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就宣传影响力源于创新
——以十堰日报“十三五”成就宣传为例

2021-11-13◎王

新闻前哨 2021年5期
关键词:系列报道十堰十三五

◎王 庆 余 杰

2021年1月,为迎接十堰市两会召开,十堰日报连续在要闻时政版上策划推出《精彩“十三五”:新车城新成就》系列报道10篇,浓墨重彩地唱响了正面宣传凝聚人心主旋律。该系列报道一经推出就获得社会广泛好评,有网友说“这是全面反映十堰‘十三五’发展成就的经典之作,有新意、有深度,可看耐读”。据统计,10篇系列报道,网上点击率最高的超过10万人次。这次成就报道之所以取得较好的传播力、影响力,主要在以下三方面进行了创新探索。

一、选题聚焦新

“十三五”期间,十堰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现代新车城、绿色生态市”,走出了一条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在脱贫攻坚、产业升级、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文明创建和人民生活提高等方面都取得巨大成果。如何既全面反映十堰发展成就又突出讲好十堰发展的特色呢?经十堰日报编委会精心策划,决定从就业创业、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脱贫攻坚、文明创建、实体经济、生态建设、社会治理、数字经济、民生改善等10个方面,讲述新时代十堰转型跨越发展的新成就。

10篇报道分别以《落地之举·力拓就业服务新路径》《和谐之美·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动力之源·激活科技创新新引擎》《攻坚之力·开启全面小康新生活》《创建之光·托起城市文明新高度》《大道之兴·澎湃产业发展新动能》《生态之韵·擘画绿色发展新蓝图》《民主之治·开创社会治理新格局》《硬核之战·培育数字经济新基建》《初心之旅·书写幸福民生新答卷》为题,既从宏观层面全面反映十堰“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又从微观层面重点讲述十堰人民“十三五”期间的获得感、幸福感。

以《初心之旅·书写幸福民生新答卷》一文为例,该报道在宏观上从“强基建,民生之基更实”、“提品质,民生成色更足”、“兜底线,民生保障更稳”三方面,来聚焦十堰“十三五”期间书写幸福民生新答卷大主题;在微观上每方面又从具体的百姓故事入手,如“对竹山县深河乡井泉村村民陈善春而言,幸福是一条路,这条路,不仅修到了他的家门口,还修到了他的茶园”、“对家住茅箭区二堰街办堰桥街的独居老人戚云芝来说,幸福是一个圈,这个圈,以小区为圆点,以15分钟脚程为半径,圈内涵盖菜场、超市、社区医院、便民服务中心、游园等公共服务设施”、“对郧阳区谭家湾镇龙泉村村民何年奎而言,幸福是一张卡,这张卡,让身患高血压后遗症、长期求医问药的他有了生活支撑”,点面结合、题材新颖地讲述了十堰人民“十三五”期间的获得感、幸福感。

总之,纵观10篇报道,始终围绕“新”字,突出创新主题,贯穿创新理念,把最具亮点的十堰创新发展经验写透写活,高扬“十三五”以来十堰创新发展的主旋律。

二、采写表述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十堰日报《精彩“十三五”:新车城新成就》10篇系列报道,文章篇幅都不长,均在1500字左右,但都做到了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用讲故事形式反映“十三五”车城新成就。

以《攻坚之力·开启全面小康新生活》为例,开篇“‘总算熬出来了!’谈起搬迁后的生活,在郧西县恒达扫帚加工基地扎制扫帚的贫困群众王申洪长舒了口气”,强烈的现场感,突出反映了主人公的获得感。文章通篇围绕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社会兜底扶贫、生态扶贫等方面,全面总结十堰“十三五”期间的战贫之程、战贫之举、战贫之果,用一组组详实的数据、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将十堰脱贫攻坚取得的大成果生动活泼地展示给读者,让人耳目一新。

