学习机会,认农民当老师,采访中带着问题去看、去听、去思考,写出的稿件必然是一个好作品。
与采访对象交流时,记者也能收获更多更专业的知识,这些都是宝贵的财富。通过细致专业的采访,不仅对该领域的认识更加深入,还能形成自己的判断,以后遇到类似问题,就能触类旁通,久而久之,就会越来越熟悉这个领域。
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众声喧哗”时代,涉农媒体更应从靠卖第一手信息到卖见解、卖判断,找准角度、强挖深度、靠专业找到新的事业增长点,提升行业竞争力。
走近农民、贴近农村、读懂农业,看似简单,实则不易。涉农媒体记者只有储备足够多的“三农”领域专业知识,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培养涉农报道新闻敏感,才能写出真实、专业、接地气的新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