“十三五”期间,十堰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成效如何?生态保护和修复是否持续推进?围绕这些问题,《生态之韵·擘画绿色发展新蓝图》一文既有宏大叙事,又有微观表达,从十堰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入手,从一江清水永续北送、五河治理等方面,写出十堰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最大、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质量最好的5年,选材巧、角度新,呈现了十堰践行“两山”理论的生动实践。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回首“十三五”,一个个生动的就业创业奋斗故事每天都在车城上演——清晨,家住三堰的韦正华骑上摩托车,开始了一天的投递工作,这是我市实施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的一个缩影;中午,王国华在餐厅里开始忙碌起来,在他的一拉一扯中,一个面团变成了一根根粗细均匀的面条,这是我市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增强就业能力的一个缩影;深夜,十堰市爱尚明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还灯火通明,王雪慧的团队正在进行“头脑风暴”,这是我市扶持创业促就业的一个缩影……《落地之举·力拓就业服务新路径》一文,一改罗列政府部门各种举措的材料堆砌式、总结式写法,采取紧跟“人”走的表现形式,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从群众的视角反映群众的心声,用一个个鲜活事例让整篇文章变得轻松活泼,增强了现场感。

在新闻媒体竞争趋于白热化的今天,要想出奇制胜,必须抛弃旧的思维定势,从单一化、表面化的报道中解脱出来,用创新思维对新闻素材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深层次的开掘。在表现形式上,该系列报道从标题到表现形式都统一风格,综合运用文字、图片、线条等多种元素,图文并茂,将“十三五”辉煌成就蕴含在具体数字对比和鲜活采访见闻中娓娓道来,具有非常强的可读性。

三、融合传播新

脚上有泥土,笔下见真情。十堰日报《精彩“十三五”:新车城新成就》系列报道中,字里行间透露出记者、编辑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文章不但沾泥土、带露珠,而且有高度、有厚度,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追求出新出彩。

该系列报道统一制作报眉,统一运用印章式的报道对象简称,推出设计精美、图文并茂、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式,全方位展示各县市区、各单位、各行业在“十三五”时期取得的巨大成就,并把当日出版的报纸送到市两会现场,实现了政治和社会宣传效益双赢。

新闻舆论工作创新,要顺应互联网发展大势,勇于推进理念、内容、形式等全方位创新。也只有全方位的创新,才具有可持续性,新闻舆论工作才能常做常新。该系列报道在传播渠道上,坚持“线上”与“线下”一起抓,统筹秦楚网、十堰政府网、十堰日报微信公众号进行见报后的同步推送,纸媒和新媒体互融互通、线上线下同频共振,构建了融报纸、网站、微信端口、各类订阅号等新媒体矩阵为一体的全媒体立体化传播体系,着力促成“刷屏效应”,一经推出,就被大量转载,并引发广泛关注,扩大了报道的辐射力、影响力、吸引力,实现了把十堰发展故事讲精彩、让十堰发展声音传洪亮,振奋人心鼓舞斗志,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新征程上接续奋斗的好效果。

一座城市的发展,必须要有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浓厚舆论氛围作为引领。作为地方党报,十堰日报站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高度,在岁末年初全市两会召开期间,精心策划选题,先后在一版头条、视觉中心位置推出《精彩“十三五”:新车城新成就》系列报道,创新宣传“十三五”以来十堰发展成就,赢得广泛传播力和影响力,为地方党报履行好“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职责提供了有益启示。

猜你喜欢

系列报道十堰十三五
湖北十堰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全部完成
《今年两会不一般》系列报道之四 不简单:从议案到提案都成“金点子”
《今年两会不一般》系列报道之三 不容易:从路上到云上都有“黑科技”
第三届“三晋新农人”风采展示系列报道 蜂为媒:追蜂逐蜜 向健康出发
童迷黑白秀
关于在湖北十堰举办观赏石鉴评培训班的通知
央视“说吧”系列报道实操分析
十堰城郊辖区2013年农村低电压治理成效浅析